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6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维生素D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任媛媛 李金兰 +2 位作者 王彦君 刘茉 夏菲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维生素D水平状况,探讨性别、年龄、季节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0月—2021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08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维生素D水平状况,探讨性别、年龄、季节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0月—2021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08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所有BPPV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15.31(10.68, 21.03)ng/mL。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各个季节血清25(OH)D水平,男性高于女性,61~70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夏季血清25(OH)D水平最高,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所有纳入研究的BPPV患者维生素D缺乏146例(70.19%);维生素D不足41例(19.71%);维生素D充足21例(10.10%)。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和季节均能影响维生素D水平。结论 北京地区BPPV患者维生素D缺乏较为普遍,性别、年龄和季节对维生素D水平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维生素D 年龄 季节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阵发症
2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委会 区永康 +1 位作者 张雪媛 吴子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和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均被归类为发作性前庭综合征,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反复多次、短暂的发作性眩晕/头晕或不稳感,常与头部位置动作诱发相关,多为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和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均被归类为发作性前庭综合征,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反复多次、短暂的发作性眩晕/头晕或不稳感,常与头部位置动作诱发相关,多为特发性,部分可伴发耳蜗症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阵发 发作眩晕 不稳感 BPPV
下载PDF
基于多频段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fMRI百分比振幅改变
3
作者 任安宁 殷成 +4 位作者 韩雨 高珊珊 刘金刚 王锡臻 管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中的百分率振幅(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 PerAF),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目的 探讨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中的百分率振幅(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 PerAF),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多频段(经典频段、slow-4频段和slow-5频段)的脑自发活动的改变。方法 选取并分析20例BPPV患者(BPPV组)以及14例健康对照者(HC组)的rs-fMRI。结果 PerAF在不同频段的组间差异结果:1)在经典频段,与HC组相比较,BPPV组在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辅助运动区PerAF值降低;2)在slow-4频段,与HC组相比较,BPPV组在左侧脑岛、左侧楔前叶、左侧额中回及左侧辅助运动区PerAF值降低;3)在slow-5频段,与HC组相比较,BPPV组在左侧额中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及左侧辅助运动区PerAF值降低。结论 BPPV患者静息态下存在多个脑区的功能异常,提示患者存在中枢功能紊乱与重塑。BPPV患者异常脑区对各频段的敏感性不同,提示患者自发性脑活动存在频率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百分率振幅 多频段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神经元炎相继发病一例
4
作者 祁晓明 谢涛 +5 位作者 毛卓峰 孙倩 孙世超 郭丽娇 贾晓芳 王晓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元炎(VN)在同一患者相继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再认识。方法分析1例BPPV与VN相继发病时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结果患者最初以“发作性眩晕,发生体位改变时...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元炎(VN)在同一患者相继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再认识。方法分析1例BPPV与VN相继发病时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结果患者最初以“发作性眩晕,发生体位改变时加重”被诊断为“BPPV”,行耳石复位治疗后眩晕症状缓解。3d后头晕症状再次出现,且呈持续性,再次行耳石复位治疗无效,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冷热试验和视频头脉冲试验,诊断为VN。经对症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和前庭功能康复锻炼,4w后患者痊愈。结论BPPV与VN均是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两种常见疾病,VN亦可诱发BPPV。两种疾病在同一患者相继出现时,尤其当患者先发生BPPV时,更容易发生误诊或者漏诊。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眩晕症状及相关疾病的认识以及熟练运用两种疾病的检查手段,可对患者尽早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另外,临床医师亦应克服“一元论”的惯性思维模式,综合判断,全面诊断,防止以偏概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神经元炎 眩晕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及心理因素对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周昕阳 于书剑 +1 位作者 王倩 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85-1691,共7页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仍有待探讨。目的分析继发性BPPV的临床特征,探讨BPPV的病因分类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及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及耳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BPPV的患者共340例,患者均同意行手法复位治疗。按是否存在原发病将患者分为原发性BPPV(原发组)、继发性BPPV(继发组)。继发组再按病因的不同分为5个亚组,主要病因包括突发性聋(SSNHL)、前庭性偏头痛(VM)、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炎(VN)、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比较原发组、继发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随访至首次复位后3个月,再按患者随访期内有无残余症状发生将患者分为出现残余症状组、未出现残余症状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及不同时段(诊断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分析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40例患者中,原发组184例(54.1%)、继发组156例(45.9%)。继发组较原发组患者发病年龄小,经2次以上复位治疗所占比例高,一次复位成功率低,3个月内复发率、残余症状发生率、诊断时SAS评分、诊断时SDS评分高(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病因患者年龄小于SSNHL、VM、MD、VN患者(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性别、受累半规管、复位次数、一次复位成功率、3个月内复发率、残余症状发生率及各时段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复位后3个月,出现残余症状组133例,未出现残余症状组207例。残余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昏沉感(59.40%,79/133)、不稳感(24.06%,32/133)及头颈部不适(9.77%,13/133),出现两种及以上症状者占6.77%(9/133)。出现残余症状组继发性病因所占比例、复位次数>2次所占比例高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P<0.05);出现残余症状组伴随疾病复发所占比例少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诊断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3个月SAS、SDS评分高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SAS评分(OR=1.231,95%CI=1.117~1.357,P<0.001)、SDS评分(OR=1.209,95%CI=1.113~1.314,P<0.001)是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继发性BPPV具有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率较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焦虑、抑郁情绪会影响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疾病 残余症状 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机器和手法复位疗效对比
