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阿坝自治州引智工作积极为灾后恢复重建服务
1
《国际人才交流》 2008年第9期39-39,共1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阿坝自治州13个县46万多人受灾,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自治州引智部门迅速奔赴震中地区汶川县开展抢险救灾,及时传达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视察汶川地震灾区座谈会讲话精...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阿坝自治州13个县46万多人受灾,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自治州引智部门迅速奔赴震中地区汶川县开展抢险救灾,及时传达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视察汶川地震灾区座谈会讲话精神.转发国家和省外国专家局《关于做好当前抗震救灾相关引智工作的通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自治州 引智工作 四川 国家外国专家局 服务 灾后 地震灾害 人员伤亡
下载PDF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经济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延琼 陈国阶 樊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5-469,共5页
通过确定能全面反映农业经济状况的各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经济类型进行划分,将该州13个县划分为5类,并分析了各类型区的特征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农业经济 类型划分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农业生产
下载PDF
旅游对民族杂居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海鑫 项志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3期42-46,共5页
民族杂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而且还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通过与当地旅游部门的座谈、对游客与旅游从业人员的调查问卷,在分析其旅游... 民族杂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而且还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通过与当地旅游部门的座谈、对游客与旅游从业人员的调查问卷,在分析其旅游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探讨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和民族三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民族杂居地区 经济发展 交往交流交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下载PDF
民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誉杰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8-40,共3页
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正蓬勃发展,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为当地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现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了旅游... 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正蓬勃发展,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为当地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现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提出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发展民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自治州 民族旅游 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四川省阿坝自治州1983—2005年黑热病疫情动态分析
5
作者 方世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3-623,共1页
探讨和分析四川省阿坝自治州黑热病的发病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 1.材料与方法:黑热病疫情资料来自1983—2005年阿坝自治州传染病常规疫情报告;人口数据来自阿坝自治州统计局。对1983—2005年黑热病疫情和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和分析四川省阿坝自治州黑热病的发病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 1.材料与方法:黑热病疫情资料来自1983—2005年阿坝自治州传染病常规疫情报告;人口数据来自阿坝自治州统计局。对1983—2005年黑热病疫情和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病例诊断按“传染病诊断标准”,以常住人口的病例列入统计,发病率以年平均人口数计算。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Excel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热病 动态分析 四川 阿坝自治州 人口数据
原文传递
在浴火重生中重塑文化品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中学校品牌重建之路
6
作者 黄世涛 喻红 《中国西部》 2014年第24期36-39,共4页
2009年7月的一天,龙绍明站在从废墟中拔地而起的汶川中学(原四川省威州中学)前面百感交集。作为新组建的汶川中学副校长的他,当时刚从成都龙泉驿区的汶川中学"过渡期办学点"风尘仆仆地赶回汶川县。看着广东省江门市斥资2.4亿元援建... 2009年7月的一天,龙绍明站在从废墟中拔地而起的汶川中学(原四川省威州中学)前面百感交集。作为新组建的汶川中学副校长的他,当时刚从成都龙泉驿区的汶川中学"过渡期办学点"风尘仆仆地赶回汶川县。看着广东省江门市斥资2.4亿元援建的汶中新校舍,龙绍明的心沉了下来,"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历经一年多"灾后自救"的辛劳和"异地复课"的奔波,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很快要回到正轨了。然而,他敏锐地意识到,教育重建绝不仅仅是新盖几栋教学楼,其核心是文化精神的重塑,这必将经历更为漫长和艰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学校品牌 汶川县 四川省 文化品质 汶川特大地震 教育教学工作 2009年
下载PDF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耕地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潘峰 黄素平 +1 位作者 李开军 游来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0期21-25,共5页
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选取海拔、积温、灌溉保证、耕层厚度、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7项适宜性评价指标,基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V4.0软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进行玉米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阿坝... 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选取海拔、积温、灌溉保证、耕层厚度、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7项适宜性评价指标,基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V4.0软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进行玉米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高度适宜区的耕地面积有1.8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38%;适宜耕地面积为2.4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0.42%;勉强适宜区耕地面积为2.3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8.48%;而不适宜区耕地面积为1.5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8.72%。另外,全州高度适宜区和适宜区以茂县的分布面积最大,达0.84万hm^2,其次为九寨沟县和小金县,其分布面积分别为0.65万hm^2和0.64万hm^2;红原县仅有的0.01万hm^2耕地均不适宜种植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地适宜性评价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下载PDF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研究
8
