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类文明发展看区域阻滞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
作者 梅伟 张良成 +1 位作者 江伟 田玉科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61-564,共4页
一、人类文明发展简史和对疼痛的认知人类社会发展最早期的原始社会可能长达二三百万年,这一阶段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用火,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只用了几千年,这一阶段农业快速发展,解决了粮... 一、人类文明发展简史和对疼痛的认知人类社会发展最早期的原始社会可能长达二三百万年,这一阶段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用火,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只用了几千年,这一阶段农业快速发展,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人类发明了文字,之后数学、天文学、医学、宗教和哲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 区域阻滞技术 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领结征”髂筋膜阻滞技术在髋关节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吴刚 汪辉 +3 位作者 陈刚 王萍 赵仕浩 汪方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7期783-788,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领结征”髂筋膜阻滞技术在髋关节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铜陵市人民医院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髋骨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领结征”髂筋膜阻滞技术在髋关节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铜陵市人民医院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髋骨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术后静脉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镇痛方案基础上行超声引导“领结征”髂筋膜阻滞技术。比较两组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2 h(T_(0))、6 h(T_(1))、12 h(T_(2))、24 h(T_(3))和48 h(T_(4))被动视觉模拟量表(PVAS)评分和主动视觉模拟量表(IVAS)评分。比较两组睡眠满意度、镇痛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48 h内追加阿片类药物剂量更少,离床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出院时Harri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VAS评分、I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在T_(1)~T_(4)时间点,观察组的PVAS评分、I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的睡眠质量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领结征”髂筋膜阻滞技术可在髋关节术后中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筋膜阻滞技术 髋关节 镇痛
下载PDF
区域阻滞技术在无阿片类药物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仲洁 廖刃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61-663,共3页
随着对长效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已成为临床重要需求,其中区域阻滞技术因其确切的镇痛效果在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区域阻滞技术在神经外科、乳腺外科、胸科等具有代表性的手术中实施... 随着对长效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已成为临床重要需求,其中区域阻滞技术因其确切的镇痛效果在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区域阻滞技术在神经外科、乳腺外科、胸科等具有代表性的手术中实施无阿片类药物麻醉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阻滞 无阿片类药物麻醉 超声引导下阻滞技术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亚利 甘美勤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n=60)。选取L2-L3间...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n=60)。选取L2-L3间隙为椎管内麻醉穿刺点,EP组穿刺成功后启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持续输注剂量10 mL/h。DPE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刺破硬脊膜,不进行蛛网膜下腔给药,退出腰麻针,置管后连接脉冲式全自动注药泵,持续剂量5 mL/h,随后每隔1 h自动脉冲式注药一次5 mL;两组镇痛泵麻醉药液均为0.08%盐酸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首次剂量8 mL,自控镇痛量5 mL,锁定时间30 min。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30 min(T1)、1h(T2)、分娩时(T3)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产程、镇痛泵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麻醉药物使用总量;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T0、T1、T2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T3时点VAS评分小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镇痛起效时间快,PCA按压次数、镇痛药液总量比P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总产程及1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联合PIEP技术用于分娩镇痛,具有更好的镇痛效应,起效时间短,药物总量少,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 分娩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凯 李宝强 +3 位作者 葛磊 徐茂华 高岳 张念亮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10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6.67岁;身体...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10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6.67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1.3~27.2 kg/m2,平均BMI 24.08 kg/m2。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Ⅰ组)、胸椎旁阻滞罗哌卡因镇痛组(Ⅱ组)和胸椎旁阻滞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镇痛组(Ⅲ组)。记录患者神经阻滞时、2 h各时间点基础指标,记录拔管后30 min、2 h、24 h、48 h、72 h静息和咳嗽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随访3 d,记录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度。术前1 d及术后48 h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阻滞后2 hⅠ组、Ⅱ组血压[(79.94±1.12)mmHg、(80.83±1.43)mmHg]、心率[(80.95±1.32)次/分、(79.99±1.29)次/分]、血氧饱和度[(96.17±0.83)%、(96.39±0.41)%]低于神经阻滞时[(85.51±2.12)mmHg、(84.01±1.92)mmHg,(82.32±1.22)次/分、(81.98±1.29)次/分,(97.40±0.49)%、(96.84±0.51)%],而呼吸频率[(19.48±1.19)次/分、(18.99±1.73)次/分]高于神经阻滞时[(18.37±1.29)次/分、(18.19±1.43)次/分];其中Ⅲ组患者血压[(85.11±1.29)mmHg]、心率[(82.85±1.22)次/分]、血氧饱和度[(97.02±0.29)%]明显高于Ⅰ组、Ⅱ组,呼吸频率[(17.93±1.64)次/分]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拔管后2 h、24 h、48 h及72 h时3组静息时和咳嗽时VAS评分[2 h:静息时(4.85±0.84)分、(4.91±0.73)分、(3.83±0.43)分;咳嗽(5.45±0.65)分、(5.53±0.68)分、(4.12±0.47)分。