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学史深入剖析光合作用第二阶段概念的发展
1
作者 余淦莉 李德红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95,共3页
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对光合作用第二阶段概念的发展都有所表述,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科学本质、引导概念教学。本文梳理相关研究历程,深入剖析相关概念的发展,明确“碳反应”概念是对其本质的最佳概括,并对概念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科学史 光合作用第二阶段 概念的发展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四阶段”的作用分析及教学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廖翔 《广西教育》 2016年第23期134-135,共2页
对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四阶段"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四阶段"作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问题解决 阶段作用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华北板块东南缘五河杂岩的麻粒岩相变质、部分熔融与交代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贻灿 王程程 +3 位作者 张品刚 GROPPO Chiara ROLFO Franco 王安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华北板块东南缘五河杂岩属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出露于蚌埠及相邻地区,主要由变质的镁铁质和长英质火成岩以及表壳岩系组成,并伴生有古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和中生代花岗岩类,构成了"蚌埠隆起"。五河杂岩中主要有石榴斜长角闪岩... 华北板块东南缘五河杂岩属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出露于蚌埠及相邻地区,主要由变质的镁铁质和长英质火成岩以及表壳岩系组成,并伴生有古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和中生代花岗岩类,构成了"蚌埠隆起"。五河杂岩中主要有石榴斜长角闪岩/榴闪岩、石榴麻粒岩、异剥钙榴岩、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花岗片麻岩、云母片岩、大理岩和变质砂岩等岩石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变质岩具有类似的峰期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单斜辉石、斜长石、金红石和石英等;结合其锆石U-Pb年龄,表明它们共同经历了古元古代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石榴斜长角闪岩的石榴子石包体中存在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交生体,指示早期花岗质熔体的存在,证明五河杂岩在古元代变质过程中发生了部分熔融作用。此外,部分变基性岩中存在方解石、绿帘石和绿泥石等蚀变矿物,沿石榴子石的裂隙中分布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表明它们经历了含碳酸盐的熔/流体交代作用以及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作用等。遭受过古元古代含碳酸盐的熔/流体交代作用的变基性岩表现为高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而未遭受含碳酸盐的熔/流体交代作用的变基性岩则表现为典型华北板块前寒武纪麻粒岩地体和下地壳包体岩石的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相 阶段变质作用 部分熔融 交代作用 前寒武纪 五河杂岩 华北板块
下载PDF
裂谷作用对层序地层充填样式的控制——以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下白垩统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吕明胜 薛良清 +4 位作者 苏永地 万仑坤 毛凤军 刘计国 王玉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7-656,共10页
Termit盆地位于尼日尔东南部,属于西非裂谷系的北延部分,是发育于前寒武系—侏罗系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该盆地早白垩世—古近纪经历了'裂谷—坳陷—裂谷'的构造演化过程及'陆相—海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 Termit盆地位于尼日尔东南部,属于西非裂谷系的北延部分,是发育于前寒武系—侏罗系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该盆地早白垩世—古近纪经历了'裂谷—坳陷—裂谷'的构造演化过程及'陆相—海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表现为晚白垩世大规模海侵、早白垩世和古近纪两期裂谷叠置的特点。基于构造作用影响裂谷盆地层序发育的观点,分析了Termit盆地下白垩统裂谷阶段内的层序地层充填样式。根据裂谷作用的强弱,将早白垩世裂谷阶段划分为裂谷初始期、裂谷深陷期及裂谷萎缩期3个阶段。裂谷初始期层序断裂活动弱,构造沉降小,长轴物源体系较为发育,陡坡带为加积至退积型河流或三角洲沉积,缓坡带发育加积型河流或三角洲体系。裂谷深陷期层序断裂活动强烈,构造沉降大,陡坡带形成退积型水下扇或滑塌扇沉积,缓坡带发育退积型三角洲体系,盆地中心为泥岩充填。裂谷萎缩期层序断裂活动减弱并趋于停止,陡坡带为进积型扇三角洲沉积,缓坡带发育进积型三角洲体系。研究表明:裂谷作用对层序地层充填样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构造作用为主线的裂谷盆地层序地层分析方法,能有效预测沉积体系和储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 裂谷作用阶段 层序地层充填样式 Termit盆地 西非裂谷系 沉积
下载PDF
东天山三条高压变质带地质特征和流体作用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斌 钱一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296,共14页
微板块活动边缘常常产生高压变质作用,我们在东天山地区发现了三条高压变质带,分别出露在南天山北缘、中天山北缘和北天山南缘的早古生代至晚古生代地层中,它们是天山微板块多期次俯冲-碰撞-拼贴作用的产物。(南天山北缘铜花山高压变质... 微板块活动边缘常常产生高压变质作用,我们在东天山地区发现了三条高压变质带,分别出露在南天山北缘、中天山北缘和北天山南缘的早古生代至晚古生代地层中,它们是天山微板块多期次俯冲-碰撞-拼贴作用的产物。(南天山北缘铜花山高压变质带中有不同变异的蓝闪石类高压矿物,蓝闪石Ar^(40)/Ar^(39)同位素测定为360Ma年龄,而在同一带的西部的榆树沟有C型和B型的榴辉岩分布。中天山北缘乌斯特沟-米什沟高压变质带中发现了青铝闪石,同一阶段生成的多硅白云母为345Ma的年龄;北天山南缘后峡高压变质带中以出露在石炭世地层中钠闪石和多硅白云母为特征,三条高压变质带均经历过三个变质-变形作用阶段:①高压变质;②退变质;③韧性-脆性变质变形作用。) 流体活动与微板块构造作用密切相关,不同构造阶段有不同的变质-变形作用和矿物-流体反应:①高压变质作用阶段:微板块碰撞阶段产生不同的进变质作用,主要发生脱挥发组分的矿物反应,含水矿物转化成无水或少水矿物。南天山北缘有两次微板块与洋壳碰撞-俯冲作用,第一次碰撞-俯冲的热力学条件是:中-高温、高压和埋藏深度较大(540~720℃,0.92~1.29GPa,35~>50km),导致榴辉岩的生成,除了大量挥发组分逸出以外,另有不少熔体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高压变质带 三个变质-变形作用阶段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构造演化
