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辅助阴道式子宫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秋华 肖锦艳 +1 位作者 葛阳清 付琴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0例LAVH手术的方法、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等 ,且与同期开腹子宫全切术 (TAH) 4 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AVH组与TAH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一般情况、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0例LAVH手术的方法、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等 ,且与同期开腹子宫全切术 (TAH) 4 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AVH组与TAH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一般情况、手术范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3d体温 ,LAVH组 (37.6 0± 0 .5 )℃、TAH组(38.2 0± 0 .5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住院天数 ,LAVH组 (3.8± 1.2 )d、TAH组 (6 .5± 2 .3)d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肛门排气时间 ,LAVH组 (2 4 .5 0± 2 .5 8)d、TAH组 (36 .5± 14 .2 8)d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疼痛LAVH组明显轻于TAH组。结论 :LAVH术后具有腹部无疤痕、微创、术后体温高峰低、术后肛门排气早、切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可同时探查盆腹腔、处理附件等优点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切除子宫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阴道式子宫切除术 开腹子宫全切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2
作者 印慧琴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949-951,共3页
【目的】探讨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子宫脱垂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 【目的】探讨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子宫脱垂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参照盆底不适调查表短表20(PFDI-20)、女性功能指标量表(FSFI)对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及性功能进行评估,随访1年,统计两组治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FSFI评分为(26.74±5.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25±4.37)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PFDI-20、CARDI-8、UDI-6及POPDI-6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5.56%(4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3%(33/4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出血、术后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缩短住院时间,能提高术后性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外科学 阴道/外科学 骶骨 子宫脱垂/外科学 子宫切除 阴道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梅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改良非脱垂子宫阴道切除 临床分析 改良阴道子宫切除 子宫切除 良性子宫病变 技巧 器械 微创观念
下载PDF
小子宫阴道式切除术20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杨桂玲 杨爱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子宫小于12孕周,有手术适应证者行阴道式子宫切除术为观察组,取同期相同条件22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相比,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0.05... 目的探讨阴道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子宫小于12孕周,有手术适应证者行阴道式子宫切除术为观察组,取同期相同条件22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相比,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住院期、使用镇痛药物、恢复时间及体温方面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道式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对子宫小于12孕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阴道式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
下载PDF
暴露子宫动脉阴式子宫切除术8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毅 李寒松 孟庆伟 《中国医刊》 CAS 2001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暴露子宫动脉阴式子宫切除术 (TVH)的优点、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 2 0 0 0年 6月至2 0 0 1年 3月 ,对 81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无明显盆腔粘连、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绝经后出血 ,经诊刮 ,排... 目的 探讨暴露子宫动脉阴式子宫切除术 (TVH)的优点、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 2 0 0 0年 6月至2 0 0 1年 3月 ,对 81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无明显盆腔粘连、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绝经后出血 ,经诊刮 ,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者 ,行暴露子宫动脉法TVH。术前子宫大小正常者 15 (18 5 %) ,子宫增大但≤ 12周者 42例 (5 1 9%) ,子宫增大 >12周者 2 4例 (2 9 6 %)。既往有手术史者 10例 (12 4 %) ,其中 1例患者曾行两次剖宫产术。同时行附件切除术者 8例 (9 9%)。对子宫≥ 14周者 ,术中同时采用子宫对半切开法、子宫分碎法及肌瘤切除法。结果 手术时间 2 5~ 75分钟 ,平均5 0分钟 ;纱布法估计出血量 75ml(5 0~ 2 5 0ml) ;术后住院时间 4 2天 (3~ 7天 )。结论 暴露子宫动脉法TVH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有效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式子宫切除术 子宫动脉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改良的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艳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比较子宫施行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分析比较改良的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56例和同期指征相近的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56例的疗效。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病率... 目的:比较子宫施行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分析比较改良的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56例和同期指征相近的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56例的疗效。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病率低,排气早,平均住院天数少,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宫体<12孕周大小者实施改良的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次全子宫切除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瘤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非脱垂
下载PDF
阴道式次全子宫切除术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方珍 向英 陶柳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10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次全子宫切除 阴道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经阴道式全子宫切除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海冰 孙晓林 +1 位作者 马馨霞 王云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4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经阴道式全子宫切除术时的循环、呼吸及麻醉药用量的变化。方法:择期30例腹腔镜经阴道式全子宫切除术病人,ASA Ⅰ-Ⅱ级,在规定的各个时点记录病人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气腹后的气道压...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经阴道式全子宫切除术时的循环、呼吸及麻醉药用量的变化。方法:择期30例腹腔镜经阴道式全子宫切除术病人,ASA Ⅰ-Ⅱ级,在规定的各个时点记录病人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气腹后的气道压峰值、平台压、肺顺应性,以及吸入异氟醚浓度、呼末异氟醚浓度、呼末二氧化碳浓度。结果:诱导后心率和血压有明显下降,气腹后血压较气腹前有轻微上升。气腹后肺动态顺应性明显下降,气道压峰值和平台压有所上升,呼末二氧化碳浓度在气腹后增加。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经阴道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可称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 阴道子宫切除
下载PDF
老年患者经阴道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23例的护理
9
