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阻尼耦合轮对曲线通过性能及轮轨磨耗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军平 黄运华 +2 位作者 胡巧兰 鲁滔 施璐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39,共5页
耦合轮对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轮对和独立旋转车轮的新型轮轨导向系统,其动力学性能也与二者存在差异。本文建立弹性阻尼耦合轮对(EDCW)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对其曲线通过性能及轮轨磨耗进行分析,并给出耦合度的最佳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导向轮... 耦合轮对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轮对和独立旋转车轮的新型轮轨导向系统,其动力学性能也与二者存在差异。本文建立弹性阻尼耦合轮对(EDCW)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对其曲线通过性能及轮轨磨耗进行分析,并给出耦合度的最佳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导向轮对轮轨作用力与磨耗随耦合度的增加而减小,跟随轮对轮轨作用力随耦合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选用恰当的耦合度时,弹性阻尼耦合轮对(EDCW)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小轮轨作用力和磨耗的最大值,从而改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阻尼耦合轮对 曲线通过性能 轮轨磨耗
下载PDF
阻尼耦合振动的Lagrange函数和Hamilton函数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光涛 甘慧兰 +1 位作者 郑贤锋 崔执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0-352,共3页
本文研究两种阻尼耦合振动的分析力学化.首先,利用坐标变换将方程变换成自伴随形式;其次,根据Engels方法计算得到Lagrange函数;最后,由逆变换导出原始方程的Lagrange函数,以及Hamilton函数.
关键词 阻尼耦合振动 分析力学化 坐标变换 自伴随
下载PDF
弹性阻尼耦合轮对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军平 黄运华 +1 位作者 陈倩 金鑫 《铁道机车车辆》 2012年第4期44-49,共6页
耦合轮对左右车轮间是通过耦合度可变的耦合器连接的,既不完全固结,也不可相对独立旋转,因此其动力学性能也有别于二者。现建立弹性阻尼耦合轮对(EDCW)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其直线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研究发现,选择适当的... 耦合轮对左右车轮间是通过耦合度可变的耦合器连接的,既不完全固结,也不可相对独立旋转,因此其动力学性能也有别于二者。现建立弹性阻尼耦合轮对(EDCW)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其直线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研究发现,选择适当的耦合度时,全部轮对均为EDCW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居于传统轮对和独立旋转车轮车辆系统之间。在直线上的临界速度小于独立旋转车轮而大于传统轮对,在曲线上的导向性能劣于传统轮对而优于独立旋转车轮,其直线上临界速度的提高是以曲线上导向能力的下降为前提的。研制一种具有主动控制性能的耦合器,使其在高速时具有小耦合度,在低速和通过曲线时具有大耦合度,可以很好地满足当今铁路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阻尼耦合轮对 临界速度 曲线通过性能
下载PDF
弹性阻尼耦合轮对铁路客车系统横向稳定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丽平 李芾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1期13-19,共7页
首次将弹性阻尼耦合轮对应用到客车系统中 ,并采用特征值法对该系统横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将弹性阻尼耦合轮对模型的扭转刚度和扭转阻尼分别取不同的值 ,可与阻尼耦合轮对、扭转弹性轮对以及独立轮对模型统一。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首次将弹性阻尼耦合轮对应用到客车系统中 ,并采用特征值法对该系统横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将弹性阻尼耦合轮对模型的扭转刚度和扭转阻尼分别取不同的值 ,可与阻尼耦合轮对、扭转弹性轮对以及独立轮对模型统一。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弹性阻尼耦合轮对模型 ,选取适当的扭转阻尼和扭转刚度 ,可以提高车辆蛇行临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阻尼耦合轮对 铁路客车 横向稳定性 蛇行临界速度
下载PDF
阻尼耦合轮对动力学性能及最佳耦合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军平 黄运华 丁军君 《铁道机车车辆》 2015年第5期38-42,71,共6页
阻尼耦合轮对是一种较新型的轮轨导向系统,现建立阻尼耦合轮对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系统地分析了耦合阻尼对其直线稳定性和曲线上轮轨横向力的影响,并得出了轮对最佳耦合阻尼取值范围。研究发现,选择适当的耦合度时,阻尼耦合轮对的应用能... 阻尼耦合轮对是一种较新型的轮轨导向系统,现建立阻尼耦合轮对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系统地分析了耦合阻尼对其直线稳定性和曲线上轮轨横向力的影响,并得出了轮对最佳耦合阻尼取值范围。研究发现,选择适当的耦合度时,阻尼耦合轮对的应用能够克服转向架临界速度的提高和曲线通过性能的提升之间的矛盾,使二者同时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耦合轮对 临界速度 轮轨横向力 轮对耦合方式
下载PDF
基于多类型换流设备的受端电网耦合鲁棒阻尼控制策略
6
作者 孙天一 李保宏 +3 位作者 江琴 张英敏 张敏 王腾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6,共7页
针对混合级联直流馈入与柔性输电设备密集接入的受端电网,为增强其特定振荡模式的阻尼,利用不同换流设备控制回路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的耦合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主模比指标选取振荡抑制效果最佳... 针对混合级联直流馈入与柔性输电设备密集接入的受端电网,为增强其特定振荡模式的阻尼,利用不同换流设备控制回路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的耦合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主模比指标选取振荡抑制效果最佳的反馈信号作为控制器输入信号;利用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识别系统的振荡模式并辨识系统降阶模型;采用混合H_(2)/H_(∞)方法设计耦合鲁棒控制阻尼器。控制器采用平衡截断法进行降阶,兼具鲁棒性能与实际工程应用。混合级联直流与受端江苏电网互联系统的时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超前-滞后控制器,耦合鲁棒阻尼控制器在多种扰动和故障下均能有效抑制低频振荡,使系统快速恢复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柔性输电设备 低频振荡 混合H2/H∞方法 耦合鲁棒阻尼控制
