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伟教授从四时五脏阴阳论治慢性肾脏病
1
作者 毛铭玲 孙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87-289,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以下简称CKD)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进行性发展的疾病 [1] 。慢性肾脏病早期长期处于无症状状态,不易被察觉,往往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西医治疗上尚未有控制原发病的特效药,一般采用控制血压、血糖、...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以下简称CKD)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进行性发展的疾病 [1] 。慢性肾脏病早期长期处于无症状状态,不易被察觉,往往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西医治疗上尚未有控制原发病的特效药,一般采用控制血压、血糖、蛋白尿、抗感染、改善贫血等来延缓CKD进展。CKD从五脏论病机以脾肾气虚为本,从病因理论分析,多责之于痰、湿、瘀、毒,以湿为主,目前此类论述较多,但忽视了四时五脏阴阳一体,应阴阳分统,以五脏为核心,四时分治,或许能提供治疗CKD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四时五脏阴阳 脾肾气虚 孙伟 终末期肾衰竭 无症状 病因理论 控制血压
下载PDF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四时-阴阳-五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娜 刘晓燕 郭霞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24-227,共4页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人源于天(自然),太虚元气是人与天两者共同的物质基础。本文以此阐述了太虚元气化生阴气和阳气,其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本源;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相关性表现为五行之关系,宇宙万物同根同源是四时-阴阳-五脏相关联的...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人源于天(自然),太虚元气是人与天两者共同的物质基础。本文以此阐述了太虚元气化生阴气和阳气,其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本源;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相关性表现为五行之关系,宇宙万物同根同源是四时-阴阳-五脏相关联的理论基础。文章阐述了中医学从四时角度联系阴阳五行认识人体五脏生理作用是"天人相应"思想一个重要的方面;《黄帝内经》"四时五脏阴阳"学术思想是中医学探究生命规律的重要思维模式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应 四时五脏阴阳 阴阳 五行
下载PDF
从四时五脏阴阳关系论治更年期失眠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文超 张皞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1期3-6,共4页
基于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从四时—阴阳—五脏关系的角度,通过对更年期失眠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进行理论探讨,阐明了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是更年期失眠发生的主要原因,利用四时节律对五脏阴阳的影响来改善更年期失眠。因此顺应四时节气的... 基于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从四时—阴阳—五脏关系的角度,通过对更年期失眠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进行理论探讨,阐明了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是更年期失眠发生的主要原因,利用四时节律对五脏阴阳的影响来改善更年期失眠。因此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协调人体脏腑阴阳是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根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失眠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 脏腑病机 治法
下载PDF
自然生态气象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
4
作者 温伟强 战晓农 余卫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100,共1页
中医藏象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建构起来的。《内经》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脏腑、气血、经络深藏于体内,但可显象于外,通过已知的自然现象去推知隐蔽的内脏功能。所谓“藏象”即指藏于内、象于外。根据外在的“象”可... 中医藏象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建构起来的。《内经》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脏腑、气血、经络深藏于体内,但可显象于外,通过已知的自然现象去推知隐蔽的内脏功能。所谓“藏象”即指藏于内、象于外。根据外在的“象”可推测内在的脏腑功能、气血活动、经脉长短。从而形成了中医学重要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藏象学说的核心思想、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五脏阴阳 天人相应 脏腑学说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季节发病规律与中医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何中秋 王凯 +1 位作者 欧阳雪晴 郝平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20-22,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其发病呈现出冬春加重,夏秋减轻的特点,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中医"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有着重要关系,春阳生、夏阳旺、秋阳潜、冬阳藏与银屑病的发病息息相关,强调养护脏腑阴阳的重要性。... 