作者 张喜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3406-3407,共2页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前、术后护理,促进老年患者术后早日康复,预防复发。方法:对23例老年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落实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结果:23例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阴...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前、术后护理,促进老年患者术后早日康复,预防复发。方法:对23例老年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落实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结果:23例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更适合于年龄较大、不须保留子宫的患者。在护理环节上应系统的、连续的、全面的整体护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式子宫切除术 阴道/外科学 人类 生殖器疾病 女(雌)性/外科学 后护理
下载PDF
改良式非脱垂全子宫经阴道切除术
10
作者 李秀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改良非脱垂全子宫阴道切除 阴道LPS子宫切除 专用器械 时间 冷光源照明 适应证 中出血 切口疼痛 医疗费用 视野
下载PDF
改良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潇 刘卫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4年第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改良阴道子宫切除 经腹子宫切除 适应证 出血量 时间
下载PDF
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华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式经阴道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因子宫良性疾病拟行子宫全切除术的10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式经阴道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因子宫良性疾病拟行子宫全切除术的10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TVH组),对照组则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TAH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手术的临床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8.12±5.7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61±1.03d,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9.58±6.21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3.09±4.83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2.43±7.95min、12.22±3.67d、62.71±7.94h、37.15±5.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9.43±10.08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6.92±13.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恢复快,其效果显著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阴道子宫切除 经腹全子宫切除 子宫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荣春 李春芳 +2 位作者 张静 周艳清 郑庆莉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12期741-743,共3页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拓宽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可避免开腹,损伤小且恢复快,在国内大医院已较多开展,但在基层医院尚少进行。现将我院1999年4月~1999年10月进行的11例LAVH...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拓宽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可避免开腹,损伤小且恢复快,在国内大医院已较多开展,但在基层医院尚少进行。现将我院1999年4月~1999年10月进行的11例LAVH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年龄43~48岁,平均46.8岁。术前查体子宫增大<孕2月5例,如孕2~3月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阴道式子宫切除术 方法 适应证
下载PDF
改良式非脱垂全子宫经阴道切除术36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杨慧敏 王育民 +2 位作者 苗莹 杨吉 金淑莲 《辽宁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外科手 改良非脱垂全子宫阴道切除 方法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永来 张玲艳 +1 位作者 李青华 熊莉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4-244,24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切除 阴道 筋膜内 临床研宄
下载PDF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87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卫平 凌斌 +6 位作者 赵卫东 吴大保 李红 薛青 申震 徐萍 张雪芬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87例非脱垂子宫有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大子宫采用肌瘤剔除及粉碎术等方法减小子宫体积。对照组90例采用经腹全子宫... 目的探讨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87例非脱垂子宫有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大子宫采用肌瘤剔除及粉碎术等方法减小子宫体积。对照组90例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随访满意度。结果87例非脱垂病变子宫经阴道切除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5±23)m in,与对照组相似,平均出血量(90±65)m 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16±3)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d,均小于对照组;无手术副损伤,术后发生一例输卵管脱垂并发症。结论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正确的评估及充分的准备,经阴道切除≤16孕周大小的非脱垂子宫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阴道 子宫肿瘤 子宫出血
下载PDF
阴式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顾佳晖 陈英汉 王丹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527-3528,共2页
目的比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术后疼痛程度。方法 TAH及TVH患者各150例,TAH组年龄34~57岁,TVH组年龄35~58岁,通过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术后当日,TAH与TVH... 目的比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术后疼痛程度。方法 TAH及TVH患者各150例,TAH组年龄34~57岁,TVH组年龄35~58岁,通过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术后当日,TAH与TVH患者的疼痛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及第2天,两组疼痛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的患者,无论采用TAH或TVH,患者术后当日的疼痛程度并无明显差异,而术后第1天TVH的疼痛程度要低于TAH,更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阴道 疼痛
下载PDF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1990例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焦鲁霞 温春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1990例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90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中7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分析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1990例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90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中7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77%。其中膀胱损伤21例(1.06%),输尿管损伤5例(0.25%),直肠损伤6例(0.30%);术后发生残端感染30例(1.51%),残端血肿8例(0.40%),腹腔内大出血2例(0.10%),阴道狭窄2例(0.10%),肠梗阻1例(0.05%)。所有并发症均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得到纠正,未遗留后遗症。术中脏器损伤多发生于伴有盆腔粘连或子宫大而活动欠佳的患者,如有盆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下段大肌瘤等。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较易损伤邻近器官从而发生相应并发症,术者需熟悉盆腔解剖结构,熟练掌握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技巧,同时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阴道 后并发症 中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研究 被引量:56
19
作者 李妘 赵莉 师亚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03-604,60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三组,A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B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三组,A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B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C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总有效分别高于其他两组(27.50%,25.00%);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采用剔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创伤小,出血少,恢复时间短,保留了子宫体的完整性,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外科学 子宫切除 阴道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阴道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20
作者 廖丹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阴道筋膜内子宫切除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