6
作者 郑海峰 周琴双 +2 位作者 金兰兰 汪静波 宋晓晓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2期14-18,共5页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和机器复位在不同年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听力中心的临床上确诊为BPPV的患者300例...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和机器复位在不同年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听力中心的临床上确诊为BPPV的患者300例,按年龄分为青中年组170例(18~59岁)和老年组130例(≥60岁),每组再根据患者采取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型号/规格:SRM-IV)进行机器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比较各组复位有效率、复位次数、残余头晕症状发生率、持续时间等。结果青中年组中实验组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位有效率、复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实验组的复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位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复位可明显提高老年BPPV患者的复位有效率,明显缩短青中年患者复位治疗后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年龄 手法复位 机器复位 残余症状
下载PDF
首发症状为声嘶的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1例
7
作者 王宸欣尉 于锋 +1 位作者 林颖 艾毛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95-196,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声嘶1 d”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示:左侧声带活动欠佳,右侧声带活动可,声门闭合不全,双侧声带无明显新生物及水肿(图1A、1B)。以“左侧声带麻痹,原因待查”收治入... 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声嘶1 d”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示:左侧声带活动欠佳,右侧声带活动可,声门闭合不全,双侧声带无明显新生物及水肿(图1A、1B)。以“左侧声带麻痹,原因待查”收治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双眼糖尿病性增殖性出血性视网膜病病史,余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延髓外侧综合征 中枢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针刺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研究现状
8
作者 夏语 孙靖超 +2 位作者 代锟 谭智敏 程斌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149-155,共7页
针刺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通过调节人体自我恢复能力,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状态,有效缓解残余头晕患者的头晕症状及抑郁、焦虑状态,成为临床治疗残余头晕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目前针刺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 针刺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通过调节人体自我恢复能力,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状态,有效缓解残余头晕患者的头晕症状及抑郁、焦虑状态,成为临床治疗残余头晕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目前针刺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且临床研究质量不高,在试验设计、随机对照、评价指标客观化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时残余头晕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机制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关于针灸与残余头晕相关危险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今后,在临床研究中需进一步规范试验设计及评价指标,深入探讨残余头晕的发病机制,并对针灸与残余头晕相关危险因素和作用机制多一些研究,为针灸治疗残余头晕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头晕 复位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眼动视频录制系统在基层医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中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叶碧军 裘银虹 +2 位作者 徐天波 孙丹峰 王发明 《医药前沿》 2024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使用眼动视频录制系统(EMRS)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浙江省天台县医共体4家乡镇卫生院(平桥卫生院、街头卫生院、白鹤卫生院、坦头卫生院)确诊的241例BPPV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使用眼动视频录制系统(EMRS)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浙江省天台县医共体4家乡镇卫生院(平桥卫生院、街头卫生院、白鹤卫生院、坦头卫生院)确诊的241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平桥卫生院、街头卫生院的1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白鹤卫生院、坦头卫生院的1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EMRS检查,对照组患者予以裸眼检查法,分析两组BPPV的检出率。结果:EMRS检查法与裸眼检查法在BPPV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2.5%、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PPV的诊断中,与裸眼检查法相比,EMRS的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眼动视频录制系统 裸眼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宋正旺 李玲 万照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收治的BPPV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125例,根据...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收治的BPPV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12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后予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6.19%(χ^(2)=7.304,P=0.007)。治疗12周后,2组头目不清、头重如裹、胸闷、食欲不振、喉有痰涎等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DHI、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90%vs. 17.46%,χ^(2)=0.503,P=0.478)。结论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可取得良好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眩晕等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复位 残余头晕 桃红四物汤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张秀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阵发性眩晕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2月开始实行心理干预,此前未实行心理干预的25例患者设为对照... 目的分析阵发性眩晕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2月开始实行心理干预,此前未实行心理干预的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心理干预后的4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常规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SAS、SDS)、眩晕残障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对心理干预护理的满意度及随访两组的眩晕复发情况。结果在干预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提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心理干预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眩晕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阵发性眩晕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减轻眩晕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眩晕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眩晕 心理干预 老年人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恢复及残余症状的影响
