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对阵发性眩晕症中血管与神经关系的研究
1
作者 苏宁 马利军 +4 位作者 周茂荣 何鑫 张锦凤 彭志佼 张子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1期42-42,共1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阵发性眩晕症中血管与神经关系和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阵发性眩晕症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方法的诊断以及磁共振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种方法均有一定效果,但磁共振诊断后的血管神...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阵发性眩晕症中血管与神经关系和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阵发性眩晕症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方法的诊断以及磁共振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种方法均有一定效果,但磁共振诊断后的血管神经关系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阵发性眩晕症患者实施诊断时,通过使用磁共振诊断的方法能够对血管与神经关系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阵发性眩晕症 血管与神经关系 研究
下载PDF
氟桂利嗪与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刚 张莹 陈宇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i对比分析氟桂利嗪与倍他司汀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BPPV)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门诊就诊的BPPV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A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B组给予氟桂... 目的i对比分析氟桂利嗪与倍他司汀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BPPV)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门诊就诊的BPPV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A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B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和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倍他司汀治疗BPPV效果优于氟桂利嗪,且安全性高,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位置眩晕(BPPV) 倍他司汀 氟桂利嗪 临床疗效 安全
下载PDF
在对发生眩晕症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前使用盐酸异丙嗪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吉友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2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BPPV)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前使用盐酸异丙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被确诊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 目的 :探讨分析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BPPV)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前使用盐酸异丙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被确诊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先肌注盐酸异丙嗪,然后再为其进行手法复位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复位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前使用盐酸异丙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位的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位置眩晕 手法复位 盐酸异丙嗪 临床效果 探析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4
作者 赵淑颖 武桂花 +2 位作者 李效效 赵琳 刘红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PPV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8例...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PPV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8例。对照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及口服倍他司汀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耳石蛋白-1(otolin-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1.3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9, P=0.040);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清otoli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情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62%)明显低于对照组(27.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 P=0.024)。结论高压氧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可有效改善BPPV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E2、otolin-1水平, 减轻内耳损伤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位置眩晕 高压氧 倍他司汀
原文传递
圣·约翰草提取物片剂口服辅助治疗PC-BPPV并抑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兰晓阳 于生元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圣·约翰草提取物片剂口服辅助治疗后半规管管石症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并抑郁的效果。方法将146例PC-BPPV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均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观察组... 目的观察圣·约翰草提取物片剂口服辅助治疗后半规管管石症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并抑郁的效果。方法将146例PC-BPPV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均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4、6周DHI评分和HAMD评分降低(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HI、HAMD评分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4周与治疗前DHI差值、治疗6周与治疗前DHI差值、治疗4周与治疗前HAMD差值、治疗6周与治疗前HAMD差值升高(P均<0.05)。观察组出现口干症状1例、鼻塞2例,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P>0.05。结论圣·约翰草提取物片剂口服辅助治疗PC-BPPV效果效果较好,其可减轻患者主观眩晕、平衡障碍严重程度及抑郁程度,且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约翰草提取物片剂 阵发位置眩晕 半规管管石型良阵发位置眩晕 眩晕 抑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