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体外抗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杨海山 朱吉海 +5 位作者 赵鸿昌 星通川 师伟 余小龙 卢学强 刘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8-694,共7页
目的 通过观察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ABZ-GPs)和阿苯达唑(ABZ)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杀伤作用,评价ABZ-GPs对多房棘球蚴病的疗效,为葡聚糖颗粒作为抗包虫病药物载体奠定基础。方法 设置ABZ、葡聚糖纳米颗粒(GPs)组、ABZ-GPs组和对照组... 目的 通过观察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ABZ-GPs)和阿苯达唑(ABZ)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杀伤作用,评价ABZ-GPs对多房棘球蚴病的疗效,为葡聚糖颗粒作为抗包虫病药物载体奠定基础。方法 设置ABZ、葡聚糖纳米颗粒(GPs)组、ABZ-GPs组和对照组,各用药组以终浓度50μg/mL加入原头节培养基,每天用0.4%的台盼蓝染液染色以评价原头节存活情况,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原头节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ABZ-GPs,原头节与ABZ-GPs和ABZ共培养后,外翻型原头节明显增加,体表失去正常结构。培养第7 d开始至第10 d, ABZ-GPs组原头节存活率一直低于AB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1,P<0.05)。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和GPs组原头节吸盘清晰可见,体表微绒毛蓬松,角质层细胞形态均匀饱满;ABZ组原头节褶皱,吸盘变形,小钩排列紊乱,角质层见絮状空洞的分裂区域;ABZ-GPs组原头节明显褶皱,微绒毛消失,吸盘破坏,顶突小钩脱落,角质层广泛损伤,呈条状残留。结论 ABZ-GPs在体外对多房棘球蚴的杀伤作用优于ABZ原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 多房棘球蚴原头节 存活率
下载PDF
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大鼠体内药动学和小鼠肝脏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海山 朱吉海 +6 位作者 赵玲莉 张翔 郑鹏善 张志平 周勇君 李永臻 刘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8-415,共8页
目的:以葡聚糖纳米颗粒(glucan particles,GPs)负载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得到的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ABZ-GPs)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及对小鼠肝脏的靶向性。方法:大鼠和小鼠分别灌胃给予ABZ和ABZ-GPs,并于给药... 目的:以葡聚糖纳米颗粒(glucan particles,GPs)负载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得到的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ABZ-GPs)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及对小鼠肝脏的靶向性。方法:大鼠和小鼠分别灌胃给予ABZ和ABZ-GPs,并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从大鼠眼脉络丛取血、小鼠解剖取肝组织,样品按相应方法处理后,利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LC-MS/MS)法建立的回归方程测定样品中的药物浓度,并分析2种ABZ剂型的药动学参数及肝靶向性差异。结果:建立的LC-MS/MS方法在血浆和肝脏组织的药物含量测定中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精密度及稳定性RSD均小于1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3.85±0.91)%,符合药典检测要求。利用该法测得48 h内ABZ-GPs组的阿苯达唑亚砜(ABZSO)的C_(max)=(0.86±0.07)μg·h·mL^(-1),t_(max)=(8.00±0.35)h,AUC_(0-t)=(8.60±1.72)μg·h·mL^(-1),MRT_(0-t)=(7.00±0.87)h。ABZSO在小鼠肝组织的最大峰浓度比(Ce)(ABZ-GPs/ABZ)为1.32,靶向指数(TI)(ABZ-GPs/ABZ)为3.27。结论:与ABZ原药相比,ABZ-GPs口服给药吸收快,肝靶向性显著,并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阿苯 药动学 肝靶向性
原文传递
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蓓 袁明奎 +1 位作者 王建华 赵军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45期4281-4284,共4页
目的:考察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因素。方法:考察大、小2种不同粒径(100~300、50~150μm)的葡聚糖凝胶对样品脂质体的分离效果;以方法回收率和脂质体分离比为综合指标,以凝胶柱内径与葡聚糖填充高度... 目的:考察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因素。方法:考察大、小2种不同粒径(100~300、50~150μm)的葡聚糖凝胶对样品脂质体的分离效果;以方法回收率和脂质体分离比为综合指标,以凝胶柱内径与葡聚糖填充高度比(A)、洗脱流速(B)及上样量(C)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最优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小粒径的葡聚糖凝胶对样品分离效果更好;优选测定条件为A:1.2:5、B:5mL·min-1、C:0.5mL;验证试验中平均脂质体分离比(包封率)为(91.56±0.98)%,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8.61±0.44)%(n=3)。结论:所建立的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纳米脂质体 凝胶柱色谱法 正交试验 包封率 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