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职儿女”:阶段性现象抑或长期性趋势?——基于代际发展非均衡视角的检视
1
作者 何雨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0,共8页
“全职儿女”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究竟是阶段性的还是长期性的,目前尚不明朗。从性质上看,这是对传统代际关系的一次翻转,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与时代性格,并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部分人的生活困境和作为部分人的新生活方式尝试。从动因... “全职儿女”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究竟是阶段性的还是长期性的,目前尚不明朗。从性质上看,这是对传统代际关系的一次翻转,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与时代性格,并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部分人的生活困境和作为部分人的新生活方式尝试。从动因上看,中国式“全职儿女”是机遇与挑战、权利与义务、结构与能动代际发展非均衡的结果,也是阶段性因素与趋势性因素叠加的产物。可以采取的干预与矫正措施有:一是扩大发展机会的社会总供给;二是推动社会权利的代际再平衡;三是重构代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是营造“之子于归”的友好型环境;五是健全适应不良群体的救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职儿女” 阶段现象 长期性趋势 代际 非均衡
下载PDF
论博物馆观众流——博物馆观众现象思考之一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华 《中国博物馆》 1999年第3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博物馆事业 观众 现象思考 安徽省博物馆 精神需求 阶级斗争 转型期 陈列展览 基本层次 阶段现象
下载PDF
黑色素瘤组织内三种血液供应模式时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诗武 郭华 +3 位作者 张丹芳 谷彦军 赵秀兰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M)、马赛克血管和内皮依赖性血管三种血液供应模式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延续性变化。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组织块接种到C57纯系小鼠鼠鼷部,待肿瘤大小约0.5mm左右时,连续处死小鼠,将瘤组织块制作成切片,在切片...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M)、马赛克血管和内皮依赖性血管三种血液供应模式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延续性变化。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组织块接种到C57纯系小鼠鼠鼷部,待肿瘤大小约0.5mm左右时,连续处死小鼠,将瘤组织块制作成切片,在切片上进行三种血液供应模式的计数,初步判定三种血液供应模式的时间关系趋势,同时利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技术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VM数目不断减少,而内皮依赖性血管数目呈现出不断增加趋势,马赛克血管的数目多少无明显变化,肿瘤体积的大小与内皮依赖性血管数目呈高度正相关(!=0.718,P=0.009)而与VM成高度负相关(!=0.77,P=0.003)。免疫组化双染和电镜观察的结果显示马赛克血管的管壁同时由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构成。结论:VM是黑色素瘤生长的早期血液供应的主要形式。后来VM逐渐被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替代,马赛克血管可能是VM和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VM 马赛克血管 阶段现象
下载PDF
论胡乃武小说的创作特色
4
作者 田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90-94,共5页
本文对“湘军”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中青年作家胡乃武的小说创作首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文章认为,题材贴近的阶段现象,超前意识与深层思辨,“封闭”式样的以人串事和以事立人,特定方位的地域特征与本土风味,是胡乃武笔下湖洲、城镇、... 本文对“湘军”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中青年作家胡乃武的小说创作首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文章认为,题材贴近的阶段现象,超前意识与深层思辨,“封闭”式样的以人串事和以事立人,特定方位的地域特征与本土风味,是胡乃武笔下湖洲、城镇、历史系列小说凸现的主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洲 创作特色 作家 小说作品 历史系列 “人” 地域特征 阶段现象 小说创作 荷花
下载PDF
如何矫治学习上的后进生
5
作者 郝忠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3-33,共1页
如何矫治学习上的后进生山东郓城县张集乡初级中学郝忠平探讨学习后进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对于促其转化很有必要。依课堂教学分析,有以下几个阶段:预习阶段现象与心理分析:后进生往往随大流做浏览式预习,很少或根本提不... 如何矫治学习上的后进生山东郓城县张集乡初级中学郝忠平探讨学习后进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对于促其转化很有必要。依课堂教学分析,有以下几个阶段:预习阶段现象与心理分析:后进生往往随大流做浏览式预习,很少或根本提不出问题,因而也没有释疑的要求。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进生 心理分析 治理措施 阶段现象 矫治 山东郓城 模式识别 提问 初级中学 学习后进生
下载PDF
“过度性腐败”刍议
6
《冶金企业文化》 1995年第2期45-45,共1页
鲍洪俊为1994年3月27日《人民日报》采写的“海南反腐标本兼治”一文中提出,当前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是一种“过度性腐败”。作者认为,一些腐败现象的确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但其根本原因。不是改革本身,而恰恰是改革不到位引起的。在... 鲍洪俊为1994年3月27日《人民日报》采写的“海南反腐标本兼治”一文中提出,当前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是一种“过度性腐败”。作者认为,一些腐败现象的确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但其根本原因。不是改革本身,而恰恰是改革不到位引起的。在体制转轨时期,交互发挥作用的旧体制和不完善的新体制,给腐败分子以权钱交易的空隙。腐败现象就是集中在那些“用计划经济体制配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现象 体制转轨时期 微观运行 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转型时期 阶段现象 根本原因 控制社会 改革过程 腐败分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