24 h:静息时(4.48±0.32)分、(4.39±0.28)分、(3.11±0.32)分,咳嗽(5.12±0.65)分、(5.01±0.41)分、(3.59±0.32)分。48 h:静息时(4.12±0.51)分、(4.18±0.32)分、(2.74±0.22)分,咳嗽(4.58±0.43)分、(4.71±0.39)分、(3.12±0.27)分。72 h:静息时(3.23±0.23)分、(3.31±0.19)分、(2.49±0.22)分,咳嗽(3.45±0.31)分、(3.51±0.28)分、(2.77±0.18)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拔管后72 h低于拔管后2 h、24 h、48 h,拔管后48 h低于拔管后2 h、24 h,拔管后24 h低于拔管后2 h;同时拔管后2 h、24 h、48 h及72 h时Ⅲ组静息时和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按压次数[(18.32±4.58)次]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36.43±6.93)次、(35.12±5.4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镇痛满意度(100%)明显高于Ⅰ组(85%)和Ⅱ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3组患者者SAS评分[(54.59±5.43)分、(55.74±4.86)分、(47.39±4.93)分]及SDS评分[(53.83±5.13)分、(54.01±4.38)分、(47.57±4.30)分]均明显降低,且Ⅲ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可有效增强镇痛、延长镇痛作用时间,减少并发症、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椎旁阻滞技术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柯劭 杨宗芝 +1 位作者 李玉忠 张扬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8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硬膜外阻滞镇痛或DPE镇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Bromage评分量表分别评估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8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硬膜外阻滞镇痛或DPE镇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Bromage评分量表分别评估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泵(PCA)按压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后30 min、60 min及宫口开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更短,PCA按压次数更少,Bromage评分更低(P<0.01)。结论DPE可有效减轻初产妇分娩疼痛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起效快,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分娩镇痛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联合程序间歇硬膜外推注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7
作者 刘晋英 郭哲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技术联合程序间歇硬膜外推注(PIEB)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行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135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DPE+PIEB组... 目的 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技术联合程序间歇硬膜外推注(PIEB)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行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135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DPE+PIEB组(n=70)和DPE+连续硬膜外输注(CEI)组(n=65)。2组产妇均行DPE阻滞技术进行麻醉,在此基础上,DPE+PIEB组产妇连接PIEB镇痛泵进行镇痛,DPE+CEI组产妇使用连续输注泵进行镇痛,2组产妇均使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进行自控镇痛。比较2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2、4、6、8、10、20、30 min及2、3.5、5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脐带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产妇镇痛10 min时VAS评分≤3分者占比、充分镇痛时间、PCEA按压次数、镇痛20 min时S_(2)阻断者占比、罗哌卡因总用量,母婴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后2、4、6、8、10 min及3.5、5 h, DPE+PIEB组产妇VAS评分低于DPE+CEI组(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脐带动脉血的pH值、PaCO_(2)、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E+PIEB组产妇镇痛10 min时VAS评分≤3分者占比、镇痛20 min时S_(2)阻断者占比高于DPE+CEI组,充分镇痛起效时间短于DPE+CEI组,PCEA按压次数、罗哌卡因总用量少于DPE+CEI组(P<0.05)。2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PE联合CEI相比,DPE联合PIEB镇痛模式可以使麻醉药物得到更好的扩散,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产妇中可起到较好、较快的镇痛效果,且不会增加母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 程序间歇硬膜外推注 镇痛 母婴结局
下载PDF
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创伤胫腓骨骨折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8
作者 侯赛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38-40,共3页
探究在老年创伤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给予区域神经阻滞技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深入的分析我们医院骨科在某个时间段内就诊的55例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资料、信息(2022年3月-2023年5月),对55例实施双盲分组,其中参照组27例给予全麻,试验... 探究在老年创伤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给予区域神经阻滞技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深入的分析我们医院骨科在某个时间段内就诊的55例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资料、信息(2022年3月-2023年5月),对55例实施双盲分组,其中参照组27例给予全麻,试验组28例给予区域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后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麻醉药物使用量更少(P<0.001);在平均动脉压方面,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01);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参照组更低(P=0.031)。