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策妄阿喇布坦与噶尔丹交恶缘起与发展考论
1
作者 蔡家艺 《西部蒙古论坛》 2014年第1期14-22,126,共10页
本文全面阐述了策妄阿喇布坦与噶尔丹交恶原因及发展经过,以揭示噶尔丹对策妄阿喇布坦的迫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 策妄阿喇布坦 噶尔丹 康熙皇帝 准噶尔 喀尔喀
原文传递
策妄阿喇布坦的联姻探析
2
作者 聂.查汗 《西部蒙古论坛》 2009年第2期32-35,127,共9页
策妄阿喇布坦是继噶尔丹之后又一位准噶尔著名的洪台吉,在他执政期间准噶尔的外交、经济等颇有起色。为巩固来之不易的地位,在同噶尔丹对崎的同时,他拉拢各方蒙古,联姻是他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①。本文旨在探析策妄阿喇布坦的联... 策妄阿喇布坦是继噶尔丹之后又一位准噶尔著名的洪台吉,在他执政期间准噶尔的外交、经济等颇有起色。为巩固来之不易的地位,在同噶尔丹对崎的同时,他拉拢各方蒙古,联姻是他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①。本文旨在探析策妄阿喇布坦的联姻给他带来的利益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妄阿喇布坦 联姻 影响
全文增补中
噶尔丹西征赛喇木(Sairam)史事考
3
作者 赵卫宾 《吐鲁番学研究》 2009年第2期115-122,共8页
《秦边纪略·嘎尔旦传》记载了噶尔丹在西征过程中曾于一城雪夜受袭并惨败而归,但并未言明此城究为何地。本文通过考证辨析认为,传中所记噶尔丹西征受袭惨败之地,应为1681—1684年准噶尔与哈萨克所激烈争夺之中亚赛喇木(Sairam... 《秦边纪略·嘎尔旦传》记载了噶尔丹在西征过程中曾于一城雪夜受袭并惨败而归,但并未言明此城究为何地。本文通过考证辨析认为,传中所记噶尔丹西征受袭惨败之地,应为1681—1684年准噶尔与哈萨克所激烈争夺之中亚赛喇木(Sairam)城。赛喇木城最终于1684年被准噶尔将领拉布坦(Rabdan)率军攻破,经考证辨析后,本文认为此人乃是墨尔根岱青之曾孙阿喇布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边纪略》 噶尔丹 阿喇布坦
下载PDF
喇嘛教与蒙古封建政治
4
作者 金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17-33,共17页
喇嘛教是佛教的密宗同西藏地方固有的本布(黑教)相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教派。十五世纪初,西宁喇嘛宗喀巴到西藏向萨迦派(花教)法王求法时,根据喇嘛教的基本主旨,著作经典,颁行戒律,将喇嘛教应用到游牧封建社会,并改革其原有宗教仪式,创立... 喇嘛教是佛教的密宗同西藏地方固有的本布(黑教)相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教派。十五世纪初,西宁喇嘛宗喀巴到西藏向萨迦派(花教)法王求法时,根据喇嘛教的基本主旨,著作经典,颁行戒律,将喇嘛教应用到游牧封建社会,并改革其原有宗教仪式,创立了喇嘛教的格鲁新教派。当时,西藏地区喇嘛教内部,除了宗喀巴创立的一派之外,还有其它很多教派。它们主要有:宁玛(红教)、噶举(白教)、萨迦和本布等。在这些教派中,除去本布类似原始的萨满教以外,宁玛、萨迦、噶举等盛行于十五世纪以前的喇嘛教及其支派又被统称为旧教,以别于宗喀巴创立的新教。由于元朝皇帝曾向旧教法王们赠赐红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人 达赖五世 喀尔喀 噶尔丹 萨迦派 花教 鄂齐尔图 阿喇布坦 宗喀巴 第巴
下载PDF
释西藏名称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志纯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5-36,共2页
西藏是人人熟悉的地名。西,汉语,表示方位,在祖国的西部;藏是藏语,所指的地理名称,合起来称为西藏。这汉藏合壁的西藏,就是人们所称的世界屋脊藏北高原,藏语称为“羌塘”。西藏在历史上很早就与中原发生关系,唐朝的文成公主进藏,象征着... 西藏是人人熟悉的地名。西,汉语,表示方位,在祖国的西部;藏是藏语,所指的地理名称,合起来称为西藏。这汉藏合壁的西藏,就是人们所称的世界屋脊藏北高原,藏语称为“羌塘”。西藏在历史上很早就与中原发生关系,唐朝的文成公主进藏,象征着汉藏民族的友谊。但是西藏作为地理名称出现和使用是比较晚的。考西藏一词,清以前诸史籍,概未有所见。因此《西藏志》指出“西藏一隅……明曰乌斯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名称 乌斯藏 汉藏 羌塘 藏北高原 皇朝藩部要略 喀木 大清一统志 图伯特 阿喇布坦
下载PDF