下载PDF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刚 龙华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4年第1期14-18,5-6,共5页
综合应用岩心观察、薄片和扫描电镜及多种化验测试资料,对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交代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为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胶结作用中胶结物类型主要有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 综合应用岩心观察、薄片和扫描电镜及多种化验测试资料,对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交代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为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胶结作用中胶结物类型主要有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硅质胶结物三种。粘土矿物中伊利石最多,高岭石和绿泥石其次;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硅质胶结物主要为石英加大和自生。在总结各类成岩作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成岩演化研究,确定了研究区储层处于晚成岩A1阶段,得出了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为储层综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岗油田 成岩作用 胶结物 粘土矿物 成岩作用阶段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东部震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杜森官 《安徽地质》 1997年第2期2+4-7,共5页
中国南方震旦系碳酸盐岩出现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白云化、去白云化、硅化、去硅化、重结晶、溶解、充填作用等,经历了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各阶段出现的成岩作用有一定的变化。本区晚震旦世为两个碳酸盐台地和... 中国南方震旦系碳酸盐岩出现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白云化、去白云化、硅化、去硅化、重结晶、溶解、充填作用等,经历了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各阶段出现的成岩作用有一定的变化。本区晚震旦世为两个碳酸盐台地和两个盆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处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的成岩作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阶段 沉积盆地 碳酸盐岩 震旦系 中国南方东部
下载PDF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探究
8
作者 陈带生 《缔客世界》 2019年第2期238-238,共1页
建筑工程市场的行业竞争更加明显,企业对于内部的经济效益所追求的标准也越来越明确,在不断的行业竞争背景之下,不断加强工程技术的经济分析水平是企业核心的竞争能力之一,建筑行业提高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是优化企业整体战略能力的重要方... 建筑工程市场的行业竞争更加明显,企业对于内部的经济效益所追求的标准也越来越明确,在不断的行业竞争背景之下,不断加强工程技术的经济分析水平是企业核心的竞争能力之一,建筑行业提高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是优化企业整体战略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根据近几年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现状做了一系列探究,就工程技术分析这个方面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做了着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阶段作用 剖析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东部震旦纪碎屑岩和泥质岩成岩作用
9
作者 杜森官 《安徽地质》 1999年第4期255-261,共7页
中国南方震旦纪碎屑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和压溶、胶结和固结、重结晶、交代作用及自生矿物形成等,泥质岩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转化。其成岩过程可分为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在沉积盆... 中国南方震旦纪碎屑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和压溶、胶结和固结、重结晶、交代作用及自生矿物形成等,泥质岩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转化。其成岩过程可分为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在沉积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和处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出现了不同的岩石类型,往往呈现各自的成岩作用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阶段 盆地演化 碎屑岩和泥质岩 震旦纪 中国南方东部
下载PDF
