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鞠华妹 施如霞 吴国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压力性尿失禁妇女进行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n=24)与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2次/周,共10次,之后应用阴道锥进行盆底锻炼15...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压力性尿失禁妇女进行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n=24)与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2次/周,共10次,之后应用阴道锥进行盆底锻炼15~20min/d。对照组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根据治疗前后1h尿垫实验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漏尿量减少、症状改善。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联合阴道锥可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电刺激 阴道锥
下载PDF
生物刺激反馈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晓涵 《西藏医药》 2022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索生物刺激反馈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9年6月~2020年9月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联合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方法(PFME),联合组采用生物刺激反馈联合阴... 目的探索生物刺激反馈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9年6月~2020年9月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联合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方法(PFME),联合组采用生物刺激反馈联合阴道锥体训练方法。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盆底肌肌力评定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盆底肌力测试和I-QoL评分都高于干预前,但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生物刺激反馈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干预,应用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刺激反馈 阴道锥体训练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锥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艳 孔艳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2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锥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86例产后PF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阴道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锥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86例产后PF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阴道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均持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水平、盆底功能、生活质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类肌纤维肌电压为(8.77±1.03)V、Ⅱ类肌纤维的肌电压为(8.84±1.38)V,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为(21.48±5.5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81.70±4.17)分、(87.75±4.62)分、(85.15±5.02)分、(87.29±4.50)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锥能够提升产后PFD患者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阴道锥 盆底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洁晨 金海红 +3 位作者 龚姗 李苗 高淑蕊 韩惠萍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27-729,759,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择96例行盆底重建术患者,根据术后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术后予以阴道锥体训练干预,观察组术后予以生物反馈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择96例行盆底重建术患者,根据术后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术后予以阴道锥体训练干预,观察组术后予以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盆底肌力、盆底肌电活动、尿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阴道收缩压、静息压、腹压漏尿点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健康调查简表评分、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电位均高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可改善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的盆底肌力、肌电活动及尿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 阴道锥体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重建术 盆底肌力
下载PDF
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史东旭 谭铮 张玲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76-78,122,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女性SUI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实施常规盆底肌训练与阴道... 目的探讨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女性SUI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实施常规盆底肌训练与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漏尿频率评分、最大尿道闭合压与腹压漏尿点压。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盆底肌力评分级别高的患者较多,恢复的较好。治疗后,试验组漏尿频率评分低于对照组,最大尿道闭合压与腹压漏尿点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女性SUI患者采取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尿动力学参数,促进患者盆底肌力恢复,减少漏尿频率均具有明显的作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锥体训练 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 漏尿频率评分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锥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马玲 李花 +1 位作者 穆兰芳 马永萍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8-930,933,共4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锥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67例PFD患者,随机分为A组(产后给予盆底肌肉锻炼指导,56例)、B组(加用阴道锥辅助肌肉锻炼,57例)、C组(B组基...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锥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67例PFD患者,随机分为A组(产后给予盆底肌肉锻炼指导,56例)、B组(加用阴道锥辅助肌肉锻炼,57例)、C组(B组基础上联合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54例)。干预6个月后,评估3组患者的盆腔肌纤维肌力、肌电压变化、PFD症状发生率及性生活质量。结果:C组干预后Ⅰ类(87.0%vs 67.9%、70.2%)、Ⅱ类肌纤维肌力(83.3%vs 62.5%、64.9%)达到Ⅲ级以上比例均显著高于A、B组(P<0.05),A、B两组干预后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干预后Ⅰ类[(9.21±1.79)μV vs(8.07±1.36)μV、(8.65±1.42)μV]、Ⅱ类肌纤维平均电压[(9.43±1.58)μV vs(8.19±1.12)μV、(8.85±1.31)μV]均高于A、B组(P<0.05),B组干预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平均电压均高于A组(P<0.05)。C组干预后阴道壁脱垂发生率(14.8%vs 33.9%、28.1%)、性生活质量评分(37.0±3.5 vs 35.2±3.2、35.7±2.9)均显著优于A、B组(P<0.05),C组干预后子宫脱垂发生率(9.3%vs 25.0%)显著低于A组(P<0.05);A、B两组干预后PFD症状、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锥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PFD能显著提高盆底肌纤维肌力,改善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症状,提高性生活质量。单纯阴道锥辅助盆底肌锻炼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生物反馈 阴道锥 肌力 子宫脱垂 尿失禁
下载PDF
