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流亡 精神返乡——论阿沃·派尔特《约翰受难乐》的“回归” 被引量:3
1
作者 班丽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5-23,195,共9页
某种意义上讲,派尔特的流亡是一种解放。在西欧作为"他方"对其敞开的所有可能性中,派尔特听从内心的召唤选择了以"钟鸣"风格为特质的宗教音乐,并以此找回精神的本乡。《约翰受难乐》在"回归"宗教信仰与... 某种意义上讲,派尔特的流亡是一种解放。在西欧作为"他方"对其敞开的所有可能性中,派尔特听从内心的召唤选择了以"钟鸣"风格为特质的宗教音乐,并以此找回精神的本乡。《约翰受难乐》在"回归"宗教信仰与早期音乐原典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钟鸣"风格,使音乐既有浓郁的宗教气息,又不失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与风格。需要强调的是,派尔特与宗教的关系不同于神权时代的作曲家与宗教的关系,如果说古者大多是一种被动的依附,今者则是对精神价值的自由寻求。正因为如此,在信仰普遍缺失的当代社会,派尔特的音乐才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沃·派尔特 《约翰受难乐》 “钟鸣”风格 “回归”
下载PDF
钟弦和鸣·共诉哀伤——阿沃·派尔特《纪念班杰明·布里顿之歌》浅析
2
作者 李冬冬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4期28-29,共2页
《纪念班杰明·布里顿之歌》系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派尔特于70年代完成的具有钟鸣风格的音乐作品之一。该作品在形式上体现出作曲家个性化的音乐语言,同时又遵循欧洲早期音乐的传统,在音乐观念上则反映作曲家的宗教精神。
关键词 阿沃·派尔特 《纪念班杰明·布里顿之歌》 钟鸣技法 类型化的情感 三和弦
下载PDF
动机·风格·灵魂——阿沃·派尔特早期创作中的“巴赫” 被引量:9
3
作者 班丽霞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0,共8页
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派尔特是20世纪70年代"回归"浪潮中的重要作曲家。在他从先锋派音乐转向宗教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巴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推动因素。从B-A-C-H动机到新巴罗克风格再到"耶稣圣训"的代言,&... 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派尔特是20世纪70年代"回归"浪潮中的重要作曲家。在他从先锋派音乐转向宗教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巴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推动因素。从B-A-C-H动机到新巴罗克风格再到"耶稣圣训"的代言,"巴赫"一步步将派尔特引向调性、引向早期音乐和神圣信仰,最终实现其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同时,派尔特在创作中对"巴赫"的不同诠释,也是巴赫接受史上值得关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沃·派尔特 巴赫 B.A—C-H动机 拼贴 新巴罗克风格 《信经》
原文传递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聆听”《在时间的黑暗里》之后的感想
4
作者 王佩佩 《音乐时空》 2015年第6期89-90,共2页
偶然一次机会,有幸欣赏到《十分钟年华老去》这部影片,又在这部电影中聆听到阿沃·派尔特的音乐《镜中镜》,他的音乐能够给予我们一种非凡力量,让笔者体会到了什么是虔诚,什么是信仰,让人们可以脱离世俗的喧闹繁杂,使得笔者能够在... 偶然一次机会,有幸欣赏到《十分钟年华老去》这部影片,又在这部电影中聆听到阿沃·派尔特的音乐《镜中镜》,他的音乐能够给予我们一种非凡力量,让笔者体会到了什么是虔诚,什么是信仰,让人们可以脱离世俗的喧闹繁杂,使得笔者能够在心灵深处欣赏音乐。本文通过对影片和电影配乐的欣赏与理解,将用音乐感化世人这部作品介绍给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分钟年华老去》 戈达尔 《镜中镜》 阿沃·派尔特
下载PDF
艺术多棱镜中的派尔特——其他门类艺术作品对派尔特音乐的传播与诠释
5
作者 班丽霞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5,共9页
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派尔特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宗教音乐作曲家。在对其音乐接受范畴的考察中,有一种现象引人注目,即派尔特的作品与当代电影、纪录片、舞蹈等姊妹艺术有着频繁的协作与互动,其中一些经典之作不仅有力地推动派... 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派尔特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宗教音乐作曲家。在对其音乐接受范畴的考察中,有一种现象引人注目,即派尔特的作品与当代电影、纪录片、舞蹈等姊妹艺术有着频繁的协作与互动,其中一些经典之作不仅有力地推动派尔特的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还以新的文本和语境深化了对派尔特音乐内涵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沃·派尔特 音乐接受 音乐传播 音乐诠释 艺术互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