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层身份焦虑下的选择性阅读——以富士康工人的文学生活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国家玮 孔庆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6,共8页
农民工对所读书籍经过了精心选择,这种选择性阅读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具有非常强的功利性;第二,与农民工自身的阶层焦虑有关。这种选择性阅读,从积极方面看,它使得那些来自农村的年轻人雄心勃勃,为焦虑中的自己造梦;从消极方面看,它使... 农民工对所读书籍经过了精心选择,这种选择性阅读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具有非常强的功利性;第二,与农民工自身的阶层焦虑有关。这种选择性阅读,从积极方面看,它使得那些来自农村的年轻人雄心勃勃,为焦虑中的自己造梦;从消极方面看,它使得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借助阅读认同了城市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生活 富士康 农民工 阶层身份焦虑 选择性阅读
下载PDF
处境不利大学生的阶层身份认同:文献回顾与理论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廖青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9,共11页
处境不利大学生的求学经历往往伴随着预期的阶层向上流动,高等教育机构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所在,场域的冲突、资本的增长和惯习的改变使得该群体的情感体验变得十分复杂,其阶层身份认同也处在变化之中。在社会认同理论、资本框架下... 处境不利大学生的求学经历往往伴随着预期的阶层向上流动,高等教育机构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所在,场域的冲突、资本的增长和惯习的改变使得该群体的情感体验变得十分复杂,其阶层身份认同也处在变化之中。在社会认同理论、资本框架下的身份协商基础上,我们尝试以文化建构的路径对该群体的阶层身份认同形成过程展开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处境不利大学生的研究在理论解释上具有强调阶层身份认同之“阶层”属性的共性,但他们仍然需要处理不同情境下城乡、族裔等群体身份的意义。基于此,我们提出未来研究应注意以兼具阶层自我定位的亚文化表征拓宽文化建构的分析路径,以优秀的文化引领处境不利大学生的身份建构,避免坠入单一身份的幻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境不利大学生 阶层身份认同 社会流动 社会经济地位
原文传递
情感、理性、阶层身份:多重机制下的集体行动参与--基于CGSS2006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魏万青 《社会学评论》 2015年第3期82-96,共15页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集体行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集体行动的三个视角:情感、理性与阶层。基于情感视角,本文选取了不公待遇与总体不满意程度等与情感能量密切相关的变量,理性视角主要讨论国家与网络的作用,阶层视角本文主要关注...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集体行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集体行动的三个视角:情感、理性与阶层。基于情感视角,本文选取了不公待遇与总体不满意程度等与情感能量密切相关的变量,理性视角主要讨论国家与网络的作用,阶层视角本文主要关注中产阶级与集体行动的关系。并运用CGSS2006数据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展开理论对话。研究发现:(1)与情感视角有关的变量,如,不公平待遇和总体不满意程度,都对个体集体行动参与以及参与程度有着显著影响。(2)长期以来作为国家控制社会工具的单位制,受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其影响逐步弱化,无论是体制内单位,还是组织级别,都不能显著降低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概率;即便如此,政府力量依然显著影响个体对集体行动的参与,如果集体行动指向是针对国家(政府某项具体政策、某国家工作人员、政府),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概率会显著降低。另外,个体网络也对其是否参与集体行动、参与程度有显著影响。(3)作为中产阶级代表的业主阶层以及认同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概率更高,参与程度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理性 阶层身份 集体行动
原文传递
公民意识、阶层身份对环境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曾瑞雪 赵成 +1 位作者 王振辉 谢光明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3,共9页
伴随着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扩展,公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致因。基于CGSS2010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综合心理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构建了公民意识、阶层身份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实施... 伴随着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扩展,公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致因。基于CGSS2010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综合心理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构建了公民意识、阶层身份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实施环境行为的总体水平偏低;公民意识、客观阶层身份对环境行为影响部分显著;主观阶层身份对环境行为影响显著。据此认为,政府应不断提升公民意识的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环境行为进行有效地支持和规范,并有目标性和选择性地进行公民环境行为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阶层身份 环境行为
原文传递
阶层身份认同:理解我国农村籍大学生就读经验的新视角 被引量:9
5
作者 廖青 黄绮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82,共8页
本研究以阶层身份认同为探讨精英大学农村籍学生就读经历的理论工具。首先探索性地在社会身份转换中融入布尔迪厄阶层模型理论,即资本和生存心态支撑个体抽象意义上的结构空间位置,遵循文化建构的阶层身份分析路径,将情感回应纳入分析... 本研究以阶层身份认同为探讨精英大学农村籍学生就读经历的理论工具。首先探索性地在社会身份转换中融入布尔迪厄阶层模型理论,即资本和生存心态支撑个体抽象意义上的结构空间位置,遵循文化建构的阶层身份分析路径,将情感回应纳入分析框架之中,以此搭建弱势阶层大学生阶层身份认同的理论框架。然后结合实证研究,考察高等教育场域结构与行动者主体能动性交互作用下,个体所秉承资本的增长和生存心态的转换如何成为他们重新确认阶层身份的锚点,而对不同阶层群体的评价和情感则在阶层身份认同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以阶层身份认同作为理解弱势阶层大学生就读经验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身份认同 向上流动 农村籍大学生
原文传递
身份化制度区隔——改革前中国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的形成及公正性问题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光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42,共7页
