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更为充分地体现了陌生化原则的人物形象——从接受美学角度看阿兹达克
1
作者 谢芳 《嘉应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70-74,共5页
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布莱希特的剧作《高加索灰阑记》中的人物形象阿兹达克的“陌生化”及其接受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与作者同时期剧作中的伽利略、潘第拉、沈德等形象相比,阿兹达克除在阻止观众的感情共鸣上与上述人物具有大体相当的作... 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布莱希特的剧作《高加索灰阑记》中的人物形象阿兹达克的“陌生化”及其接受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与作者同时期剧作中的伽利略、潘第拉、沈德等形象相比,阿兹达克除在阻止观众的感情共鸣上与上述人物具有大体相当的作用外,在“陌生化”以及引起观众的惊异、惊讶程度方面,在激发观众的能动性和认识能力方面,在经由观众的接受所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方面均更为充分地体现了布莱希特在其戏剧创作和实践中所遵循的陌生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兹达克 陌生化 接受美学 接受效果
下载PDF
圣经透镜中的《高加索灰阑记》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21,共9页
《高加索灰阑记》中的"阿兹达克智断总督夫人与格鲁雪争子疑案",与圣经所载"所罗门智断二妓女争子疑案"貌合神通。圣经中的所罗门不时融入布莱希特剧作,为之注入多种圣经元素。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高加索灰阑记》中的"阿兹达克智断总督夫人与格鲁雪争子疑案",与圣经所载"所罗门智断二妓女争子疑案"貌合神通。圣经中的所罗门不时融入布莱希特剧作,为之注入多种圣经元素。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有助于认识所罗门政体的专制性质以及《高加索灰阑记》的某些特征。格鲁雪和西蒙对应于福音书中的马利亚和约瑟;布莱希特借其质疑血亲伦理而伸张超血亲伦理,表达了对耶稣观念的认同。如同所罗门,阿兹达克也利用一个"空位过渡期"成就了"短暂的黄金时代"。剧本的显见主题掩饰了布莱希特的深层次政治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高加索灰阑记》 阿兹达克 格鲁雪 圣经 所罗门 超血亲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