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理学与经学之间——黄道周阴阳五行思想简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肇中 《殷都学刊》 201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晚明大儒黄道周的学术思想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性。面对是时理学的衰微,心学的狂荡,以及政局的纷乱,他以汉儒经学来反思与纠弊。《洪范》中的阴阳五行说颇为其所推重,在他看来,儒家性命之学与阴阳五行思想在天人相应中得以交合融汇;政治... 晚明大儒黄道周的学术思想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性。面对是时理学的衰微,心学的狂荡,以及政局的纷乱,他以汉儒经学来反思与纠弊。《洪范》中的阴阳五行说颇为其所推重,在他看来,儒家性命之学与阴阳五行思想在天人相应中得以交合融汇;政治秩序与理想道德的重建与和谐在阴阳五行说中找到重新诠释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阴阳五行思想 性命之学 道德与政治
下载PDF
从日本歌论来看中国阴阳五行思想对和歌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凤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13-118,共6页
"文学创作具有特殊的文化话语含蕴"。细读日本古代著名和歌歌论著作,就会发现,中国阴阳五行思想1600多年前东传日本,不仅影响了日本古代和歌的起源,还从内容到形式,即从五七五七七句调的固定形式到"花""心&quo... "文学创作具有特殊的文化话语含蕴"。细读日本古代著名和歌歌论著作,就会发现,中国阴阳五行思想1600多年前东传日本,不仅影响了日本古代和歌的起源,还从内容到形式,即从五七五七七句调的固定形式到"花""心""实"等关键歌论概念,都对日本和歌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中国阴阳五行思想在日本古代和歌歌论中的话语蕴含,可为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域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思想 日本古代和歌歌论 影响
下载PDF
《搜神记》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玲云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作为六朝志怪小说代表作的《搜神记》深受各种思想影响,但人们却往往忽视了曾炽盛一时的阴阳五行思想对它的影响。笔者在天人感应这一命题之下,从谴告论、祥瑞说和五德终始说三个方面阐述《搜神记》中的阴阳五行思想。《搜神记》中之所... 作为六朝志怪小说代表作的《搜神记》深受各种思想影响,但人们却往往忽视了曾炽盛一时的阴阳五行思想对它的影响。笔者在天人感应这一命题之下,从谴告论、祥瑞说和五德终始说三个方面阐述《搜神记》中的阴阳五行思想。《搜神记》中之所以有这种浓重的阴阴五行思想,与当时社会深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及作者干宝本人“性好阴阳术数”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阴阳五行思想 影响
下载PDF
论阴阳五行思想对汉代设计艺术的影响
4
作者 胡秀琴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6-68,共3页
阴阳五行思想对汉代文化乃至设计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汉代艺术设计的样式、色彩及装饰纹样等方面着手,着重论证了这一观点。
关键词 阴阳五行思想 汉代 设计艺术
下载PDF
汉代阴阳五行思想对《说文解字》的影响及评价
5
作者 李娜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4-110,共7页
阴阳五行思想是汉代社会思想的重要方面,它充斥着汉代文化的各个角落,对许慎著作《说文解字》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数字、五行、颜色、干支、味道、五藏等用字,许慎放弃文字学角度的说解而改用阴阳五行思想,对此,今人需要用"理解之同... 阴阳五行思想是汉代社会思想的重要方面,它充斥着汉代文化的各个角落,对许慎著作《说文解字》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数字、五行、颜色、干支、味道、五藏等用字,许慎放弃文字学角度的说解而改用阴阳五行思想,对此,今人需要用"理解之同情"的态度全面解析,不能生硬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共时因素 阴阳五行思想 汉代社会思潮 学术史
下载PDF
关于《训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中阴阳五行思想的考察
6
作者 黄丙刚 《科教文汇》 2015年第32期178-180,共3页
《训民正音》是具有科学性、独创性的文字体系,本文以《训民正音解例本一制字解》中表现出的阴阳五行思想为中心,通过对初声字、中声字和终声字创制原理的分析,考察训民正音的初声(辅音)、中声(元音)、终声(收音)与阴阳五行之间存在的... 《训民正音》是具有科学性、独创性的文字体系,本文以《训民正音解例本一制字解》中表现出的阴阳五行思想为中心,通过对初声字、中声字和终声字创制原理的分析,考察训民正音的初声(辅音)、中声(元音)、终声(收音)与阴阳五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进而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韩文创制的特性,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民正音 制字解 阴阳五行思想
下载PDF
五大行星命名不本于地支而本于观测说——评《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操南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21-125,129,共6页
读了杭州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1——2期哲学社会科学版黎子耀先生《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一文,感到触及问题较多。为了贯彻“双百”方针,愿抒鄙忱,先贡一见,以承教于专家通人,及黎子耀先生。黎先生在文中第一节《干支的制作包... 读了杭州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1——2期哲学社会科学版黎子耀先生《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一文,感到触及问题较多。为了贯彻“双百”方针,愿抒鄙忱,先贡一见,以承教于专家通人,及黎子耀先生。黎先生在文中第一节《干支的制作包含了阴阳五行思想》中提出一个新的论点:认为我国殷商时期已经有了阴阳五行思想。这种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即殷商时期或殷商以前——夏,天文家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以制定历法;而反映这种日月五星的运行与轨道的阴阳五行思想就完整地包含在甲骨文字的干支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思想 周易 观测 哲学社会科学版 地支 行星 “双百”方针 殷商时期
