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拉伯民族主义与美苏关系
1
作者 费亚兹·萨伊赫 张文涛 《中东问题研究》 2015年第2期225-232,285-286,共10页
费亚兹·萨伊赫曾为阿盟驻联合国参赞。作者认为,阿拉伯民族主义对西方损害阿拉伯民族利益的政策进行了反抗。在冷战期间,阿拉伯国家因与西方在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问题上存在冲突,其态度受到影响;西方对待阿拉伯世界的政策缺乏... 费亚兹·萨伊赫曾为阿盟驻联合国参赞。作者认为,阿拉伯民族主义对西方损害阿拉伯民族利益的政策进行了反抗。在冷战期间,阿拉伯国家因与西方在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问题上存在冲突,其态度受到影响;西方对待阿拉伯世界的政策缺乏对阿拉伯国家主权和民族主义的认同和尊重。这些都是造成冷战期间阿拉伯国家对西方不信任的原因。这些原因阐释了阿拉伯国家的中立政策先后经历了从遁世冷漠到消极被动再到积极主动的发展过程,也解释了1955年以后,西方在中东地区的地位日渐衰落而苏联则步步进逼的原因。有迹象表明,阿拉伯国家未来对待西方的态度有可能缓和,但是西方应该首先主动改变,并且改变的条件已经具备。阿拉伯人已经表现出不情愿屈从于苏联对其内部事务的干涉的态度,阿拉伯民族主义已经成为阿拉伯世界内反对苏联干涉的核心力量。如果西方能够尊重阿拉伯国家的主权和合理诉求,他们会发现在东西方力量的较量中,阿拉伯世界更有可能加入西方的阵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民族主义 美苏关系 冷战 殖民主义
下载PDF
国际主义时刻——中国革命视野下的阿拉伯民族独立与第三世界秩序观的形成 被引量:4
2
作者 殷之光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33,共24页
本文主要以中国革命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对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理解为基础,尝试从思想史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中国第三世界国际主义话语的形成及其对现代世界秩序的描述方式。同时,本文还尝试再现作为知识的"阿拉伯反帝民... 本文主要以中国革命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对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理解为基础,尝试从思想史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中国第三世界国际主义话语的形成及其对现代世界秩序的描述方式。同时,本文还尝试再现作为知识的"阿拉伯反帝民族独立运动",在中国革命语境下,构成了改造"世界观"这一政治历程中的重要经验。这种知识还进入到了建立"中国人民"这一政治主体性、调动民众进行政治参与、塑造"世界人民大团结"这一国际主义认同中,将"国际主义"这一命题融入进了"民族独立"的政治体验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主义第三世界 民族主义 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冷战
原文传递
应对“卡尔·马克思早已策划好的危局":冷战、美国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反应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戴超武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06年第2期1-28,10,共30页
战后由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迅速发展以及苏联势力向这一地区的渗透,如何控制和遏制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以及苏联势力的扩展,如何处理西方需要中东石油资源的利益同这一地区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的浪潮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主... 战后由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迅速发展以及苏联势力向这一地区的渗透,如何控制和遏制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以及苏联势力的扩展,如何处理西方需要中东石油资源的利益同这一地区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的浪潮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主要目标。艾森豪威尔主义成为冷战时期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指导原则。总体而言,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中东政策的实施并非完全成功,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美国决策者,特别是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过高估计了美国在阿拉伯世界中的政治实力和政治影响,同时低估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特别是纳赛尔的实力和影响;而且,阿拉伯世界保守的领导人不能或不愿发挥美国决策者所期望的作用,也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开始决定性地转向以色列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此后美国政策的重点转向大力支持以色列。以此作为实现美国政策目标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阿拉伯民族主义 艾森豪威尔主义
原文传递
冷战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新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中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11,1,共4页
冷战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其覆盖范围的国际性,活动方式的双重性,表现形态的多元性,同民族主义的伴生性则成了冷战后伊斯兰原旨教主义的新特征。
关键词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冷战 阿拉伯民族主义 新特征 伊斯兰社会 伊斯兰教 伊斯兰世界 中东政治 穆斯林 伴生性
下载PDF
亲历中国中东外交的调整
5
