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生命能量写就的一曲生命绝唱——《阿佤法官鲍卫忠》读后感
1
作者 黄立新 《今日民族》 2023年第12期40-42,共3页
《阿佤法官鲍卫忠》是作家黄晓萍写作出版的又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全书以阿佤山的历史、地域、文化、民族特色为承载,以沧源佤族自治县法院为背景,以一系列的相关人物、案件、故事为连线,真实地复活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性的法官... 《阿佤法官鲍卫忠》是作家黄晓萍写作出版的又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全书以阿佤山的历史、地域、文化、民族特色为承载,以沧源佤族自治县法院为背景,以一系列的相关人物、案件、故事为连线,真实地复活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性的法官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形象 沧源佤族自治县 阿佤 读后感 生命能量 民族特性 黄晓萍 时代特征
下载PDF
历史脉络中的民族认同——以阿佤山汉族移民认同的变迁与佤族的互动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白志红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4,共6页
近代部分史料中对阿佤山汉族移民的记载,证明佤族这个民族分类并非客位的分类,而是该群体成员与周围其他民族互动并确认的结果,是他们民族意识的表达。在复杂的民族环境中,阿佤山汉族仍为与佤族保持民族界限、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认同努... 近代部分史料中对阿佤山汉族移民的记载,证明佤族这个民族分类并非客位的分类,而是该群体成员与周围其他民族互动并确认的结果,是他们民族意识的表达。在复杂的民族环境中,阿佤山汉族仍为与佤族保持民族界限、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认同努力,尽管明清以来阿佤山汉族普遍"夷化",今日阿佤山汉族却有坚守汉族身份和"变成"佤族两种不同的结果。最后,湖广寨的佤汉区分以及村民们所表达的民族意识,表明西方学者仅以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为界来研究中国的少数民族具有一定局限性。民族识别将"佤族"这个历史上已有的民族分类合法化,而没有将客位的官方分类强加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佤山汉族移民 佤族 民族认同 民族识别
下载PDF
阿佤山佤族中的汉族姓氏探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富荣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9-71,共3页
佤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山地 ,但与汉族的沟通早已有之 ,这在姓氏上亦可见一斑。这与元代以来汉族人口不断地迁徙到滇西南 ,和同样是迁徙至此的佤族发生密切交流有很大关系 ,这种交流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加强。今天阿佤山的佤族青年姓名实行... 佤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山地 ,但与汉族的沟通早已有之 ,这在姓氏上亦可见一斑。这与元代以来汉族人口不断地迁徙到滇西南 ,和同样是迁徙至此的佤族发生密切交流有很大关系 ,这种交流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加强。今天阿佤山的佤族青年姓名实行汉佤两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佤山佤族 汉族姓氏 源流
下载PDF
佤族“阿佤理”文本释读 被引量:3
4
作者 郭锐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2-146,共5页
书写情景下的"阿佤理",是在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下对佤族社会伦理道德的解读、归纳的文本呈现,也常常被认为是佤族的"习惯法"。由于它对传统社会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起到标杆性作用,长期为研究者所关注。但我... 书写情景下的"阿佤理",是在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下对佤族社会伦理道德的解读、归纳的文本呈现,也常常被认为是佤族的"习惯法"。由于它对传统社会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起到标杆性作用,长期为研究者所关注。但我们发现,由于视野的局限,传统田野考察下的对佤族"阿佤理"的文本书写存在误读;从佤族阿佤里的"发现"和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脉络梳理,厘清了文本的"阿佤理"是不存在的一个事实,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解读,借此希望我们对"他者"社会曾经撰写过的想象的文本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佤 误读 解读
下载PDF
