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然与人文耦合视域的高寒生态功能区宜居性评价及阻滞因子诊断--以青海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殷悦 周侃 +1 位作者 湛东升 陈妤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2-1008,共17页
宜居性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厘清高寒生态功能区宜居性及其阻滞因子,是精准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内宜居水平并促进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前提。基于城乡宜居性评价基本范式、顾及高寒生态功能区人居系统的独特性,... 宜居性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厘清高寒生态功能区宜居性及其阻滞因子,是精准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内宜居水平并促进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前提。基于城乡宜居性评价基本范式、顾及高寒生态功能区人居系统的独特性,从自然与人文耦合视域构建由自然环境、居住环境、设施环境、社会环境4个维度、8个一级指标及2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寒生态功能区宜居性指标体系,以青海省45个县域单元为例定量评价其宜居性及阻滞因子,并探讨宜居性与生态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交互关系。结果显示:(1)青海省总体宜居水平偏低,并呈现由河湟谷地生态区、柴达木盆地生态区、环青海湖生态区、三江源生态区依次递减的地域分异;(2)宜居水平和生态重要性的空间耦合不协调,三江源生态区等生态重要区的宜居水平低,宜居水平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均成正比;(3)青海省宜居性主要受到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阻滞,生态地理分区层面,在自然因子的主要制约下,三江源生态区、环青海湖生态区、柴达木盆地生态区分别受设施、居住、社会环境的强约束;(4)针对不同生态地理分区宜居性特征提出未来人口引导及宜居性优化模式,即按宜居性及社会经济生态引力明确人口集聚型、疏散型和稳定型3种空间集疏类型,通过人口城镇化、就业移民、教育移民等跨区域移民及就近生态移民增强宜居性与人口分布的空间适配性,以三江源生态区等弱势区域以及饮水设施、道路设施、物流配送、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阻滞因子为重点,提升高寒生态功能区人居系统的设施配置与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性 阻滞因子 自然与人文耦合 生态地理分区 高寒生态功能区
下载PDF
研究揭示控制潮土中不同形态磷迁移的阻滞因子
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2期91-91,共1页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揭示了阻控潮土中不同形态磷迁移的关键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 mental Safety)》。
关键词 阻滞因子 生态毒理学 潮土 不同形态磷 创新团队 环境保护 关键因子 有机污染
下载PDF
砂质壤土中农药阿特拉津阻滞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毛萌 任理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6-281,共6页
采用批量平衡法和流动平衡法对农药阿特拉津在砂质壤土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 ,获得表征其在水 土间分配的吸附常数 ,计算出阿特拉津在该质地土壤中运移的阻滞因子 ;同时 ,由易混合置换实验中测定的阿特拉津出流动态 ,通过求解对流 ... 采用批量平衡法和流动平衡法对农药阿特拉津在砂质壤土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 ,获得表征其在水 土间分配的吸附常数 ,计算出阿特拉津在该质地土壤中运移的阻滞因子 ;同时 ,由易混合置换实验中测定的阿特拉津出流动态 ,通过求解对流 弥散方程的反问题 ,获得了砂质壤土对该农药的吸附特性参数 .此外 ,还利用阿特拉津的若干物化参数 ,求取了它的阻滞因子 .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土壤 吸附 分配系数 阻滞因子 除草剂
下载PDF
不同质地土壤中铜离子运移阻滞因子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庆玲 徐绍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0-935,共6页
采用等温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确定了重金属铜离子在3种不同质地土壤(砂质壤土,粉砂质粘土,壤质砂土)中的阻滞因子R,然后,结合混合置换实验中测定的铜离子和示踪剂离子的出流动态,采用了确定性平衡对流-弥散方程和确定性非平衡两区对流-弥... 采用等温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确定了重金属铜离子在3种不同质地土壤(砂质壤土,粉砂质粘土,壤质砂土)中的阻滞因子R,然后,结合混合置换实验中测定的铜离子和示踪剂离子的出流动态,采用了确定性平衡对流-弥散方程和确定性非平衡两区对流-弥散方程计算阻滞因子R。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线形吸附方程可以准确描述铜离子的吸附特性;确定性平衡模型计算的R值与实测值接近;采用混合置换实验结合对流-弥散方程计算阻滞因子的方法耗时较长,精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对流-弥散方程 混合置换实验 阻滞因子 穿透曲线
下载PDF
先兆早产孕妇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孕酮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敏 胡娅萍 +3 位作者 王莹 蒋婷婷 陈朝丽 孙国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74-78,共5页