下载PDF
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栋舟 何益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4-701,共8页
通过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改进的考虑基础质量与转动效应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公式中每个参数的选取与修正,充分考虑土体与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基础形式与... 通过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改进的考虑基础质量与转动效应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公式中每个参数的选取与修正,充分考虑土体与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基础形式与基础埋置深度以及基础平动与转动的耦合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运用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公式,对1个实例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SSDI体系频率和阻尼比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接近试验实测结果,且误差为10%-20%,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完善现有抗震设计规范、提出新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简化计算模型 非线性 耦合阻尼
下载PDF
控制管道振动用耦合阻尼器的动柔度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洪荣晶 姚慧珠 《机械科学与技术(江苏)》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耦合阻尼器,可以有效抑制管道内因流体扰动所引起的管壁振动,以及与管道中高阶声模态耦合所产生的声辐射。由动柔度分析优化阻尼器参数,可使共振幅值下降11dB。并由试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管道 耦合阻尼 振动 动柔度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确定性激励时多阻尼介质耦合型非线性隔振器传递率特性研究
9
作者 杨平 钟毅芳 周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205,共4页
基于抗大冲击并衰减振动的工程应用要求 ,提出一种多阻尼介质耦合型非线性隔振器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平方阻尼、线性阻尼、库伦阻尼及非线性弹性元件的耦合 ;通过无量纲变换并结合傅里叶变换和谐波平衡法对模型进行了理论上近似求... 基于抗大冲击并衰减振动的工程应用要求 ,提出一种多阻尼介质耦合型非线性隔振器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平方阻尼、线性阻尼、库伦阻尼及非线性弹性元件的耦合 ;通过无量纲变换并结合傅里叶变换和谐波平衡法对模型进行了理论上近似求解 ;具体讨论了非线性特性参数变化引起的传递率特性变化波动 ,分析结果表明多阻尼介质耦合型非线性隔振系统具有多变性态 ,特别是出现了共振前的低频减振特性 ,这些特性的呈现可能还与具体器件的其他初始物理条件有关 ,其应用和控制有待于进一步器件模拟和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介质耦合隔振器 非线性 模型 传递率
下载PDF
双模态耦合系统中耦合阻尼对功率流的影响
10
作者 丁少春 朱石坚 李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19,35,共4页
以简谐激励下双模态耦合系统为例,研究了耦合阻尼对功率流的影响。通过改变耦合阻尼的大小,分析了系统输入功率、系统内损耗和模态间传递功率流的变化规律。由分析结果可见,耦合阻尼对系统功率流的影响不仅限于耗能元件的作用,而且对系... 以简谐激励下双模态耦合系统为例,研究了耦合阻尼对功率流的影响。通过改变耦合阻尼的大小,分析了系统输入功率、系统内损耗和模态间传递功率流的变化规律。由分析结果可见,耦合阻尼对系统功率流的影响不仅限于耗能元件的作用,而且对系统的输入功率和模态间的传递功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耦合振子 功率流 统计能量法 耦合阻尼
下载PDF
二值噪声激励下耦合欠阻尼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亭亭 张慧清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研究了二值噪声激励下耦合欠阻尼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问题.首先,数值模拟二值噪声,研究了噪声参数对二值噪声输出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噪声参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发现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粒子可以在两个势阱之间进行跳跃,而且跳跃的频率随... 研究了二值噪声激励下耦合欠阻尼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问题.首先,数值模拟二值噪声,研究了噪声参数对二值噪声输出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噪声参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发现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粒子可以在两个势阱之间进行跳跃,而且跳跃的频率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描述了噪声对系统输出功率谱以及信噪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一定噪声强度下,功率谱的输出有峰的结构,并且峰值在关键的噪声处达到最大.特别地,对于不同的参数,信噪比的变化呈现非单调性,从而可以找到使信噪比峰值最大的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噪声 耦合阻尼系统 随机共振 功率谱 信噪比
下载PDF
机侧与网侧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协调综合抑制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宝平 林涛 +3 位作者 陈汝斯 张健南 盛逸标 徐遐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56,62,共8页