结论 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用在创伤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可以起到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不仅可以减少麻醉中药物的使用量,还能减少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和疼痛,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创伤 胫腓骨骨折 区域神经阻滞技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影响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月 李彦平 张乐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带状疱疹及预防远期后遗神经痛(PHN)效果的相关因素,为皮神经阻滞技术应用于社区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50例于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应用皮神经阻滞技术进行治疗,采用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的... 目的探讨影响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带状疱疹及预防远期后遗神经痛(PHN)效果的相关因素,为皮神经阻滞技术应用于社区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50例于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应用皮神经阻滞技术进行治疗,采用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的方法,评价不同因素下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的150例带状疱疹患者中,PHN发生率为8%;疼痛的缓解程度与年龄、皮疹出现后治疗介入时间、皮损面积相关(P<0.05),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即:中青年、介入治疗时间早、皮损面积小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结论皮神经阻滞技术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明确,针对特定人群的治疗效果更佳。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对社区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提早就医;在治疗中,评估就诊患者的一般情况,在适宜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皮神经阻滞技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浅谈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鹏 史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217-2219,共3页
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SG)又称颈胸交感神经节。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颈部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意外的明显镇痛效果,引起人们对阻断星状神经节这项治疗方法的广泛关注。此后许多年中,曾一度... 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SG)又称颈胸交感神经节。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颈部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意外的明显镇痛效果,引起人们对阻断星状神经节这项治疗方法的广泛关注。此后许多年中,曾一度采用外科颈部交感神经离断术治疗癌性疼痛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 阻滞技术 进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天宇 李娜 +1 位作者 窦芊 李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60例开腹性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对照组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60例开腹性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对照组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不良反应,术后2、4、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浮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各个时刻VAS评分均低于同一时刻的对照组,术后追加镇痛药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可减少腹部手术术中血压、心率的浮动,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且减少腰硬联合麻醉药量及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腹横筋膜阻滞技术 腹部手术 超声引导
下载PDF
小关节阻滞技术在缓解PKP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杰 焦洪新 +2 位作者 陈志红 徐宏扣 李晓苏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4期530-531,共2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老年人群的常见创伤,PKP手术是此类患者的经典手术方案,但少数患者术后仍残留有一定的腰背痛,称之为“残余痛” [1]。本研究在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治...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老年人群的常见创伤,PKP手术是此类患者的经典手术方案,但少数患者术后仍残留有一定的腰背痛,称之为“残余痛” [1]。本研究在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对29例此类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小关节阻滞技术进行处理,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P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残余痛 小关节阻滞技术
下载PDF
小儿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及用药新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卫军 詹江华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6期2606-2609,共4页
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是小儿麻醉领域最为普及和常用的区域阻滞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起效快速、可靠、费用较低、降低全麻药用量、术后镇痛充分,且不影响呼吸以及发生尿潴留等优点。既往常用单次注射,阻滞节段和作用时间受到限制,且... 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是小儿麻醉领域最为普及和常用的区域阻滞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起效快速、可靠、费用较低、降低全麻药用量、术后镇痛充分,且不影响呼吸以及发生尿潴留等优点。既往常用单次注射,阻滞节段和作用时间受到限制,且容易产生较严重的并发症。新的局部麻醉药、复合用药在力争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降低局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大拓展了其临床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 硬膜外间隙 阻滞技术 局部麻醉药
下载PDF
“8”字钢板临时骨骺阻滞技术治疗儿童肢体过度生长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竟一 李承鑫 +1 位作者 张学军 孙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200-2203,共4页
目的探讨"8"字钢板临时骨骺阻滞技术在治疗小儿肢体过度生长中的应用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009年5月至2017年1月,应用"8"字钢板临时骨骺阻滞技术对25例由于肢体过度生长而导致的下肢不等长患儿进行矫治。术后... 目的探讨"8"字钢板临时骨骺阻滞技术在治疗小儿肢体过度生长中的应用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009年5月至2017年1月,应用"8"字钢板临时骨骺阻滞技术对25例由于肢体过度生长而导致的下肢不等长患儿进行矫治。术后定期拍摄下肢力线片,了解双下肢长度及角度变化。结果上述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时平均年龄为101.2个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8个月,术前双下肢长度差(LLD)为2.8~8.4 cm(平均4.6 cm),术后LLD为-1.0~4.2 cm(平均1.9 cm),术后LLD较术前平均减少2.7 cm。结论应用"8"字钢板临时骨骺阻滞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肢体过度生长,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作用可控、早期功能训练等优点,但临床治疗中仍应注意严格把握适应证及手术操作要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字钢板 临时骨骺阻滞技术 肢体不等长 肢体过度生长 治疗 并发症 随访