目的探究先兆早产孕妇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progesterone-induced blocking factor,PIBF)、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孕酮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探究先兆早产孕妇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progesterone-induced blocking factor,PIBF)、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孕酮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18例先兆早产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足月分娩组(69例)和早产组(49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分娩的正常单胎妊娠孕妇58例纳入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孕妇血清PIBF、IL-8、TNF-α、孕酮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先兆早产孕妇血清PIBF、IL-8、TNF-α、孕酮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早产组、足月分娩组孕妇血清PIBF和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早产组孕妇血清PIBF和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分娩组(均P<0.05),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足月分娩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先兆早产孕妇血清PIBF、IL-8、TNF-α、孕酮水平对妊娠结局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1、0.781、0.731、0.75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如下:PIBF为63.3%和89.9%,IL-8为67.3%和91.3%,TNF-α为69.4%和82.6%,血清孕酮为89.8%和52.2%;四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958,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87.0%,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结论先兆早产孕妇血清PIBF、IL-8、TNF-α、孕酮水平均呈相对异常表达状态,联合检测此四项指标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诱导阻滞因子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孕酮 早产
下载PDF
土壤液土比对土娄土NH_4^+运移阻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 张一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通过土娄土不同土壤液土比条件下 NH+4 饱和流运移试验 ,定量描述了土壤液土比对 NH+4 运移阻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液土比由 0 .36 72增加到 0 .7134 ,相应的 NH+4 饱和流运移阻滞因子由 7.494减小到4.40 9,具有明显的土壤液土... 通过土娄土不同土壤液土比条件下 NH+4 饱和流运移试验 ,定量描述了土壤液土比对 NH+4 运移阻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液土比由 0 .36 72增加到 0 .7134 ,相应的 NH+4 饱和流运移阻滞因子由 7.494减小到4.40 9,具有明显的土壤液土比效应 ;NH+4 饱和流运移阻滞因子与土壤液土比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液土比 阻滞因子 LOU土 土壤交换性溶质运移 氨离子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0
7
作者 林景美 陈秋霞 +2 位作者 马宁 张林静 周知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943-946,共4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间苯三酚注射...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止血、腹痛、腰酸),内分泌因子E2、P、β-HCG水平,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PIB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30/32)vs.62.06%(18/29)](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腰酸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92±0.51)d vs.(4.58±0.98)d,(3.01±0.67)d vs.(5.02±1.02)d,(1.98±0.21)d vs.(3.87±0.68)d](P<0.05);观察组E2、P、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 498.20±385.97)pg/ml vs.(1 203.97±302.83)pg/ml,(36.94±7.36)ng/ml vs.(30.86±6.98)ng/ml,(182 313.09±3 271.09)mIU/ml vs.(167 973.08±3 287.13)mIU/ml](P<0.05);观察组PIB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01±1.25)ng/ml vs.(4.93±1.07)ng/m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2/32)vs.20.68%(6/29)](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管阻力,提高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微缓解,提高黄体功能,促进胎儿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间苯三酚 先兆流产 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 内分泌因子
下载PDF
大学口语教学的阻滞因子与创新策略
8
作者 周进 《科教文汇》 2014年第14期87-88,共2页
口语能力被视作衡量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语言环境的缺失,我国口语课程存在着诸多阻滞因子。为有效提高大学口语教学的效率,教学中应导入可操作性、交际性和拓展性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口语教学 阻滞因子 创新策略
下载PDF
