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阴阳二元理论与中国绘画中的空间思想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丹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135,共7页
阴阳二元理论是中国哲学核心之一,同时它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理论。对于绘画空间思想而言,阴阳二元理论为绘画提供了一个天人合一、时空一体、阴阳相生的宇宙空间模本,这使得气韵生动成为绘画的最高评判标准,而二元平衡成为绘画空间... 阴阳二元理论是中国哲学核心之一,同时它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理论。对于绘画空间思想而言,阴阳二元理论为绘画提供了一个天人合一、时空一体、阴阳相生的宇宙空间模本,这使得气韵生动成为绘画的最高评判标准,而二元平衡成为绘画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二元 中国绘画 空间思想
原文传递
浅析中英诗歌嬗变中的阴阳二元模式
2
作者 段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阴阳乃天地之道,宇宙之本,而文学又是天地之精英,其生成发展亦离不开阴阳变化的宇宙规律。文学的形式之美、风格之美,不过是阴阳之道的显现。中英诗歌的嬗变都遵循阴阳之道,呈"阴阳"二极波动曲线。阴阳二极之间统一、融合、... 阴阳乃天地之道,宇宙之本,而文学又是天地之精英,其生成发展亦离不开阴阳变化的宇宙规律。文学的形式之美、风格之美,不过是阴阳之道的显现。中英诗歌的嬗变都遵循阴阳之道,呈"阴阳"二极波动曲线。阴阳二极之间统一、融合、补充、转化的辨证关系不但存在于整个中英诗歌的宏观领域,同时也存在于中英诗歌的微观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诗歌 阴阳二元 嬗变 和谐
原文传递
浅谈“阴阳”二元学说对先秦时期人们性认识的影响
3
作者 沈明泓 《中国性科学》 2008年第4期39-40,44,共3页
朴素的"阴阳"二元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阴阳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是对立的统一。先秦时期人们对性的认识也深受&... 朴素的"阴阳"二元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阴阳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是对立的统一。先秦时期人们对性的认识也深受"阴阳"二元学说的影响。为此本文从:(1)男女交合是符合阴阳天道的"至理";(2)男女交合能促进阴阳互根互用;(3)男女交合要注重阴阳的消长平衡三个方面,阐述了"阴阳"二元学说对先秦人们性认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阴阳二元学说 性认识 阴阳
下载PDF
中国传统二元思想与汉语对称型修辞文本的构建——以昆明方言为例
4
作者 韩芸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11期87-90,共4页
中国的阳阳理论将世界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阴阳二元,二元之间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对立统一。这种对于二元与二元之间联系的探索逐渐积淀和内化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中就是对语言在形式上的对称平衡布局和在内容上... 中国的阳阳理论将世界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阴阳二元,二元之间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对立统一。这种对于二元与二元之间联系的探索逐渐积淀和内化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中就是对语言在形式上的对称平衡布局和在内容上的偶双设置。昆明汉语方言中的对称平衡型修辞,如叠字、对偶、回环和顶真,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阴阳二元文化的架构,其中的对偶修辞更是折射出了中国汉民族关于二元对立又相互依存、互为消长、循环更替哲学思想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二元 汉语修辞 平衡对称 昆明方言
下载PDF
试析彝族阴阳观 被引量:2
5
作者 龙倮贵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0期24-30,共7页
彝族历代先民把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分为公母、雌雄或阴阳,这种观念贯穿于整个彝族社会传统文化,从而构成了彝族历代先民关于宇宙万物的存在、发生、发展为一体的"对立统一"的原始阴阳辩证观。彝族原始阴阳观思想,不仅在实际... 彝族历代先民把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分为公母、雌雄或阴阳,这种观念贯穿于整个彝族社会传统文化,从而构成了彝族历代先民关于宇宙万物的存在、发生、发展为一体的"对立统一"的原始阴阳辩证观。彝族原始阴阳观思想,不仅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存在,而且在彝族历史文献(含口传古籍)以及民间文学中都非常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公母 雌雄 阴阳 二元 文化
下载PDF
论潜性与显性之互动类型——以辞章章法为例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满铭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宇宙人生之万事万物,都脱不开"阴阳二元"互动系统之牢笼,自然其中就存在着"潜性"(阴)与"显性"(阳)之"二元互动"这一环。大体而言,同一种或同一类事物,如着眼于其"阳"面,将比较趋于... 宇宙人生之万事万物,都脱不开"阴阳二元"互动系统之牢笼,自然其中就存在着"潜性"(阴)与"显性"(阳)之"二元互动"这一环。大体而言,同一种或同一类事物,如着眼于其"阳"面,将比较趋于表层而显著,这就形成"显性";如着眼于"阴"面,则会比较趋于内层而潜伏,这就形成"潜性"。而此两者互动之类型,可以是"对比",也可以是"调和"。即以"辞章"而言,亦不例外。为此,特地锁定辞章之"章法"为范围加以举例探讨,由此证出"潜性"与"显性"间"阴阳二元"互动类型之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二元 潜性 显性 对比 调和 辞章 义旨
下载PDF
俄中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化比较研究
7
作者 张禄彭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2年第2期86-92,共7页
20到21世纪之交,俄中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得以加强,集中反映出两种文化的深层差异,这些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相互认知产生了影响。斯拉夫与儒家两种文明在政治、社会和精神生活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优先次序不仅是不同,很多时候甚至是相对... 20到21世纪之交,俄中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得以加强,集中反映出两种文化的深层差异,这些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相互认知产生了影响。斯拉夫与儒家两种文明在政治、社会和精神生活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优先次序不仅是不同,很多时候甚至是相对立的。阴阳二元对立可有效地运用于揭示文化发展过程中相互对立的推动力本源,也可以用于文化的对比研究,来呈现跨文化交际中双方的特点。在俄中两种文化及其相互关系中阳、阴两个本源所蕴含的特征及内容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中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阴阳二元对立 文化对比
下载PDF
论西汉散文的赋化及其原因
8
作者 张斌荣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8,共8页
西汉时期,赋体文学的"铺陈手法"、"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及"对偶俪辞"等特征对其时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了散文的赋化并为骈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影响的发生与西汉时期思想界特别强调阴阳... 西汉时期,赋体文学的"铺陈手法"、"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及"对偶俪辞"等特征对其时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了散文的赋化并为骈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影响的发生与西汉时期思想界特别强调阴阳二元观念和礼制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它通过内化为士人对"雅"的审美追求而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散文 赋化 阴阳二元 礼制建设 骈文 散文创作
下载PDF
修辞的逻辑性
9
作者 陈满铭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修辞虽以形象思维为主,却含有逻辑思维在内。通过锁定其逻辑思维,就"阴阳二元"、"移位、转位、包孕"与"多二一(0)螺旋互动"三层进行探讨,以见修辞之逻辑性。
关键词 修辞 逻辑性 阴阳二元 移位 转位 包孕 多二一(0)螺旋互动
下载PDF
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 被引量:15
10
作者 肖百容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181,208,共20页
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项重要的文学形式,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既表现在作家的创作上,也表现在他们对文学、文化的阐释上,还表现在其思维方式与艺术表达上。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此一直缺乏关注,有分量的研究更不多见。... 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项重要的文学形式,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既表现在作家的创作上,也表现在他们对文学、文化的阐释上,还表现在其思维方式与艺术表达上。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此一直缺乏关注,有分量的研究更不多见。现代作家创作了多种多样的楹联,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楹联文化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这些楹联修复和弥补了新文学的某些局限,丰富和提升了其表现手法和主题意蕴。楹联文化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生动阐释了关于文学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楹联传统 新文学 文学场域 阴阳二元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