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脏与中风的关系及其对阴经取穴治疗中风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文坤 王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60-262,共3页
通过五脏作为认识中风的突破口,阐释了五脏功能对中风的影响,得出五脏与中风密切相关。针灸在治疗中风病中有很大优势,阴经与五脏密切相连,属于五脏,阴经取穴调五脏之气在治疗中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五脏 中风 阴经取穴
下载PDF
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100例疗效观察
2
作者 黄广鹏 《国医论坛》 2021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后痉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配穴治疗,治疗组给予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目的:观察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后痉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配穴治疗,治疗组给予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痉挛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86/100),高于对照组的71.0%(71/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临床痉挛指数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配穴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痉挛症状,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 针刺 阴经取穴 醒脑开窍针刺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针灸为主治愈54例重症偏瘫的经验
3
作者 高德忻 《慢性病学杂志》 2006年第S2期156-157,共2页
目的:总结和交流针灸冶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经验。方法:用穴方面突出阳经取穴、阴经取穴、经验取穴和灵龟八法取穴的搭配运用。施针手法要求每穴都有麻、张、酸感和上下放射感,使患肢在手法下引起抽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施针者手上有... 目的:总结和交流针灸冶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经验。方法:用穴方面突出阳经取穴、阴经取穴、经验取穴和灵龟八法取穴的搭配运用。施针手法要求每穴都有麻、张、酸感和上下放射感,使患肢在手法下引起抽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施针者手上有“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感觉时效果必隹。结果:运用上述取穴方法和施针手法,临床治疗54例严重偏瘫患者,其中4 8例达到生活自理,6例达到床边站立活动。结论:针刺法为主治疗严重偏瘫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严重偏瘫 阳经 阴经取穴 经验 灵龟八法 针刺引出患肢抽动 “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感
下载PDF
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
4
作者 刘中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41-142,共2页
足内翻是中风后遗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导致中风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为气血不足,运行无力,脉络瘀阻,筋脉失养,阴阳平衡失调。针灸(泻阴法、透穴法、阴经取穴、单经取穴、阴阳补泻、醒脑开窍、交经缪刺、肾与膀胱经对刺、经筋刺法)治... 足内翻是中风后遗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导致中风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为气血不足,运行无力,脉络瘀阻,筋脉失养,阴阳平衡失调。针灸(泻阴法、透穴法、阴经取穴、单经取穴、阴阳补泻、醒脑开窍、交经缪刺、肾与膀胱经对刺、经筋刺法)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足内翻 泻阴法 阴经取穴 单经 阴阳补泻 醒脑开窍 交经缪刺 肾与膀胱经对刺 经筋刺法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