雍正平准战争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左书谔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6-81,75,共7页
雍正年间的平准战争,是指雍正九年、雍正十年(1731——1732)清廷两次出兵塞北,对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的战争。战争双方互有胜负,两败俱伤,不得已而停战议和,直至乾隆四年(1739)和1义达成,战争方告彻底结束。本文试就战争的背景、主要进... 雍正年间的平准战争,是指雍正九年、雍正十年(1731——1732)清廷两次出兵塞北,对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的战争。战争双方互有胜负,两败俱伤,不得已而停战议和,直至乾隆四年(1739)和1义达成,战争方告彻底结束。本文试就战争的背景、主要进程和重大战役、清军未深入漠北伊犁的原因以及对岳钟琪等大将的处理等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钟琪 噶尔丹策零 平准 傅尔丹 罗卜藏丹津 振武将军 阿喇布坦 喀尔喀 皇朝藩部要略 科布多
下载PDF
廓尔喀之战后清朝对西藏的施政及实质 被引量:2
7
作者 陶勇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34-40,共7页
清朝乾隆年间,西藏发生的廓尔喀大举入侵西藏的事件,经过清政府派兵进藏,很快地平息了这场侵略战争。在此同时,清乾隆帝和清政府深感育必要对西藏地方进行一次深入的整顿,所以颁行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一章程的颁布对西藏... 清朝乾隆年间,西藏发生的廓尔喀大举入侵西藏的事件,经过清政府派兵进藏,很快地平息了这场侵略战争。在此同时,清乾隆帝和清政府深感育必要对西藏地方进行一次深入的整顿,所以颁行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一章程的颁布对西藏当时以及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政治、宗教、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藏大臣 福康安 拉藏汗 沙玛尔巴 罗卜藏丹津 清朝政府 吹忠 东科尔 第巴 阿喇布坦
下载PDF
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
8
作者 陈安丽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97-98,共2页
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陈安丽(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由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三人撰写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于近日付梓刊行。这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清代蒙古史研究中一件值得礼赞的事情。该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内蒙古大学... 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陈安丽(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由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三人撰写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于近日付梓刊行。这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清代蒙古史研究中一件值得礼赞的事情。该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内蒙古大学培养起来的青年蒙古史学者,他们中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民族 古史研究 张永江 大学历史系 喀尔喀 史学者 阿喇布坦 拉特 顾实汗 林丹汗
下载PDF
简谈清朝前期对青海蒙古的统治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官却加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33-36,共4页
