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 C和含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TAT...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 C和含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TAT-Ih C-Der p 1-3T融合基因,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TATIh C-Der p 1-3T,Bam H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纯化TAT-Ih C-Der p 1-3T蛋白后进行Ig E结合试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 ET-28a-TAT-Ih C-Der p 1-3T重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TAT-Ih C-Der p 1-3T可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纯化成功;Ig E结合试验表明TAT-Ih C-Der p 1-3T结合屋尘螨过敏病人血清Ig E的能力强于Der p 1变应原(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可表达经MHC通路的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重组p ET-28a-TAT-Ih C-Der p 1-3T载体,纯化的TAT-Ih C-Der p 1-3T具有较强的Ig E结合能力,从而为后续经MHC通路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展开更多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对变应性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进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specific immunotherapy,SCIT)的速发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记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2004年11月至2012年5...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对变应性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进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specific immunotherapy,SCIT)的速发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记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2004年11月至2012年5月对屋尘螨过敏的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者接受SCIT过程中出现的速发不良反应,并分析速发不良反应与注射剂量、患者年龄、性别、患病种类和变态反应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462例患者,其中452例(97.8%)出现速发局部不良反应,153例(33.1%)出现速发全身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共接受15645针次皮下注射,其中8523针次(54.5%)出现速发局部不良反应,397针次(2.5%)出现速发全身不良反应。速发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高,而速发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分布在剂量上升阶段(2000~80000 SQU)。单纯哮喘及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速发不良反应(局部和全身)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变应性鼻炎(P〈0.01)。儿童速发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成人(P〈0.001),但速发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儿童及成人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患者中,男性速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P〈0.01);而在成人患者中,女性速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速发不良反应(局部和全身)的发生率随着屋尘螨特异性IgE级别的增高而升高(P〈0.001);在皮下注射过程中出现速发全身不良反应者治疗前总IgE[(634.24±883.91)U/ml]与未发生速发全身不良反应者治疗前总IgE[(416.60±438.59)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P=0.048)。结论对屋尘螨过敏的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的SCIT时,速发局部不良反应常见,而速发全身不良反应少见,哮喘和鼻炎合并哮喘、少年男性、成年女性及屋尘螨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较高时,速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且随注射变应原剂量递增而存在增高趋势,剂量快速上升阶段应警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 C和含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TAT-Ih C-Der p 1-3T融合基因,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TATIh C-Der p 1-3T,Bam H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纯化TAT-Ih C-Der p 1-3T蛋白后进行Ig E结合试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 ET-28a-TAT-Ih C-Der p 1-3T重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TAT-Ih C-Der p 1-3T可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纯化成功;Ig E结合试验表明TAT-Ih C-Der p 1-3T结合屋尘螨过敏病人血清Ig E的能力强于Der p 1变应原(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可表达经MHC通路的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重组p ET-28a-TAT-Ih C-Der p 1-3T载体,纯化的TAT-Ih C-Der p 1-3T具有较强的Ig E结合能力,从而为后续经MHC通路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文摘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对变应性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进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specific immunotherapy,SCIT)的速发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记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2004年11月至2012年5月对屋尘螨过敏的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者接受SCIT过程中出现的速发不良反应,并分析速发不良反应与注射剂量、患者年龄、性别、患病种类和变态反应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462例患者,其中452例(97.8%)出现速发局部不良反应,153例(33.1%)出现速发全身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共接受15645针次皮下注射,其中8523针次(54.5%)出现速发局部不良反应,397针次(2.5%)出现速发全身不良反应。速发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高,而速发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分布在剂量上升阶段(2000~80000 SQU)。单纯哮喘及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速发不良反应(局部和全身)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变应性鼻炎(P〈0.01)。儿童速发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成人(P〈0.001),但速发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儿童及成人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患者中,男性速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P〈0.01);而在成人患者中,女性速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速发不良反应(局部和全身)的发生率随着屋尘螨特异性IgE级别的增高而升高(P〈0.001);在皮下注射过程中出现速发全身不良反应者治疗前总IgE[(634.24±883.91)U/ml]与未发生速发全身不良反应者治疗前总IgE[(416.60±438.59)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P=0.048)。结论对屋尘螨过敏的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的SCIT时,速发局部不良反应常见,而速发全身不良反应少见,哮喘和鼻炎合并哮喘、少年男性、成年女性及屋尘螨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较高时,速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且随注射变应原剂量递增而存在增高趋势,剂量快速上升阶段应警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