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者的先行:俄罗斯汉学家阿理克在华田野调查方法研究
1
作者 唐娜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阿理克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他尊重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尊重的基础上深入而具体地研究中国文化。在20世纪初的中国考察中,他率先开启对中国年画以及民俗生活的关注与田野调查,是在俄罗斯汉学研究领域的崭新开创。他所采用的汉学田野考... 阿理克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他尊重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尊重的基础上深入而具体地研究中国文化。在20世纪初的中国考察中,他率先开启对中国年画以及民俗生活的关注与田野调查,是在俄罗斯汉学研究领域的崭新开创。他所采用的汉学田野考察方法一部分来自其原有语言学、民族学、博物馆实践的积淀,另一部分则是在中国结合本土材料与环境创造出新的搜集、整理、解读的途径,对民俗研究的田野作业方法贡献了具有先行意义的经验和案例。他的考察活动既强调科学与规范,又表现出相当的灵活与开放性。他的视野、方法、技巧,对今天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理克 田野调查 年画 民俗学
下载PDF
苏联汉学家阿理克的《聊斋志异》俄译本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晔 《国际汉学》 CSSCI 2017年第2期87-94,共8页
苏联著名汉学家阿理克所译《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俄译的一座高峰,该译本以"忠实、优美"而著称,被公认为是《聊斋志异》最经典、影响最大的俄译本。对这一译本的批评研究,将有可能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外译提供一种切实可行... 苏联著名汉学家阿理克所译《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俄译的一座高峰,该译本以"忠实、优美"而著称,被公认为是《聊斋志异》最经典、影响最大的俄译本。对这一译本的批评研究,将有可能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外译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翻译思路和批评模式。当代翻译学研究认为,翻译并非纯语言环境下的文字转换活动,超语言层面的各种因素始终制约着翻译行为。译本研究不仅要关注"怎么译",更要探究"为什么这么译"的问题。按照此思路对《聊斋志异》俄译本的细致解读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系统地梳理阿理克的翻译思想及其成因,并且对我们透过"他者"反观"自我"、积极开展新时期的文化建构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阿理克 《聊斋志异》俄译本 科学的、艺术的翻译 翻译思想成因分析
原文传递
关于蒲松龄生年的两种错误及其辨正
3
作者 岳巍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2期15-25,78,共12页
在聊斋学研究过程中,蒲松龄的生年曾出现过1622年和1630年两种错误,1622年的错误见于阿理克院士的聊斋小说选译本和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从错误来源看,可能来自德文资料;1630年的错误来自于1920年3月天宝书局印刷、中华图书馆发行的... 在聊斋学研究过程中,蒲松龄的生年曾出现过1622年和1630年两种错误,1622年的错误见于阿理克院士的聊斋小说选译本和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从错误来源看,可能来自德文资料;1630年的错误来自于1920年3月天宝书局印刷、中华图书馆发行的石印本《聊斋全集》,其中有蒲松龄"享年八十有六"的错误,这一错误影响了鲁迅先生,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引用此说。胡适曾撰写《蒲松龄的生年考》一文,详细考证了蒲松龄的准确出生年份。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仍有人因袭石印本《聊斋全集》中蒲松龄生年的错误,而在俄罗斯汉学界,蒲松龄生年的错误直到1970年才由阿理克的学生艾德林改正。陈铨书中的错误直到1997年《中德文学研究》再版时才得以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学 蒲松龄 生年 阿理克 陈铨 鲁迅 胡适
下载PDF
“好奇猫”遇上老学究:一个俄国汉学家认识中国民俗的崎岖路
4
作者 杨玉君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5-35,共11页
域外汉学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仰赖既有的汉籍外译。优先被选来译成外语的汉籍,想当然地是以文化、思想基本典籍为主,其次才是个别文类、文学家的专著。而民间文化、民俗信仰等等,原本就不是传统知识人养成教育的一环,在中国前现代就少有... 域外汉学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仰赖既有的汉籍外译。优先被选来译成外语的汉籍,想当然地是以文化、思想基本典籍为主,其次才是个别文类、文学家的专著。而民间文化、民俗信仰等等,原本就不是传统知识人养成教育的一环,在中国前现代就少有文字记录,更遑论迻译成外国语文了。是以,对一个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而言,初次来到中国所面对的民风民俗,其讯息量的丰富想必对于感知敏锐的人而言具有相当的冲击力。本文主旨就在探讨一个来自俄国圣彼得堡、充满对中国文化好奇心的年轻学者,是如何艰辛地点滴累积他的民俗知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理克 俄国汉学 “不愠斋中文笔记” 民俗 民俗版画
下载PDF
《聊斋志异》俄、英译本注释中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晔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9-788,共10页
译本注释作为翻译副文本的一种,不仅是目的语读者理解作品的重要参考,而且为揭示翻译活动提供了诸多线索。汉学家的译注是他们观察、研究、思考的结果,是译者"现身"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对阿理克和翟理斯所译《聊斋志异》译... 译本注释作为翻译副文本的一种,不仅是目的语读者理解作品的重要参考,而且为揭示翻译活动提供了诸多线索。汉学家的译注是他们观察、研究、思考的结果,是译者"现身"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对阿理克和翟理斯所译《聊斋志异》译注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位汉学家注释方式的差异不仅体现了各自的翻译价值取向和翻译伦理观,而且展现了他们在解读中国文化过程中所秉持的文化立场和心理诉求。《聊斋志异》的译注研究是译本批评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当下中国经典外译的译注处理不无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译注 阿理克 翟理斯 文化解读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英俄译本注释中的形象建构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晔 《国际汉学》 CSSCI 2019年第1期118-124,205,共8页
文学译本,尤其是古典文学译本的注释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比较互鉴的活跃场。与文学作品的注释相比,译本注释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重塑功能,译者在进行文化解读的同时,也在以"自我"的视角构建文化他者形象。本文通过对《聊斋... 文学译本,尤其是古典文学译本的注释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比较互鉴的活跃场。与文学作品的注释相比,译本注释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重塑功能,译者在进行文化解读的同时,也在以"自我"的视角构建文化他者形象。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英俄译本注释的对比分析,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原理,考察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和阿理克(ВасилийМихайловичАлексеев,1881—1951)两位汉学家建构的中国文化形象之异同,揭示形象塑造背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译注 翟理斯 阿理克 形象建构 “自我”与“他者”
原文传递
《聊斋自志》俄英译本对比研究
7