作者 洪晓洋 王娴 +1 位作者 洪露洋 龚晓光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对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法制建设、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新景区的游览模式和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注重产权的作用以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对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法制建设、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新景区的游览模式和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注重产权的作用以及发展资本市场和加快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步伐,有利于未来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深入发展
下载PDF
民族地区银行业拓展中间业务的问题及建议——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9
作者 陈俊辉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64,共2页
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己成为我国银行业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收益状况、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阿坝州民族地区银行业机构的中间业务发展目前还处于收入比重低... 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己成为我国银行业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收益状况、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阿坝州民族地区银行业机构的中间业务发展目前还处于收入比重低、品种少、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收费不合理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中间业务 民族地区 银行业 四川 服务创新 抗风险能力 收益状况
下载PDF
雪域兰台花枝俏——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档案局局长曹智荣
10
作者 周英 《四川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兰台 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档案局 档案事业 求新 业务骨干 优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局长 负责人
下载PDF
开启阿坝跨越提升新征程——专访中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刘作明
11
作者 宇天 《中国西部》 2013年第25期32-33,共2页
沧桑巨变60年,薪火相传一甲子。2013年9月,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将迎来建州60周年庆典。60年来,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阿坝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阿坝经济实力和综合州力增强的60年,是全州各... 沧桑巨变60年,薪火相传一甲子。2013年9月,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将迎来建州60周年庆典。60年来,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阿坝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阿坝经济实力和综合州力增强的60年,是全州各族人民生活状况根本改善的60年,是全州社会文明程度大幅上升的6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生动体现的60年,更是阿坝地区形象空前提高的6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民生活状况 中国共产党领导 书记 中共 专访 社会文明程度
下载PDF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英语教学情况调查及改革建议
12
作者 魏常明 《外国语文》 1987年第3期118-122,共5页
一、阿坝州教育概况 阿坝藏族自治州总面积八万二千七百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是川西北的高寒地区。全州辖13个县,共有54个区,16个镇,224个乡(其中有13个羌族乡、2个回族乡),有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73万余人。
关键词 阿坝藏族自治州 教学情况 改革 调查 英语 四川 教育概况 高寒地区
下载PDF
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农村--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岗镇农民图书使用现状调查
13
作者 李苓 谭小荷 董子铭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
松岗,嘉绒藏语意为“峡谷上的官寨”,因原松岗土司官寨设于峡口得名。松岗镇2001年建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马尔康西15公里,梭磨河下游。东接卓克基镇、马尔康镇,南邻党坝乡,西界白湾乡,北邻脚木足乡。一条317国... 松岗,嘉绒藏语意为“峡谷上的官寨”,因原松岗土司官寨设于峡口得名。松岗镇2001年建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马尔康西15公里,梭磨河下游。东接卓克基镇、马尔康镇,南邻党坝乡,西界白湾乡,北邻脚木足乡。一条317国道东西走向,穿镇而过,与数条南北走向的乡道交叉。松岗镇辖区平均海拔2540米,地形险峻,东高西低。总耕地面积约2467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四川省 跨越式发展 出版业 现状 图书 农民 农村
下载PDF
“十五”阿坝藏族自治州交通大发展
14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十五”期间是阿坝藏族自治州建州以来交通投资最大、重点项目最多、发展势头最好、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全州交通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四川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建... “十五”期间是阿坝藏族自治州建州以来交通投资最大、重点项目最多、发展势头最好、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全州交通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四川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建设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圆满完成了“十五”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阿坝藏族自治州交通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州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旅游兴旺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自治州 “十五”期间 交通投资 大发展 创新管理机制 重点项目 西部大开发 科学发展观 交通工作 服务意识
下载PDF
中国人民银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心支行
15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i001-i001,共1页
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服务经济发展。人民银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心支行,辖汶川、九寨沟、松潘三个县支行。有各族职工130人。多年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阿坝州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围绕... 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服务经济发展。人民银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心支行,辖汶川、九寨沟、松潘三个县支行。有各族职工130人。多年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阿坝州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围绕和服务于阿坝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和战略,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取得良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支行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货币政策 行货 阿坝 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经济 改革与发展 成绩 中心
下载PDF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色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为视角
16
作者 王欣媛 《文化发展论丛》 2016年第1期127-140,共14页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中走过阿坝地区, 抒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至 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具有宝贵的社会价值,更是中华文 化的魅力象征.今天,中华文化若想真正“走出去”,必须加...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中走过阿坝地区, 抒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至 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具有宝贵的社会价值,更是中华文 化的魅力象征.今天,中华文化若想真正“走出去”,必须加强对 外宣传工作,拓宽宣传渠道.本文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色文化 遗产的对外宣传为视角,探索研究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红色文化 对外宣传
