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几个社会主义流派名称由来的考察
- 1
-
-
作者
徐觉哉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1期43-44,共2页
-
文摘
基督教社会主义——把基督教教义和社会主义混杂在一起的一种社会思潮,最早发軔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创始人是菲力浦·毕舍和拉梅耐·毕舍。他们于1829年创立新天主教“社会主义者”学派。该学派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基督教的出现为开端,以基督教的平等、博爱,慈善三原则的充分实现而告终。后来,一名狂热的信奉者约翰·勒德罗把这一思潮传到了英国,于是在1848年革命之时便掀起了一埸基督教的社会主义运动。领导这埸运动的两个牧师弗·莫里斯和查·金斯莱发行理论杂志,大力宣扬只要实行“互济”、
-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基督教社会主义
社会民主党
阿弗拉克
阿拉伯社会
基督教教义
整体社会
社会主义
学派
社会主义者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阿拉伯社会主义”和伊斯兰教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郁景祖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1-84,共4页
-
文摘
在现代阿拉伯地区,广泛流行着一种叫做“阿拉伯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潮。这种思潮是叙利亚人阿弗拉克和比塔尔在1944年提出来的。现在有七个阿拉伯国家宣称把这种“阿拉伯社会主义”作为国家的奋斗目标,它们是: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由于这些国家情况不一,它们的“
-
关键词
阿拉伯社会
伊斯兰教
社会主义
《古兰经》
宗教
阿拉伯民族主义
阿弗拉克
穆罕默德
国有化
纳赛尔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阿拉伯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及渊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郁景祖
-
出处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86年第2期72-75,85,共5页
-
文摘
自阿拉伯社会主义问世以来,已有叙利亚、伊拉克、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六个阿拉伯国家宣布奉行阿拉伯社会主义。此外,尼迈里执政时期的苏丹也把阿拉伯社会主义作为国家的奋斗目标。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各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倡导者所提出的阿拉伯社会主义的理论也各具特色,各树一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复兴主义”、“纳赛尔主义”、“工人自管论”、“宪政主义”、“一国社会主义论”、“世界第三理论”、“民族民主论”等。下面对这些主要理论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介绍。
-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理论
纳赛尔主义
阿弗拉克
阿拉伯国家
社会主义论
阿尔及利亚
宪政主义
-
分类号
D033.4
[政治法律—政治学]
D507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什么是“阿拉伯社会主义”?
- 4
-
-
作者
郁景祖
-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1982年第1期40-46,36,共8页
-
文摘
在名目繁多的“亚非拉社会主义”流派中,“阿拉伯社会主义”是一种颇有影响的流派。一、“阿拉伯社会主义”的由来和主要类别阿拉伯曾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只是近百年来,由于殖民主义掠夺和资本主义剥削,它才沦为灾难深重的落后地区。阿拉伯人民为寻求复兴的道路作了无数次不懈努力。特别是本世纪初的穆斯林改良运动、阿拉伯独立王国运动和青年土耳其运动被认为是“
-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阿拉伯国家
伊斯兰教
阿拉伯民族主义
奋斗目标
阿弗拉克
资本主义
阿尔及利亚
伊斯兰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一部颇具特色的辞典──《世界现代史简明辞典》
- 5
-
-
作者
杨俊明
-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78-79,共2页
-
-
关键词
世界现代史
工具书
历史人物
现代史研究
前苏联
资本主义总危机
三和两全
分类词
历史事件
阿弗拉克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阿拉怕世界当代主要思潮(上)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沈昌纯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8年第2期29-34,共2页
-
文摘
近百年来,西亚北非地区民族独立运动曾波澜壮阔,蜚声世界,它们的领袖人物叱咤风云,在领导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中或在探索振兴民族和国家道路的过程中,根据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政治主张,乃至系统的政治构思,在本国、本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被一定的社会阶层或政治集团接受为信念、理想和奋斗目标,形成了风靡一时的思潮,在历史长河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些思潮对推动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思潮则相反,起着消极作用.以下是近百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出现的几种主要思潮.瓦哈比主义与沙特阿拉伯瓦哈比主义发祥于阿拉伯半岛,旨在恢复伊斯兰早期的正宗传统,通过武力振兴伊斯兰,统一阿拉伯半岛.瓦哈比运动的直接结果是驱逐土耳其奥斯曼统治者,击败英国扶植的部族,建立政教合一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因此,该运动的意义己远超过伊斯兰教本身,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宗教政治运动,是早期民族主义运动,也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前奏.
-
关键词
阿拉伯民族主义
阿拉伯社会
社会主义选择
纳赛尔主义
复兴党
殖民主义
瓦哈比运动
阿弗拉克
伊斯兰复兴
伊拉克
-
分类号
D562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海湾枭雄萨达姆
- 7
-
-
作者
商裔
-
出处
《世界知识》
1998年第5期16-18,共3页
-
文摘
枭雄: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杰出的人物;魁首。——《现代汉语词典》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秉性奇特,被称为“注定要震惊世界的人”。1990年8月28日,多国部队大军压境,海湾战云密布,金鼓齐鸣,大战一触即发之际,
-
关键词
萨达姆
伊拉克人
复兴党
海湾
阿拉伯世界
贝克尔
阿拉伯人
叙利亚
现代汉语词典
阿弗拉克
-
分类号
K833.7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