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仲景“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理论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韦章进 江泳 《四川中医》 2012年第2期51-53,共3页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阴伏"的概念,并拟定"当下之"的治法,指导后世医家以通腑泻热之法治疗瘀血内阻日久,郁而化热,瘀热互结于血分之证。笔者将之运用于证属瘀热互结于血分的多种皮肤病的辨治中,取得较...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阴伏"的概念,并拟定"当下之"的治法,指导后世医家以通腑泻热之法治疗瘀血内阻日久,郁而化热,瘀热互结于血分之证。笔者将之运用于证属瘀热互结于血分的多种皮肤病的辨治中,取得较好疗效。特撰本文,通过浅析仲景原文,明确"阴伏"证治特点,再总结将该理论运用于皮肤病辨治中的要点,最后示以验案1例,以期有助同道理解仲景经旨和活用仲景精神拓宽皮肤病的辨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伏 下之 皮肤病
下载PDF
从“火郁发之”探讨针灸治疗“阴伏”类皮肤瘙痒思路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海舒 司晓华 +1 位作者 殷剑 吴中朝(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898-3900,共3页
阴伏,血郁久化热,瘀热互结,内伏血分。皮肤病多因日久而“久病入络”,症状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病机是“阴伏”,阴伏之下产生虚火。“火郁发之”,源自《黄帝内经》时代的经典治法,使得伏于血分的虚火有出路,瘀去病退。因此,文章以“阴伏”... 阴伏,血郁久化热,瘀热互结,内伏血分。皮肤病多因日久而“久病入络”,症状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病机是“阴伏”,阴伏之下产生虚火。“火郁发之”,源自《黄帝内经》时代的经典治法,使得伏于血分的虚火有出路,瘀去病退。因此,文章以“阴伏”病机入手,日久化热与火郁发之达成了病因病机与治疗的一致,从整体观念来看,辨治皮肤病一定要内外兼治,借助内科治疗思路,探索中医治疗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新策略。且临床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郁发之 阴伏 针灸 皮肤病
原文传递
清解活淤汤治疗温热病77例分析
3
作者 吕人奎 王自立 +1 位作者 候志民 金春晖 《西部中医药》 1989年第2期20-22,共3页
温热病概括了西医临床常见的各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其治法多采用清热解毒法辅以益气养阴、通里攻下等法。《金匮要略》云:“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淤血也”,提示温热病兼有血淤症。
关键词 温热病 清解 清热解毒法 通里攻下 阴伏 活血化淤 急性传染 养阴 金匮要略 口干燥
下载PDF
防脑血管病“偷袭”,中医来帮您
4
作者 萧玖 《家庭中医药》 2016年第7期1-1,共1页
"夏至三庚数头伏",7月17日是2016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就要到来了,我们平常所说的"苦夏"也就在此时。在接下来的40天里,我们要尤其注意夏季养生,防止一些夏季多发疾病趁着... "夏至三庚数头伏",7月17日是2016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就要到来了,我们平常所说的"苦夏"也就在此时。在接下来的40天里,我们要尤其注意夏季养生,防止一些夏季多发疾病趁着酷暑对我们进行"偷袭"。夏季是脑血管病的多发季,据统计,在气温达到35℃以上时,脑血管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潮湿闷热 这一天 中医治疗 多发疾病 阴伏 秦鸣鹤 人体新陈代谢 国家认证 风疾
下载PDF
A thermal stable cathode buffer based on an inexpensive tetranuclear zinc(Ⅱ) complex for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5
作者 LI ZhiGang GAO ZhiQiang +4 位作者 WANG HaiShan ZHANG Hui ZHAO XinYan MI BaoXiu HUANG We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2562-2566,共5页
An inexpensive material, i.e., tetranuclear zinc(Ⅱ) complex, (Zn40(A/D)6) [AID = 7-azaindolate], was utilized as a cathode buffer in organic photovoltaic (OPV) devices, lead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device pe... An inexpensive material, i.e., tetranuclear zinc(Ⅱ) complex, (Zn40(A/D)6) [AID = 7-azaindolate], was utilized as a cathode buffer in organic photovoltaic (OPV) devices, lead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device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OPV devices based on a conventional cathode buffer of TPBi (1,3,5-tris(2-N-phenylbenzimidazolyl)benzene), although the freshly prepared devices showed similar performance, when heated to a series of high temperatures under air,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and the open circuit voltage of the Zn40(AID)6 devices dropped more slowly, indicating the superiority of using Zn40(AID)6 as a cathode buffer over TPBi in OPV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thermal stability inexpensive cathode buffer lay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