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湿地鸟类群落研究与湿地生境评估 被引量:18
1
作者 何芬奇 张荫荪 +2 位作者 叶恩琦 吴勇 陈容伯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87-193,共7页
近年来的野外工作结果表明,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以下简称桃阿海子)对于遗鸥鄂尔多斯种群的生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出现于那里的湿地鸟类集中地反映了鄂尔多斯荒漠型湿地鸟类群落的特点;鉴于我国于1992年7月已成为《具国... 近年来的野外工作结果表明,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以下简称桃阿海子)对于遗鸥鄂尔多斯种群的生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出现于那里的湿地鸟类集中地反映了鄂尔多斯荒漠型湿地鸟类群落的特点;鉴于我国于1992年7月已成为《具国际重要意义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公约》(简称《拉姆萨公约》)的缔约国,本项研究比照《公约》所推荐的评判标准对桃阿海子作了评估,提出该地点依据《公约》标准应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桃力庙 阿拉善湾海子 群落 湿地生境
全文增补中
鄂尔多斯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的黑颈䴙䴘巢址选择研究
2
作者 刘利平 李子腾 +4 位作者 杜雨 王瑞平 于向芝 高丽 刘利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黑颈䴙䴘(Podiceps nigricolli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黑颈䴙䴘,于2022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开展了针对黑颈䴙䴘巢的野外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Lgistics回... 黑颈䴙䴘(Podiceps nigricolli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黑颈䴙䴘,于2022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开展了针对黑颈䴙䴘巢的野外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L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了黑颈䴙䴘是否筑巢与巢的隐蔽度、水域的植物盖度、无脊椎动物丰度等8种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黑颈䴙䴘主要在不受盛行风影响且隐蔽度较高的浅水区域(水深的平均值为10.56 cm)筑巢,筑巢的主要材料为角果藻(Zannichellia palustris)、水绵(Spirogyra communis)、动物羽毛和植物枝条;有巢样方的黑颈䴙䴘巢的隐蔽度、水域的植物盖度、无脊椎动物丰度都显著大于无巢对照样方(n=20,p<0.01),有巢样方与无巢对照样方是否受盛行风影响因素的值之间的差异显著(χ^(2)=26.302,df=1,p<0.001);水域的植物盖度、无脊椎动物丰度、巢的隐蔽度、是否受盛行风影响是黑颈䴙䴘巢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保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黑颈䴙䴘的繁殖种群,建议向该保护区持续补水,以维持水环境稳定和水生植物的盖度,并对补水源进行长期监测,以确保水质;提高水中无脊椎动物的丰度,为黑颈䴙䴘和其他繁殖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建议在湖心岛南侧沿岸合理种植植物,在黑颈䴙䴘筑巢的区域建设三面土坝围挡,在提高黑颈䴙䴘巢的隐蔽度的同时,还能减少盛行风对黑颈䴙䴘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䴙䴘 巢址选择 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