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恩格斯文库》新旧两版差异简述
1
作者 姚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2-27,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库》是苏联时期发表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未出版文献的重要刊物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纂和传播史上起过较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分为新旧两版,共21卷,分别由苏联著名马克思主义文献编纂学家达·... 《马克思恩格斯文库》是苏联时期发表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未出版文献的重要刊物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纂和传播史上起过较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分为新旧两版,共21卷,分别由苏联著名马克思主义文献编纂学家达·梁赞诺夫和弗·弗·阿多拉茨基等担任主编。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于旧版5卷的刊载内容比较熟悉,对于新版还很陌生。简要梳理新旧两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在编辑理念、内容形式、刊载文献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旨在重新挖掘这部载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史料刊物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文库》 梁赞诺夫 阿多拉茨基 版本比较
下载PDF
列宁“哲学笔记”传统研究模式的发生学研究
2
作者 张一兵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4,共7页
在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前苏东学界和西方列宁学的学者都有意无意地将其视为一本书,而这个作为一本书的《哲学笔记》是根本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列宁在长达20年之久的时段中学习和研究哲学的不同摘录笔记、札... 在研究列宁"哲学笔记"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前苏东学界和西方列宁学的学者都有意无意地将其视为一本书,而这个作为一本书的《哲学笔记》是根本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列宁在长达20年之久的时段中学习和研究哲学的不同摘录笔记、札记、心得和阅读批注的有明显理论性质级差的文献汇集。本文从发生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对于列宁"哲学笔记"传统研究模式的历史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哲学笔记” 研究模式 阿多拉茨基 凯德诺夫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苏联三版比较研究
3
作者 吴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5,5,共6页
梁赞诺夫版、阿多拉茨基版和巴加图利亚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对学术界影响重大。其中,梁赞诺夫和巴加图利亚基本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的编号,以学术化的方式呈现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原始面貌,而阿多拉... 梁赞诺夫版、阿多拉茨基版和巴加图利亚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对学术界影响重大。其中,梁赞诺夫和巴加图利亚基本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的编号,以学术化的方式呈现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原始面貌,而阿多拉茨基则在主观建构的基础上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呈现为一个逻辑顺畅的文本、使之更有利于在大众中宣传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三版均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出发,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编排和调整,但是总体而言并不影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梁赞诺夫版 阿多拉茨基 巴加图利亚版
下载PDF
人物
4
《小康》 2021年第4期12-12,共1页
逝者沈昌文著名出版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原《读书》杂志主编沈昌文1月1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沈昌文1931年9月生于上海;1951年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1980年3月起兼管《读书》杂志编务,并先后担任副主编... 逝者沈昌文著名出版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原《读书》杂志主编沈昌文1月1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沈昌文1931年9月生于上海;1951年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1980年3月起兼管《读书》杂志编务,并先后担任副主编和主编;1986年1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并于十年后退休,发起创办《万象》杂志。他著有《阁楼人语》《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等,译有《控诉法西斯》《列宁对全世界妇女的遗教》《阿多拉茨基选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书店 《万象》 《最后的晚餐》 阿多拉茨基 书商 编务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日本的翻译史 被引量:3
5
作者 涩谷正 盛福刚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6,共9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日本的翻译史,包括梁赞诺夫版、阿多拉茨基版,涉及栉田—森户译本、由利译本、三木译本、唯物论研究会译本,探讨了各版本中手稿的排列顺序以及对被删除字句的处理等编辑核心问题,并评价了广松版以及... 文章详细介绍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日本的翻译史,包括梁赞诺夫版、阿多拉茨基版,涉及栉田—森户译本、由利译本、三木译本、唯物论研究会译本,探讨了各版本中手稿的排列顺序以及对被删除字句的处理等编辑核心问题,并评价了广松版以及岩波文库补译版在日本《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梁赞诺夫版 阿多拉茨基 广松版
原文传递