作者 吴思科 《当代世界》 2015年第10期62-65,共4页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变革大潮风起云涌,推动国际秩序加速演变.中东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较长时期处于动荡变革中.热点问题、地缘争斗和极端恐怖主义顽疾纠缠在一起,使地区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变革大潮风起云涌,推动国际秩序加速演变.中东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较长时期处于动荡变革中.热点问题、地缘争斗和极端恐怖主义顽疾纠缠在一起,使地区局势复杂多变,不少国家在艰难地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面对中东大变局,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交往中坚持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在推动热点问题解决方面坚持公道,坚持合作共赢,同中东地区各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堪称新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投身外交工作的四十多个春秋,笔者一直从事对中东地区的外交工作,从学习起步到驻两个阿拉伯国家大使,又担任五年多中东问题特使.回望这些年的历程,留在记忆里的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也是个人满怀理想、追求与使命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外交 中东地区 阿拉伯国家 调整 民族宗教矛盾 外交工作 冷战结束
下载PDF
也门统一后的经济发展
6
作者 程星原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4期72-73,共2页
也门在历史上曾是阿拉伯民族的发祥地和古代文明的摇篮。十六世纪后,由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及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分裂成南、北两部分。1962年北也门共和革命推翻伊玛目政权,南也门也于1967年经过反英武装斗争获得独立。二十多年来,受美苏... 也门在历史上曾是阿拉伯民族的发祥地和古代文明的摇篮。十六世纪后,由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及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分裂成南、北两部分。1962年北也门共和革命推翻伊玛目政权,南也门也于1967年经过反英武装斗争获得独立。二十多年来,受美苏冷战影响,南、北也门关系不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民族 美苏冷战 英国殖民者 古代文明 伊玛目 十六世纪 经济发展 里亚尔 民用燃料 国内外投资者
下载PDF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论未来世界的格局
7
作者 刘淑春 《国外理论动态》 1996年第8期57-62,共6页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论未来世界的格局刘淑春编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95年12月23日至1996年1月5日的双周合刊号上发表一篇文章,题为《世界的格局:民族国家已经死亡,民族国家万岁》。该文对冷战后在当今世界凸显出...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论未来世界的格局刘淑春编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95年12月23日至1996年1月5日的双周合刊号上发表一篇文章,题为《世界的格局:民族国家已经死亡,民族国家万岁》。该文对冷战后在当今世界凸显出来的区域经济和政治集团化、超越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未来世界 经济学家 意识形态 文明冲突 自由贸易规则 阿拉伯穆斯林世界 冷战 英国 地缘政治
下载PDF
冷战视域下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埃及(阿联)政策研究(1953—1960)
8
作者 杜晓东 黄正柏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72,共14页
艾森豪威尔政府初期,美国试图将埃及纳入遏制苏联的战略轨道。然而,英埃苏伊士运河基地问题和埃及激进的民族主义政策阻碍了美国目标的实现。美国虽然促使英埃妥协,但在援埃上的推脱延宕反而促使埃及向苏联靠拢。苏埃武器交易和苏伊士... 艾森豪威尔政府初期,美国试图将埃及纳入遏制苏联的战略轨道。然而,英埃苏伊士运河基地问题和埃及激进的民族主义政策阻碍了美国目标的实现。美国虽然促使英埃妥协,但在援埃上的推脱延宕反而促使埃及向苏联靠拢。苏埃武器交易和苏伊士运河危机使得美国政府将埃及视为苏联在中东扩张的马前卒。为了遏制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和苏联影响的扩大,美国出台了艾森豪威尔主义。但是这一政策成效有限,到1958年,美国在权衡利弊后,缓和了与纳赛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 埃及 阿拉伯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是诸文明间的冲突吗? 被引量:1
9
作者 塞缪尔.P.亨廷顿 张飒英 刘诚东 《国际政治研究》 199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1993年夏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在《纽约时报》、《外交季刊》等报刊突出的版面上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将是不同文明的冲突左右全球政治。该论点提出后引起美国及世界一些国... 1993年夏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在《纽约时报》、《外交季刊》等报刊突出的版面上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将是不同文明的冲突左右全球政治。该论点提出后引起美国及世界一些国家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议。《外交季刊》称亨廷顿的文章提出了冷战结束后最引人注意又最有争议的有关国际政治问题的论点。该刊在1993年秋、冬季的刊物的头版开辟专栏进行争论。 对亨廷顿的文章国内已有介绍,但译文多有删节,为了准确地分析亨廷顿的观点,现把他在《外交季刊》第72卷第3期(1993年夏)发表的论文全文译出。该文中有关中国的论述多为对中国政策的无端攻击和污蔑。为了把该文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展现出来,我们也一并译出。该文有一幅关于基督教徒与东正教、伊斯兰教徒的地理分布示意图,这里也从略。 亨廷顿原文的标题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译校者根据全文的中心论点译为现名,国内见到的节译文有的把它译为“全球文化冲突的时代来临了?”亨廷顿的中心论点被国内有的刊物称之为文化冲突论。校者认为,文化冲突论应正名为文明冲突论。亨廷顿原文中既用了“Civilization”,又用了“Culture”,在本文中,前者译为文明,后者译为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 世界格局 文明冲突 民族国家 意识形态 西方文明 冷战结束 土耳其 伊斯兰教 分界线
原文传递
我们永远和阿拉伯人民在一起!