由于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存在阻尼耦合,针对一种特定振荡模式设计控制器,会对其他频段的振荡模式造成不利的影响。综合考虑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这2种模式,基于模式分离方法设计机侧与网侧附加阻尼控制器,将阻尼耦合问题转化为控制器... 由于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存在阻尼耦合,针对一种特定振荡模式设计控制器,会对其他频段的振荡模式造成不利的影响。综合考虑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这2种模式,基于模式分离方法设计机侧与网侧附加阻尼控制器,将阻尼耦合问题转化为控制器之间的参数协调优化问题。使各控制器之间以及对应同一振荡模式的各通道之间的参数协调配合,以综合抑制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最大限度地降低模式之间的阻尼耦合;在协调优化过程中,对次同步振荡模式的阻尼比阈值进行动态设定,即次同步振荡模式的频率越大,其所需阻尼比的阈值越小。特征值分析与时域仿真结果均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能显著地改善系统各频段的阻尼特性;相比于传统的阻尼控制策略,所提协调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次同步振荡 阻尼耦合 机侧/网侧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 动态阻尼 协调优化
下载PDF
基于耦合系统环境振动试验的结构和TMD参数识别 被引量:5
13
作者 温青 华旭刚 +2 位作者 王修勇 陈政清 孙洪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3-198,220,共7页
为了实现TMD现场调试,提出了一种通过测试结构-TMD耦合系统的环境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频率、阻尼比和模态质量以及TMD的频率和阻尼比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试环境激励下结构和TMD的响应,采用随机子空间算法,评估离散状态矩阵;将离散状... 为了实现TMD现场调试,提出了一种通过测试结构-TMD耦合系统的环境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频率、阻尼比和模态质量以及TMD的频率和阻尼比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试环境激励下结构和TMD的响应,采用随机子空间算法,评估离散状态矩阵;将离散状态矩阵减缩和转化成单自由度结构和TMD耦合连续状态矩阵;并根据连续状态矩阵评估质量比、结构和TMD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数值仿真分析结果发现:①该方法可行且识别结果精度高;②该方法适用于多模态振动结构。单层框架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结构-调谐质量阻尼耦合系统 环境振动测试 随机子空间法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阻尼及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夏栋舟 何益斌 刘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23-2928,共6页
通过全面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中上部结构阻尼、地基土黏滞材料阻尼以及地基基础平动与转动时的辐射阻尼,推导了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耦合阻尼比公式。结合国内外关于阻尼调整系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加速度反应谱的阻尼影响... 通过全面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中上部结构阻尼、地基土黏滞材料阻尼以及地基基础平动与转动时的辐射阻尼,推导了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耦合阻尼比公式。结合国内外关于阻尼调整系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加速度反应谱的阻尼影响因子概念,建立阻尼影响因子η与《规范》中地震影响系数α的关系式。通过耦合阻尼比公式以及提出的η与α的关系式,对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作用加以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后能够增大体系的阻尼性能,并大大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提高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其成果为未来抗震防灾研究与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耦合阻尼 阻尼影响因子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多直驱风机经VSC-HVDC并网系统场内/场网次同步振荡特性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邵冰冰 赵书强 +2 位作者 高本锋 沈俊铃 赵质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35-3846,共12页
针对多直驱永磁风机(direct-drive 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s, D-PMSGs)经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输电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 针对多直驱永磁风机(direct-drive 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s, D-PMSGs)经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输电并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建立D-PMSGs经VSC-HVDC并网系统的动态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研究系统中存在的SSO模式及相关参与因子。结果表明,系统中存在由风电场内风机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场内SSO1模式,以及风电场与外部柔直电网相互作用产生的场网SSO2模式。其中SSO1模式主要受D-PMSGs网侧换流器定直流电压控制环节的影响,SSO2模式主要受D-PMSGs网侧换流器定直流电压控制环节和VSC-HVDC送端整流器定d轴交流电压控制环节的影响。因此,SSO1模式和SSO2模式之间对于D-PMSG参数的变化存在阻尼耦合。进一步分析了D-PMSG参数变化对2种SSO特性的影响,表明阻尼耦合的影响趋同。在PSCAD/EMTDC中搭建D-PMSGs经VSC-HVDC并网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风机 柔性直流输电 特征值分析 次同步振荡 阻尼耦合
下载PDF
采用VSC-HVDC并网的直驱风电场次/超同步振荡特性 被引量:35
16
作者 陈宝平 林涛 +3 位作者 陈汝斯 郭紫昱 盛逸标 徐遐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44-51,共8页