本文认为,那种可接受的、具有公正性的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基石。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中国大陆的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的形成,贯穿着政治身份化和户籍-职业身份化的政治-行政性制度安排,人们的政治-社会身份和地位几乎... 本文认为,那种可接受的、具有公正性的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基石。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中国大陆的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的形成,贯穿着政治身份化和户籍-职业身份化的政治-行政性制度安排,人们的政治-社会身份和地位几乎是固定的,因而附着于这些身份与地位上的经济利益不平等和社会保障差别也几乎是固定的。因此,与许多人关于改革前中国大陆社会是一个平等主义社会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改革前中国大陆社会是一种制度性不平等的社会,其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不具有公正价值,而人们对它的接受基本上也是被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化制度 改革 中国 社会分化 流动机制 公正性 政治身份阶层体系 户籍-职业身份阶层体系
下载PDF
论《无声告白》中的身份异化
7
作者 卞文清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琦诗的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由华裔父亲与白人母亲组成的跨族裔家庭的悲剧。本文聚焦“身份”主题,探讨个体在面对种族、性别以及阶级等问题时面临的身份困境以及由此产生的身份问题。华裔父亲詹姆斯用白... 《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琦诗的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由华裔父亲与白人母亲组成的跨族裔家庭的悲剧。本文聚焦“身份”主题,探讨个体在面对种族、性别以及阶级等问题时面临的身份困境以及由此产生的身份问题。华裔父亲詹姆斯用白人主流价值观审视自己的族裔身份,成为了被西方主流文化操纵的客体;白人母亲玛丽琳致力于反抗传统男性话语体系,却最终成为“独立女性”话语体系之下的规训者;而“阶层伪装”在这个家庭中贯穿始终,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被禁锢和压抑在“他者”的身份之下。因此,这个跨族裔家庭在建构自己身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身份异化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声告白》 种族身份 性别身份 阶层身份
下载PDF
简朴·自然·随意——中国农村民间音乐特点及其社会成因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晓 《音乐探索》 2018年第2期61-67,共7页
与市民社会结构中的音乐活动参与者相比,民间音乐参与者的阶层身份具有同一性。这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民间音乐参与者关注的重点落在音乐的实用性上而非审美性上,也因此形成了民间音乐简朴、自然的音乐形态特征与随意的表演思维特点。
关键词 中国农村民间音乐 同一阶层身份 劳动号子 山歌
下载PDF
人大代表构成分析与思路优化
9
作者 李红芹 杜旭忠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6-79,共4页
人大代表构成是指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各个方面代表比例与分布情况。人大代表构成比例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与人大制度作用、效能的发挥和优越性的体现,影响到新时期人民利益和政治诉求的实现。通过对目前我国人... 人大代表构成是指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各个方面代表比例与分布情况。人大代表构成比例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与人大制度作用、效能的发挥和优越性的体现,影响到新时期人民利益和政治诉求的实现。通过对目前我国人大代表构成的一些现象进行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构成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构成 地区性身份 阶层身份 履职效能
下载PDF
Government Underpinning: Failure to Abolish Consumer Slavery
10
作者 Amari Teal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6年第1期26-32,共7页
This paper will assess the way in which consumerism is used to manipulate individuals within marginalized groups, specifically those based on race and gender. Following a Marxist framework, this paper will illustrate ... This paper will assess the way in which consumerism is used to manipulate individuals within marginalized groups, specifically those based on race and gender. Following a Marxist framework, this paper will illustrate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borer and the capitalist, a hierarchal relationship where mutual dependence encourages unrelenting exploitation. Further focus will center on how these social hierarchies perpetuate a continuous enslavement of individuals politically defined as black and politically defined as woman. These identities are outlin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wo active dichotomies: black/white and man/woman. Both gender and race are key factors in determining an individual's identity. Because the hegemonic gender is man, while the hegemonic race is white, any person who does not fit into those two categories simultaneously is underprivileged. Hence the reason why black and woman, both of which have been historically deemed subordinate to white and man, is automatically a part of the underprivileged working class. Since the hierarchal laborer-capitalist relationship is greatly validated by socializations, it cannot be voided by taking legal action alone. However, policy changes addressing education gaps, gender wage gaps, and hiring discrepancies, can assist in decoupling the social constructs of race and gender from class therefore minimizing racial and gender privile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onstruct CAPITALISM CONSUMERISM dichotomies hegemonic masculinity Blind Hiring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