下载PDF
关于《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的补充说明
8
作者 黎子耀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26-129,共4页
拙作《阳阳五行思想与〈周易〉》在杭州大学学报发表后,承刘操南先生撰《五大行星命名不本于地支而本于观测说》一篇大作,乐于和我讨论,盛意可感。目前我国学术界论述阳阳五行问题者,寥寥无几,我那篇文章也许无人愿意一读;不料刘... 拙作《阳阳五行思想与〈周易〉》在杭州大学学报发表后,承刘操南先生撰《五大行星命名不本于地支而本于观测说》一篇大作,乐于和我讨论,盛意可感。目前我国学术界论述阳阳五行问题者,寥寥无几,我那篇文章也许无人愿意一读;不料刘先生居然能够俯赐观览,而且撰文提出意见,使人不禁有空谷足音之感。五星命名问题,是一个枝节问题,但刘先生的意图不止于这一枝节问题,而是要通过这个枝节问题否定我文章的根本问题。所以我想在根本问题上进一步作些说明。如果读者认为我在根本问题上是正确的,那末,枝节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思想 补充说明 周易 大学学报 学术界 文章 读者
下载PDF
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 被引量:10
9
作者 黎子耀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49-56,共8页
历史系黎子耀先生近著《易经分类新注》(未刊稿),颇有新颖的见解.《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一文,可说是《易经分类新注》的引论.为了贯彻“双百”方针,现予全文发表如下.
关键词 阴阳五行思想 《周易》 “双百”方针 历史系 易经
下载PDF
韩国三国时代的艺术品中所体现的阴阳五行思想
10
作者 朴庆姬 《当代韩国》 2002年第3期18-21,共4页
一序 韩国古代的三国虽然各自保持不同的固有文化,但都可发现以阴阳五行说为基础的艺术品.
关键词 韩国 三国时代 艺术品 阴阳五行思想 宗教信仰
原文传递
阴阳五行 汉代玉雕设计思想的核心
11
作者 田冰瑞 《中国宝玉石》 2016年第6期138-141,共4页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它在中国整个哲学思想史上留下惊鸿一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价值观以及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汉代为时间节点,以玉雕作为主体,详述阴阳五行对汉代玉雕的影响下所展现...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它在中国整个哲学思想史上留下惊鸿一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价值观以及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汉代为时间节点,以玉雕作为主体,详述阴阳五行对汉代玉雕的影响下所展现的时代性的设计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思想 设计思想 玉雕设计
下载PDF
日本阴阳道研究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静 韦立新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32-141,164,共11页
由中国阴阳五行思想氤氲而生的日本阴阳道曾之于古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相关研究引起了中日学界的重视。通过对阴阳道以往研究的梳理,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日本阴阳道方面的研究较国内起步早、数量多、内容丰富,但仍存在... 由中国阴阳五行思想氤氲而生的日本阴阳道曾之于古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相关研究引起了中日学界的重视。通过对阴阳道以往研究的梳理,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日本阴阳道方面的研究较国内起步早、数量多、内容丰富,但仍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针对阴阳道定义、产生与形成的过程等方面,日本学者内部亦存在较大分歧。其二,中国学者在该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规模性研究,阴阳道主旨性研究缺乏,其多散见于相关论著之中,既有研究中的广度与深度均存在不足。其三,中日学者间关于阴阳道的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在此基础上,展望阴阳道研究的趋向,认为将在其起源问题、当代日本社会的存留痕迹、中国古代术数佚书查询考证、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等领域受到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阴阳 阴阳五行思想 跨学科研究 中日文化交流
下载PDF
科技兴农,绿色发展 生态低碳农业——酵素农业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焕焕 金维典 《蔬菜》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我国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化学农业、有机生态农业时期。传统农业即原始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和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积累上,体现和贯彻中国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然界各种物质与事物之间相生相克... 我国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化学农业、有机生态农业时期。传统农业即原始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和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积累上,体现和贯彻中国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然界各种物质与事物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阴阳五行思想,精耕细作,轮种套种,其典型形态是铁犁牛耕,使用农家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兴农 阴阳五行思想 相生相克 畜力牵引 精耕细作 有机生态农业 典型形态 原始农业
下载PDF
《水书》(阴阳五行卷)内容简介
14
作者 敖翔 《贵州民族》 2012年第B12期40-40,共1页
该书是贵州省“十二五”民族古籍推进计划丛书之一,由蒙耀远译注,省民委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是水族水书阴阳五行思想的集中反映和代表载体,该书按照阴阳相配、五行相生的理论,
关键词 阴阳五行思想 《水书》 内容简介 民族出版社 行卷 民族古籍 “十二五” 古籍整理
原文传递
