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鉴真与宁波阿育王寺
1
作者 西洲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抗疫的年份里,人们曾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几个字感动过。其实这句话的来历与鉴真有关。唐天宝元年(742),来自日本的留学僧人荣叡、普照带着日本官方的嘱托,在扬州的大明寺谒见鉴真,请求他推荐善解戒律的比丘渡日弘法。
关键词 宁波阿育王 弘法 鉴真 大明寺 唐天宝 戒律 僧人
下载PDF
阿育王寺与五乡镇
2
作者 张建伟 《上海集邮》 2024年第3期13-14,共2页
五乡镇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郊,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镇,古称五乡,素以“鱼米之乡”闻名。秦王朝在浙东平原建立了鄞、、句章三个县,其中县县治设在五乡镇(宝幢),旧称山同谷口,隶属于会稽郡。设治后,建造起后塘街,作为农贸和海产品... 五乡镇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郊,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镇,古称五乡,素以“鱼米之乡”闻名。秦王朝在浙东平原建立了鄞、、句章三个县,其中县县治设在五乡镇(宝幢),旧称山同谷口,隶属于会稽郡。设治后,建造起后塘街,作为农贸和海产品的交易集散地。为泄鄞东五乡之水,又建造起东、西、、汇、皎5座闸,故名五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 秦王朝 宁波市鄞州区 五乡镇 海产品 集散地
下载PDF
再论成都出土的石刻阿育王像
3
作者 董华锋 《边疆考古研究》 2023年第2期146-157,共12页
瑞像是一种特殊的佛教造像,在中古时期十分流行。一般认为这种造像由天竺传入,遵循固定的原型,并以“显示灵瑞”为最重要的特征。阿育王像为阿育王或其第四女所造释迦牟尼佛像的简称,文献记载很多,但实物资料历来少见。随着成都地区一... 瑞像是一种特殊的佛教造像,在中古时期十分流行。一般认为这种造像由天竺传入,遵循固定的原型,并以“显示灵瑞”为最重要的特征。阿育王像为阿育王或其第四女所造释迦牟尼佛像的简称,文献记载很多,但实物资料历来少见。随着成都地区一批南北朝时期石刻阿育王像的出土,学界对此类瑞像的特征、渊源等问题已有了一定的认识^([1])。但从现有的佛教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阿育王瑞像信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复杂的建构历程。这一历程是我们考察中古时期的瑞像及其信仰的极好观察点。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就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像 阿育王像 佛教文献 佛教造像 实物资料 中古时期 南北朝时期 石刻
原文传递
四川出土南朝萧梁时期“阿育王造像”探析
4
作者 高安澜 《美术大观》 2023年第4期76-83,共8页
“阿育王造像”在本文里概称中国自东晋以来发现、制作并供奉的一批特殊的立佛单体造像。因汉译经典与僧传文献里多次记载它们的示现、显化等非自然现象,由此赋予了阿育王像异于一般释迦造像的地位与意义。本文依照目前仅发现的一批出... “阿育王造像”在本文里概称中国自东晋以来发现、制作并供奉的一批特殊的立佛单体造像。因汉译经典与僧传文献里多次记载它们的示现、显化等非自然现象,由此赋予了阿育王像异于一般释迦造像的地位与意义。本文依照目前仅发现的一批出土于四川地区的南朝萧梁至北周时期的阿育王像实物资料,在厘清相关考古记录与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探究此像的形成渊源与风格特点,证实四川地区的阿育王像是受到南梁都城建康影响的一批富有中国本土创造色彩的佛教造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阿育王造像 南朝佛教 阿育王像信仰 佛教中国化
下载PDF
阿育王像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剑平 雷玉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69,共5页
阿育王像是阿育王造释迦牟尼佛像的略称。在中国东晋、南北朝至隋代的中国帝王、僧侣阶层和信众中有特别的信仰和崇奉。据记载,中国出现阿育王像的时间最早可以推溯到东晋时期。目前,国内出土的阿育王像实例只发现于成都地区。从文献的... 阿育王像是阿育王造释迦牟尼佛像的略称。在中国东晋、南北朝至隋代的中国帝王、僧侣阶层和信众中有特别的信仰和崇奉。据记载,中国出现阿育王像的时间最早可以推溯到东晋时期。目前,国内出土的阿育王像实例只发现于成都地区。从文献的记载看成都地区出现阿育王像的时间似亦可推溯到东晋时期。成都地区出土的形制古朴的阿育王像与同时期的其它佛像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些特征可以一直追溯到犍陀罗地区创始期的佛像。除文献记载外,在石窟中也有一些实例的发现。龙门石窟西山中段唐字洞西壁的上层,有唐代净福寺比丘尼净命造一龛阿育王像,敦煌莫高窟323窟像即为阿育王像。四川巴中南龛摩崖造像中,亦有一尊相似的造像,此像定名为阿育王像似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像 高僧传 四川文物 犍陀罗艺术 佛像 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政治、祥瑞和复古:南朝阿育王像的形制特征及其含义 被引量:7
6
作者 苏铉淑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5-160,共16页
本文首先对成都出土六世纪阿育王像的形制特征进行分析,认定它们是在复古的理念下以中国四世纪造像为底本塑造的。其次,为了解复古形制所出现的历史背景,本文尝试对南朝阿育王像的特殊含义进行阐释,最后讨论复古形制所体现的政治性问题。