粤东地区侏罗纪代表性剖面火山岩成因: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早阶段的地质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岳晓涵 刘磊 +3 位作者 张治国 赵增霞 孙杰 赵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部大规模分布的白垩纪火成岩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晚阶段的产物,而俯冲过程早阶段的地质响应形式尚不明确。研究针对中国东南部侏罗纪火山岩规模最大的粤东地区代表性剖面开展了年代学及岩石成因研究,锆石U-Pb年代学...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部大规模分布的白垩纪火成岩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晚阶段的产物,而俯冲过程早阶段的地质响应形式尚不明确。研究针对中国东南部侏罗纪火山岩规模最大的粤东地区代表性剖面开展了年代学及岩石成因研究,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地区侏罗纪火山岩断续形成于192~183 Ma(嵩灵组)、177~163 Ma(吉岭湾组)和162~156 Ma(高基坪群)。结合前人研究数据,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岩表现出沿粤东-闽东-浙东南方向的年轻化趋势。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粤东地区侏罗纪火山岩主要源于古元古代地壳基底物质的重熔,并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幔源物质贡献,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亏损幔源物质贡献的比例呈现出由高到低的规律性变化。粤东地区侏罗纪火山岩岩石成因的规律性变化暗示了地壳应力环境的伸展程度逐渐减弱,对应了古太平洋板块的前进式俯冲。综合分析表明,粤东地区侏罗纪火山岩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早阶段的地质产物,反映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开始于早侏罗世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部 侏罗纪 火山岩 岩石成因 俯冲作用阶段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晚古生代岩石圈“阶段式”拆沉机制--来自A型花岗岩带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治中 张博文 +2 位作者 冯京 陈川 高丹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2-19,共8页
东准噶尔是中亚造山带在新疆北部区域的重要组成单元,是晚古生代岩浆剧烈活动的区域,以发育卡拉麦里巨量富碱花岗岩带为主要特征,也是中亚造山带发育年轻地壳的典型地区。通过分析该地区巨量深成岩浆岩来重塑岩石圈拆沉作用及新生地壳... 东准噶尔是中亚造山带在新疆北部区域的重要组成单元,是晚古生代岩浆剧烈活动的区域,以发育卡拉麦里巨量富碱花岗岩带为主要特征,也是中亚造山带发育年轻地壳的典型地区。通过分析该地区巨量深成岩浆岩来重塑岩石圈拆沉作用及新生地壳生长机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卡拉麦里岩带内的6个主要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及Nd-Hf同位素进行大量研究,认为该地区深成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330~280 Ma之间,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由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演化,派生的大规模A2型花岗岩是研究该地区岩石圈拆沉作用最重要的岩石探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得出,该岩带6个岩体的花岗岩自西北向东南,存在岩浆结晶年龄逐渐年轻,就位深度变大,岩浆分异程度降低,且岩浆条件由还原-中等还原性向氧化性过渡的空间差异性,这种差异暗示该地区晚古生代岩石圈减薄可能是由西北向东南诱发的“阶段式”拆沉机制造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花岗岩带 A型花岗岩 阶段式”拆沉作用
下载PDF
黄芩苷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细胞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娜 杜海涛 +4 位作者 王晓雪 景田园 胡亚楠 李玮 王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0-757,共8页
目的 探究黄芩苷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作用效果及对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抗病毒细胞实验验证黄芩苷体外抗RSV效果;利用细胞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黄芩苷抗RSV的细胞代谢机制。结果 黄芩苷在RSV感染... 目的 探究黄芩苷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作用效果及对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抗病毒细胞实验验证黄芩苷体外抗RSV效果;利用细胞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黄芩苷抗RSV的细胞代谢机制。结果 黄芩苷在RSV感染的各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CPE情况明显改善,其抗病毒主要作用于RSV的吸附和增殖过程;细胞代谢组学研究共筛选得到差异代谢物19个,主要为甘油磷脂、核苷和脂肪酸等成分。通过富集分析得到7条代谢通路,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嘌呤代谢。结论 黄芩苷主要对RSV的吸附和增殖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脂肪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氨基酸和嘌呤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呼吸道合胞病毒 药效 细胞代谢组学 作用阶段 脂质代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_1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13
作者 任淑悦 郭云峰 《国外测井技术》 2017年第5期59-63,2,共5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借助扫描电镜、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1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岩屑长石质砂岩和长石岩屑质砂岩为马岭地区长81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残余...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借助扫描电镜、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1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岩屑长石质砂岩和长石岩屑质砂岩为马岭地区长81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A期和B早期;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显著;首先压实作用严重破坏储层物性,而后胶结作用进一步使储层愈发致密;但是与碳酸盐胶结相伴生的溶蚀作用对储层有着显著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马岭长81 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储层物性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的“多层次穹状花岗岩席”控矿新理论——记“川西甲基卡锂矿科学钻探”创新成果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志琴 朱文斌 +8 位作者 郑碧海 李广伟 魏海珍 章荣清 车旭东 李伟强 王国光 高建国 闫浩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3-3146,共14页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硬岩型锂矿床。