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抽比及风幕发生器位置对机掘工作面阻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程卫民 王昊 +2 位作者 聂文 周刚 孙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76-1983,共8页
为了掌握压抽比β、风幕发生器与工作面距离L_w对风幕阻尘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β及L_w不同耦合方式下的风流场及粉尘流场运移情况。结果表明,随着β降低、L_w增大,风幕发生器形成的径向旋流风幕逐步转变为轴向阻尘... 为了掌握压抽比β、风幕发生器与工作面距离L_w对风幕阻尘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β及L_w不同耦合方式下的风流场及粉尘流场运移情况。结果表明,随着β降低、L_w增大,风幕发生器形成的径向旋流风幕逐步转变为轴向阻尘风幕,β越大、L_w越大,径向旋流风幕的阻尘能力越弱,粉尘的扩散距离Ld随之增大;β越小、L_w越大,形成的轴向阻尘风幕越稳定,Ld随之降低,且轴向阻尘风幕阻尘能力优于径向旋流风幕。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生产实际,确定β为0.75、L_w为20 m是风幕阻尘的最佳通风参数设置,将该参数在回坡底煤矿东五采区胶带巷进行了工程应用,实测风速方向及大小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误差较小,说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准确,工作面内形成了厚约3 m的轴向阻尘风幕,现场高浓度粉尘被阻控在距工作面6 m以内、掘进司机前部巷道空间范围内,阻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掘工作面 压抽比 风幕 阻尘效果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压风气幕形成机理与阻尘效果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聂文 程卫民 周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9-615,共7页
为了确定综掘工作面压风气幕形成机理与阻尘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压风口与工作面不同距离时风流与粉尘流场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压风气幕的形成主要由压风涡流风流场与工作面距离决定,若涡流风流场与工作面距... 为了确定综掘工作面压风气幕形成机理与阻尘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压风口与工作面不同距离时风流与粉尘流场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压风气幕的形成主要由压风涡流风流场与工作面距离决定,若涡流风流场与工作面距离大于抽风口与工作面距离,可在压风口与抽风口间形成风流方向均指向工作面的压风气幕,压风口与工作面距离越大,涡流风流场与工作面距离越大,越利于形成压风气幕;数值模拟确定了50 mg/m3以上高浓度粉尘扩散距离随压风口与工作面距离变化的数学关系式;现场实测也显示,压风气幕阻尘效果明显,压风口距工作面30 m时,形成的压风气幕使距工作面10 m断面测点的粉尘浓度降至19.2 mg/m3,有效提高了除尘风机抽尘量,降低了现场粉尘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压风气幕 形成机理 阻尘 涡流风流场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压抽风量比对多径向涡旋气幕阻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昊 张永亮 +2 位作者 撒占友 吴静波 王家远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1,126,共6页
为了解决煤矿综掘工作面粉尘污染难题,以唐口煤矿3110运输巷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压抽风量比r为0.5、0.8、1.2、1.5条件下的多径向涡旋气幕运移及其阻尘效果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的减小,控制风流结构的主要因素由惯性转... 为了解决煤矿综掘工作面粉尘污染难题,以唐口煤矿3110运输巷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压抽风量比r为0.5、0.8、1.2、1.5条件下的多径向涡旋气幕运移及其阻尘效果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的减小,控制风流结构的主要因素由惯性转变为抽风负压,气幕保持径向涡旋状态的轴向运移距离及其前部低速紊流区均随之减小,当r减小至0.8及0.5时,能够在掘进作业区域形成轴向阻尘流场,粉尘污染范围也随之减小。结合综掘工作面实际情况,选取r为0.8,经现场应用,掘进机司机前部断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轴向阻尘流场,风速减小至0.38~1.19 m/s,掘进机司机处粉尘质量浓度降至63.0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治理 压抽风量比 涡旋气幕 阻尘规律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通风条件对径向旋流风幕阻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昊 撒占友 +1 位作者 王春源 吴静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6-192,共7页
