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里斯托芬《云》中的诗性伦理与新智术之争
1
作者 庞燕宁 《文学与文化》 2024年第2期65-74,共10页
阿里斯托芬的谐剧《云》是一部应被纳入诗歌和哲学之争的诗学作品。该剧呈现出新舶来的智术对当时雅典传统伦理的冲击,雅典的启蒙论争就此开启。剧中运用谐摹手法虚构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形象,这一人物被刻意塑造成新智术派的理性主义者... 阿里斯托芬的谐剧《云》是一部应被纳入诗歌和哲学之争的诗学作品。该剧呈现出新舶来的智术对当时雅典传统伦理的冲击,雅典的启蒙论争就此开启。剧中运用谐摹手法虚构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形象,这一人物被刻意塑造成新智术派的理性主义者、否定诗学伦理的论争对手。在剧中,阿里斯托芬用诗性伦理的视野照见了新智术的荒唐、愚蠢与悖谬,其中儿子打父亲、火烧苏格拉底思想所、“正理”与“歪理”之争等谐谑式场景,成为诗哲对决的经典闹场,让新智术在笑声中自暴其愚而自行瓦解,使观众得到诗性伦理的启蒙。尽管阿里斯托芬的思想无法改变逻各斯/理性主义在西方文化发展中的统领态势,但当欧洲理性主义危机显现之时,重返《云》这一诗哲对决的经典,可以启发当代人对回归诗性智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云》 诗性伦理 诡辩论 智术
下载PDF
位于《会饮》中心的高峰——试析阿里斯托芬颂词的重要性
2
作者 韩笑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阿里斯托芬在《会饮》中为爱若斯所作的颂词,于柏拉图精心构造的整场戏剧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柏拉图单独为阿里斯托芬颂词设置了不同于罗格斯形式的神话式颂词,用意颇深;其次,阿里斯托芬的颂词被有意... 阿里斯托芬在《会饮》中为爱若斯所作的颂词,于柏拉图精心构造的整场戏剧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柏拉图单独为阿里斯托芬颂词设置了不同于罗格斯形式的神话式颂词,用意颇深;其次,阿里斯托芬的颂词被有意安排在《会饮》全篇的中心位置,并承担了顺承前人颂词,清除误导障碍,开启苏格拉底之爱欲真理序幕的功用;最后,阿里斯托芬颂词中包含了柏拉图对旧喜剧诗人及其作品的认识,以及对现实城邦政治问题的深刻反思。即使在全篇对话结束后,该颂词仍有袅袅余音。柏拉图对该颂词独具匠心的处理方式,使其成为没有被苏格拉底哲学演讲撼动的一座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饮》 阿里斯托芬 对话结构 城邦政治
下载PDF
“中国视野”下古希腊与先秦艺术教育异同研究——以阿里斯托芬与孔子的美育观为例
3
作者 唐凌俊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4期230-232,共3页
作为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思想方面提出了不少精辟而独特的观点。而阿里斯托芬则是古希腊的喜剧作家。两者的美育观十分相似,这在艺术教育与道德培养、政治功能之间的联系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都强调审美价值的重要性,并... 作为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思想方面提出了不少精辟而独特的观点。而阿里斯托芬则是古希腊的喜剧作家。两者的美育观十分相似,这在艺术教育与道德培养、政治功能之间的联系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都强调审美价值的重要性,并将美育作为重要的德育手段。但是,由于所处社会和阶级等方面的差异,两者的教育理念也存在许多不同。从教育理念来看,孔子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阿里斯托芬更重视培养人的艺术修养与人格力量。出发点不同,导致二人对艺术教学的重点的认知存在差异,这直接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教育更重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而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的古希腊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孔子与阿里斯托芬生活在相近的历史时期,对美育均有深刻精辟的论述;就地理位置而言,他们分属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因此其观点和思想带上了东西方的特色。进一步寻根溯源,两者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地理环境以及时代等因素的异同,造就了他们的美育观有相似之处的同时也存在差异性。文章探讨分析这一问题,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对比二者的音乐教育思想,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先秦与古希腊的艺术教育主流思想特征,并以美育观为出发点来论述先秦与古希腊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阿里斯托芬 艺术教育 美育观
下载PDF
爱欲与政治——《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的神话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斯一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118,共7页
阿里斯托芬关于爱欲的神话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居于中心位置,是柏拉图爱欲思想的重要环节。通过阐释这个神话的文本细节,本文将论证,该神话的要旨在于挖掘城邦政治的人性根据,从而在自然层面为习俗做出辩护。在这个意义上,代表诗人... 阿里斯托芬关于爱欲的神话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居于中心位置,是柏拉图爱欲思想的重要环节。通过阐释这个神话的文本细节,本文将论证,该神话的要旨在于挖掘城邦政治的人性根据,从而在自然层面为习俗做出辩护。在这个意义上,代表诗人的阿里斯托芬与代表哲学家的苏格拉底形成尖锐冲突,前者认为爱欲追求的是属己的整全,后者认为爱欲追求的是善好,而对此的最高展现是超越政治的“美本身”。笔者认为,双方的冲突展现了“诗歌与哲学的古老争执”,对这一争执的完整而忠实的呈现是柏拉图《会饮篇》的思想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阿里斯托芬 爱欲 人性 政治
下载PDF
