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2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特征和体外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俊岭 梁玉蕾 +6 位作者 刘新新 楚浩然 陈秋如 董焱斌 贺丹丹 吴华 苑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443,共9页
【目的】探究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方法】检测76株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谱、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基因,并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特点、系统进化分群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药敏结果显示,携带bla_(CTX... 【目的】探究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方法】检测76株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谱、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基因,并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特点、系统进化分群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药敏结果显示,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最高,达85.53%(65/76);其次是恩诺沙星,为48.68%(37/76);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谱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乙酰甲喹,达10.53%(8/76)。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主要的亚群为C群和B1群;其中,C群检出率最高,达53.95%(41/76);其次是B1群,为30.26%(23/76);E群、A群、D群和F群的检出率分别为9.21%(7/76)、2.63%(2/76)、2.63%(2/76)和1.32%(1/76);未检测出B2群和分支I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76株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均检出了至少4种毒力因子,且有11株菌同时携带至少11种毒力基因;其中,有13株菌同时检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5个标志性毒力基因(iroN、iutA、hly、OmpT和iss),检出率为17.11%;有11株菌检出ColV质粒的标志基因(cva/cvi、iroN、iucD/iutA、etsAC、OmpT/hlyF和sitA),检出率为14.47%;有28株菌检出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igh pathogenitility island,HPI)的标志基因irp-2和fyuA,检出率为36.82%。【结论】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且多重耐药菌株携带ColV毒力质粒可能性更高;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与致病性有关联,即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同时,具有致病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大杆菌 多重 系统进化分群 毒力基因 ColV质粒
下载PDF
1株棕熊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2
作者 郭志良 朱秋艳 +10 位作者 王雪 曾君 季芳 郑迎春 左君豪 张乐怡 郭常春 王学静 徐莉莉 赵瑞利 王承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10-4521,共12页
【目的】探究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为多重耐药菌株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以棕熊源大肠杆菌M719-6WT为宿主菌,使用双层平板法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纯化出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 【目的】探究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为多重耐药菌株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以棕熊源大肠杆菌M719-6WT为宿主菌,使用双层平板法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纯化出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利用空斑法测定噬菌体宿主谱,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基于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噬菌体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体外、体内抑菌试验评估噬菌体抑菌效果。【结果】通过双层平板法分离并纯化得到1株大肠杆菌噬菌体,命名为pEC-M719-6WT.2,其噬菌斑边缘清晰且透亮。结合透射电镜观察和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噬菌体pEC-M719-6WT.2属于Tevenvirinae亚科肌尾状噬菌体。宿主谱测定结果表明,噬菌体pEC-M719-6WT.2可裂解11株大肠杆菌。该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1,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潜伏期<10 min,裂解周期为70 min,裂解量约为190 PFU/cell。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噬菌体pEC-M719-6WT.2基因组大小为170.441 kb,未发现携带已知的耐药、溶原和毒力相关基因。受体结合试验结果显示,噬菌体pEC-M719-6WT.2可以结合宿主菌表面的脂多糖受体。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当MOI为100时,噬菌体pEC-M719-6WT.2与8μg/mL四环素联合应用,抑菌时间可延长至24 h;体内保护试验结果表明,2.8×10^(5) CFU/mL M719-6WT感染大蜡螟幼虫后,注射2×10^(7) PFU/mL噬菌体pEC-M719-6WT.2可在24和48 h内将大蜡螟幼虫存活率分别提高至100%和70%。【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噬菌体,其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抑菌活性,生物信息学特征明确,体内外抑菌效果较好,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具有治疗临床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杆菌 多重 生物学特性 比较基因组学
下载PDF
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噬菌体BP32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静楠 李占鸿 +3 位作者 李富祥 张振兴 张以芳 宋建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0-3551,共12页
[目的]拟分离1株可裂解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噬菌体,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方法]本研究从病死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大肠杆菌,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以大肠杆菌ER2738菌株为宿主菌,从养殖场污水中进行噬菌体的初步增殖,通... [目的]拟分离1株可裂解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噬菌体,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方法]本研究从病死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大肠杆菌,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以大肠杆菌ER2738菌株为宿主菌,从养殖场污水中进行噬菌体的初步增殖,通过点滴法确定分离噬菌体的宿主谱,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特异性裂解大肠杆菌的噬菌体,进一步对其形态、最佳感染复数(MOI)、生长曲线、酸碱度和温度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其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基因组及遗传进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从病死山羊肺脏中分离到1株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命名为YNEC001。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到1株可特异性裂解YNEC001菌株的噬菌体BP32,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BP32属于肌尾科噬菌体,最佳MOI为0.1,潜伏期约为30 min,爆发期持续约60 min,裂解量约为660 PFU/cell,在30~50℃和pH 4.0~10.0条件下可保持稳定的活性。