为了提高综掘工作面径向旋流风幕阻尘效率,降低高浓度粉尘对人员作业区域污染,运用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通风条件对径向旋流风幕阻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风幕与工作面距离增加,风幕装置径向风量增大、通风系统压... 为了提高综掘工作面径向旋流风幕阻尘效率,降低高浓度粉尘对人员作业区域污染,运用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通风条件对径向旋流风幕阻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风幕与工作面距离增加,风幕装置径向风量增大、通风系统压抽比减小,径向旋流风幕运移过程中更易于转化为风量与风速分布均匀的轴向阻尘流场,粉尘污染程度随之降低。拟合了高浓度粉尘扩散距离与各通风条件间的定量关系,结合实际生产条件,确定了径向旋流风幕阻尘较优通风条件为风幕距工作面30 m,风幕装置径向风量为270 m3/min以及通风系统压抽比为0.8。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工程实测,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掘进司机断面粉尘浓度降至35.5 mg/m3,风幕阻尘效率达到了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通风条件 径向旋流风幕 阻尘规律 参数优选
下载PDF
防尘口罩阻尘效率试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小汉 虞天仲 郑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24,共2页
采用NaCl气溶胶和医用滑石粉对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防尘口罩进行了阻尘效率的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口罩 阻尘效率 试验法 呼吸性粉
下载PDF
提高国产防尘口罩阻尘效率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虞天仲 金小汉 《中国劳动防护用品》 1999年第4期23-25,共3页
防尘口罩阻尘效率的高低是防尘口罩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采用NaCl气溶胶对收集的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防尘口罩的阻尘效率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国产防尘口罩的阻尘效率与美、德、日等国家生产防尘口罩的阻尘效率存在较大差距。分析了差... 防尘口罩阻尘效率的高低是防尘口罩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采用NaCl气溶胶对收集的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防尘口罩的阻尘效率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国产防尘口罩的阻尘效率与美、德、日等国家生产防尘口罩的阻尘效率存在较大差距。分析了差距原因,探讨了提高国产防尘口罩阻尘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 复式防 阻尘效率 气溶胶
下载PDF
提高国产防尘口罩阻尘效率的探讨
7
作者 虞天仲 金小汉 《职业卫生与病伤》 199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关键词 口罩 阻尘效率 作业
下载PDF
防尘口罩阻尘效率检测装置的改进
8
作者 程钧 张元虎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2年第4期36-36,共1页
佩戴防尘口罩是接触粉尘作业工人预防患尘肺病的重要措施,而该产品标准中的阻尘效率检测项目是检验防尘口罩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它能反映出口罩阻止粉尘的能力。虽然阻尘效率只表示阻留粉尘的相对量,而且此数值受粉尘浓度的影响。
关键词 口罩 阻尘效率 检测装置 改进
下载PDF
关于防尘口罩(滤料)阻尘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佘启元 《中国劳动防护用品》 1996年第6期12-14,44,共4页
防尘口罩是用于防止粉尘进入人的呼吸器官,预防尘肺病的个人防护用品。口罩的阻尘效率高低是反映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但目前市场上的防尘口罩都说阻尘效率是大于95%。有的甚至说达到99%以上。这些口罩的阻尘效率是否有可比... 防尘口罩是用于防止粉尘进入人的呼吸器官,预防尘肺病的个人防护用品。口罩的阻尘效率高低是反映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但目前市场上的防尘口罩都说阻尘效率是大于95%。有的甚至说达到99%以上。这些口罩的阻尘效率是否有可比性和科学性?为此,本文谈谈如何评价防尘口罩的阻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 口罩 阻尘效率 评价
下载PDF
B型口罩阻尘和氡子体效率的快速测定
10
作者 王蒙 李克明 《铀矿开采》 1990年第1期57-62,共6页
关键词 阻尘 口罩 B型 氡子体 测定 效率
下载PDF
掩蔽式鼻孔阻尘器
11
《商界》 2005年第5期80-80,共1页