银屑病是一种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其发病呈现出冬春加重,夏秋减轻的特点,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中医"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有着重要关系,春阳生、夏阳旺、秋阳潜、冬阳藏与银屑病的发病息息相关,强调养护脏腑阴阳的重要性。笔者将从中医"四时五脏阴阳"理论这一论点出发加以阐释,希望能为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一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天人相应 四时五脏阴阳
下载PDF
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探讨损美性疾病的诊疗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炜圣 夏淑洁 靖媛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0期188-190,共3页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发展的始终,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美容学的临床诊疗体系。损美性疾病的主要病机为脏腑阴阳的失衡,通过对"四时五脏阴阳"...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发展的始终,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美容学的临床诊疗体系。损美性疾病的主要病机为脏腑阴阳的失衡,通过对"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美容思想渊源及其在损美性疾病和治未病中应用的探讨,将"法于阴阳、求于五行、应于四时"的观点运用于损美性疾病的诊疗和预防,为中医药治疗损美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五脏阴阳 中医美容 损美性疾病 治法
下载PDF
“河图”对《内经》四时五脏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235-236,共2页
讨论了"河图"时空模式对《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指出《内经》中五脏所在的方位和通应的四时与"河图"时空模式具有一致性,脾为至阴及其他四脏的太少阴阳属性可以从"河图"的时空模式得到... 讨论了"河图"时空模式对《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指出《内经》中五脏所在的方位和通应的四时与"河图"时空模式具有一致性,脾为至阴及其他四脏的太少阴阳属性可以从"河图"的时空模式得到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图 内经 四时五脏阴阳 中医文献研究
下载PDF
唐宋“四时五脏阴阳毒”瘟疫诊疗体系
8
作者 耿浩然 姚洁敏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备急千金要方》在《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阐述认识“阴阳毒”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时五脏阴阳毒”时气瘟疫诊疗体系,分为青筋牵病、赤脉扌費病、黄肉随病、白气狸病、黑骨温病5种类别,各有腑虚、脏实之分,其治疗大法以泄... 《备急千金要方》在《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阐述认识“阴阳毒”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时五脏阴阳毒”时气瘟疫诊疗体系,分为青筋牵病、赤脉扌費病、黄肉随病、白气狸病、黑骨温病5种类别,各有腑虚、脏实之分,其治疗大法以泄热发表为主,兼顾护阴,“腑虚”偏逐表邪,“脏实”偏逐里热,各有方药以治之。至宋代庞安时进一步将此体系完善发扬光大。此体系结构严谨、处方精妙、特色鲜明,充分凸显了中医学的“时-空”思维特色,上承两汉之学,下启明清温病之理念,既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也对当今瘟疫证治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气瘟疫 四时五脏阴阳 唐宋 《备急千金要方》 医史文献
下载PDF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内涵的探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建军 常立果 +1 位作者 郭霞珍 刘燕池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内经 藏象 四时五脏阴阳
原文传递
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思想探讨四物汤治疗血证的机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娜 姚璇 +1 位作者 孔煜荣 郭霞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0-363,共4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贯穿《内经》全书的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四物汤被誉为"妇科圣方",是治疗血证的良方。本文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贯穿《内经》全书的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四物汤被誉为"妇科圣方",是治疗血证的良方。本文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的角度,结合血与五脏关系的整体性,讨论了四物汤治疗血证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五脏阴阳 整体观念 四物汤 血证