噬菌体BP32基因组长度为166346 bp,GC含量偏低(35.42%),未发现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基因组共包含261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125个为已知功能基因,含有8个tRNA。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噬菌体BP32与肠杆菌噬菌体Escherichia phage BF15(MW822007)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98.25%),但基于末端酶大亚基序列的进化分析则表明BP32与大肠杆菌噬菌体Escherichia phage vB_EcoM_SP1(MT682709)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Escherichia phage BF15(MW822007)的关系较远。[结论]本研究分离到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YNEC001,并分离到可特异性裂解YNEC001菌株的噬菌体BP32,该噬菌体具有较强的裂解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具备开发为耐药性大肠杆菌治疗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征 全基因组分析
下载PDF
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甫花 蒋晓军 王朝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18-321,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为防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4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以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12种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40株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为防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4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以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12种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40株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0%;对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为15.00%;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为42.00%~92.50%。共检出8种耐药基因,分别为TEM-1、SHV-2a、CTX-M-3、CTX-M-9、AmpC、aac(3′)-Ⅰ、IntⅠ1、sul1,大多数菌株携带sul1+IntⅠ1型基因;耐药谱共分为A~I9型,以C和D型为主。抗菌药物耐药谱分型和基因分型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阴沟肠杆菌呈现多重和高度耐药性,耐药机制复杂且呈多种耐药机制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杆菌 医院感染 微生物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多重
下载PDF
改进时间差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探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庞晓军 奉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188-3189,3191,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改进的时间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的效果,并考究其与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治疗及传统时间攻击疗法的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比。[方法]将38例明确诊断为产ESBLs阴沟肠杆菌感染且药敏结果皆为:对哌拉西林、... [目的]研究利用改进的时间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的效果,并考究其与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治疗及传统时间攻击疗法的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比。[方法]将38例明确诊断为产ESBLs阴沟肠杆菌感染且药敏结果皆为: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皆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敏感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对照组、传统组。改进组患者先与磷霉素4g+5%葡萄糖100ml于30min静脉滴注完毕后,再过30min立即给予阿米卡星0.4g+0.9%NS250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拉司丁1g+0.9%NS250ml静脉滴注,每日3次。传统组患者先与磷霉素2g+5%葡萄糖50ml静脉给予1h完毕后,立即给予阿米卡星0.2g+0.9%NS100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每日2次。疗程最长限为10d,其余检查治疗3组相同。考察3组的细菌清除率以及细菌清除所需的药物费用、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改进组细菌清除率与对照组、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改进组、传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二重感染;而且改进组与对照组、传统组的细菌清除药物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磷霉素+阿米卡星的改进时间攻击差疗法能很好的治疗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并且与采用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治疗方案及传统的时间攻击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时间攻击疗法 磷霉素 阿米卡星 阴沟杆菌 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 多重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药物因素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曾忠荣 王启琴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1期89-89,共1页
阴沟肠杆菌属于肠杆菌属,但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侵入人体多个器官,成为条件致病菌,常引起肺部、泌尿道、肠道及伤口的感染。近年来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致使阴沟肠杆... 阴沟肠杆菌属于肠杆菌属,但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侵入人体多个器官,成为条件致病菌,常引起肺部、泌尿道、肠道及伤口的感染。近年来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致使阴沟肠杆菌出现多重耐药。本研究分析我院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杆菌 多重 物因素 调查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下载PDF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桂炳东 王伶 +5 位作者 邹叶青 胡龙华 贾坤茹 章白苓 胡晓彦 谭立明 《江西医学检验》 2004年第5期416-417,共2页