关键词 南朝 阿育王像 政治 祥瑞 复古
原文传递
略论龙门石窟新发现的阿育王造像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成渝 张乃翥 张成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26,共6页
龙门石窟西山中段唐字洞的西壁,有盛唐晚期洛都景福寺比丘尼净命镌刊的一铺阿育王造像,这在龙门魏唐造像题材中是仅见的一例。本文作者通过考古调查及文献寻索,指出龙门石窟这一题材罕见的造像实例与盛唐时代武则天推行的转轮王政教... 龙门石窟西山中段唐字洞的西壁,有盛唐晚期洛都景福寺比丘尼净命镌刊的一铺阿育王造像,这在龙门魏唐造像题材中是仅见的一例。本文作者通过考古调查及文献寻索,指出龙门石窟这一题材罕见的造像实例与盛唐时代武则天推行的转轮王政教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丘尼净命 阿育王比丘尼惠灯禅师 武则天 转轮王崇拜
下载PDF
佛教传说中的转轮圣王阿育王对隋文帝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建欣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4-60,共7页
佛教经典中的转轮圣王阿育王对隋文帝的文治教化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据佛教经典,转轮圣王"七宝具足",有五种功德,而且能以"十善道化天下"。作为转轮圣王的阿育王是铁轮王,统南赡部洲,其分舍利,起宝塔之行对佛教的... 佛教经典中的转轮圣王阿育王对隋文帝的文治教化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据佛教经典,转轮圣王"七宝具足",有五种功德,而且能以"十善道化天下"。作为转轮圣王的阿育王是铁轮王,统南赡部洲,其分舍利,起宝塔之行对佛教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隋朝初立,面对汉代以来的价值褪色,许多古老思想无法再赢得人们的同情,更无法完全为隋代的政权建设服务。隋文帝仿效阿育王在一百余州三次安入舍利起塔,以此来获得君临天下的正当性、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传说 转轮圣王 阿育王 隋文帝
下载PDF
灵岩寺辟支塔塔基浮雕与阿育王传说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涛 《东南文化》 2002年第10期6-27,共22页
Linyan Temple of Shan Dong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favored cultural relics in China because of one treasure: Xue Zhi Tower with relief related with King Ayu's legend. Xue Zhi Tower is the symbolic building in ... Linyan Temple of Shan Dong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favored cultural relics in China because of one treasure: Xue Zhi Tower with relief related with King Ayu's legend. Xue Zhi Tower is the symbolic building in Linyan Temple.which has eight sides and nine layers. The whole eight sides are decorated with 40 relief, but only 37 survived, which show the politicnl biography of Killg Ayuin India and how he converted to Buddh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岩寺 辟支塔 塔基浮雕 阿育王传说 中国 山东
下载PDF
文献特征的多元考察与误题译经译者的确定——以同本异译《阿育王传》《阿育王经》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浩垒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4,共7页
《阿育王传》及其异译《阿育王经》的译者尚存争议。多重文献证据可证题名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至迟东晋已见,十卷《阿育王经》为梁代僧伽婆罗译。文献证据直观性强,历代经录呈现一定的体系性,也存在收录内容繁杂、不够完整、不能... 《阿育王传》及其异译《阿育王经》的译者尚存争议。多重文献证据可证题名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至迟东晋已见,十卷《阿育王经》为梁代僧伽婆罗译。文献证据直观性强,历代经录呈现一定的体系性,也存在收录内容繁杂、不够完整、不能详细译经的具体内容等局限,但佛教类书、音义及其他佛教文献则在内容上恰与之形成了互补互证。文献特征的多元考察为误题译经的断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传》 阿育王经》 文献 断代
下载PDF
论现存汉语阿育王文献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6,共6页