五色观与中国传统用色现象 被引量:57
15
作者 余雯蔚 周武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8-140,28,共4页
五色观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特有的一套用色理念。它区别于西方的科学色彩体系,带有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的精神。通过对古代原始信仰、阴阳五行以及我国不同朝代色彩审美偏好的解读,探求五色审美观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进而更好的理解... 五色观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特有的一套用色理念。它区别于西方的科学色彩体系,带有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的精神。通过对古代原始信仰、阴阳五行以及我国不同朝代色彩审美偏好的解读,探求五色审美观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进而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色观 用色传统 工艺美术 阴阳五行思想
下载PDF
试谈“气”与“象”范畴的深刻内涵与中医学发展的广阔前景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长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6,共3页
“气”范畴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伟大发现 ,古希腊的原子论仅具有哲学意义 ,而“气”则从一开始就既具有哲学意义 ,又具有科学的应用价值。“气”是中医学的立足之根 ,但对气的认识目前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 ,终有一天 ,中国古代的“气”... “气”范畴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伟大发现 ,古希腊的原子论仅具有哲学意义 ,而“气”则从一开始就既具有哲学意义 ,又具有科学的应用价值。“气”是中医学的立足之根 ,但对气的认识目前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 ,终有一天 ,中国古代的“气”概念得到挖掘和阐发 ,将可以跃升为具有现代或后现代意义的科学理论。“象”的实质是气 ,是气的流动。中医学以“象”为依据 ,来理解人体构造和生命机理 ,这与西医学以形体为本质不同 ,在整体层面上又高于以形体为本质对人的研究 ,使中医学比长于把握事物的静态类别的西医学 ,在把握动态的个别方面 ,具有优势 ,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能够因人制宜并使药物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原因 ,这种治疗上的成功在科学方法论层次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说 ,中医学因为有自己深刻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论 ,从而它的发展根本上不是对西医式的物理化学模型的还原 ,而是有着特殊的广阔远景 ,甚至对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发展 辨证论治 科学方法论 《易传》 阴阳五行思想
下载PDF
齐文化与道教 被引量:3
17
作者 邱文山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3-25,共3页
本文试图从齐文化对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影响方面 ,来窥探齐文化的丰富内涵及深远影响。齐文化对道教的影响 ,主要体现为 :齐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是道教的理论基础 ;齐文化中的黄老之学是“道教的母体” ;齐文化中的方仙道是道教的前身。
关键词 齐文化 道教 中国 传统宗教 阴阳五行思想 “黄老之学”
下载PDF
苏州虎丘乡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8
作者 闻惠芬 朱伟峰 《东南文化》 2003年第5期32-41,共10页
苏州西北虎丘乡汉墓群中大部分为夫妻合葬墓,器物组合为罐、壶、鼎、瓿、盒五种,反映了当时的家族观念及阴阳五行思想。
关键词 苏州虎丘乡汉墓 考古发掘 家族观念 阴阳五行思想 随葬器物 考古研究
下载PDF
简析中国水墨画中的道家底蕴
19
作者 贾玮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文章由道教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切入 ,具体考察了水墨画这一特定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同一定社会环境下道家思想的兴衰变迁之间的必然联系 ,并以此对“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墨分五色”及书法入画等水墨画主要形式法则同“道”文化... 文章由道教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切入 ,具体考察了水墨画这一特定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同一定社会环境下道家思想的兴衰变迁之间的必然联系 ,并以此对“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墨分五色”及书法入画等水墨画主要形式法则同“道”文化的直接渊源关系进行较为详细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墨画 道家 绘画 自然 审美 文人画 天人合一 绘画技法 笔法 墨法 阴阳五行思想
下载PDF
浅析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聪 《文化产业》 2022年第25期85-87,共3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人的饮茶习惯可以追溯至8世纪左右,可以说,日本的茶道文化是沿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来的。阴阳五行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茶文化,深受中国茶文化影响的日本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人的饮茶习惯可以追溯至8世纪左右,可以说,日本的茶道文化是沿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来的。阴阳五行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茶文化,深受中国茶文化影响的日本茶道也同样受到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不过,在吸收阴阳五行思想的过程中,中日茶文化又有不同。现着眼于中日茶道规则方面的阴阳五行思想,分析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日本茶道 饮茶习惯 中日茶文化 茶道文化 阴阳五行思想 中日茶道 我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