目的掌握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耐药谱选用改良K-B法,基因分型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法。结果48株阴沟肠杆菌中ESBLs检出率为35.4%,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产ESBLs和不产ESBLs菌株间的耐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R... 目的掌握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耐药谱选用改良K-B法,基因分型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法。结果48株阴沟肠杆菌中ESBLs检出率为35.4%,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产ESBLs和不产ESBLs菌株间的耐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RAPD基因分型得的遗传聚类图,可分为四类,1、2、5、6号标本为同一聚类群。结论阴沟肠杆菌有很高的耐药性,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RAPD技术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同源性分析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杆菌 分子流行病学 多重 亚胺培南 基因分型 结论 特征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王勇 毛真之 +1 位作者 王雪芬 卜劲松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探讨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情况。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阴沟肠杆菌的6种AMEs基因,2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I类整合子基因(intI),分析这些基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结果本院阴沟肠杆菌除对一代...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探讨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情况。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阴沟肠杆菌的6种AMEs基因,2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I类整合子基因(intI),分析这些基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结果本院阴沟肠杆菌除对一代头孢、个别β-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外,其他抗生素耐药情况较好。9株氨基糖苷类耐药株共检出AMEs基因5种,其中aac(6')-Ib检出率最高,为66.67%,未检出aac3-Ⅲ基因;armA检出率44.44%;intI检出率77.78%。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相符合率为84.24%。结论本院阴沟肠杆菌耐药情况尚可,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与AMEs基因密切相关,说明临床仍需加强对抗生素的监测与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基因 整合子
下载PDF
从尿液中分离到1株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
9
作者 尚碧莲 王厚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5期431-43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科在2006年11月22日至2006年12月6日从同一患者先后2次尿液标本中检测出1株多重耐药性的阴沟肠杆菌。
关键词 尿液 多重 阴沟杆菌
下载PDF
血和尿中同时检出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1例
10
作者 赵德军 张碧霞 +2 位作者 毛跃 曹雁 杨围 《西南军医》 2007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阴沟杆菌 医院感染 多重
下载PDF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与定植关系分析
11
作者 曾琳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5期33-33,共1页
实验室分离出的细菌可能不一定为临床感染病原菌,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有效的微生物室细菌报告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导临床合理、有效用药。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2009年12月25日因车祸伤入院,
关键词 多重 阴沟杆菌 感染与定植
下载PDF
青海省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12
作者 何轶群 扎拉加 +3 位作者 李娟 董娟 卢天龙 黄文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2期3352-3358,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青海省5家医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分布、基因型及耐药性,为临床CRE感染的治疗、院内感染防控,以及抗菌药物制订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目的通过研究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青海省5家医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分布、基因型及耐药性,为临床CRE感染的治疗、院内感染防控,以及抗菌药物制订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VITEKⅡcompact进行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进行产酶表型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和blaOXA-48)。对分离出的优势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9株CRE,其中50株分离自临床标本,9株分离自患者所处的环境;59株CRE中阴沟肠杆菌23株,肺炎克雷伯菌22株,大肠埃希菌7株,产酸克雷伯菌5株,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布氏柠檬酸杆菌各1株。CRE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科、肝胆科。标本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痰液、血液。59株CRE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菌素类、氨曲南及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87.5%~100.0%),对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0.4%和15.5%。最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是blaNDM(59.32%,35/59),其次是blaKPC(32.20%,19/59),肺炎克雷伯菌中blaKPC-2检出率最高(72.73%,16/22),阴沟肠杆菌中blaNDM-1检出率最高(69.57%,16/23)。MLST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ST分型主要为ST11型(68.18%,15/22),阴沟肠杆菌ST分型主要为ST97型(26.09%,6/23),9株从患者所处环境中分离出的CRE与临床菌株的ST型一致。结论青海省5家医院分离的CRE耐药率普遍较高,主要以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碳青霉烯酶基因以blaNDM和blaKPC为主,耐药问题严重,临床应加强CRE的筛查及控制,预防其在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杆菌目细菌 基因型 碳青霉烯酶 阴沟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下载PDF
某传染病医院2019~2023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菌种分布与耐药分析
13
作者 党燕 于艳华 +5 位作者 陈铭 丁秀荣 代芳芳 康艳芳 王晨 娄金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分析本院2019~2023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CRE)菌种分布与耐药情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为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9~2023年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及患者信息,回顾... 目的分析本院2019~2023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CRE)菌种分布与耐药情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为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9~2023年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及患者信息,回顾性分析其菌种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本院2019~2023年CRE占比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6.44%、27.91%、41.11%、38.35%、42.55%,整体呈上升趋势。CRE菌株中检出率最高的依次为CRKP、CREC、CRECL。从标本来源看,占比最多的标本类型为痰、腹水和血,从年龄分布看,40~70岁的中老年人占比较高,0~60岁,占比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呈下降趋势。3种菌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高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且抗菌药物耐药谱存在差异。结论传染病医院CRE检出率更高,临床分布存在标本类型、患者年龄的差异,不同菌株耐药谱也存在差异。医院应持续性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制定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耐药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杆菌 菌种分布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刘婷婷 谢小芳 杜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088,共8页
