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1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外感发热证经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于晓敏 蒋自强 《中医研究》 2009年第1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艾滋病/中医药疗法 发热/中医药疗法 桂枝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外感发热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梅林 《四川中医》 1997年第12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外感发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的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子强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78-280,共3页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的现状53000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何子强癌热,是指癌症病人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发热现象。多属祖国医学内伤发热中的“瘀血发热”、“日前潮热”范畴,其发热特点是不伴恶...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的现状53000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何子强癌热,是指癌症病人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发热现象。多属祖国医学内伤发热中的“瘀血发热”、“日前潮热”范畴,其发热特点是不伴恶寒与寒战,热型多为弛张型或不规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发热 中医药疗法 验方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的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癌性发热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流感发热最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童佳兵 杨程 +4 位作者 王浩 王婕琼 张念志 张国梁 李泽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期152-153,共2页
流感临床症状多为恶寒,发热或高热,头痛,肌肉酸痛,或呕吐,恶心等。在诸多症状中发热表现最为突出,并为患者所苦,常易引起一系列变证。中医药治疗流感发热有其独特的诊疗优势且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临床研究报道较多,治法常用发汗退热、清... 流感临床症状多为恶寒,发热或高热,头痛,肌肉酸痛,或呕吐,恶心等。在诸多症状中发热表现最为突出,并为患者所苦,常易引起一系列变证。中医药治疗流感发热有其独特的诊疗优势且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临床研究报道较多,治法常用发汗退热、清热解毒为主。提高中医学对流感的认识,加强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研究,系统研究中医药治疗流感发热的文献,积极拓展研究思路,具有急迫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发热 中医药疗法 热毒清口服液 综述
下载PDF
癌性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培丰 《四川中医》 1999年第1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癌性发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67例临床总结
7
作者 齐元富 李秀荣 +1 位作者 徐瑞荣 周延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癌性发热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疗效
下载PDF
急性发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林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7-30,共4页
急性发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河南三门峡市人民医院杨林(472000)急性发热,是外感邪毒以体温骤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发热综合征,是颇感棘手的治疗难题。中医药论治本病,不但能解决发热问题,甚则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近年... 急性发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河南三门峡市人民医院杨林(472000)急性发热,是外感邪毒以体温骤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发热综合征,是颇感棘手的治疗难题。中医药论治本病,不但能解决发热问题,甚则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近年其在辨证施治、治疗方法、机理研究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中医药疗法 药物疗法 急症
下载PDF
伤寒发热症中医药治疗的初探
9
作者 黄彩平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5-7,共3页
伤寒发热症中医药治疗的初探黄彩平主题词伤寒/中医药疗法,发热/中医药疗法伤寒,又名肠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顽固发热为主要特点。一般情况下,发热的高低、有无变化,标志着病情的演变进展和转归。因此... 伤寒发热症中医药治疗的初探黄彩平主题词伤寒/中医药疗法,发热/中医药疗法伤寒,又名肠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顽固发热为主要特点。一般情况下,发热的高低、有无变化,标志着病情的演变进展和转归。因此,控制和消除发热是治疗本病观察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中医药疗法 发热/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发热的近况(综述)
10
作者 孙波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2年第3期41-44,共4页
发热是一个症状,可见于诸多疾病,但总不越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临床上应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其遣方议药力求精当。大凡中医的“八法” (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可广泛应用于发热治疗中。 经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发热是一个症状,可见于诸多疾病,但总不越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临床上应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其遣方议药力求精当。大凡中医的“八法” (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可广泛应用于发热治疗中。 经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提示了外感发热初起的治疗原则。近代医家治疗早期发热也多遵从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之说。若邪热久羁,当有在气、在营或深入血分以及伤寒六经之辨。至于内伤发热多因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而导致。临床辨证尤宜细审。纵观近年来对发热的研究不断深入,治验颇丰,不乏报道。兹将近5年来发热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经方化裁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发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采晓阳 马秀霞 +1 位作者 刘楠 徐立然 《光明中医》 2022年第6期1093-1096,共4页