以揭示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和成因机制为目的的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JSD)实施了一口3211.21 m(JSD-1)和两口各1000 m(JSD-2和JSD-3)的科学钻探,取得如下的创新性研究...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硬岩型锂矿床。以揭示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和成因机制为目的的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JSD)实施了一口3211.21 m(JSD-1)和两口各1000 m(JSD-2和JSD-3)的科学钻探,取得如下的创新性研究成果:(1)首次发现JSD-1中0~900 m深度的晚三叠世浊积岩经历中低压-高温巴罗-巴肯式叠加变质作用和穹状构造特征;(2)揭示JSD-1的100 m深度范围的含锂辉石伟晶岩存在,以及估算了在3211 m深度伟晶岩中的稀有金属丰度及成矿潜力;(3)利用锡石、铌钽矿和独居石的精确定年,确定JSD-1深部伟晶岩形成的两期岩浆-热液事件(210~204 Ma和193~192 Ma);(4)流体包裹体的碱性元素(Li、Na、K、Rb、Cs)和挥发性元素(B、As)的富集指示富锂伟晶岩高度结晶分异。利用JSD-1岩芯Li-B-Fe-Nd同位素示踪了岩浆的演化、流体出熔过程及成矿机制,揭示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的花岗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结晶分异促进大量流体的出熔,从而在浅部形成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为主的矿体。这些结果不支持含锂伟晶岩是地壳深熔作用的直接产物;(5)揭示与甲基卡伟晶岩锂矿有密切成因关系的马颈子S型花岗岩体,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是一个具有深根的大花岗岩基,而是由若干“无根”的穹状花岗岩席与岩席之间的变质岩及侵入其中的含矿伟晶岩群组成的“多层三明治”结构。由此我们提出了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的“多层次穹状花岗岩席”颠覆性的控矿理论;(6)提出了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基墨里造山过程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过程:经历230~190 Ma以来的深部剪切熔融、岩浆沿裂隙向上注入、在半塑性上地壳域中沿已存在的逆冲断裂(或剪切带)生成花岗岩席岩浆库、伴随岩浆上升减压造成岩席的穹状隆起,以及围岩中伴随巴罗-巴肯式变质作用,造成在多期岩浆-热液的作用下的伟晶岩成矿过程;(7)提出甲基卡锂矿区的下部类似丹巴式深地壳混合岩化基底的深熔作用是甲基卡花岗岩席的成因和岩浆源区的假设;(8)岩芯的低温年代学反演结果表明甲基卡矿区存在三个阶段的剥露速率变化,并估算了甲基卡锂矿区成矿(<200~190 Ma)以来的总体剥蚀厚度为5±1 km,推断新生代以来甲基卡穹隆较低的剥蚀速率为该区锂矿的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9)提出甲基卡式富锂伟晶岩成矿的6大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 科学钻探 巴罗-巴肯式变质作用 穹状花岗岩席 阶段岩浆-热液作用
下载PDF
太古宇Maria Lázara金矿床金的多阶段沉淀
15
作者 赵忠华 《国外铀金地质》 1997年第2期150-152,共3页
巴西中部太古宇Guarinos绿岩带内的Maria Lázara金矿床,由韧性剪切带内的石英-碳酸盐脉组成。对钾质热液蚀变带中硫化物和含金石英-碳酸盐脉及细脉的研究,揭示出2个阶段的金共生组合。第1阶段与富硫毒砂沉淀有关,第2阶段与富砷毒砂... 巴西中部太古宇Guarinos绿岩带内的Maria Lázara金矿床,由韧性剪切带内的石英-碳酸盐脉组成。对钾质热液蚀变带中硫化物和含金石英-碳酸盐脉及细脉的研究,揭示出2个阶段的金共生组合。第1阶段与富硫毒砂沉淀有关,第2阶段与富砷毒砂和Bi-Fe-Au-S组合沉淀有关。自然金按产状、结构和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2种。第1种的银含量大于5wt%,形成于富硫毒砂之后。第2种的银含量为3wt%,与Bi-Fe-S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阶段沉淀作用 矿石化学
下载PDF
喜马拉雅造山带造山模式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进江 王佳敏 +1 位作者 王晓先 张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2-383,共22页
喜马拉雅是典型的碰撞型造山带,造山带结构构造复杂,可大致划分为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的南喜马拉雅造山带和以各种伸展性构造为主的北喜马拉雅造山带;造山带内各类构造均发生过多期变形,且发生过多次缩短与伸展的构造反转;大喜马拉雅结... 喜马拉雅是典型的碰撞型造山带,造山带结构构造复杂,可大致划分为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的南喜马拉雅造山带和以各种伸展性构造为主的北喜马拉雅造山带;造山带内各类构造均发生过多期变形,且发生过多次缩短与伸展的构造反转;大喜马拉雅结晶杂岩系(GHC)内变形、岩浆及变质作用证明造山过程中存在渠道流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一种由印度一欧亚大陆汇聚速率控制的多阶段造山模式:两大陆汇聚速度快时,青藏高原内形成南北向裂谷系(NSTR),喜马拉雅内经历造山过程,并在造山带中、下地壳形成作为底部拆离层的塑性层;汇聚速率慢时,青藏高原内形成共轭走滑断裂,喜马拉雅造山带内的塑性层发生松弛和重力扩散,形成渠道流,导致藏南拆离系(STDS)的启动、GHC的挤出和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NHGD)的形成。上述的增厚与松弛均是在挤压体制下形成的,构造的反转是因挤压速率变化而产生的结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造山带 构造反转 渠道流 汇聚速率 阶段造山作用
下载PDF
铁路20m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T形梁整体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春风 魏锦辉 孙庆珍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为尝试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在结构设计及应用方面的情况,通过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相关计算,对梁的整体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验证了在传力锚固阶段和荷载作用阶段下梁的整体性能,可为其今后在结构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T梁 传力锚固阶段 荷载作用阶段