目的探讨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探索流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精准化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 目的探讨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探索流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精准化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离保存的非重复CRE临床菌株共计102株,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或抑菌圈直径(KB值),用PCR法扩增CRE菌株中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检测细菌的同源性和遗传性,统计分析相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2株CRE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依次为20.6%、6.9%和5.9%。86株(84.3%)携带bla_(KPC-2),15株(14.7%)携带bla_(NDM),1株(1%)同时携带bla_(KPC-2)和bla_(NDM-1)。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90/102,88.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7/102,6.9%)。90株肺炎克雷伯菌MLST分型主要为ST11(61.1%)、ST15(24.4%)和ST700(3.3%),主要携带bla_(KPC-2)(94.4%)。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依次为9.1%、7.3%和3.6%。未发现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药敏结果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有相关性。结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3类抗生素能很好地互相弥补其耐药性。对于明确CRE感染的重症患者,建议临床尽快检测CRE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种类指导是否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杆菌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多黏菌素 替加环素
下载PDF
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15
作者 罗艳 宋沧桑 +4 位作者 王波 任宝军 李兴德 张思敏 方甜甜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生物膜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某三甲医院从临床血液标本中分离的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对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晶... 目的:探讨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生物膜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某三甲医院从临床血液标本中分离的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对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晶紫半定量法测定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A组实验用96孔聚苯乙烯板体外构建MDR-AB生物膜的模型,用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作用于成熟生物膜;B组实验用96孔聚苯乙烯板将MDR-AB浮游菌液与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共培养。通过结晶紫半定量染色法对生物膜进行染色,再用多功能酶标仪测生物膜在560 nm波长处的OD值。结果:A组a、b、c中所形成生物膜OD值与对照组d组比较,48 h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96h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X、Y、Z的生物膜形成过程中,48 h和96 h后OD值与对照组W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Ab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具有破坏成熟生物膜的能力,且其破坏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1/2 MIC、MIC浓度的美罗培南可能抑制MDR-Ab生物膜形成,而1/4 MIC浓度的美罗培南则可能诱导MDR-Ab生物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鲍曼不动杆菌(MDR-Ab) 生物膜 亚抑菌浓度 美罗培南
下载PDF
肠球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继发广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所致肺部感染的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
16
作者 顾融融 罗佳 +2 位作者 范小飞 王金丽 陈伯华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分析1例肠球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继发广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所致肺部感染的抗感染治疗过程,为临床类似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因摔伤头部致头痛头晕1月有余且未见好转而入院治疗,考虑患者近2周有发热,且脑脊液中... 目的:分析1例肠球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继发广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所致肺部感染的抗感染治疗过程,为临床类似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因摔伤头部致头痛头晕1月有余且未见好转而入院治疗,考虑患者近2周有发热,且脑脊液中蛋白质和氯化物均有异常,认为存在颅内感染,遂先经验性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之后,MRI检查提示患者存在硬膜下脓肿可能,PMseq-DNA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提示铅黄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于是行硬膜下脓肿引流术和颅骨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可见大量黄白色脓液和脑皮层表面广泛脓苔覆盖,于是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利奈唑胺+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10 d后,患者体温下降明显,且脑脊液培养多次均为阴性;但又1周后,患者胸部CT检查提示两肺渗出性改变较前进展,并且痰培养检出广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遂停用美罗培南,改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奥硝唑;治疗7 d后,患者感染指标较强明显好转,又降阶梯使用美罗培南,但延长输注时间,以巩固抗感染疗效。结论:颅内感染这类严重感染的患者,有不少容易发生继发性肺部感染,临床药师应积极配合医生,加强相关监测,并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的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菌 颅内感染 硬膜下脓肿 广泛杆菌科细菌 肺部感染 学监护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及感染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陈淑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血流感染及感染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9例Ab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将89例患者分为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MDR-Ab)感染组(15...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血流感染及感染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9例Ab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将89例患者分为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MDR-Ab)感染组(15例)与MDR-Ab感染组(74例)。以病情转归为依据,将MDR-Ab感染组患者分为存活组(42例)与死亡组(32例)。