1656年,统一青藏高原的原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去世以降,青海蒙古各部便失去了统一的约束力,诸子相互独立割据。不久,有些青海蒙古部众,即“频犯内地,劫夺马牛”,拒阻官兵。甚至“率领番彝,威胁抢掠”。当然这些举动,在当时还是少数... 1656年,统一青藏高原的原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去世以降,青海蒙古各部便失去了统一的约束力,诸子相互独立割据。不久,有些青海蒙古部众,即“频犯内地,劫夺马牛”,拒阻官兵。甚至“率领番彝,威胁抢掠”。当然这些举动,在当时还是少数个别人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前期 固始汗 罗卜藏丹津 拉藏汗 噶尔丹 阿喇布坦 镇海堡 督标兵 郭隆寺 反清斗争
下载PDF
清代驻藏防兵的设置及其沿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林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Z1期65-70,共6页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东北毗连青海,东接四川,西界克什米尔,南与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接壤,为我国西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代开疆拓土,巩固边防,西藏至关紧要,而在藏驻兵戍边,也为其重要的一环。清政府派兵驻防西藏,自康熙五...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东北毗连青海,东接四川,西界克什米尔,南与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接壤,为我国西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代开疆拓土,巩固边防,西藏至关紧要,而在藏驻兵戍边,也为其重要的一环。清政府派兵驻防西藏,自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年)起,到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止,历一百八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兵 阿喇布坦 驻藏大臣 拉藏汗 宣统三年 噶尔丹策零 阿尔布巴 清朝政府 营兵 罗卜藏丹津
下载PDF
清朝前期对西藏的靖绥边计与驻藏大臣的设置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黎明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49-53,共5页
清代对于蒙藏的文治武功,达到了鼎盛时期,清朝政府作为统一的中央政府,虽然对西藏拥有明确的统辖权,但由于西藏所处的地理位置,则为统治者的军事力量所鞭长莫及。为了有效地行使中央政权对西藏的统治,清朝政府实行了一条“恩威相济,怀... 清代对于蒙藏的文治武功,达到了鼎盛时期,清朝政府作为统一的中央政府,虽然对西藏拥有明确的统辖权,但由于西藏所处的地理位置,则为统治者的军事力量所鞭长莫及。为了有效地行使中央政权对西藏的统治,清朝政府实行了一条“恩威相济,怀之以德”的靖绥边计。这条施政方针,同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一样,只不过是玩弄了征剿与抚绥的手法而已。这条政策的实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客观上安定了边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尤其是清初的“平准保藏”,促进了汉藏人民政治、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前期 驻藏大臣 清朝政府 阿喇布坦 颇罗鼐 阿尔布巴 拉藏汗 文治武功 噶尔丹 中央政权
下载PDF
十七——十八世纪时蒙古族部落变革史略(下)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英邦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15-39,共25页
和硕特部本漠西蒙古四卫拉特之一,至顾什汗兄弟时始强大。顾什汗兄弟六人:1、哈纳克土谢图;2、拜巴噶斯;3、昆都伦乌巴什;4、色稜哈坦巴图尔;5、顾什汗:6、布雅鄂特欢。顾什汗兄弟中惟昆都伦乌巴什,布雅鄂特欢留居天山旧牧,拜巴噶斯袭... 和硕特部本漠西蒙古四卫拉特之一,至顾什汗兄弟时始强大。顾什汗兄弟六人:1、哈纳克土谢图;2、拜巴噶斯;3、昆都伦乌巴什;4、色稜哈坦巴图尔;5、顾什汗:6、布雅鄂特欢。顾什汗兄弟中惟昆都伦乌巴什,布雅鄂特欢留居天山旧牧,拜巴噶斯袭居西套,余皆随顾什汗徙青海境。时土尔扈特部长和鄂尔勒克既徙牧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其叔父卫袞察布察齐留天山旧牧外,另二叔父保兰阿噶勒琥及莽海,并从祖父翁贵又具随顾什汗徙青海。故顾什汗在青海建立政权,非只籍和硕特一族的势力,尚有土尔扈特族为之助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赖巴图尔 噶尔丹 土尔扈特 札萨克 乌巴什 罗卜藏丹津 拜巴噶斯 哈纳克土谢图 喀尔喀 阿喇布坦