发热作为中医内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症状,既表现为某种疾病的临床反应,又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病证,涵盖于中医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之中。发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虽复杂多样,但中医在抓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显著疗效,... 发热作为中医内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症状,既表现为某种疾病的临床反应,又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病证,涵盖于中医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之中。发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虽复杂多样,但中医在抓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显著疗效,且中医外治法治疗发热亦有极大的实用价值。目前西医主要采用解热镇痛、抗菌或抗病毒药物等治疗发热,退热较快,但停药后体温容易反复,且长期或大量使用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发热应用前景广阔。特别在治疗不明原因发热、慢性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优势显著。现将中医药治疗发热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望为论治发热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概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温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1期199-201,共3页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感冒”范畴,古文便多有记载,中医对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有其独特的阐述,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文献报道,总结近年来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感冒”范畴,古文便多有记载,中医对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有其独特的阐述,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文献报道,总结近年来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并从中医药内治、外治2个方面,总结出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外感发热 儿科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发热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玉铭 任晶璟 《中医研究》 2014年第2期54-55,共2页
从辨别外感内伤、邪气类别、消积化痰除瘀入手,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对中医药治疗发热的体会进行了分析,认为祛邪为治疗首务。根据外邪之风、寒、湿、热、燥的种类,给邪以出路;机体阴阳失调所产生的痰、瘀、积、虫,当权衡正邪力量,合理搭... 从辨别外感内伤、邪气类别、消积化痰除瘀入手,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对中医药治疗发热的体会进行了分析,认为祛邪为治疗首务。根据外邪之风、寒、湿、热、燥的种类,给邪以出路;机体阴阳失调所产生的痰、瘀、积、虫,当权衡正邪力量,合理搭配扶正祛邪力量的比例。明晰西医病名和中医辨证,是提高疗效、探求中医发展道路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中医药疗法 治疗原则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小儿发热验案体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志明 史金花 +1 位作者 范竹雯 李彦知 《光明中医》 2009年第1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发热 验案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肿瘤发热体会
15
作者 姚莉 《国医论坛》 2018年第3期47-48,共2页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尤其是颅脑肿瘤、肺癌、鼻咽癌、食管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膀胱癌、肝癌、直肠癌等,产生发热的机理大多为恶性肿瘤继发感染引起,或是放化疗后的吸收热,或由于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尤其是颅脑肿瘤、肺癌、鼻咽癌、食管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膀胱癌、肝癌、直肠癌等,产生发热的机理大多为恶性肿瘤继发感染引起,或是放化疗后的吸收热,或由于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血浆中游离胆烷醇增高等因素引起,这些发热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后果严重。特别是前者发热高,全身器官损坏大,而后者用退热药及抗病毒抗菌药物大多数无效。中医药辨证施治往往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发热 中医药疗法 治疗体会
下载PDF
近代名中医治疗阴虚发热的验案举隅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小翠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8期731-733,共3页
近些年一些名老中医对于阴虚发热的治疗,有从气血津液论治者,也有从卫气营血论治者,治法有益气生津,养心营阴透邪热,滋阴清热,透热转气等。如阴虚发热,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清热,以生脉散加味。素体心营不足,养阴透邪外达为必用之法,但透... 近些年一些名老中医对于阴虚发热的治疗,有从气血津液论治者,也有从卫气营血论治者,治法有益气生津,养心营阴透邪热,滋阴清热,透热转气等。如阴虚发热,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清热,以生脉散加味。素体心营不足,养阴透邪外达为必用之法,但透邪易而心营恢复较慢,故需坚持用药。阴血亏虚,阴虚火旺证以四物补其阴血不足,牡丹皮、地骨皮、知母、黄柏退虚热,辅以菊花、天麻辛润而不燥,平息肝风治头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发热/中医药疗法 益气生津 养心营 透邪热 滋阴清热 透热转气 医案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痤疮经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佳 陈力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传统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等新观点和新理论。针对痤疮的病因将其分为肺胃积热、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虚肝郁、气... 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传统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等新观点和新理论。针对痤疮的病因将其分为肺胃积热、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虚肝郁、气滞血瘀5型,分别给予辨证选方用药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肝肾阴虚 清热解毒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当注重“治病求本”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祝元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6,共2页
高血压病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居高不下,而知晓率、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则远不如人意。尽管近年来现代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了长足进步,但仍然难以覆盖所有人群,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现代中医根据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居高不下,而知晓率、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则远不如人意。尽管近年来现代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了长足进步,但仍然难以覆盖所有人群,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现代中医根据高血压病的主要表现,不断总结经验,发现用中医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压,同时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调节相关代谢障碍,保护靶器官等等,当然也有自己的局限。随着我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的面世,西医治疗日益规范,但尚未明确中医药在其中的作用地位。作为现代中医,如何知己知彼,如何科学评价自身,恰当定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中药防治高血压病的优势特色,正是我们迫切需要达成共识的问题。这里,我们特邀国内对本病研究较有造诣的部分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成就进行探讨,希望有益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治病求本 阴虚阳亢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春彦 高月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73-74,共2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方法独特。具体治法归纳有辨证施治、单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及按摩疗法等。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肝肾阴虚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智敏 《中国医刊》 CAS 2001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发热 咳嗽 腹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