12
作者 吕正祥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VSI、BBS、DHI评分,残...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VSI、BBS、DHI评分,残余症状发生率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72%。较对照组(83.05%)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SI、BBS、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VSI、DHI评分均显著下降,BBS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后4周观察患者VSI、DH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残余症状发生率为25.42%较对照组(62.72%)显著降低,且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残余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前庭康复训练 残余症状 前庭功能
下载PDF
毫针针刺联合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辅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13
作者 任国臣 宋志军 +2 位作者 宫照波 鲁进飞 宋成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696-699,共4页
目的:观察毫针针刺联合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辅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1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各80例。两组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另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联合组加用毫针针刺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 目的:观察毫针针刺联合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辅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1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各80例。两组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另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联合组加用毫针针刺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血流变化均升高,联合组高于中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呕吐痰涎、胸闷作恶、头重如裹评分均降低,联合组低于中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情感、功能、躯体评分均降低,联合组低于中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升高,联合组高于中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均降低,联合组低于中药组(P<0.05)。结论:毫针针刺联合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辅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毫针针刺 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
下载PDF
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梁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32-34,38,共4页
目的:观察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东平县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99例PC-BPPV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A... 目的:观察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东平县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99例PC-BPPV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38例)给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B组(23例)给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C组(38例)给予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比较三组首次治疗疗效、前庭症状指数评分(VSI)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并记录3个月复发率。结果:首次治疗后,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A组、B组的68.42%、69.56%(P<0.05);治疗后三组VSI评分、DH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C组VSI评分、DHI评分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随访期间,C组复发率为2.63%,低于A、B两组(10.50%、13.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ley耳石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治疗PC-BPPV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Epley耳石复位法、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半规管良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Epley耳石复位法 Semont管石解脱法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对于伴发焦虑抑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探讨
15
作者 候艳丽 吉树红 +3 位作者 郎卫要 包建红 李小燕 王亚红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究临床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且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合理提供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陆续接收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且伴随焦虑抑郁患者中择选82例,遵照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 目的:探究临床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且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合理提供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陆续接收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且伴随焦虑抑郁患者中择选82例,遵照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研究期间为参照组实施西医综合治疗,而为试验组实施中医综合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DHI分数、SDS分数、SAS分数以及治疗期间的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在治疗1个月后DHI分数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SDS分数以及SAS分数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并且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理开展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促使临床疗效显著提升,同时还有助于明显改善抑郁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中医综合疗法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综合护理新技术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何小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89-0192,共4页
