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内连续筛选法建立人结肠癌肝转移阶梯细胞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万方军 蔡健华 赵任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6期633-638,共6页
目的:通过在裸鼠体内进行SW1116结肠癌细胞株原位种植肝转移连续筛选,建立人结肠癌肝转移阶梯细胞模型系统,为研究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将SW1116细胞株在裸鼠皮下连续5次传代后,取皮下种植瘤在裸鼠结肠进行原位种植... 目的:通过在裸鼠体内进行SW1116结肠癌细胞株原位种植肝转移连续筛选,建立人结肠癌肝转移阶梯细胞模型系统,为研究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将SW1116细胞株在裸鼠皮下连续5次传代后,取皮下种植瘤在裸鼠结肠进行原位种植,继而取肝脏转移灶进行下一代裸鼠结肠原位种植,经3次结肠原位种植肝转移筛选,建立大肠癌肝转移阶梯细胞模型。用免疫组化法验证种植瘤及转移灶的组织来源,并行同期体内外侵袭实验,检测经体内连续筛选出的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变化。结果:经5代皮下连续传代及3代结肠至肝的体内转移筛选,成功建立了第三代结肠癌肝转移筛选细胞系(CRCLM3)。裸鼠种植瘤及转移灶均表达人癌胚抗原,而同期体内外侵袭试验结果显示,经体内筛选得到的结肠癌细胞株转移能力逐渐加强。结论:经体内连续肝转移筛选所建立的结肠癌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增强,而CRCLM3细胞系是研究结肠癌肝转移机制的理想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原位种植 阶梯转移模型 SW1116细胞株 实验模型
下载PDF
肝特异性转录因子FOXA2在人结直肠癌肝转移阶梯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2
作者 黄怡诚 陆晨 +1 位作者 孙司正 喻春钊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396-403,共8页
目的探究人结直肠癌肝转移阶梯模型中FOXA2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常见结直肠癌细胞系中FOXA2的表达情况;在高表达细胞系SW-620细胞中转染FOXA2敲低质粒或阴性对照质粒,并用Western blo... 目的探究人结直肠癌肝转移阶梯模型中FOXA2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常见结直肠癌细胞系中FOXA2的表达情况;在高表达细胞系SW-620细胞中转染FOXA2敲低质粒或阴性对照质粒,并用Western blot技术验证转染效果,以及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体内连续筛选法,通过在裸鼠体内进行SW-620结肠癌细胞株脾脏包膜下种植,经过连续三次肝转移筛选,构建结直肠癌肝转移阶梯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阶梯模型中肝转移瘤组织FOXA2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模型中肝转移阶梯细胞的FOXA2、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p-PI3K、p-Akt、PI3K、Ak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划痕愈合实验方法分析模型中肝转移阶梯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SW-620细胞中FOXA2的表达成功被下调后,E-cadherin表达上升,N-cadherin表达下降(P<0.05)。在结直肠癌肝转移阶梯模型中,每一代肝转移瘤的成瘤率,转移灶数量,瘤体积逐渐升高(P<0.05);每一代肝转移瘤组织FOXA2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相对于初始SW-620细胞株,经过体内连续筛选的三代肝转移瘤细胞(CRLMC)中FOXA2表达呈现阶梯状上升趋势(P<0.05),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之比逐渐升高(P<0.05);划痕愈合实验显示每一代肝转移瘤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增强(P<0.05)。结论肝特异性转录因子FOXA2在人结直肠癌肝转移阶梯模型中的表达逐渐上升,促进了肝转移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FOXA2 阶梯转移模型 SW-620细胞株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