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代阿速卫研究两则
1
作者 蔡晶晶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6年第1期46-53,共8页
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元代中后期阿速卫的员额;一是威武阿速卫。通过研究《元典章》的规定并结合拉丁文史料的记载,笔者推测元代中后期阿速卫的员额当在两万上下。《元史》中仅一见的威武阿速卫,条下无任何相关内容。元末权臣伯颜... 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元代中后期阿速卫的员额;一是威武阿速卫。通过研究《元典章》的规定并结合拉丁文史料的记载,笔者推测元代中后期阿速卫的员额当在两万上下。《元史》中仅一见的威武阿速卫,条下无任何相关内容。元末权臣伯颜曾任威武阿速卫达鲁花赤,本文从伯颜的履历入手,研究与威武阿速卫相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速卫 员额 威武阿速卫 伯颜
下载PDF
《元史·百官志》右阿速卫条证误
2
作者 蔡晶晶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6年第2期201-205,共5页
阿速①地处高加索山以北、里海和黑海之间.花刺子模沙摩柯末死后,癸未年(1223),速不台领兵跨越太和岭(高加索山)进入钦察草原与阿速人相遇.史载速不台军大掠阿速部而返.②二十年后窝阔台与其兄察合台议定再度西征,阿速的酋长们或死或降... 阿速①地处高加索山以北、里海和黑海之间.花刺子模沙摩柯末死后,癸未年(1223),速不台领兵跨越太和岭(高加索山)进入钦察草原与阿速人相遇.史载速不台军大掠阿速部而返.②二十年后窝阔台与其兄察合台议定再度西征,阿速的酋长们或死或降,这一地区也被纳入钦察汗国的版图.投降蒙古人的杭忽思、阿儿思兰等阿速酋长的后人领兵随蒙古人返回东方.阿速人组成的军队起初名为阿速军(又名阿速拔都).至元二十三年(1286)阿速军被编入侍卫亲军的前卫和后卫中.至大二年(1309),武宗设左阿速卫和右阿速卫,前卫和后卫中的阿速军人编入左、右阿速卫.根据《元史》的《兵志》和《百官志》,元代先后建立了34支侍卫亲军.③《兵志》对左、右阿速卫的记载十分简略,相比之下,《百官志》的记载更为详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户所 阿速卫 达鲁花赤 百户所 副万户 万户府 侍卫亲军
下载PDF
元代阿速卫庐州路投下考
3
作者 蔡晶晶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12-120,共9页
来自高加索地区的阿速人组成的军队被称为阿速军。至元初年,阿速军被派往南宋战场,参与对宋战争。至元十二年,阿速军将领在镇巢被杀,是为镇巢之变。灭宋后阿速军人伯答儿和玉哇失获得位于庐州路的食邑作为补偿。《百官志》记载左、右阿... 来自高加索地区的阿速人组成的军队被称为阿速军。至元初年,阿速军被派往南宋战场,参与对宋战争。至元十二年,阿速军将领在镇巢被杀,是为镇巢之变。灭宋后阿速军人伯答儿和玉哇失获得位于庐州路的食邑作为补偿。《百官志》记载左、右阿速卫属官包括投下官和庐州路庐江、镇巢两县地方官。阿速军人在宋元战争期间的活动、镇巢之变的经过以及阿速卫的投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速军 宋元战争 镇巢之变 阿速卫 投下
下载PDF
吉林市博物馆馆藏元代三方官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泉 《博物馆研究》 2012年第3期62-67,共6页
元朝是中国疆域最大的历史时期。为了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元朝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官吏制度,而官印正是其官吏制度的核心。吉林市博物馆现藏有元代"海西辽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照磨印"、"辽阳等处打捕鹰房红花总管府印"... 元朝是中国疆域最大的历史时期。为了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元朝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官吏制度,而官印正是其官吏制度的核心。吉林市博物馆现藏有元代"海西辽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照磨印"、"辽阳等处打捕鹰房红花总管府印"、"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百户印"三方官印,是研究元代管理制度、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慰使 品秩 阿速卫 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