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低频线谱的阻抗增强环肋圆柱壳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夏齐强 陈志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1-428,共8页
为降低水下航行体的低频线谱,对环肋圆柱壳进行了阻抗增强设计.基于模态分析理论分析了利用机械阻抗进行振声控制的机理,指出利用肋骨的不等截面、附加阻抗增强设计可以有效抑制圆柱壳的低阶"优势模态";根据阻抗失配和波型转... 为降低水下航行体的低频线谱,对环肋圆柱壳进行了阻抗增强设计.基于模态分析理论分析了利用机械阻抗进行振声控制的机理,指出利用肋骨的不等截面、附加阻抗增强设计可以有效抑制圆柱壳的低阶"优势模态";根据阻抗失配和波型转换原理在肋骨腹板上添加振动阻尼物,采用波动理论分析了振动波传递特性,给出了具有高传递损失的阻抗增强肋骨设计方法.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一种阻抗增强环肋圆柱壳结构,对该新型肋骨加强圆柱壳振声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阻抗增强肋骨环肋圆柱壳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壳体振动均方速度,还大幅削弱了低频噪声线谱,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线谱 阻抗增强 环肋圆柱壳 优势模态 声辐射
下载PDF
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变流器导纳重塑方法
2
作者 李珍 唐欣 +2 位作者 何洋 刘鹏宇 李晓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4-713,I0023,共11页
电网电压中的背景谐波作用在并网变流器上产生谐波电流,而并网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性还会映射出新的谐波电流成分。为抑制电网背景谐波对并网电流的影响,文中提出改善并网电流质量的导纳重塑方法。首先,为了消除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性,减... 电网电压中的背景谐波作用在并网变流器上产生谐波电流,而并网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性还会映射出新的谐波电流成分。为抑制电网背景谐波对并网电流的影响,文中提出改善并网电流质量的导纳重塑方法。首先,为了消除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性,减少并网电流谐波成分,构造出内、外环导纳重塑因子的一般形式,将并网变流器重塑为dq坐标系下的对称系统;然后,从减少谐波含量出发,对导纳重塑因子进行合适选择,通过降低变流器导纳值来改善并网电流质量,实现消除变流器频率耦合特性的同时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目的;此外,变流器序导纳模值减小,使得其与电网阻抗构成的回路比曲线更难在幅相平面包围(-1,0)点,有益于并网系统的稳定。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所提导纳重塑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谐波 频率耦合 阻抗增强 谐波抑制
下载PDF
基于斩波稳定技术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3
作者 陈泽锴 卢宏斌 +1 位作者 汪家奇 申人升 《微处理机》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为满足模拟前端检测电路的低噪声、低失调的要求,介绍一种采用0.18μm CMOS工艺制作的基于斩波稳定技术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采用斩波稳定技术降低失调与低频1/f噪声,利用可编程增益级提高模拟前端电路输出摆幅的利用率,以满足不同环境... 为满足模拟前端检测电路的低噪声、低失调的要求,介绍一种采用0.18μm CMOS工艺制作的基于斩波稳定技术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采用斩波稳定技术降低失调与低频1/f噪声,利用可编程增益级提高模拟前端电路输出摆幅的利用率,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检测需求。该款放大器从1 Hz到10 kHz的等效输入噪声积分值为1.43μV,使用阻抗增强电路实现4.52 GΩ的运放输入阻抗;采用C-2C电容阵列作为可变电容阵列,可实现0~15倍最小步长1/64倍的增益调节,对于需要精细化调节增益的低噪声电路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斩波稳定技术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阻抗增强电路
下载PDF