佤族“阿佤理”“江三木罗”“乡规民约”中的法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宝云 钟维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佤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原始意识是佤族法文化的思想基础,"阿佤理"是佤族法文化的总汇,"江三木罗"是佤族的法治文化,"乡规民约"是佤族地区形式意义的法治文化。
关键词 佤文化 阿佤 江三木罗 乡规民约
下载PDF
现代社会中的佤族原始文化遗存调查(部分)———以佤族中心区西盟阿佤山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左永平 岩散 +1 位作者 岩南 娜美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西盟阿佤山原始的佤族文化在与现代文明冲撞融合之后,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到底发生了多少变化。从对部分佤族传统文化进行的调查来看,佤族社会传统的文化核心内容保存是较为完整的,但带有很大的脆弱性,保存和研究佤族原... 西盟阿佤山原始的佤族文化在与现代文明冲撞融合之后,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到底发生了多少变化。从对部分佤族传统文化进行的调查来看,佤族社会传统的文化核心内容保存是较为完整的,但带有很大的脆弱性,保存和研究佤族原始文化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西盟阿佤 原始文化 现代文明 调查
下载PDF
交响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的人文内涵与创作美学观念
7
作者 翁静平 《当代音乐》 2017年第2期44-47,共4页
作曲家通过对佤山拟人化的表达,借助"阿佤山的记忆",表达自己对佤人甚至是所有人类生命历史与历程的哲思和感慨;选择"交响狂想诗"这一综合性质的体裁,表达其富于哲理思考的、高度概括性的、具有狂野气质的多重音乐... 作曲家通过对佤山拟人化的表达,借助"阿佤山的记忆",表达自己对佤人甚至是所有人类生命历史与历程的哲思和感慨;选择"交响狂想诗"这一综合性质的体裁,表达其富于哲理思考的、高度概括性的、具有狂野气质的多重音乐设想。基于母语文化思考的创作美学观是形成"刘湲风格"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佤山的记忆 刘湲 人文内涵 创作美学观念
下载PDF
试析《阿佤人民唱新歌》
8
作者 蔡跃忠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0期19-,共1页
杨正仁词曲,张晓玲配佤语的《阿佤人民唱新歌》,是作曲家采用佤族原生态民歌"江山木罗"调元素进行创作的一首本土民歌(凡用本土音乐元素创作的歌曲均可视为本土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情绪热情奔放,激情四射,一气呵成,具有较强... 杨正仁词曲,张晓玲配佤语的《阿佤人民唱新歌》,是作曲家采用佤族原生态民歌"江山木罗"调元素进行创作的一首本土民歌(凡用本土音乐元素创作的歌曲均可视为本土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情绪热情奔放,激情四射,一气呵成,具有较强的舞蹈韵律和民族性格。已唱响半个世纪,享誉海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阿佤人民唱新歌》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云南西盟阿佤山佤族原始生活老照片--一个历史学家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家瑞 李跃平 《民族学刊》 2011年第3期9-18,90,共10页
20世纪50年代,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我国民族工作者对部分少数民族、重点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开展了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社会调查,以了解和认识各民族的政治状况、社会组织、所有制结构、经济发展及风俗习惯等等。本文通过西南... 20世纪50年代,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我国民族工作者对部分少数民族、重点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开展了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社会调查,以了解和认识各民族的政治状况、社会组织、所有制结构、经济发展及风俗习惯等等。本文通过西南民族学院当时参加民族工作调查组的工作人员深入西盟阿佤山大马撒佤寨开展调查,所拍摄的照片展示,再现当时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西盟阿佤山佤族的民风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西盟阿佤 原始生活 老照片
下载PDF
论阿佤山边界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明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48-152,共5页