风电、光伏经由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并网外送已经成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的主要输送方式。对于风电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尤其是直驱风电机组与柔性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首先... 风电、光伏经由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并网外送已经成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的主要输送方式。对于风电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尤其是直驱风电机组与柔性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首先,分别建立直驱风电机组与VSC-HVDC的动态模型,并深入分析与推导两者之间的接口矩阵与接口动态方程,进而得到直驱风电机组经VSC-HVDC并网外送的完整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征值分析法计算得到各振荡模式的参与因子,并根据模式参与因子判断出次/超同步振荡模式之间存在阻尼耦合。通过PSCAD/EMTDC进行时域仿真,验证了模型与特征值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一步深入分析风电并网距离/阻抗、直驱风电机组机/网侧控制器与VSC-HVDC送/受端控制器参数对次/超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个控制器参数可同时影响多个次/超同步模式,同一个次/超同步模式可同时受多个控制器参数影响,并且这种阻尼耦合的影响可能趋同(调节控制器参数,耦合的两种模式的阻尼比同向变化),可能趋反(调节控制器参数,耦合的两种模式的阻尼比反向变化),也可能趋同与趋反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 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次同步振荡 超同步振荡 特征值分析 接口矩阵 阻尼耦合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抗震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夏栋舟 何益斌 刘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505-3511,共7页
通过模拟土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选取合理的人工边界及耦合阻尼模型,建立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对比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与普通桩基对上部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异同,同时得到了土体模量... 通过模拟土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选取合理的人工边界及耦合阻尼模型,建立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对比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与普通桩基对上部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异同,同时得到了土体模量与分层、基础埋深、桩径与桩长、砂石垫层模量与厚度以及上部结构特性等因素在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的影响及其基本规律,并与已有相关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较好验证。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耦合阻尼模型 非线性 抗震性能
下载PDF
Quantum fluctuations of mesoscopic damped mutual capacitance coupled double resonance RLC circuit in thermal excitation state 被引量:5
18
作者 XU Xing-Lei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07年第1期73-77,共5页
Mesoscopic damped mutual capacitance coupled double resonance circuit is quantized by the method of damped harmonic oscillator quantization. Hamiltonian is diagonalized by the method of unitary transformation. The ene... Mesoscopic damped mutual capacitance coupled double resonance circuit is quantized by the method of damped harmonic oscillator quantization. Hamiltonian is diagonalized by the method of unitary transformation. The energy spectra of this circuit are given. The quantum fluctuations of the charge and current of each loop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 of thermo- field dynamics (TFD) in thermal excitation state,thermal squeezed vacuum state, thermal vacuum state and vacuum state. It is shown that the quantum fluctuations of the charge and current are related to not only circuit inherent parameter and coupled magnitude, but also quantum number of excitation, squeezed coefficients, squeezed angle and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nd the quantum fluctuation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decay with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观电容耦合阻尼 双谐振 RLC电路 热激发态 量子涨落
下载PDF
结构动态响应计算的模态综合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恽伟君 杜庆龙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4-41,共8页
本文把结构动态特性计算的模态综合超单元法拓广至结构动响应的计算领域。由于结构模态对阻尼矩阵的非正交性带来的耦合阻尼项造成了响应计算的困难,本文采用了保持主对角项阻尼的响应运算,然后根据虚功原理对结果进行了耦合项阻尼的修正。
关键词 结构动态响应 计算 模态综合技术 阻尼矩阵 耦合阻尼 结构模态
全文增补中
层状地基中浅埋隧道的地震反应分析
20
作者 毕继红 邓芃 《结构工程师》 2003年第z1期146-149,共4页
本文从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利用耦合模型研究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这种耦合模型比较好地解决了半无限边界问题、土体的非线性以及土与混凝土接触的问题.通过对某双洞口矩形截面地下隧道的地震分析,研究结构各部位的位移... 本文从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利用耦合模型研究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这种耦合模型比较好地解决了半无限边界问题、土体的非线性以及土与混凝土接触的问题.通过对某双洞口矩形截面地下隧道的地震分析,研究结构各部位的位移以及动应力的分布,为地下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耦合模型 Rayleigh阻尼的拓展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