对MEGA^(1)中隐形的第二部分的考察——关于《资本论》及其准备材料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玉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长期以来,MEGA^(1)第二部分即"《资本论》及其准备材料"是以一种完全隐形的方式存在的。这是因为,在MEGA1所出版的仅有的12卷次中,第二部分没有出版任何正式卷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MEGA^(1)第二部分的出版准备工作毫无进展... 长期以来,MEGA^(1)第二部分即"《资本论》及其准备材料"是以一种完全隐形的方式存在的。这是因为,在MEGA1所出版的仅有的12卷次中,第二部分没有出版任何正式卷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MEGA^(1)第二部分的出版准备工作毫无进展。通过对珍贵文献的历史性开掘,我们发现,隐形的第二部分实际上蕴含着MEGA^(1)的编辑团队对《资本论》各个版本以及手稿深入的文献学研究和编辑成果。它们应当为历史所铭记,并且为后人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A^(1) 《资本论》 梁赞诺夫 阿多拉茨基
原文传递
《神圣家族》以及马克思1843年至1845年初的写作——MEGA1第一部分第3卷导言 被引量:2
7
作者 V.阿多拉茨基 李乾坤(译)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9,共7页
本文是苏联学者V.阿多拉茨基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版(MEGA1)第一部分第3卷所写的导言。作为MEGA1项目后期的主要负责人,阿多拉茨基在这篇导言中着重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部早期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 本文是苏联学者V.阿多拉茨基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版(MEGA1)第一部分第3卷所写的导言。作为MEGA1项目后期的主要负责人,阿多拉茨基在这篇导言中着重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部早期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神圣家族》,这是苏联学者第一次重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阿多拉茨基在这个导言中强调了马克思在这部手稿对资本主义的全面研究,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对于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的阶级地位问题,对货币、工资、利润和地租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化问题进行的深入分析,这里的研究成果无疑为《哲学的贫困》与《共产党宣言》提供了有力基础。《神圣家族》则表现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社会中现实矛盾的深入研究,发展并具体化了他们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从而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的真实经济结构的深刻研究,以纯粹唯物主义的方式论证无产阶级对人类社会以及生产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这一世界历史任务。通过对这两部著作的解读,阿多拉茨基试图展现出马克思向辩证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成功转变的思想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拉茨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神圣家族》 辩证唯物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文献学视角下的另一片天地——评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被引量:1
8
作者 田耕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5年第4X期44-47,共4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合著的著名论著之一,写作于1845—1846年,主要主张集中体现在该书的第一篇"Ⅰ费尔巴哈"中。然而,由于最重要的第一篇是一未完稿,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未曾公开出版,后来负责编译的苏联...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合著的著名论著之一,写作于1845—1846年,主要主张集中体现在该书的第一篇"Ⅰ费尔巴哈"中。然而,由于最重要的第一篇是一未完稿,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未曾公开出版,后来负责编译的苏联学者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篡改性"编译,使得这一"首次阐明唯物史观"的文献笼罩在一团迷雾之中。于是有人公开挑战了权威——苏联前辈的编辑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广松涉 苏联学者 费尔 文献学研究 阿多拉茨基 德文版 右页 编排顺序 立性
原文传递
苏联早期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不同解读
9
作者 李亚熙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7,175,共9页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最早参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编辑工作的苏联理论家关于这一文本的具体论述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从最早的梁赞诺夫到其继任者阿多拉茨基,以及至今不大为人所知的施穆科勒与实际上也参与到这部手稿最早的...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最早参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编辑工作的苏联理论家关于这一文本的具体论述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从最早的梁赞诺夫到其继任者阿多拉茨基,以及至今不大为人所知的施穆科勒与实际上也参与到这部手稿最早的编辑工作之中的卢卡奇,这些理论家就马克思的这部早期手稿先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这些差异性的观点在纵向时间段上展现出一段手稿被逐渐"发现"的历史,而作为一个横向的差异性图谱,则直接反映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点的细微变化。简而言之,就是由最初对列宁基于《神圣家族》而布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形成史框架的具体细化,到以《资本论》及经济学研究为线索而对马克思整体思想形成史的宏观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梁赞诺夫 阿多拉茨基 施穆科勒 卢卡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