下载PDF
试论额敏和卓对祖国统一的贡献
13
作者 黄建华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3,共7页
人们对于清朝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并不陌生,然而对其在祖国统一中的贡献,许多专著和论文则多语焉不详。本文拟根据清代文献资料,将额敏和卓对祖国统一的贡献一一论述于后。一、额敏和卓成为鲁克沁地方的统治者清朝建立伊始,吐鲁番国由莫... 人们对于清朝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并不陌生,然而对其在祖国统一中的贡献,许多专著和论文则多语焉不详。本文拟根据清代文献资料,将额敏和卓对祖国统一的贡献一一论述于后。一、额敏和卓成为鲁克沁地方的统治者清朝建立伊始,吐鲁番国由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察哈台汗家的末裔所统治着。1680年,准噶尔蒙古征服南疆,其吐鲁番汗家族的势力受到严重冲击,只是保留名义上的统治权,其真正的统治权操在由准噶尔蒙古任命的统治者手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敏和卓 莽噶里克 祖国统一 鲁克沁 阿奇木伯克 阿喇布坦 阿济斯 玛木特 回疆通志
下载PDF
从青海湖祭祀文化看高原生态
14
作者 俞虹 《青海科技》 2014年第6期34-35,共2页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长105公里,宽63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湖...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长105公里,宽63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关于青海湖祭海的来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清雍正二年(1724年),青海蒙古族首领丹津反清叛乱,胁迫众台吉造反,侵占骚扰青海各地,朝廷派遣年羹尧为将,率部自甘肃到西宁,将附近叛乱消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南山 祭祀文化 丹津 大通山 雍正二年 年羹尧 岳钟琪 高原生态 日月山 阿喇布坦
下载PDF
噶斯池与噶斯口
15
作者 李文实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88年第4期46-53,共8页
噶斯池与噶斯口,是出现于清代初年的两个地理名称。我们考察西陲古地名称和行政或军事建置时,常感到古今地名多所变迁,不易确指。这除了自然变迁和时移势异外,由于部族迁徙,译名多歧,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 罗布藏丹津 阿喇布坦 古今地名 顾实汗 河源纪略 《清史稿》 辛卯侍行记 议政王大臣 拉藏汗 圣祖
下载PDF
罗卜藏丹津叛乱与清朝(下) 被引量:1
16
作者 加滕直人 马连龙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2-59,共8页
首先受到清军攻击的是居住在碾伯所(西宁之东,今乐都)东南、巴暖(西宁东南)一带的扎锡敦多卜所属部众【54】。他们被指控协助罗卜藏丹津叛乱(仅有5人),杀害了清朝于总及所属兵丁19名。镇海堡等处的战斗结束后,年羹尧于11月21日派黄喜林... 首先受到清军攻击的是居住在碾伯所(西宁之东,今乐都)东南、巴暖(西宁东南)一带的扎锡敦多卜所属部众【54】。他们被指控协助罗卜藏丹津叛乱(仅有5人),杀害了清朝于总及所属兵丁19名。镇海堡等处的战斗结束后,年羹尧于11月21日派黄喜林扫荡这一带的村庄。据黄喜林自己报称,从22日到26日5天之间,“共杀贼六百余名,烧毁房屋一百五十多所,烧死杀伤者无算。”这种行为与其说是追究参加叛乱的责任,倒不如说是青朝对杀死千总一事的明显报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卜藏丹津叛乱 年羹尧 镇海堡 岳钟琪 阿喇布坦 达赖巴图尔 属部 郭隆寺 黄喜 千总
全文增补中
