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羽所陷阴陵大泽考 被引量:3
1
作者 袁传璋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21,共7页
公元前202年,楚王项羽在与汉王刘邦的垓下会战失败后,深夜溃围南驰,欲渡乌江退保江东以图再起。不料途中被田父骗入阴陵大泽延误时机,而被汉骑追及。可见,阴陵大泽是导致项王东渡乌江计划失败的关键地点。然而秦楚之际阴陵大泽的确切方... 公元前202年,楚王项羽在与汉王刘邦的垓下会战失败后,深夜溃围南驰,欲渡乌江退保江东以图再起。不料途中被田父骗入阴陵大泽延误时机,而被汉骑追及。可见,阴陵大泽是导致项王东渡乌江计划失败的关键地点。然而秦楚之际阴陵大泽的确切方位,《史记》三家注未著一字,南宋以前的舆地志书亦无记录。南宋末年王象之始主在历阳阴陵山旁;但此说与《史记》所叙项羽南驰行程背戾,显系附会。今人则指认古阴陵县西的高塘湖即阴陵大泽;但此湖20世纪中叶方逐渐成形,故此说亦属无根。秦楚之际阴陵大泽的实际方位,根据《梁书.韦睿列传》及《资治通鉴.梁纪二》的明确记载,当处在合肥与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的南北连线上,值古东城县邑西北、阴陵县邑东南,约在今安徽省定远县城西西卅店迤南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羽 阴陵大泽 阴陵 红草湖 高塘湖
原文传递
是谁在误读《史记》——与冯其庸先生商榷兼质疑卞孝萱先生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志勇 《红河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5-51,共7页
文章着重对冯其庸先生在《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及其附录《千百年来一座有名无实的九头山》一文中所称"误读"《史记》与以假乱真的实地考察两个方面进行商榷,兼质疑卞孝萱先生对冯文的评议,以期还原历史,以正视听,以正学风。
关键词 《史记》误读 九头山 阴陵大泽 四赜山 嗟虞墩 商榷
下载PDF
无鱼作罟 习非成是——再谈项羽殉难于何地与计正山、冯其庸先生商榷 被引量:1
3
作者 呼安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5-62,共8页
本文针对计正山、冯其庸经过22年考证,提出项羽并非自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的论点颇多疑异。通过详实的史料,对古代江淮之间的地理、地域概念及其郡县变易、兴废历史以及文艺与历史之间的本质、原则区别与古诗文的分析、论证,进行驳议。... 本文针对计正山、冯其庸经过22年考证,提出项羽并非自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的论点颇多疑异。通过详实的史料,对古代江淮之间的地理、地域概念及其郡县变易、兴废历史以及文艺与历史之间的本质、原则区别与古诗文的分析、论证,进行驳议。认为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前写项羽自刎于乌江,后又于论赞中说项羽"身死东城"这一总结性评语,既高度概括了项羽于东城县境内殊死搏斗的实际情况,又极其精辟地道出了项羽自刎于乌江的悲剧结局。这种"变文避複"的精炼的修辞手法,在《史记》的《匈奴列传》、《高祖本纪》、《灌婴列传》等篇章中也时有所见。如果断章取义,死抠个别字白,一味凭空臆断,硬要把"身死东城"之东城扯在离乌江三百里之定远东城,无非是无鱼作罟,习非成是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陵大泽 四溃山 东城 乌江 项羽自刎乌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