下载PDF
羌族传统村寨聚落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区为例
17
作者 晏安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3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羌族传统村寨聚落保护工作是在国家提出《关于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的背景下进行的。随着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如何使羌族传统村寨聚落在新时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得越发紧迫。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区... 羌族传统村寨聚落保护工作是在国家提出《关于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的背景下进行的。随着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如何使羌族传统村寨聚落在新时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得越发紧迫。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区为例,针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将当地的羌族传统村寨聚落分为以碉楼为中心、以道路和过街楼为中心、以官寨为中心、以水道为中心和以民居集合五大类,并由此衍生出以碉楼为中心、以水道为中心和以民居集合的生态旅游为主体的产业发展蓝图。为保护传统聚落文化,发展新兴旅游,使传统村寨聚落的保护和开发趋于和谐发展,加强羌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重视自己村寨聚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传统羌族村寨聚落 碉楼 水道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提升软实力 搭建桥头堡——访中共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委书记侍俊
18
作者 华生 《中国西部》 2011年第11期20-29,共10页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多万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千百年来,进步,逐步形成了今天阿坝州经济快速发展、好局面。毗邻成都平原。这里是多民族的聚居地,生活着80他们在这里砥砺奋进,战天斗地,互相融合,共同民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多万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千百年来,进步,逐步形成了今天阿坝州经济快速发展、好局面。毗邻成都平原。这里是多民族的聚居地,生活着80他们在这里砥砺奋进,战天斗地,互相融合,共同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大2008年5月12日,阿坝州遭遇8.0级强烈地震突袭,震中位于素有“大禹故里、熊猫之乡、羌绣之乡”美誉的汶川县。汶川县及周边地区人民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中。地震发生后,才刚上任一年的阿坝州委书记侍俊带领当地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作为阿坝州的主要领导干部,我必须站在这里,我只能站在这里,我毫无选择!”侍俊满怀激情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四川省 书记 软实力 中共 领导干部 2008年 阿坝
下载PDF
奋勇争先 跨越发展——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运用典型经验调研成果开展案例教学工作
19
作者 《中国西部》 2013年第7期112-117,共6页
在中国西部地区四川省西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草原辽阔,雪山耸列,沟谷交错,江河纵横,保留了在现代工业文明中难以找到的静谧、古朴的壮丽自然景观,被誉为"人间天堂"。这里,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美丽的阿坝州在2008年夏天遭... 在中国西部地区四川省西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草原辽阔,雪山耸列,沟谷交错,江河纵横,保留了在现代工业文明中难以找到的静谧、古朴的壮丽自然景观,被誉为"人间天堂"。这里,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美丽的阿坝州在2008年夏天遭受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创。然而,不屈的阿坝人民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五年来负重前行,穿越灾难,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止滑提速——巩固提升——高开高走”的跨越发展之路。2012年3月以来,阿坝州首次启动运用典型经验调研成果开展案例教学工作,在全州掀起了大调研活动,着力创新了干部培训、工作推进、调查研究和对外宣传方式,真正形成了州县之间、部门之间、各县之间的联动效应,形成了重视调研、关注调研、搞好调研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学典型经验、向先进看齐、促工作进位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刊从本期起开辟“聚焦阿坝”栏目,连续报道阿坝州运用典型经验调研成果开展案例教学工作的调研报告,供读者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调研成果 典型经验 教学工作 跨越发展 四川省 农户档案 案例
下载PDF
挺起阿坝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脊梁——专访中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委书记侍俊
2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西部》 2011年第8期53-57,共5页
三十多年的风雨兼程,三十多年的砥砺耕耘。作为阿坝州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阿坝师专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凝聚了无数藏羌人民的期待。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秉承"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 三十多年的风雨兼程,三十多年的砥砺耕耘。作为阿坝州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阿坝师专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凝聚了无数藏羌人民的期待。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秉承"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的办学观,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熟、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的初、中等教育师资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立足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为基础教育、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和社会服务,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振兴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5·1 2"大地震后全国唯一一所灾后全面移址的高校,阿坝师专必将得到重生。为此,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和会后,中国西部杂志社社长胡宏就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和阿坝师专的重建专程拜访了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袁部长指出:教育部将一如既往支持中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招生继续向中西部倾斜,支持相关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四川的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成就显著,阿坝师专这所震后全面重建的学校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关怀,教育部愿和四川省一道共同支持阿坝师专升本,为灾后四川藏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植根民族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追求卓越的阿坝师专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源头活水,更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高等教育发展 阿坝师专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中西部民族地区 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部部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