彼得大帝时期的地缘政治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颖 《国际政治研究》 2001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俄国需要的是水域”——彼得大帝对坎特米尔亲王讲的这句辩驳之词被铭刻在他的传记的扉页上。彼得大帝时代让他焦心焦首的俄国的地缘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出海口问题。彼得的方方面面活动无不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并且在具体地区,彼得还... “俄国需要的是水域”——彼得大帝对坎特米尔亲王讲的这句辩驳之词被铭刻在他的传记的扉页上。彼得大帝时代让他焦心焦首的俄国的地缘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出海口问题。彼得的方方面面活动无不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并且在具体地区,彼得还根据不同的地缘政治态势采取具体的地缘政治应对策略。本文将具体论述彼得在为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进行的北方大战中、及在向东方的扩张中采取的地缘政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喇布坦 北方战争 北方大战 地缘政治 喀尔 俄国 木克 土尔扈特 噶尔丹 彼得堡 彼得大帝 策略
原文传递
准噶尔普尔钱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生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8-22,81,共6页
一、准噶尔汗国的兴衰准噶尔为我国厄鲁特蒙古四大部落(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之一,四部中准噶尔部势力较强。特别是经过部落首领哈刺忽喇(1606—1634年)、巴图尔洪台吉(1634—1653年)和僧格(1653—1671年)三代的努力,准... 一、准噶尔汗国的兴衰准噶尔为我国厄鲁特蒙古四大部落(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之一,四部中准噶尔部势力较强。特别是经过部落首领哈刺忽喇(1606—1634年)、巴图尔洪台吉(1634—1653年)和僧格(1653—1671年)三代的努力,准噶尔部在厄鲁特各部加强与清政府交往和抗击沙俄入侵的斗争中,都居于核心地位,为以后汗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671年僧格被刺杀,其弟噶尔丹乘机夺取了洪台吉的位置。噶尔丹上台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普尔钱 巴图尔洪台吉 噶尔丹 准噶尔汗国 阿喇布坦 厄鲁特 杜尔伯特 土尔扈特 僧格 回疆通志
原文传递
《清内阁蒙古堂档》中与西藏有关档案目录编译(五)
19
作者 彩虹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34,共9页
文章从《清内阁蒙古堂档》第十七册至第二十一册中节选了西藏历史相关的文书目录,内容主要涉及康熙四十年至六十年同,清中央政府发往西藏地方、达赖喇嘛、班禅、第巴、拉藏汗等的谕告、文书,以及厄鲁特策妄阿喇布坦、青海台吉上呈清中... 文章从《清内阁蒙古堂档》第十七册至第二十一册中节选了西藏历史相关的文书目录,内容主要涉及康熙四十年至六十年同,清中央政府发往西藏地方、达赖喇嘛、班禅、第巴、拉藏汗等的谕告、文书,以及厄鲁特策妄阿喇布坦、青海台吉上呈清中央政府及地方官员的奏文。文章整理摘编与西藏历史相关的档案文书目录共147条,目录后附收发日期的同时,将重复的文书亦在括号内予以标示,以便于读者了解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内阁 西藏 达赖 班禅 拉藏汗 策妄阿喇布坦 满蒙文档案
原文传递
康熙东巡及其意义
20
作者 铁玉钦 王佩环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5年第1期1-7,共7页
康熙皇帝玄烨,曾以祭祀祖陵为名,三次巡视东北边疆。为抵御沙俄的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沿途访询民间疾苦,奖励农垦、发展生产,对于开发东北边疆也作出了不可抹灭的功绩。本文仅就康熙三次东巡概况及其历史意... 康熙皇帝玄烨,曾以祭祀祖陵为名,三次巡视东北边疆。为抵御沙俄的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沿途访询民间疾苦,奖励农垦、发展生产,对于开发东北边疆也作出了不可抹灭的功绩。本文仅就康熙三次东巡概况及其历史意义略作论述,并就教于史学界同志。一、三次巡概况康熙十年、二十一年、三十七年曾先后三次出巡东北,亲诣陪都盛京展祭祖宗山陵,视察祖宗'发祥重地'。首次东巡,在康熙十年(167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皇帝 东北边疆 玄烨 多民族国家 雅克萨之战 宁古塔 噶尔丹 阿喇布坦 十年 昂邦章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