目前国际上所保存的有关印度古代帝王阿育王的文献主要有希腊罗马的文献、铭文文献、巴利语文献、梵语文献、藏语文献、汉语文献等6种,其中汉语阿育王文献不但时间久远,而且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在很多方面弥补其他类型文献的不足,既... 目前国际上所保存的有关印度古代帝王阿育王的文献主要有希腊罗马的文献、铭文文献、巴利语文献、梵语文献、藏语文献、汉语文献等6种,其中汉语阿育王文献不但时间久远,而且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在很多方面弥补其他类型文献的不足,既对认识印度古代政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佛教传播史、中国译经史也具有重要价值。汉语阿育王文献在国际学术界受忽视的现状应该得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 文献 价值
下载PDF
论《阿育王》中舞蹈对电影主题的表现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荆玉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48-149,共2页
电影《阿育王》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爱情和战争共荣的时代烙印,歌舞在电影中出现次数有很多,贯穿了整部电影,给电影的叙事结构带来更好的突破。舞蹈又充分显示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执著,将爱与恨的主题思想充分表现出来,带领我们... 电影《阿育王》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爱情和战争共荣的时代烙印,歌舞在电影中出现次数有很多,贯穿了整部电影,给电影的叙事结构带来更好的突破。舞蹈又充分显示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执著,将爱与恨的主题思想充分表现出来,带领我们发现那个时代的阶级矛盾与冲突,又重申了爱的伟大,与战争杀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舞蹈带动故事的发展,通过对电影舞蹈设计、技巧的贯穿,将主人公的个人情绪与故事进展都表现出来,对表现电影主题起到了较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 电影主题 舞蹈
下载PDF
榆林窟“阿育王寺释门赐紫僧惠聪住持窟记”重录新识——基于光谱成像技术下的调查研究
13
作者 李国 柴勃隆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榆林窟第15、16两窟遗存的西夏国庆五年“阿育王寺释门赐紫僧惠聪”住持修窟汉文发愿文功德题记,是研究西夏在榆林窟重修洞窟的重要考古文献资料。前贤虽有抄录和校记,但遗漏讹误颇多。通过采用非介入或无损多光谱技术在文物保护与科技... 榆林窟第15、16两窟遗存的西夏国庆五年“阿育王寺释门赐紫僧惠聪”住持修窟汉文发愿文功德题记,是研究西夏在榆林窟重修洞窟的重要考古文献资料。前贤虽有抄录和校记,但遗漏讹误颇多。通过采用非介入或无损多光谱技术在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领域应用的调查方法核校后即可辩证;原文所记国庆五年无误,阿育王寺也应该在瓜州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 汉文发愿文 西夏国庆五年 瓜州阿育王 惠聪住持窟记
下载PDF
形式与意义:关于阿育王狮子柱头的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同标 《创意设计源》 2017年第4期4-13,共10页
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在位时期与中国秦始皇约略相当。阿育王通过皈依佛教、圣迹巡游、竖立石柱、刻写法敕、建造窣堵波等方式,把佛教从单纯的教理层面转化为普通民众具体可感的宗教形态。阿育王石柱自身作为崇拜对象,可能... 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在位时期与中国秦始皇约略相当。阿育王通过皈依佛教、圣迹巡游、竖立石柱、刻写法敕、建造窣堵波等方式,把佛教从单纯的教理层面转化为普通民众具体可感的宗教形态。阿育王石柱自身作为崇拜对象,可能始于婆罗门祭柱,后来成为因陀罗、湿婆以及水神婆留那的象征,礼拜石柱能获得神祇保祐、消除恐怖。柱顶圆雕是古印度美术史的早期实例,鹿野苑狮子柱头成为印度国徽的图案基础。柱头圣兽有狮、象、马、牛四种,对应特定的神祇崇拜。鹿野苑石柱刻有阿育王禁戒僧团分裂的铭文,柱顶法轮与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对应,表明法轮柱开始与佛教联系起来,自此开始,法轮柱的佛教属性越来越明显,最终发展成为佛教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石柱 圣兽雕刻 法轮信仰 佛教美术
下载PDF
南宋高僧佛照德光年谱
15
作者 金建锋 《宋史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414-448,共35页
佛照德光(1121—1203),俗姓彭,俗名、法名皆为德光,自号拙庵,赐号佛照,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他出家于光化院足庵普吉,后求法于月庵善果、应庵昙华、百丈道震等,最后得法于大慧宗杲,故为禅宗南岳下十六世临济宗杨岐派六世。... 佛照德光(1121—1203),俗姓彭,俗名、法名皆为德光,自号拙庵,赐号佛照,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他出家于光化院足庵普吉,后求法于月庵善果、应庵昙华、百丈道震等,最后得法于大慧宗杲,故为禅宗南岳下十六世临济宗杨岐派六世。他先后住持台州光孝寺、杭州灵隐寺、明州阿育王寺等。示寂后,特赐谥号普慧^((1))宗觉大禅师,塔名圆鉴。佛照德光不仅多次获得宋孝宗召见,互相谈禅论道,深得尊宠,而且与范成大、陆游、周必大等士大夫官僚有着广泛交游,因此名重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 光孝寺 临济宗 德光 江西省新余市 周必大 杭州灵隐寺 新喻县
下载PDF
东晋阿育王像研究——以长干寺阿育王像为主
