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阶级分类下的身体形象谱系——“十七年”文学身体形象论
1
作者
李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195,共4页
"十七年"文学的阶级审美标准是以权力主体对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划分为前提,并借鉴中国传统面相学原理及相应的道德判断得以确立的,这使得"十七年"文学身体形象的书写打上了阶级话语和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训诫的双重...
"十七年"文学的阶级审美标准是以权力主体对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划分为前提,并借鉴中国传统面相学原理及相应的道德判断得以确立的,这使得"十七年"文学身体形象的书写打上了阶级话语和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训诫的双重烙印,并形成了"十七年"文学中人物身体形象描写的类型化、脸谱化的特征。"身体形象"在"十七年"文学中基本上是表达人物阶级属性的一种工具和符号,它由外在的阶级分类所赋予,并不和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发生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身体形象
阶级分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民众对共同富裕的感知——以社会公平感为例
2
作者
刘明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2-41,共10页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重在真实可感。深入了解民众对共同富裕的感知,意义重大。本文以社会公平感为例,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使用阶级分类法,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探讨中国民众社会公平感的现状、结构与变迁。研究发...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重在真实可感。深入了解民众对共同富裕的感知,意义重大。本文以社会公平感为例,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使用阶级分类法,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探讨中国民众社会公平感的现状、结构与变迁。研究发现:(1)进入新时代,民众的公平感在渐趋增强的同时,他们的社会正义原则偏好逐渐从结果公平向机会公平转变,但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并非“此消彼长”,二者可达成动态平衡。(2)传统社会分层的界限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反而公平感低。不同群体间,雇主的公平感最低,农民的公平感最高;同一雇员群体内,管理层雇员和高技术雇员群体的公平感相对较低。(3)民众的社会公平感是动态变化的,呈现世代更替的“U”型曲线特征。教育、医疗和就业公平感提升较快,但“城-乡”和“生存-发展”公平感矛盾突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差异矛盾始终是未能逾越的鸿沟,民众需求从生存向高质量发展转变。(4)民众社会公平期望的提升幅度要大于客观社会状况的改善幅度,应推进制度政策建设,优化分配结构,全方位提升民众公平感,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感
新马克思主义
阶级分类
机会公平
结果公平
共同富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文明高度和比较视野看待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建津
杨文亮
《岭南学刊》
2014年第4期41-45,共5页
从文明的高度来看,经典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催生人类新文明的理论,在理论上植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具有创造人类新文明的实践意义。从比较的视野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内圣的强调,对于个体内心世界的关怀和眷...
从文明的高度来看,经典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催生人类新文明的理论,在理论上植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具有创造人类新文明的实践意义。从比较的视野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内圣的强调,对于个体内心世界的关怀和眷注,可以与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历史的外王之学形成互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道德分层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类可以形成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文明
儒学
阶级分类
道德分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劳伦斯笔下的懦弱型男性形象
4
作者
李晶
赵丽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男性形象。笔者认为劳伦斯早期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多以懦弱型为主并以此入手剖析劳伦斯的两性观点。
关键词
和谐两性关系
懦弱男性
阶级分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阶级分类下的身体形象谱系——“十七年”文学身体形象论
1
作者
李蓉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195,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项目(09YJA751081)
文摘
"十七年"文学的阶级审美标准是以权力主体对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划分为前提,并借鉴中国传统面相学原理及相应的道德判断得以确立的,这使得"十七年"文学身体形象的书写打上了阶级话语和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训诫的双重烙印,并形成了"十七年"文学中人物身体形象描写的类型化、脸谱化的特征。"身体形象"在"十七年"文学中基本上是表达人物阶级属性的一种工具和符号,它由外在的阶级分类所赋予,并不和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发生关联。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身体形象
阶级分类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民众对共同富裕的感知——以社会公平感为例
2
作者
刘明伟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2-41,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研究”(编号:GD24XMK23)。
文摘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重在真实可感。深入了解民众对共同富裕的感知,意义重大。本文以社会公平感为例,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使用阶级分类法,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探讨中国民众社会公平感的现状、结构与变迁。研究发现:(1)进入新时代,民众的公平感在渐趋增强的同时,他们的社会正义原则偏好逐渐从结果公平向机会公平转变,但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并非“此消彼长”,二者可达成动态平衡。(2)传统社会分层的界限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反而公平感低。不同群体间,雇主的公平感最低,农民的公平感最高;同一雇员群体内,管理层雇员和高技术雇员群体的公平感相对较低。(3)民众的社会公平感是动态变化的,呈现世代更替的“U”型曲线特征。教育、医疗和就业公平感提升较快,但“城-乡”和“生存-发展”公平感矛盾突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差异矛盾始终是未能逾越的鸿沟,民众需求从生存向高质量发展转变。(4)民众社会公平期望的提升幅度要大于客观社会状况的改善幅度,应推进制度政策建设,优化分配结构,全方位提升民众公平感,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社会公平感
新马克思主义
阶级分类
机会公平
结果公平
共同富裕
分类号
C919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文明高度和比较视野看待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建津
杨文亮
机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哲学部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师范大学
出处
《岭南学刊》
2014年第4期41-45,共5页
文摘
从文明的高度来看,经典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催生人类新文明的理论,在理论上植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具有创造人类新文明的实践意义。从比较的视野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内圣的强调,对于个体内心世界的关怀和眷注,可以与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历史的外王之学形成互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道德分层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类可以形成互补。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文明
儒学
阶级分类
道德分层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劳伦斯笔下的懦弱型男性形象
4
作者
李晶
赵丽丽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
文摘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男性形象。笔者认为劳伦斯早期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多以懦弱型为主并以此入手剖析劳伦斯的两性观点。
关键词
和谐两性关系
懦弱男性
阶级分类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阶级分类下的身体形象谱系——“十七年”文学身体形象论
李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民众对共同富裕的感知——以社会公平感为例
刘明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文明高度和比较视野看待马克思主义
何建津
杨文亮
《岭南学刊》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论劳伦斯笔下的懦弱型男性形象
李晶
赵丽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