阿佤山跨中(中国)缅(缅甸)边境,是中国西南的重要门户之一和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上捷径。“滇缅南段未定界”完全处在阿佤山区的范围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说,“滇缅南段未定界”问题就是阿佤山边界问题。它是在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英国殖民主... 阿佤山跨中(中国)缅(缅甸)边境,是中国西南的重要门户之一和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上捷径。“滇缅南段未定界”完全处在阿佤山区的范围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说,“滇缅南段未定界”问题就是阿佤山边界问题。它是在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英国殖民主义侵略者造成的。它的解决经历着清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1960年10月1日,《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滇缅南段未定界”的彻底解决。它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标志着中缅友好睦邻关系进入正常的历史阶段,另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佤山边界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过程 原因意义
下载PDF
来自阿佤山的呼唤——近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反帝爱国情怀系列之一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光健 《普洱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9,共4页
近代阿佤山区忧患意识、爱国情怀,被祖国积贫积弱、边防松弛的历史和现实唤醒萌芽,随着民族危机不断激化而迅猛发展,导致恋家思想与爱国之情融为一体。在民族危难、故土沦陷之际,流露出的湖海一样深广的爱国情怀,勾勒了血与火的抗英斗... 近代阿佤山区忧患意识、爱国情怀,被祖国积贫积弱、边防松弛的历史和现实唤醒萌芽,随着民族危机不断激化而迅猛发展,导致恋家思想与爱国之情融为一体。在民族危难、故土沦陷之际,流露出的湖海一样深广的爱国情怀,勾勒了血与火的抗英斗争画卷,谱写了新时代的反帝爱国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阿佤 爱国情怀
下载PDF
论李定国对阿佤山的开发与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明生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9-24,共6页
主要论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定国"联明抗清"之后,率部进入阿佤山区惨淡经营,对阿佤山各族人民,特别是佤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李定国 开发 阿佤 明朝末期 农民起义 佤族 生产方式 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
下载PDF
勒宏地区的傣族和阿佤山区的佤族关系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金和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勒宏生活着傣族,阿佤山区生活着佤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佤族是阿佤山区最早的原住民。傣族继佤族之后从勐卯迁入勒宏。傣族移民进入勒宏初期,傣族移民和佤族土著之间维持着友好关系。后来,随着傣族的强盛,傣族开始统治佤族,傣族的长... 勒宏生活着傣族,阿佤山区生活着佤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佤族是阿佤山区最早的原住民。傣族继佤族之后从勐卯迁入勒宏。傣族移民进入勒宏初期,傣族移民和佤族土著之间维持着友好关系。后来,随着傣族的强盛,傣族开始统治佤族,傣族的长期统治对佤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佤族、拉祜族等民族无法忍受傣族土司的压迫和剥削,不断进行反抗。中国中央王朝的介入,使得傣族土司辖区被肢解。近代英国人的介入,使阿佤山走向分裂。傣族和这些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对后来勒宏的地缘政治和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宏 阿佤山区 傣族 佤族 拉祜族 民族关系 变迁
下载PDF
让阿佤山乡群众更幸福——沧源县“佤山幸福工程”建设掠影
14
作者 刘宇 《党的生活(云南)》 2013年第2期14-15,共2页
正值北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际,云南沧源阿佤山区却足满目绿色、生机盎然。近日,记者来到阿佤山区,走访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实施8122户农村危房改造的“佤山幸福工程”建设现场,目睹了阿佤山区群众居住环境正在发生的巨变。
关键词 幸福工程 阿佤 沧源县 群众 沧源佤族自治县 危房改造 居住环境 山区
下载PDF
为了阿佤山的绿色崛起 被引量:1
15
作者 舒宗范 《云南林业》 2006年第1期13-16,17,共5页
