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头面部疾病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刚 周明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4-1225,共2页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在实践中发展。该文列举了声哑并喉舌痛、耳聋、目盲、鼻塞及三叉神经痛等医案,指出因头面为诸阳之会,且清阳出上窍,若寒邪直中少阴或阳虚感寒,导致阳气凝滞不能升腾滋濡...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在实践中发展。该文列举了声哑并喉舌痛、耳聋、目盲、鼻塞及三叉神经痛等医案,指出因头面为诸阳之会,且清阳出上窍,若寒邪直中少阴或阳虚感寒,导致阳气凝滞不能升腾滋濡,七窍为之闭塞,则声嘶音哑,鼻塞耳鸣,目昏目暗;或头面部诸经脉阳滞寒凝,不通则痛,则头痛不休,咽喉舌痛。而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温通肾阳、宣肺散寒、开窍启闭的作用,故对于阳虚感寒引起的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头面部疾病 阳虚感寒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头面疾病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2期254-254,共1页
麻黄附子细辛汤源于《伤寒论》第301条,原文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指出本方重在温经解表,用于少阴心肾阳衰兼太阳表寒证。笔者在使用本方时,抓住“阳虚感寒”这一病机,用于许多头面部疾病收到满意... 麻黄附子细辛汤源于《伤寒论》第301条,原文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指出本方重在温经解表,用于少阴心肾阳衰兼太阳表寒证。笔者在使用本方时,抓住“阳虚感寒”这一病机,用于许多头面部疾病收到满意疗效,特举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头面部疾病 阳虚感寒
下载PDF
朱良春治疗寝汗辨证论治和用药经验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37) 被引量:5
3
作者 邱志济 朱建平 马璇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当代中医临床大家邓铁涛教授指出 :“辨证论治是什么 ?它是中医药学中临床医学的灵魂” ,吾师朱良春教授云 :所谓中医特色 ,包括“天人相应”与“整体观念” ;“审证求因”与“辨证论治” ;“治疗法则”与“方剂配伍”等精彩内容 ,笔者... 当代中医临床大家邓铁涛教授指出 :“辨证论治是什么 ?它是中医药学中临床医学的灵魂” ,吾师朱良春教授云 :所谓中医特色 ,包括“天人相应”与“整体观念” ;“审证求因”与“辨证论治” ;“治疗法则”与“方剂配伍”等精彩内容 ,笔者围绕“特色”撰写朱师系列经验 37篇 (未完 ) ,包括治疗寝汗的经验 ,例证中医诊疗技术、民间经验的丰富多彩 ,意在借此激发民族自豪感 ,树立继承观 ,不断提高中医自身的学术水平 ,求实精神 ,在中医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面前 ,充分认识“以西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寝汗台 阴虚 阳虚 湿郁阳虚 湿热 伏火 血瘀 邪郁少阳 阳虚感寒 朱良春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4
作者 周淑娟 《吉林中医药》 2006年第5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论〉 阳虚感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