下载PDF
神经阻滞技术与周围神经痛 被引量:8
15
作者 严相默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81-885,共5页
介绍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神经痛、颈椎性神经根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痛等10种周围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神经阻滞(nerveblock,NB)技术... 介绍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神经痛、颈椎性神经根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痛等10种周围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神经阻滞(nerveblock,NB)技术治疗这些疾病是来源于麻醉学的一种独特的方法。当药物疗法或其他方法不见效时改用这种技术可获显著效果,于是详述眶上NB,眶下NB,上颌NB,下颌NB,颏NB,半月神经节乙醇、甘油、热凝NB,舌咽NB,枕NB,肋间NB,腰大肌肌沟阻滞,股NB,股外侧皮NB,髂腹股沟及髂腹下NB等18种NB技术的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技术 周围神经痛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在妇产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琳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12期8-11,共4页
近20年,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在麻醉和疼痛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解剖定位、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的综合应用,使得一些理论上的神经阻滞可以精确实施,并拥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指证及较低的临床风险.
关键词 神经阻滞技术 临床应用 术后镇痛 妇产科 腹横肌 神经刺激仪 解剖定位 超声引导
下载PDF
Workshop培训法联合翻转课堂在超声引导区域神经阻滞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伟 曹亚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神经阻滞技术是临床麻醉中的重要技术,是疼痛治疗中的常用手段,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多依靠麻醉医师的临床经验及体表标志定位进行盲探操作,导致失败率较高,且容易出现神经血管损伤[1]。近年来,随... 神经阻滞技术是临床麻醉中的重要技术,是疼痛治疗中的常用手段,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多依靠麻醉医师的临床经验及体表标志定位进行盲探操作,导致失败率较高,且容易出现神经血管损伤[1]。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进行区域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成为麻醉医师需要掌握的重要技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shop培训法 翻转课堂 神经阻滞技术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白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6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实施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用于无痛分娩孕妇80例资料。结果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促进第一... 目的探讨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实施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用于无痛分娩孕妇80例资料。结果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促进第一产程活跃期进展,可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
下载PDF
用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联合帕瑞昔布钠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超前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娅 苏红英 顾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3期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联合帕瑞昔布钠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术中,采用... 目的 :探讨用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联合帕瑞昔布钠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术中,采用帕瑞昔布钠对Ⅰ组患者进行超前镇痛,采用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联合帕瑞昔布钠对Ⅱ组患者进行超前镇痛,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其曲马多的使用量。结果:术后6 h、12 h及24 h,Ⅱ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Ⅰ组患者,P <0.05。术后24 h内,Ⅱ组患者曲马多的使用量少于Ⅰ组患者,P <0.05。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用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其进行超前镇痛可显著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筋膜阻滞技术 帕瑞昔布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前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应用于腹部手术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贵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1期59-60,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用于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联合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开始...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用于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联合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0)、麻醉后1 min(T1)、麻醉后30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术后12、24 h的疼痛评分。结果 T0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两组MAP、HR均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 MAP、HR与T2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联合组MAP、H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联合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术后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 VAS评分高于术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更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具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筋膜阻滞技术 腹部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