关键词 《为了阿佤山的绿色崛起》 舒宗范 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 中国 当代
下载PDF
杨正仁 42年的传奇《阿佤人民唱新歌》
16
作者 陶红 周文璟(图) 《大观周刊》 2006年第41期6-6,共1页
2006年8月11日,西盟阿佤山深处的岳宋乡岳宋村早早地就热闹起来.参加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学者来到村子里实地考察。村民们一边和专家学者共饮迎宾的水酒,一边载歌载舞:“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 2006年8月11日,西盟阿佤山深处的岳宋乡岳宋村早早地就热闹起来.参加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学者来到村子里实地考察。村民们一边和专家学者共饮迎宾的水酒,一边载歌载舞:“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这首脍炙人口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缘自西盟县,于六七十年代传遍全国。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一位身材清瘦、精神矍铄的学者显得有些激动,他就是40多年后重上阿佤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词曲作者——杨正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 专家学者 学术研讨会 杨正仁 阿佤人民唱新歌》
下载PDF
音符的思索 声响的叙述——听刘湲的《交响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愉 《音乐爱好者》 1991年第4期16-17,20,共3页
刘湲是我近几年来所见到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创作最多、作品获奖颇丰的一位作曲专业同学。《圭一》(箫、两张古琴与男声)、《咏竹》(大笛、筝与合成器)、《明日就要出山》(筚篥、古琴、埙与女声)、《室内乐》(七把大提琴与琵琶)、《室外... 刘湲是我近几年来所见到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创作最多、作品获奖颇丰的一位作曲专业同学。《圭一》(箫、两张古琴与男声)、《咏竹》(大笛、筝与合成器)、《明日就要出山》(筚篥、古琴、埙与女声)、《室内乐》(七把大提琴与琵琶)、《室外乐》、《零号交响曲的尾奏》、《南词》以及《交响狂想诗》等二十几部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品都是在这五年里作成的。他的《交响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在今年第14届“上海之春”上以全票荣获头奖。该作品能锥处囊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这是作者多年来创作实践的又一次展示,是对交响音乐哲理性思考的汇总。刘湲于1988年就已开始构思这部作品了。同年暑假,他本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音乐 音乐创作 上海之春 作曲专业 阿佤 合成器 咏竹 奏鸣曲式 音乐思维 空谷回声
下载PDF
面对阿佤山的沉思
18
作者 张永权 《当代文坛》 1983年第12期29-31,共3页
当我正准备到遥远的阿佤山生活的时候,收到了重庆出版社寄来的《高山听雾》样书,捧着这本薄薄的、但却浸透了编辑心血的集子,我高兴、激动,打心眼里感激编辑同志们对一个无名之辈的大力扶持;但同时,又为它的浅薄而感到惶惑。 我怀着这... 当我正准备到遥远的阿佤山生活的时候,收到了重庆出版社寄来的《高山听雾》样书,捧着这本薄薄的、但却浸透了编辑心血的集子,我高兴、激动,打心眼里感激编辑同志们对一个无名之辈的大力扶持;但同时,又为它的浅薄而感到惶惑。 我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去阿佤山的旅途。汽车在横断山脉中行驶,时而穿越出幽深的峡谷,时而翻爬过茫茫的群山,时而在珍珠般的山沟坝子奔驰,时而又在悬岩峭壁边缓缓爬行。此时,虽已初冬,在北国已是万里雪飘的时候了,但我的车窗外边仍是一片葱绿,一树树火红的野樱花站在高山上,向我扔着红艳艳的头巾。冬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佤 山寨 雾雨 姑娘 竹楼 芭蕉叶 小书 散文 野樱 傣族
下载PDF
电视剧《褐色阿佤山》在拍摄
19
作者 董亚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35-35,共1页
“关公”、“秀姑”扮演男女主角天津电视台和云南思茅行署文化局最近联合拍摄上下集电视剧《褐色阿佤山》.该剧镜头由五十年代初一直拉到八十年代初. 五十年代初,解放军进驻阿佤山后,佤族头人岩木郎看上大军文工团女战士李素琴.李原来... “关公”、“秀姑”扮演男女主角天津电视台和云南思茅行署文化局最近联合拍摄上下集电视剧《褐色阿佤山》.该剧镜头由五十年代初一直拉到八十年代初. 五十年代初,解放军进驻阿佤山后,佤族头人岩木郎看上大军文工团女战士李素琴.李原来的恋人周永兴为顾全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拍摄 阿佤 五十年代 女战士 八十年代 云南思茅 天津电视台 仇山 周振华 李素芹
下载PDF
阿佤山 时光从未流失过
20
作者 易安 《中国西部》 2006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阿佤 流失 云南 土地 佤族 古老习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