作者 王晔 阎国栋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7年第3期122-129,共8页
汉学家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不仅是中外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且是异域学者解读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方式。阿理克和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译本是俄语世界和英语世界中两个最经典的译本,两位译者都意识到蒲松龄所作序言《聊斋自志》在全书... 汉学家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不仅是中外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且是异域学者解读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方式。阿理克和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译本是俄语世界和英语世界中两个最经典的译本,两位译者都意识到蒲松龄所作序言《聊斋自志》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皆不惧艰难,将全文译出,并辅以详尽的注释。通过对两篇译文的细致比读分析,以及宏观视角的译者动机、时代背景、读者定位等因素的考察,不仅可以管窥阿、翟二人对《聊斋志异》及蒲松龄的不同解读,而且可见微知著,探究两位汉学家如何接受和阐释中国文化,比较他们"中国观"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自志》 俄、英译文 阿理克 翟理斯 中国观
原文传递
Neoproterozoic sedimentary facies and glacial periods in the southwest of Tarim Block 被引量:9
8
作者 TONG QinLong WEI Wei XU B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901-912,共12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 in Nanhua and Ediacaran Systems in the southwest of Tarim Block,some features of glacial records in Neoproterozoic become more clear.Si...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 in Nanhua and Ediacaran Systems in the southwest of Tarim Block,some features of glacial records in Neoproterozoic become more clear.Six sedimentary facies have been divided in the study area,including alluvial fan facies,lacustrine facies,glacial facies,littoral facies,neritic facies,and lagoonal facies,showing that this area underwent a process from continent to marine,with mainly littoral and neritic sedimentation.Two cold events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analysis of CIA values in the study area,called Bolong and Yutang glaciation,respectively.They present as thick-layer tillite deposition in the Bolong Formation and thin-layer tillite deposition in the Yutang Formation,respectively.The Bolong glacial period in the study area can be correlated to the Yulmeinak glacial period in Aksu area,Tereeken glacial period in Qurugtagh area,and the Nantuo glacial period in South China,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Marinoan glacial period.The Yutang glacial period can be correlated to the Hankalchough glacial period in Qurugtagh,which is equivalent to Gaskers glaciation in Newfound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Block NEOPROTEROZOIC sedimentary facies chemical alteration index tillite
原文传递
Geo-politicai Significance of the Wakhan Corridor for China
9
作者 Hasan Yaser Malik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4年第2期307-323,共17页
The Wakhan Corridor is surrounded by the Mackinder's Heart Land. Located at the cross roads of four countries: Main land Afghanistan, Tajikistan, China, and Pakistan. The Wakhan Corridor ha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 The Wakhan Corridor is surrounded by the Mackinder's Heart Land. Located at the cross roads of four countries: Main land Afghanistan, Tajikistan, China, and Pakistan. The Wakhan Corridor ha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junction point of the Silk Route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corridor has long been used as a trade route by Europeans and Chinese to reach the Indian Plains and the Indian Ocean's Sea Lines of Communications through the Arabian Sea Coasts. Extra regional aspects in forms of quest for the Great Game between Russia and Britain since 1838,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of 1949, the Soviet Invasion of Afghanistan for a decade followed by the NATO invasion of Afghanistan since 2001 has unfortunately kept any kind of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 in Wakhan as a fallacy. The opening up of Wakhjir Pass by China will surely improve regional trade and relations; however, India feels threatened as it thinks that the opening up of the Wakhan Corridor will be an outflanking maneuvre against its interests in Indianheld Kashmir; however, it cannot remain aloof of other regional and extra regional players and will be forced to share Central Asian energy resources for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long with countries under the U.S. umbrella. The U.S.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a must play its role for enhancing region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COMMUNIST Geo-political OPPORTUNITIES Passand trade rou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