10
作者 沙丹 应小英 《电影艺术》 1958年第8期3-3,共1页
正当我们祝贺伊拉克共和国诞生的时候,美帝国主义在中东点了侵略之火,悍然侵略黎巴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无比的愤怒。七月十七日早上,我们接受了参加制作“抗议美国侵略黎巴嫩”的纪录影片的任务。竭尽全力,争取每一秒钟,通过影片将中... 正当我们祝贺伊拉克共和国诞生的时候,美帝国主义在中东点了侵略之火,悍然侵略黎巴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无比的愤怒。七月十七日早上,我们接受了参加制作“抗议美国侵略黎巴嫩”的纪录影片的任务。竭尽全力,争取每一秒钟,通过影片将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将中国人民支持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正义行动告诉全世界,告诉阿拉伯的兄弟。摄制组出发了。街上,人流从四面八方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阿拉伯 黎巴嫩 帝国主义 民族独立运动 阿拉伯民族 伊拉克 侵略 正义行动 共和国
原文传递
中国是阿拉伯各国人民的真诚的朋友
11
作者 祝成才 马叔华 张佩铎 《教学与研究》 1958年第8期9-11,共3页
一、中国和阿拉伯各国人民传统友谊的不断发展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关系,仅就历史所记载,已经有一千三百到二千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交往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彼此间的文化,而且促进了世界的文明。比如,中国的造纸、印刷、... 一、中国和阿拉伯各国人民传统友谊的不断发展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关系,仅就历史所记载,已经有一千三百到二千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交往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彼此间的文化,而且促进了世界的文明。比如,中国的造纸、印刷、造船、火药等都曾先后传入阿拉伯国家,并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伊斯兰教早在七世纪就传入中国; 阿拉伯人的建筑、数学、天文、历法、医学都给予了中国很大的影响。近一两个世纪,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入我们各自的国家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 帝国主义国家 黎巴嫩人 共和国 西方殖民主义 埃及人 叙利亚 民族独立运动
原文传递
冷战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新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中民 《世界宗教文化》 1996年第2期12-15,共4页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IslamicFundamentalism)作为主张按照伊斯兰原初教旨变革现实社会的一种复古的神权思潮及随之而来的一场反对世俗化和西方化,全面推行伊斯兰化,并以建立以沙里亚法为基础的伊斯兰国家和秩序为终极目的的社会运动,发韧...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IslamicFundamentalism)作为主张按照伊斯兰原初教旨变革现实社会的一种复古的神权思潮及随之而来的一场反对世俗化和西方化,全面推行伊斯兰化,并以建立以沙里亚法为基础的伊斯兰国家和秩序为终极目的的社会运动,发韧于18世纪沙特的瓦哈比运动,1976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崛起于伊斯兰世界,1979年伊朗霍梅尼伊斯兰革命将之推向高潮。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对战后中东政治乃至整个国际政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冷战后,随国际格局的裂变,在以中东为中心,西起北非摩洛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阿拉伯民族主义 冷战 伊斯兰教 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革命 伊斯兰世界 中东政治 国际格局 穆斯林兄弟会
原文传递
二战后沙特王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松业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56,共7页
关键词 对外政策 沙特王国 阿以冲突 阿拉伯民族主义 泛伊斯兰主义 伊斯兰教 巴勒斯坦问题 伊斯兰世界 冷战时代 穆斯林世界
原文传递
安瓦尔·萨达特——埃及共和国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京烈 《西亚非洲》 1980年第2期63-65,共3页
安瓦尔·萨达特从一九七○年起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萨任总统前并不为人所熟知。
关键词 共和国总统 萨达特 最高统帅 武装部队 阿拉伯 纳赛尔 法鲁克 苏联 民族独立运动 友好合作条约
原文传递
从黎巴嫩影片“向何处去”谈起
15
作者 中禹 伯奋 《电影艺术》 1958年第8期4-4,共1页
阿拉伯人民反殖民主义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已经进入了新的高潮。伊拉克人民终于挣脱了几世纪来被帝国主义强加在身上的枷锁,推翻了反动封建王朝,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成立了新的政权;黎巴嫩起义人民,也正高举起了反对美帝军队侵略、争取... 阿拉伯人民反殖民主义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已经进入了新的高潮。伊拉克人民终于挣脱了几世纪来被帝国主义强加在身上的枷锁,推翻了反动封建王朝,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成立了新的政权;黎巴嫩起义人民,也正高举起了反对美帝军队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走狗夏蒙的民族独立运动。这种争自由、争独立的正义的斗争,获得了全世界千千万万人民最有力的支持、援助和同情。今天,全世界人民正警惕地监视着美英帝国主义对黎巴嫩、约旦的军事干涉和战争挑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巴嫩人 帝国主义 民族独立运动 影片 反殖民主义 军事干涉 阿拉伯 封建王朝 斗争 起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