叶酸利用度、孕酮诱导阻滞因子及白介素-6血清水平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琳 李清瑞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叶酸利用度、孕酮诱导阻滞因子及白介素-6血清水平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先兆早产单胎妊娠孕妇,根据分娩结局分为早产组(54例)和足月分娩组(53例),另择同期4... 目的分析叶酸利用度、孕酮诱导阻滞因子及白介素-6血清水平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先兆早产单胎妊娠孕妇,根据分娩结局分为早产组(54例)和足月分娩组(53例),另择同期45例单胎正常妊娠孕妇做对照组,分析三组一般临床资料并比较三组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白介素-6和叶酸利用度情况,以先兆流产足月产、早产为因变量,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白介素-6和叶酸利用度为自变量,分析早产和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叶酸利用能力风险比较,早产组无风险、低风险人数比例低于足月分娩组、对照组,中风险、高风险人数比例高于足月分娩组、对照组(P<0.05);三组血清指标比较,对照组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水平高于足月分娩组、早产组;白介素-6水平低于足月分娩组、早产组(P<0.05);Pearson检验分析,叶酸利用能力、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与先兆早产呈负相关,白介素-6水平与先兆早产呈正相关,经二元逻辑回归相关性分析,叶酸利用能力、孕酮诱导阻滞因子降低以及白介素-6水平升高是先兆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叶酸利用度、白介素-6、孕酮诱导阻滞因子均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具有密切联系,临床可以通过观察以上指标来预测先兆早产孕妇的妊娠结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利用度 孕酮诱导阻滞因子 白介素-6
下载PDF
孕宝煎剂对先兆流产患者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吴昕 李艳青 胡俊攀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678-568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孕宝煎剂对血清孕酮(P)、雌二醇(E_2)、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PIBF)的浓度的影响,以及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孕宝煎剂对先兆流产患者PIBF及内分泌因子的影响,从母胎免疫调控及内分泌... 目的:通过观察孕宝煎剂对血清孕酮(P)、雌二醇(E_2)、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PIBF)的浓度的影响,以及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孕宝煎剂对先兆流产患者PIBF及内分泌因子的影响,从母胎免疫调控及内分泌角度探讨孕宝煎剂的安胎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6年2月-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20例确诊为先兆流产的患者,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给予孕宝煎剂量口服,对照组给予孕康口服液口服。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P、β-HCG、E_2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PIBF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试验组治疗后外周血清PIBF、E_2、P、β-HCG值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外周血清β-HCG与PIBF具有正相关性(r=0.766)。结论:孕宝煎剂能明显改善先兆流产患者先兆流产的症状,提高外周血清PIBF、E_2、P、β-HCG的水平,改善黄体功能,提高母胎免疫耐受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保胎成功率,进一步论证了固肾安胎是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内分泌 保胎 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 孕宝煎剂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剪接变异体GAS5_O1增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
11
作者 张斯玮 Gwyn T.Williams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61,共14页
在多种肿瘤中,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growth-arrest specific transcript 5,GAS5)高表达与患者的良好生存期相关。GAS5存在多种剪接变异体,本研究探讨GAS5部分剪接变异体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模式。并基于对凋亡诱导敏感的慢... 在多种肿瘤中,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growth-arrest specific transcript 5,GAS5)高表达与患者的良好生存期相关。GAS5存在多种剪接变异体,本研究探讨GAS5部分剪接变异体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模式。并基于对凋亡诱导敏感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系K562,研究GAS5部分剪接变异体对K562细胞自身增殖、凋亡以及对靶向药物伊马替尼(imatinib,IM)的敏感性的影响。反转录PCR结果显示,GAS5剪接模式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NB4和KASUMI-1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相较于指数增长期,GAS5_AE表达水平在细胞密度引起的生长停滞期有一定程度的累积。通过核转染,将GAS5剪接变异体(pcDNA3-GAS5_1B、-GAS5_2B、-GAS5_3A、-GAS5_4A、-GAS5_O1或-GAS5_AE)转入K562细胞的单克隆株中。通过台盼蓝染色、吖啶橙染色后进行细胞计数,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瞬时转染GAS5剪接变异体并无抑制细胞的基础增殖或增强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建立GAS5_O1的稳定转染株,延长培养时程并计算倍增时间,发现GAS5_O1的表达水平和倍增时间成正比(R^(2)=0.5692)。在稳转株O1-C8中观察到GAS5_O1可促进IM引起的细胞生长抑制(56.94%±2.84%vs.36.07%±2.32%,P<0.05)和凋亡(29.33%±1.30%vs.52.00%±2.52%,P<0.05)。上述结果表明,GAS5_O1的上调可能增加CML细胞的倍增时间,并使CML细胞对IM处理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 剪接变异体 慢性髓系白血病 凋亡