双层圆柱壳结构减振设计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夏齐强 楼伟锋 陈志坚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为降低双层圆柱壳动力舱结构振动辐射噪声,对双层圆柱壳进行了减振设计和模型试验研究。基于环肋结构增抗原理和模态振动控制理论,提出了非均匀阻抗增强环肋结构形式;为减小双层壳间振动波的传递,将阻振质量和粘弹性夹层引入到实肋板结... 为降低双层圆柱壳动力舱结构振动辐射噪声,对双层圆柱壳进行了减振设计和模型试验研究。基于环肋结构增抗原理和模态振动控制理论,提出了非均匀阻抗增强环肋结构形式;为减小双层壳间振动波的传递,将阻振质量和粘弹性夹层引入到实肋板结构设计中,采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复合阻波特性。联合应用非均匀阻抗增强环肋和复合阻波肋板设计了一种双层壳模型,并开展了空气中两端简支和水下悬浮激振试验;将设计模型测试结果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基准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设计模型较原结构振动明显减弱,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验证了双层壳结构减振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圆柱壳 减振设计 阻抗增强 复合阻波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辐射噪声线谱削峰的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声学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夏齐强 陈志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8,共7页
为降低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线谱,提出了一种弱辐射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采用机械阻抗理论分析了环肋圆柱壳模态响应幅值控制机理;引入圆截面内运动假设,利用模态展开法推导了环肋径向机械阻抗表达式;基于阻抗失配、波形转换原理,设计了阻... 为降低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线谱,提出了一种弱辐射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采用机械阻抗理论分析了环肋圆柱壳模态响应幅值控制机理;引入圆截面内运动假设,利用模态展开法推导了环肋径向机械阻抗表达式;基于阻抗失配、波形转换原理,设计了阻抗加强环肋模型,并利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其隔振性能;考虑壳间托板的强耦合作用,对托板进行了阻波设计.将阻抗增强肋骨和复合阻波托板联合应用到双层壳结构声学设计中,数值分析了设计前后双层壳振动与声辐射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双层加肋圆柱壳能有效实现辐射噪声线谱削峰,振动均方速度、辐射声功率和辐射声压大幅降低,具有显著的减振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加肋圆柱壳 振声性能 线谱削峰 阻抗增强 阻波 结构声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电流源的10bit电流舵DAC 被引量:1
6
作者 潘诚 雷倩倩 +2 位作者 高宇飞 于鹏 冯松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第7期10-14,共5页
文中设计了一款10 bit 250 MS/s的电流舵数模转换器(DAC),通过在DAC中引入阻抗增强型共源共栅电流源结构来提升DAC静态性能。整体电路采用了分段式电流舵结构,高6位为温度计码,低4位为二进制码。基于SMIC 28 nm CMOS工艺,对所设计的DAC... 文中设计了一款10 bit 250 MS/s的电流舵数模转换器(DAC),通过在DAC中引入阻抗增强型共源共栅电流源结构来提升DAC静态性能。整体电路采用了分段式电流舵结构,高6位为温度计码,低4位为二进制码。基于SMIC 28 nm CMOS工艺,对所设计的DAC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0.9 V电源电压下,DAC的积分非线性误差和微分非线性误差的最大绝对值分别为0.06 LSB和0.01 LSB;在输入频率为1.0875 MHz,采样速率38.4 MS/s时,DAC的无杂散动态范围为65.3 dB;与传统相同性能的电流舵DAC相比,电流源单元的面积减少了约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式 阻抗增强型共源共栅 电流舵DAC 温度计码 二进制码
下载PDF
非线性负载接入孤网的电压与谐波协同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俊 顾天琪 +1 位作者 李嘉 刘燕燕 《电力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102,共3页
此处首先建立了并联逆变器系统的分层控制模型,提出了增强型虚拟阻抗与谐波补偿器实现了对非线性负载电流和功率的均分且同时抑制了谐波电压,并通过二次控制将微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到额定值。最后通过系统仿真与原理样机实验充分验证了... 此处首先建立了并联逆变器系统的分层控制模型,提出了增强型虚拟阻抗与谐波补偿器实现了对非线性负载电流和功率的均分且同时抑制了谐波电压,并通过二次控制将微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到额定值。最后通过系统仿真与原理样机实验充分验证了所提控制技术对于并联逆变器系统在非线性负载条件下稳定运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并联逆变器 分层控制模型 增强型虚拟阻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