本专利主要用于沙尘天气和各种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污染严重的城镇,其作用是防止灰尘、病毒通过鼻腔进入人体。和口罩相比,本产品价格更为低廉,不会影响人体面部仪容、便于携带、便于消毒、经济实用。
关键词 “掩蔽式鼻孔阻尘器” 专利产品 空气污染 产品价格 个人卫生用品
下载PDF
多向涡流风幕阻隔粉尘弥散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聂文 刘阳昊 +3 位作者 程卫民 周刚 薛娇 马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0-358,共9页
针对掘进面迎头粉尘弥散难以控制的难题,设计新型多向涡流风幕发生装置,并基于自行设计的模拟实验平台得出多向涡流风幕风流运移及阻隔粉尘弥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流运移规律为多向涡流风幕与迎头距离L_c越大,压抽比Y、压风量Q_f及... 针对掘进面迎头粉尘弥散难以控制的难题,设计新型多向涡流风幕发生装置,并基于自行设计的模拟实验平台得出多向涡流风幕风流运移及阻隔粉尘弥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流运移规律为多向涡流风幕与迎头距离L_c越大,压抽比Y、压风量Q_f及轴径比Z越小,越利于形成风流均指向迎头运移的阻尘风流场。阻隔粉尘弥散规律为粉尘质量浓度基本随巷道断面与迎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或波动减小;随着L_c的增大,阻隔粉尘弥散能力先减小后增大;Y、Z越小,Q_f越大,越利于阻隔粉尘弥散。通风参数变至一定值后,形成阻尘风流场的均匀程度及阻隔粉尘弥散能力基本稳定,并确定了实验掘进面较优通风参数为:L_c=20 m,Y=5:4,Q_f=300 m^3/min,Z=1:9;该参数时全尘、呼吸性粉尘的降尘率平均值分别为95.85%和9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面 多向涡流风幕 阻尘风流场 弥散 模拟实验
下载PDF
掘锚一体化工作面粉尘污染分布规律分析及防尘装备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雷亚军 莫金明 +1 位作者 杨建辉 黄永安 《煤矿机械》 2021年第9期91-94,共4页
快掘工作面属于独头巷道,通风回路不完整,风流分布不均。由于其掘进速度快、开采强度大导致粉尘污染严重。通过详细分析曹家滩煤矿122107快掘工作面截煤工序,总结出了快掘工作面尘源点分布以及粉尘污染原因。利用现场实测以及数值模拟... 快掘工作面属于独头巷道,通风回路不完整,风流分布不均。由于其掘进速度快、开采强度大导致粉尘污染严重。通过详细分析曹家滩煤矿122107快掘工作面截煤工序,总结出了快掘工作面尘源点分布以及粉尘污染原因。利用现场实测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快掘工作面粉尘的运移分布规律,并根据粉尘浓度分布的实验结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效阻尘降尘装置,从而实现快掘工作面粉尘高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锚一体化工作面 源点分布 现场实测 高效阻尘装置
下载PDF
过滤纤维层防尘除味新型口罩的设计与研究
14
作者 李凡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第4期277-277,共1页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们生活环境难免也在发生着改变,生活在烟尘世界的人们,都希望可以远离烟尘,难闻的气味。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各式各样,本文将重点讨论以过滤纤维层和熔喷布为主要过滤材料的口罩的性能。
关键词 过滤纤维层 阻尘效率 过滤性能
下载PDF
送风式尘毒净化器的研制
15
作者 周本广 《水利电力劳动保护》 2002年第3期19-20,共2页
送风式尘毒净化器采用拦截方式除尘、吸附方式除毒、微型风机供风、直流电机作动力、充电电池作电源,配合口罩、安全帽、电焊面罩等个体防护装置,适用于各行业粉尘浓度小于200mg/m3,氧气含量大于18%,含微量有毒气体的作业场所,能有效控... 送风式尘毒净化器采用拦截方式除尘、吸附方式除毒、微型风机供风、直流电机作动力、充电电池作电源,配合口罩、安全帽、电焊面罩等个体防护装置,适用于各行业粉尘浓度小于200mg/m3,氧气含量大于18%,含微量有毒气体的作业场所,能有效控制作业区粉尘和微量有毒气体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风式毒净化器 有毒气体 阻尘材料 劳动保护 工作原理
下载PDF
未铺筑路面扬尘污染预防措施
16
作者 沈国芳 《水利电力劳动保护》 1994年第4期44-44,共1页
未铺筑路面属一种开放性尘源,由于车辆运行产生气流的吹吸作用,扬起路面上的沉积粉尘,下表所列为国内外某些矿山道路扬尘情况.路面扬尘严重污染周围环境,污染距离一般为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危害司机。
关键词 预防措施 铺筑路面 污染 路面条件 阻尘效率 沉积粉 路面扬 道路扬 粒状氯化钙 气象条件
下载PDF
太古热网中继泵站变频室通风降温改造
17
作者 王玺 《区域供热》 2024年第1期1-8,32,共9页
太古长输供热管网循环流量大、循环泵数量多,需要设置变频室放置变频器。变频室温度高且洁净度低,导致变频器故障频发。针对这一问题,对中继泵站变频室进行改造设计,主要通过计算变频室室内余热算出消除这部分热量所需的通风量,并比较... 太古长输供热管网循环流量大、循环泵数量多,需要设置变频室放置变频器。变频室温度高且洁净度低,导致变频器故障频发。针对这一问题,对中继泵站变频室进行改造设计,主要通过计算变频室室内余热算出消除这部分热量所需的通风量,并比较通风降温与空调降温两种方式。确定通风降温方式后,设计合适的通风方式和气流分布模式,并采用正压送风的方式保持室内相对洁净,合理选择正压风机。本次改造有效解决了变频室温度高和洁净度差的问题,保障了热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室 降温 正压送风 正压阻尘