下载PDF
硝基苯在渭河沉积物中双模式吸附阻滞因子
12
作者 邱立萍 王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1-767,共7页
采用批量平衡法对硝基苯在渭河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和性状对硝基苯的吸附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力场对硝基苯会发生竞争吸附,以Linear和Langmuir等温吸附式耦合的双模式吸附模型可... 采用批量平衡法对硝基苯在渭河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和性状对硝基苯的吸附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力场对硝基苯会发生竞争吸附,以Linear和Langmuir等温吸附式耦合的双模式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硝基苯在河流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以此获得表征其在沉积物中吸附的特性参数,通过求解对流-弥散方程的反问题,获得了双模式吸附阻滞因子数学表达式,计算出硝基苯在该沉积物中吸附的阻滞因子,并得出阻滞因子越小,硝基苯污染的环境风险越大,不仅为硝基苯在河流-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提供了可靠参数,而且可有效预警硝基苯污染的风险程度,为管理部门提供污染防治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 河流沉积物 等温吸附 双模式模型 阻滞因子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阻滞药赛妥珠单抗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叶红 白秋江 雷兵团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7期958-960,共3页
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为肿瘤坏死因子阻滞药,是一种聚乙二醇人源化Fab,片段的抗INF—α单克隆抗体,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vb)有专属性,结合大致40千道尔顿聚乙二醇。商品名:CIMZIA。2008年4月22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克罗... 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为肿瘤坏死因子阻滞药,是一种聚乙二醇人源化Fab,片段的抗INF—α单克隆抗体,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vb)有专属性,结合大致40千道尔顿聚乙二醇。商品名:CIMZIA。2008年4月22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克罗恩病(crongdicease)。赛妥珠单抗由含214个氨基酸的轻链和含229个氨基酸的重链组成,分子量大约91千道尔顿。赛妥珠单抗为无菌、白色、冻干粉末。美国药典规定,用1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pH约为5.2,溶解后i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妥珠单抗 克罗恩病 肿瘤坏死因子阻滞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趋化因子阻滞剂——治疗肾脏病的新手段
14
作者 胡可斌 唐政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55-558,共4页
关键词 趋化因子阻滞 肾脏病 治疗
下载PDF
01064 α-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治疗RA较甲氨蝶呤更有效
15
作者 马培奇 《国外药讯》 2001年第1期30-30,共1页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0年11月30日上发表的两篇论文结论,无论是单用、或并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Ⅰ),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Ⅱ)或抗TNFα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Ⅲ)减缓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损害...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0年11月30日上发表的两篇论文结论,无论是单用、或并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Ⅰ),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Ⅱ)或抗TNFα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Ⅲ)减缓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损害的作用均较单用(Ⅰ)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肿瘤坏死因子阻滞 RA 甲氨蝶呤 单克隆抗体 疗效
下载PDF
砂质壤土中重金属离子运移阻滞系数的模拟(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庆玲 徐绍辉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采用批量平衡吸附实验对重金属铜离子在砂质壤土中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计算出铜离子在饱和砂质壤土中运移的阻滞因子R;同时,由易混合置换实验中测定的铜离子穿透曲线结合示踪剂Cl- 的出流动态,应用CXTFIT2 .1软件,通过求解对流-弥散方... 采用批量平衡吸附实验对重金属铜离子在砂质壤土中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计算出铜离子在饱和砂质壤土中运移的阻滞因子R;同时,由易混合置换实验中测定的铜离子穿透曲线结合示踪剂Cl- 的出流动态,应用CXTFIT2 .1软件,通过求解对流-弥散方程的逆问题对铜离子在砂质壤土中的阻滞参数进行模拟,拟合值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拟合值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阻滞因子 穿透曲线 模拟