下载PDF
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18
作者 蔡金 《电子测试》 2015年第4X期102-103 87,共3页
工程测量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的保证。应用领域广泛,例如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隧道、铁路高铁网络等工程中,工程测量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就测绘工程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从发展与含义到应用领域。从技术... 工程测量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的保证。应用领域广泛,例如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隧道、铁路高铁网络等工程中,工程测量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就测绘工程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从发展与含义到应用领域。从技术的应用到分类。做了细致的梳理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量 土木工程 测绘 阶段作用 经济性
下载PDF
某旅游中心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抗震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鑫 《低温建筑技术》 2018年第5期62-65,73,共5页
某旅游中心楼面梁最大跨度33.6m、最大悬挑8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方案。为研究预应力筋的合理布置方式,对大跨、大悬挑不同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预应力筋线型和张拉方式,结果表明,有效预应力分布与结构受力相一致;抗震设计方面,为得到预... 某旅游中心楼面梁最大跨度33.6m、最大悬挑8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方案。为研究预应力筋的合理布置方式,对大跨、大悬挑不同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预应力筋线型和张拉方式,结果表明,有效预应力分布与结构受力相一致;抗震设计方面,为得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想耗能机制,探讨了抗裂度和预应力度的关系,并给出了较为合理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抗震设计方法和建议。相关结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 阶段作用 预应力度 耗能机制 侧向约束
下载PDF
Diagenesis and porosity evolution of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East II part of Sulige gas field, Ordos Basin 被引量:21
20
作者 Yang Renchao Fan Aiping Han Zuozhen Wang Xiup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2年第3期311-316,共6页
It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controlling factor of gas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the east part of Sulige gas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where the reservoir of main gas formations is tight sandstones. Employing expe... It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controlling factor of gas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the east part of Sulige gas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where the reservoir of main gas formations is tight sandstones. Employ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slice identification, casting slice, sca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ray diffrac- tions, w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ogy and diagenesis on reservoirs in Shanl section of Shanxi formation and He8 section of Shihezi formation of the Permian system in the East II part of Sulige gas field. The results include: (1) the main sandstones in these areas are dominated by lithic sandstone and litbic silicarenite with low grade of maturity; (2) the diagenesis of sandstone in these areas mainly include compaction, cementation, corrosion and alteratio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diagenetic stage reached period B of the middle diagenetic stage; (2) the early diagenetic compaction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o decreasing porosity; (3) the secondary pores formed by corrosion in acidity medium con- ditions in period A of the middle diagenetic stage can distinctly ameliorate the poor reservoir capability of sandstone and, (4) cementation in period B of the middle diagenetic st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poor physical property of sandston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PermianSandstone reservoirsDiagenesisPorosity evolu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