收集、整理并分析入组者临床资料,对比NMDR-Ab感染组与MDR-Ab组患者临床资料,同时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DR-Ab血流感染及感染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MDR-Ab组在侵入性操作、入住ICU、机械通气、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使用≥3 d、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3 d、抗菌药物种类≥3种及死亡占比高于NMDR-A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是MDR-Ab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死亡组入住ICU、机械通气、感染前器官衰竭、合并免疫抑制状态、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抗真菌药物、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3 d、使用抗真菌药物≥3 d及使用抗菌药物≥3种占比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感染前器官衰竭、合并免疫抑制状态及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是MDR-Ab血流感染患者感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使用≥3种是MDR-Ab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合并免疫抑制状态、感染前器官衰竭及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是MDR-Ab血流感染患者感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机械通气、严格把控侵入性操作指征,依据以上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此降低MDR-Ab血流感染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鲍曼不动杆菌 机械通气 血流感染 免疫抑制 抗菌
下载PDF
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18
作者 梁慧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河池市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CRE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感染者临床资料,采集标本分离培养,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CRE分布... 目的:分析河池市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CRE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感染者临床资料,采集标本分离培养,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CRE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CRE感染者主要来自手足外科(15.46%)和泌尿外科(14.43%)。CRE标本主要为尿液标本(38.14%),其次为呼吸道标本(27.84%)。CRE以肺炎克雷伯杆菌(34.02%)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30.93%)与阴沟肠杆菌(12.37%)。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结论:河池市人民医院CRE在创伤骨科、手足外科、小儿外科及泌尿外科等科室中感染率较高,主要集中在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细菌类型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严重多重耐药。临床需重视CRE感染者,做好病原菌鉴定和病原菌培养工作,给予最佳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杆菌科细菌 敏试验
下载PDF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定植率及其引起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19
作者 陈淑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8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定植率及其引起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384例感染高危接受CRE主动筛查患者,经CRE筛查显示阳性结果136例,CRE定植率为35.42%;以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血流感染为依...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定植率及其引起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384例感染高危接受CRE主动筛查患者,经CRE筛查显示阳性结果136例,CRE定植率为35.42%;以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血流感染为依据,将136例CRE筛查阳性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25例)与非血流感染组(111例)。分析CRE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病原学检测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36例CRE阳性患者分布于14个科室,其中重症医学科63例,占比最高为46.32%,其次是血液病科27例,占比为19.85%;136例CRE阳性患者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15株,占比最高为84.56%,其次是大肠埃希菌10株,占比为7.35%;血流感染组中性粒细胞缺乏、放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使用≥2种、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史、中心静脉置管占比高于非血流感染组,气管切开率低于非血流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缺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史是CRE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缺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史是CRE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早期识别以上危险因素,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以降低CRE血流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杆菌 细菌定植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芬 王春 +88 位作者 张泓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峰波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青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黄文辉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器法按照CHINET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5-2021年共收到儿童患者分离...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器法按照CHINET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5-2021年共收到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81681株,占儿童革兰阴性杆菌的50.1%,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是最常见的细菌;菌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29.3%)和呼吸道标本(27.7%)。儿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为48.8%~57.6%、49.3%~66.7%和23.1%~33.8%。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检出率为5.7%~9.5%,呈下降趋势,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克雷伯菌属、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属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1%~22.6%、7.1%~15.7%和2.0%~3.4%。肠杆菌目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左氧氟沙星;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70%,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30%。结论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部分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需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持续监测,以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广泛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杆菌目细菌 细菌性监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类杆菌目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