评估综合护理新技术应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 撷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92例,采用随机排序法,每组46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介入综合护理新技术,对照组介入传统的护理方法... 评估综合护理新技术应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 撷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92例,采用随机排序法,每组46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介入综合护理新技术,对照组介入传统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区别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比对照组。结果 (1)试验组较对照试验组对整体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明显更短;(3)心理和情绪状况分数控制差异在干预前P>0.05分,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在接受干预后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方面所获得的分数大幅下降,存在统计学意义。(4)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分析实物性生活积分、身体机能积分、精神社会机能积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新技术,可以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对整个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尽早消除患者的症状,并使患者的精神、情感和生命品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综合护理干预 新护理技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继发于耳源性疾病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亢敏 张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47-0150,共4页
研究继发于耳部相关疾病的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的诊断特性。方法 对我院耳鼻喉科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82名由耳部疾病导致的BPPV(即耳疾BPPV)病例进行回顾性评估,并与同一时间段的... 研究继发于耳部相关疾病的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的诊断特性。方法 对我院耳鼻喉科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82名由耳部疾病导致的BPPV(即耳疾BPPV)病例进行回顾性评估,并与同一时间段的100名原发性BPPV病患进行比对,深入了解耳疾BPPV的临床表现、成因及疗效。每位患者都接受了管石复位治疗。结果 在耳疾BPPV中,突发性耳聋22病例(26.83%),迷路炎18病例(21.95%),梅尼埃疾病10病例(12.20%),中-内耳治疗后5小时病例20(24.39%),前庭神经炎症12病例(14.63%)。与原发性BPPV比较,耳疾BPPV在年纪、性别及患病半规管方面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区别(P>0.05)。然而,突发性耳聋合并BPPV的患者年龄显然高于原发性BPPV病患(P<0.001);梅尼埃疾病伴发BPPV的患者接受复位疗法的频次显然比原发性BPPV病患更多(P=0.003)。结论 耳疾BPPV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由不同耳疾引发的BPPV的疗效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源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菲 任媛媛 +3 位作者 李金兰 王彦君 刘茉 王宁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特征,探讨临床诊断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研究48例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方法、检查次数、治疗次数、疗效、复发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特征,探讨临床诊断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研究48例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方法、检查次数、治疗次数、疗效、复发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进行分析,并与同期50例原发性BPPV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治疗次数、复发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首次检查确诊率(P=0.019)、社会活动恢复情况(P=0.0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建议给予多次裸眼检查或多次复诊观察眼震以明确诊断。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好,但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治疗后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受影响,需要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 眼震 幽闭恐惧症
下载PDF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诊疗中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娟丽 王馨笛 +4 位作者 张乐宜 路莉 张桂芳 员艳宁 李娟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6期698-702,共5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发病率最高的外周前庭性疾病,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虽然复位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简单易行且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老年患者患病率较高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身体各方面机能已进入衰退阶段,对治疗的反应较差,且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发病率最高的外周前庭性疾病,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虽然复位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简单易行且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老年患者患病率较高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身体各方面机能已进入衰退阶段,对治疗的反应较差,且有复发的趋势。基于此,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同时在诊疗过程中重视并实施言语鼓励、行为支持、心灵交融等从生理到心理的一系列的综合性多角度的人文关怀服务措施,提高老年BPPV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纠纷,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老年患者 复位治疗 人文关怀
下载PDF
Otolin-1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的相关性
20
作者 韩威威 杜力文 +8 位作者 郭旭 范振毅 周科望 周敏 卢晓雄 刘晓霞 李利 韩锟 吴允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耳石蛋白Otolin-1表达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residual dizziness,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确诊的新发的... 目的探讨血清中耳石蛋白Otolin-1表达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residual dizziness,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确诊的新发的特发性BPPV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BPPV患者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根据随访中是否有RD,分为RD组28例和无RD组41例。收集BPPV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Otolin-1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69例BPPV患者,其中40.6%(28/69)患者在治愈后有RD。血清Otolin-1水平在RD组和无RD组分别为357.4(313.6,411.4)pg/mL和312(265.3,345.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8,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Otolin-1的截断值为330.81 pg/mL时,预测发生RD的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22~0.865)。依据Otolin-1截断值,将BPPV患者分为Otolin-1值升高组和正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tolin-1升高组发生RD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0.06倍(95%CI:2.33,43.42,P=0.002)。结论血清中Otolin-1水平在有RD的BPPV患者明显升高,推测血清中Otolin-1水平可作为预测BPPV治愈后发生RD的血清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蛋白 残余症状 标记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