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腐蚀阴极尖端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海雁 窦菊英 《真空电子技术》 2004年第6期59-61,共3页
给出一种腐蚀阴极尖端的新方法,使得对阴极常用金属材料(W,Mo,Ir,Ta等)制作的阴极尖端的腐蚀效果明显,针尖对称性和重复性都很好,成品率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阴极尖端 成形的最佳条件 工艺规范
下载PDF
阴极尖端成形的最佳条件的确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海雁 戴祖诚 +3 位作者 王开云 何松林 卜丽英 易燕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78-79,84,共3页
给出了腐蚀阴极尖端成形的最佳条件 ,使得阴极尖端的腐蚀效果明显 ,针尖对称性和重复性都很好 。
关键词 阴极尖端 成形的最佳条件 工艺规范
下载PDF
腐蚀钼阴极尖端溶液的配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海雁 胥良 +1 位作者 王开云 窦菊英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79-80,共2页
报导了一种配制腐蚀阴极尖端溶液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配制的溶液来腐蚀钼阴极尖端 ,得到了尖端曲率半径为 0 1~ 0 6μm ,这样的阴极尖端其发射特性能够满足我们用这种金属 (钼 )材料来制作阴极尖端的要求 .
关键词 阴极尖端 腐蚀溶液 热发射阴极 金属材料 制备 发射特性
下载PDF
尖端阴极热电子发射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海雁 窦菊英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70-71,共2页
采用一种腐蚀阴极尖端的新方法,对阴极常用金属材料W,Mo,Ir,Ta制作的阴极尖端进行腐蚀.在1.2×10-6Pa的真空下,对金属材料W,Mo,Ir,Ta尖端阴极的热发射束流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每小时束流稳定度△I/I<1%的结果.实验表明,采... 采用一种腐蚀阴极尖端的新方法,对阴极常用金属材料W,Mo,Ir,Ta制作的阴极尖端进行腐蚀.在1.2×10-6Pa的真空下,对金属材料W,Mo,Ir,Ta尖端阴极的热发射束流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每小时束流稳定度△I/I<1%的结果.实验表明,采用新方法对阴极尖端进行腐蚀后得到的尖端阴极,同样可保证热发射束流的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尖端阴极 发射束流 稳定性
下载PDF
金属钼阴极发射特性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海雁 胥良 +1 位作者 王开云 窦菊英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75-76,共2页
在 1.2× 10 - 6 Pa的真空下 ,对多晶钼尖端阴极的热发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工作温度 1.8~ 2 .2×10 3K ,亮度可达 10 4 A/cm2 ·sr .实验表明 ,用多晶钼代替单晶钼 。
关键词 金属钼 多晶钼 尖端阴极 发射特性 实验研究 阴极 制备
下载PDF
ZrO/W尖端阴极热-场发射中钨(100)和(111)晶面逸出功的测定
6
作者 孙祥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46-48,共3页
对ZrO/W尖端阴极热场发射中钨(100)和(111)晶面的逸出功进行了测定,证明在钨表面蒸涂ZrO的情况下,钨晶面的逸出功会明显降低.且不同晶面降低的程度各不相同。
关键词 ZrO/W尖端阴极 热场发射 逸出功
原文传递
FED起源
7
《电子产品世界》 1995年第1期49-49,共1页
加州Palo Alto的斯坦福研究所的 Charles、Spindt博士及其同事于七十年代发明了今天的微尖端正FED的前身.这是一种薄膜发射结构,后来被叫做薄膜场致发光阴极或微尖端正阴极.Sprindt发明的新颖的微尖端制造工艺今天仍在使用.这种工艺的... 加州Palo Alto的斯坦福研究所的 Charles、Spindt博士及其同事于七十年代发明了今天的微尖端正FED的前身.这是一种薄膜发射结构,后来被叫做薄膜场致发光阴极或微尖端正阴极.Sprindt发明的新颖的微尖端制造工艺今天仍在使用.这种工艺的关键步骤是高角度蒸发一层所谓的“牺牲”层或“剥离”层,然后垂直蒸发微尖端金属.随着垂直蒸发的金属在各处的边缘不断堆积,整个表面自然填满,在内腔里形成尖端.最后把牺牲金属层腐蚀掉,上面的金属层便剥离出来.早期的FED器件存在若干问题,造成器件难以稳定、难以获得均匀和可重复的发射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福研究所 电阻层 发射电流 “剥离” 微尖 尖端阴极 制造工艺 技术解决方案 电子发射 热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