原文传递
从“四时五脏阴阳毒”论疫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璐璐 闫曙光 周永学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040-2043,共4页
青筋牵、赤脉攒、黄肉随、白气狸、黑骨温分别以肝、心、脾、肺、肾为主证,对应时气于春、夏、四季余月、秋、冬,各分阴阳,以“毒”致疫。孙思邈以五脏为中心,结合四时五气六经阴阳阐述发微“四时五脏阴阳毒”理论,认为疫病之因在于脏... 青筋牵、赤脉攒、黄肉随、白气狸、黑骨温分别以肝、心、脾、肺、肾为主证,对应时气于春、夏、四季余月、秋、冬,各分阴阳,以“毒”致疫。孙思邈以五脏为中心,结合四时五气六经阴阳阐述发微“四时五脏阴阳毒”理论,认为疫病之因在于脏腑之“毒”,各时各脏疫毒症状均有不同侧重,强调疫病防治需以脏腑辨证为核心,四时调、五脏和、六经顺、阴阳平、疫毒祛,则疫病愈。将“四时五脏阴阳毒”理论与现行疫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同脏腑表现相结合,不论是史上不同的疫病,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脏腑症状表现,若以脏腑阴阳论治为切入点,疗效或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四时五脏阴阳毒” 青筋牵 赤脉攒 黄肉随 白气狸 黑骨温 孙思邈
下载PDF
《黄帝内经》脏腑病机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红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5-256,共2页
《黄帝内经》中有丰富的脏腑病机理论,涉及到五脏病机、六腑病机、奇恒之腑病机等病机理论。其脏腑病机理论具有以"四时五脏阴阳"藏象模型为论证基础;脏腑病变不离精气阴阳,尤重脏腑气之虚实;五脏之间相通,相互影响等特点。... 《黄帝内经》中有丰富的脏腑病机理论,涉及到五脏病机、六腑病机、奇恒之腑病机等病机理论。其脏腑病机理论具有以"四时五脏阴阳"藏象模型为论证基础;脏腑病变不离精气阴阳,尤重脏腑气之虚实;五脏之间相通,相互影响等特点。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局部病变联系全身,脏腑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病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病机 四时五脏阴阳
下载PDF
河图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广仁 刘瀚阳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6期600-603,619,共5页
河图医学是依据阴阳二分和河图图式而建立的一种自然环境的四时、四方与人体五脏之间相通应的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1)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及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2)脏气升降运动体系;(3)四象体质理论体系;(4)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四时用... 河图医学是依据阴阳二分和河图图式而建立的一种自然环境的四时、四方与人体五脏之间相通应的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1)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及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2)脏气升降运动体系;(3)四象体质理论体系;(4)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四时用药理论;(5)药物的气味厚薄及四时应用理论;(6)四象二旦方调四脏体系。以此理论体系为指导,可调养五脏精气神及偏颇体质,治疗与五脏相关的内伤性及外感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图医学 四时五脏阴阳 五脏精气阴阳 脏气升降 四象体质 四气五味 气味厚薄 四时用药 四象二旦方
下载PDF
从“肺应秋”天人相应观思想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晓晨 梁俊薇 陈祥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108-111,共4页
天人相应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肺应秋”是“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时五脏阴阳”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重要思想,而且反映了天人相应观。秋季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高发时期,肺与秋相通应,秋季邪气易侵... 天人相应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肺应秋”是“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时五脏阴阳”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重要思想,而且反映了天人相应观。秋季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高发时期,肺与秋相通应,秋季邪气易侵袭肺脏,表现为肺脏的宣发肃降及水液的输布功能异常,肺通于鼻,则鼽嚏、鼻塞等鼻的症状较为明显,小青龙汤针对肺失宣降及水液输布障碍,外邪诱发伏饮病机,温肺化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基于天人相应中“肺应秋”及小青龙汤治疗肺系疾病的理论基础,结合鼻与肺的关系,探讨了小青龙汤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应秋 四时五脏阴阳 天人相应 小青龙汤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疫病证治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颖 魏俊伶 +1 位作者 王婷婷 刘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7-1398,1412,共3页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宋代医家陈无择所撰,也是其学术代表作,该书对于疾病的辨证析因细致,并附医方医案于后。研读此书发现其对疫病的论治也颇具特色,病因上提出四时不节之气及天地间杂气皆可致疫,治疗上强调疫病防治需以脏腑辨证为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宋代医家陈无择所撰,也是其学术代表作,该书对于疾病的辨证析因细致,并附医方医案于后。研读此书发现其对疫病的论治也颇具特色,病因上提出四时不节之气及天地间杂气皆可致疫,治疗上强调疫病防治需以脏腑辨证为核心,在防护方面注重未病先防,御邪于外,提出多种防疫之法,此书为中医疫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值得进一步挖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四时五脏阴阳 未病先防