下载PDF
非饱和土壤阻滞核素迁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天伟 霍丽娟 李一菲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511-514,共4页
核素迁移性是确定所选核废物处置库库址是否适宜的核心问题之一。阻滞因子Rd可反映溶质运移过程受阻滞的特性。对近年来非饱和土壤中Rd值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土壤 核素迁移 阻滞因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阻滞增长模型的全国人口预测
18
作者 刘令 杨力 谢嘉宁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第11期220-220,共1页
本文依据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人口数据,建立了阻滞增长模型,并通过1975-2010年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利用此模型实现了对未来总人口的预测,发现我国人口总数将在2040年达到峰值,为15.18亿人,峰值后总人口数量将... 本文依据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人口数据,建立了阻滞增长模型,并通过1975-2010年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利用此模型实现了对未来总人口的预测,发现我国人口总数将在2040年达到峰值,为15.18亿人,峰值后总人口数量将稍作降低,最终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滞因子 阻滞增长模型 固有增长率
下载PDF
隔离材料对复合污染物的运移阻滞效应研究
19
作者 尹康 刘霖 白瑞刚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61-565,共5页
为了解复合污染物在隔离屏障中的运移情况,以膨润土、硅藻土、粉煤灰为隔离材料,通过柱模拟试验得到扩散曲线,分析得出:单一污染条件下,苯酚的扩散速度大于铅的扩散速度。随着污染物浓度增加,扩散系数也会增大。膨润土对铅的吸附效果最... 为了解复合污染物在隔离屏障中的运移情况,以膨润土、硅藻土、粉煤灰为隔离材料,通过柱模拟试验得到扩散曲线,分析得出:单一污染条件下,苯酚的扩散速度大于铅的扩散速度。随着污染物浓度增加,扩散系数也会增大。膨润土对铅的吸附效果最佳,硅藻土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复合污染条件下,加入硅藻土可明显降低苯酚的扩散系数,加入粉煤灰可明显降低铅的扩散系数;对比单一污染物,复合污染条件下污染物的扩散系数增大,对铅的扩散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材料 复合污染物 扩散系数 阻滞因子 单位吸附量
下载PDF
LncRNA GAS5通过miR-21调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刘涛 支中正 +4 位作者 王英杰 李富平 周付超 康健 何志敏 《骨科》 CAS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目的 明确长链非编码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LncRNA GAS5)与微小RNA-21(miR-21)的关系,阐明LncRNA GAS5调控miR-21参与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建立脊髓损伤大鼠和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 目的 明确长链非编码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LncRNA GAS5)与微小RNA-21(miR-21)的关系,阐明LncRNA GAS5调控miR-21参与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建立脊髓损伤大鼠和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模型;沉默和过表达GAS5,构建下调shGAS5表达的慢病毒,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ncRNA GAS5与miR-21存在结合位点等。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等探究GAS5与miR-21的结合位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miR-21、GAS5、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基因、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B淋巴细胞瘤(Bcl)-2相关X基因(Bax)、Bcl-2和蛋白激酶B(AKT)的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 3、Bax、Bcl-2、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TUNEL技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中miR-21、Bcl-2及pAKT表达水平降低(P<0.05),GAS5、PTEN、Bax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均升高(P<0.05)。PC-12体外培养与OGD/R损伤后出现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类似结果,且于OGD/R处理后2 h最显著。GAS5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结合miR-21,进而调控下游PTEN信号通路。下调GAS5或过表达miR-21可抑制PC-12细胞凋亡(P<0.05)。结论 GAS5通过结合miR-21,上调PTEN并抑制AKT磷酸化,进而促进脊髓损伤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长链非编码RNA 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 微小RNA-21 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