16
作者 祁海宁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东晋时期,武昌寒溪寺、建康长干寺和荆州长沙寺,先后出现三尊金铜菩萨像和佛像,造像者指为阿育王或其第四女,它们被统称为"阿育王像"。从晋至唐,这批佛造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一直受到佛教史研究的关注。1995年四川成都出土... 东晋时期,武昌寒溪寺、建康长干寺和荆州长沙寺,先后出现三尊金铜菩萨像和佛像,造像者指为阿育王或其第四女,它们被统称为"阿育王像"。从晋至唐,这批佛造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一直受到佛教史研究的关注。1995年四川成都出土梁代石质阿育王像实物之后,中外学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但是,这批佛造像究竟是哪国铸造,与阿育王是否有关等关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通过全面梳理东晋三座阿育王像的史料和相关考古资料,进一步利用考古学和史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三尊东晋阿育王像皆为托名伪作,与阿育王无关。它们的出现发挥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为相关寺院提供了神圣性支持;其二是为东晋政权提供了合法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长干寺 寒溪寺 长沙寺 阿育王像 金铜造像
原文传递
阿育王与前七祖
17
作者 徐文明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2年第4期5-11,共7页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国王,在他的前后,佛教出现了七位当时公认的领袖,即前七代持法者,也是后来禅宗二十八祖中的前七祖。大量史料表明,七代持法者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也表明佛教确实存在着持法者代代相承的历史传统,因而后...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国王,在他的前后,佛教出现了七位当时公认的领袖,即前七代持法者,也是后来禅宗二十八祖中的前七祖。大量史料表明,七代持法者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也表明佛教确实存在着持法者代代相承的历史传统,因而后来的禅宗世系说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并非是后世有意编造祖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 前七祖 佛教 印度 七代持法者 大迦叶 阿难
下载PDF
试论阿育王在印度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8
作者 黄志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5-87,共3页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帝国的第三代国王。在印度文明发展进程中,阿育王统一印度的战争,弘扬佛教的行动,加强帝国管理的举措,兴办公益事业的努力,对印度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阿育王 印度文明 佛教 孔雀帝国
下载PDF
宁波阿育王古寺舍利宝塔建筑设计分析
19
作者 王志新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2-87,共6页
宁波阿育王古寺舍利宝塔于2017年4月22日举行奠基法会,其整体建筑及景观设计方案由湖北美术学院"当代公共图像传播与研究中心"和"环境艺术研究所"担纲总设计。文章从舍利宝塔建筑设计理念出发,追根溯源佛教文化、... 宁波阿育王古寺舍利宝塔于2017年4月22日举行奠基法会,其整体建筑及景观设计方案由湖北美术学院"当代公共图像传播与研究中心"和"环境艺术研究所"担纲总设计。文章从舍利宝塔建筑设计理念出发,追根溯源佛教文化、佛教艺术、佛塔造型演变等,并从该建筑的"天宫"舍利殿、"藏经阁"、"法堂"、"建筑外回廊"、"地宫"舍利殿等方面,逐一分析舍利宝塔建筑设计,以助于深入了解"阿育王舍利塔"原始形制与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古寺 舍利宝塔 建筑设计 佛塔造型
下载PDF
阿育王
20
作者 华方田 《竞争力》 2007年第7期72-72,共1页
阿育王是佛教的护法名王,一译“阿输迦”,意译为“无忧王”。他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生卒年代不详,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268年一前232年。他继承并发展了父祖统一印度的事业,使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他... 阿育王是佛教的护法名王,一译“阿输迦”,意译为“无忧王”。他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生卒年代不详,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268年一前232年。他继承并发展了父祖统一印度的事业,使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他把自己统治的业绩及对人民的教化要求,刻在岩壁及石柱上,即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 孔雀王朝 生卒年代 第三代 印度 公元前 石柱 法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