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尿动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徐雅 邓雪云 +3 位作者 韩耕宇 陈俊泳 张晓容 温映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769-771,78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采用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后的效果及尿动学变化。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11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共56例,采用常规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58例... 目的探讨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采用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后的效果及尿动学变化。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11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共56例,采用常规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58例,采用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尿动学参数腹压漏尿点压(VLPP)、最大尿道闭合压(PMUC)、生活质量及盆底肌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治愈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87.9%vs.50.0%),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尿动学参数VLPP、PMUC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盆底肌力等级中Ⅳ级和Ⅴ级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失禁患者中采用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锥 生物反馈盆底肌 压力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 女性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对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
8
作者 陈红 臧殿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对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2月两院收治的90例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体训练对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2月两院收治的90例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体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盆底肌力、排尿及尿失禁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盆底肌力、排尿及尿失禁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每日排尿次数、每日漏尿次数、1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少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漏尿量、漏尿频率、疾病对生活的影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体训练进行干预,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排尿及尿失禁情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阴道锥体训练 盆底肌力 排尿情况
下载PDF
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尿失禁老年人盆底肌康复研究现状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濯蓥 赵晓梅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0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研究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尿失禁老年人的临床疗效及对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从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尿失禁老年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肌... 目的研究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尿失禁老年人的临床疗效及对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从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尿失禁老年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联合组则予以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情况、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参数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盆底肌力分级为Ⅳ级、Ⅴ级的人数占比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在VLPP、PMUC水平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I-QOL评分相比治疗前较高,且联合组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老年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且有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参数,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老年人 阴道锥 生物反馈盆底肌
原文传递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锥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8
10
作者 王美兰 胡茜莹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锥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1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锥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1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盆底肌肉锻炼联合阴道锥训练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盆底肌纤维肌力以及盆底肌纤维平均电位变化。结果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20,PFDI-20)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FDI-20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纤维肌力正常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盆底肌纤维平均电位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锥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能够改善盆底肌力及盆底肌电位,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生物反馈 阴道锥 盆底肌锻炼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刺激联合阴道锥体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淑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4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仪联合阴道锥体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表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阴道锥体训练(对照组)50例和神经肌肉刺激+阴道锥体训练(观察组)50例进行治疗,每疗程8周,评价两组...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仪联合阴道锥体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表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阴道锥体训练(对照组)50例和神经肌肉刺激+阴道锥体训练(观察组)50例进行治疗,每疗程8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SUI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49,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x^2=23.11,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4.88±0.77)分,高于对照组的(3.88±0.69)分(t=3.55,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UI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18%)(x^2=4.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电收缩强度(37.55±7.98)μV,较对照组的(30.55±7.45)μV明显增强(t=5.13,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联合阴道锥体训练治疗能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增高盆底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产后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阴道锥
原文传递
宫颈冷刀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宫颈LEEP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17期92-92,102,共2页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宫颈LEEP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2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编入观察和对照两组(n=61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宫颈LEEP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2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编入观察和对照两组(n=61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手术时间(7.32±5.68)分钟和术中出血量(10.44±8.28)毫升均少于对照爱经过治疗后的手术时间(15.88±7.34)分钟和术中出血量(16.77±11.39)毫升(P<0.05)。结论将阴道镜下宫颈LEEP刀锥切术运用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切术 阴道镜下宫颈LEEP刀切术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王雅红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150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锥切术,对比手术前后的病理结果。结果设同一病理级别相符,121例(80.6%)阴道镜下宫颈锥切术与术前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符合;2...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150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锥切术,对比手术前后的病理结果。结果设同一病理级别相符,121例(80.6%)阴道镜下宫颈锥切术与术前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符合;29例结果不符合,其中术后结果较严重者12例,较轻者19例。结论利用阴道镜下宫颈锥切术对患者宫颈病变部位进行检查,有助于降低临床漏诊现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下宫颈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