下载PDF
自吸过滤式口罩的相关标准及存在的差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建丽 沈恒根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介绍了关于自吸过滤式口罩的两套国家标准,论述了标准中规定的具体内容,指出两套标准在口罩的阻尘效率测试方法和试验粉尘的选取中存在的差异,并对差异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测试方法和试验物质也要实现标准化,这样结果才具... 介绍了关于自吸过滤式口罩的两套国家标准,论述了标准中规定的具体内容,指出两套标准在口罩的阻尘效率测试方法和试验粉尘的选取中存在的差异,并对差异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测试方法和试验物质也要实现标准化,这样结果才具有可比性,以便用于规范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过滤式口罩 标准 阻尘效率 试验方法 试验粉
下载PDF
“北劳1型”简易防尘口罩研制成功
19
《工业安全与环保》 1976年第2期43-43,共1页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北劳1型”简易防尘口罩。这种口罩是用特制的尼龙毡经热压直接成型,对矽尘、煤尘、水泥尘的阻尘效果都比较型想。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1.阻尘率:2微米滑石粉尘浓度30毫克/米~时阻尘率>96%。
关键词 简易防口罩 滑石粉 阻尘 水泥
下载PDF
Active explosion barrier performance against methane and coal dust explosions 被引量:8
20
作者 J. J. L. du Ples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15年第4期261-268,共8页
Prevent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hane or coal dust explosions through the use of active explosion-suppression systems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underutilised explosion control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As part of the ... Prevent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hane or coal dust explosions through the use of active explosion-suppression systems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underutilised explosion control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As part of the effort to develop better technologies to safeguard mines, the use of active barrier systems was investigated at Kloppersbos in South Africa.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uropean Standard (EN 14591-4 2007) as well as the Mine Safety Standardisation in the Ministry of Coal Industry, Coal Industrial 1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T 694-1997). From the tests conduct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ExploSpot System was successful in stopping flame propagation for both methane and methane and coal dust hybrid explosions when ammonium phosphate powder was used as the suppression material. The use of this barrier will provide coal mine management with an additional explosion control close to the point of ignition and may find application within longwall faces further protecting mines against the risk of an explosion propagating throughout a 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ETHANE Explosions Active barrie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