下载PDF
“饮入于胃”原文重读体会
16
作者 周欢欢 葛卫林 +3 位作者 徐萍莉 杜磊 杨学惠 杨国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904-1906,共3页
津液是中医的重要概念,是人体内和气血并存的重要物质。一旦津液代转化现障碍,则会出现多种疾病。《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 津液是中医的重要概念,是人体内和气血并存的重要物质。一旦津液代转化现障碍,则会出现多种疾病。《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论述津液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及转化输布过程。后世医家所论之痰、饮、水、湿,大都从此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调水道 经脉别论 脾气散精 水精四布 四时五脏阴阳 消化吸收 津液 多种疾病
下载PDF
脾虚者饭后易困倦
17
作者 张蓉晖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第5期35-35,共1页
饭后犯困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形,特别是晚餐大吃一顿之后,瞌睡虫就找上门来。通常来说,饭后感到困倦是因为吃进大量的食物以后,体内大量的血液跑到胃肠,使大脑缺血而出现犯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用不着特意去调整它。不过,如果经常"... 饭后犯困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形,特别是晚餐大吃一顿之后,瞌睡虫就找上门来。通常来说,饭后感到困倦是因为吃进大量的食物以后,体内大量的血液跑到胃肠,使大脑缺血而出现犯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用不着特意去调整它。不过,如果经常"饭困",可能有别的原因作怪,比如脾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者 大脑缺血 四时五脏阴阳 脾气散精 黄帝内经 通调水道 经脉别论 水精四布 脾失健运 营养物质
下载PDF
《内经》“五脏应时”说的科学内涵初探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郭霞珍 苏晶 +1 位作者 金光亮 刘晓燕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2-1046,共5页
"五脏应时"说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术观点.它的核心思想认为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自然四时之间存在协调共振的变化规律.这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文... "五脏应时"说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术观点.它的核心思想认为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自然四时之间存在协调共振的变化规律.这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文献、临床、实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五脏阴阳 黄帝内经 理论体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 程士德 阴中之少阴 藏象理论 天人相应 六节藏象 封藏之本
原文传递
《灵枢·经筋》手少阴经筋病发微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海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1-594,共4页
文章对《灵枢·经筋》手少阴经筋病的症状和病机转归作了详细的考辨,认为手少阴经筋病主要表现为胸腹和肢体的筋急不舒,久积乃成伏梁,进而内伤心胃,从症状和病程转归上看,仍属痹病,但其亦可表现为痿病。据此,提出《黄帝内经》经筋... 文章对《灵枢·经筋》手少阴经筋病的症状和病机转归作了详细的考辨,认为手少阴经筋病主要表现为胸腹和肢体的筋急不舒,久积乃成伏梁,进而内伤心胃,从症状和病程转归上看,仍属痹病,但其亦可表现为痿病。据此,提出《黄帝内经》经筋疾病主要表现为痹病,亦可为痿病,其为痹则可成积而内伤脏腑。同时揭示了《灵枢·经筋》与《素问·痹论》所遵循的五行说不同,其上承《吕氏春秋》《礼记》等对阴阳四时五脏的认识,从四时阴阳之气生壮衰的角度来阐释痹病的发病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经筋 手少阴 阴阳四时五脏
原文传递
姜良铎教授论脾胃湿热证辨治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姜良铎 梁腾霄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89-391,共3页
脾胃为后天之本,二者同居中焦属土,生理相近,病理相连。脾属阴,喜燥恶润,主运化水谷精微;胃属阳,喜润恶燥,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黄帝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脾胃为后天之本,二者同居中焦属土,生理相近,病理相连。脾属阴,喜燥恶润,主运化水谷精微;胃属阳,喜润恶燥,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黄帝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李东垣《脾胃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 姜良铎 辨治 《黄帝内经》 四时五脏阴阳 水谷精微 《脾胃论》 后天之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