哲人与城邦正义——阿里斯托芬《云》浅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文涛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8,共6页
阿里斯托芬在其著名喜剧《云》中塑造了一个行为怪异、不敬城邦诸神的哲人形象。这位叫苏格拉底的哲人崇拜云神,热衷于探究自然之理,擅长诡辩术,且把诡辩逻辑传授给试图逃避债务的父子,终致父子成仇、人伦尽失,欠债还钱的公理被践踏,城... 阿里斯托芬在其著名喜剧《云》中塑造了一个行为怪异、不敬城邦诸神的哲人形象。这位叫苏格拉底的哲人崇拜云神,热衷于探究自然之理,擅长诡辩术,且把诡辩逻辑传授给试图逃避债务的父子,终致父子成仇、人伦尽失,欠债还钱的公理被践踏,城邦生活的"正义"秩序被摧毁。本文欲通过分析该文本,探讨为什么《云》中哲人探究的哲学、崇拜的神灵以及哲人的行动,会造成城邦"正义"秩序的破坏,进而表明阿里斯托芬展示哲人与城邦正义的冲突,并让云神暗中充当整个戏剧行动及惩罚行为的预谋者和推动者,实有深刻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云》 哲人 城邦正义
下载PDF
“笑”的叙事与叙事的“笑”——论阿里斯托芬喜剧叙事的讽刺智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43,共8页
从叙事题材的角度来说,阿里斯托芬喜剧叙事所选取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些令人可笑的故事。从叙事表达的角度来说,阿氏的喜剧叙事采用了一些恰当而自然的逗笑方式。将题材和表达有机地统一和协调起来,从而巧妙地在笑中完成讽刺的叙事使命,这... 从叙事题材的角度来说,阿里斯托芬喜剧叙事所选取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些令人可笑的故事。从叙事表达的角度来说,阿氏的喜剧叙事采用了一些恰当而自然的逗笑方式。将题材和表达有机地统一和协调起来,从而巧妙地在笑中完成讽刺的叙事使命,这便是阿里斯托芬喜剧叙事中讽刺智慧的高明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喜剧叙事
下载PDF
论阿里斯托芬的《鸟》和奥威尔的《兽园》对人类社会的讽喻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8-42,共5页
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戏剧《鸟》和英国现代作家奥威尔的小说《兽园》分别通过鸟国和兽园这两个乌托邦的崛起和堕落,对世态人情作了切中要害的嘲讽。虽然在《鸟》中难以找到作者对雅典政治作出预言的依据,但由于《兽园》发表于冷... 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戏剧《鸟》和英国现代作家奥威尔的小说《兽园》分别通过鸟国和兽园这两个乌托邦的崛起和堕落,对世态人情作了切中要害的嘲讽。虽然在《鸟》中难以找到作者对雅典政治作出预言的依据,但由于《兽园》发表于冷战风云骤起之际,其政治寓意则被无限扩大,甚至被一些西方批评家比成一枚原子弹,旨在摧毁苏联这个“政治目标”。如今冷战已经成为历史,《善国比理应从那种对号入座式文学批评的禁锢之下解脱出来。事实上《鸟》和《兽园》这两篇动物寓言,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境界的眷恋,其中的讽喻都是对人类社会的普遍弊病痛下针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乔治·奥威尔 《鸟》 《兽园》
下载PDF
被嘲弄的父亲们——从阿里斯托芬到哥尔多尼
8
作者 辛雅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150,共3页
在欧洲讽刺喜剧中有嘲弄父亲的传统,这个传统所开创的母题模式从阿里斯托芬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这是以喜剧特有的方式体现西方文化中对父权的反叛的主题。阿里斯托芬时期的希腊为这一母题的诞生孕育了条件,之后这一母题也伴随着西方... 在欧洲讽刺喜剧中有嘲弄父亲的传统,这个传统所开创的母题模式从阿里斯托芬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这是以喜剧特有的方式体现西方文化中对父权的反叛的主题。阿里斯托芬时期的希腊为这一母题的诞生孕育了条件,之后这一母题也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喜剧 父亲形象 阿里斯托芬 莫里哀
下载PDF
诸神信仰与民主信仰:阿里斯托芬《马蜂》中的怒火与义愤辨析
9
作者 胡镓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阿里斯托芬的《马蜂》一剧讲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矛盾。父亲斐罗克勒翁狂热地喜爱陪审。儿子布得吕克勒翁却认为父亲的行为是种怪癖,极力阻止他参加陪审。长久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该剧反映的是诗人对雅典人诉讼成风这一习气的批评,以及对... 阿里斯托芬的《马蜂》一剧讲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矛盾。父亲斐罗克勒翁狂热地喜爱陪审。儿子布得吕克勒翁却认为父亲的行为是种怪癖,极力阻止他参加陪审。长久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该剧反映的是诗人对雅典人诉讼成风这一习气的批评,以及对执政官利用陪审控制公民的揭露。从关注剧中"义愤"与"怒火"两个语词的辨析出发,可以证明,《马蜂》一剧有更深刻的内涵。老人的怪癖来自他对诸神和民主制度的信仰,儿子转变老人思想的努力是用新观念消解传统信仰与民主信仰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马蜂》 古希腊诸神信仰 民主问题
下载PDF
阿里斯托芬:尼采的希腊先知
10
作者 李茂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4-97,118,共5页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欧里庇德斯和苏格拉底的批判,受到了阿里斯托芬的直接影响。阿里斯托芬认为,苏格拉底代表的希腊自然哲学对传统宗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了“神意”的退场和“人道主义”的产生;尼采则认为,苏格拉底所代表的...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欧里庇德斯和苏格拉底的批判,受到了阿里斯托芬的直接影响。阿里斯托芬认为,苏格拉底代表的希腊自然哲学对传统宗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了“神意”的退场和“人道主义”的产生;尼采则认为,苏格拉底所代表的“求真意志”揭去了传统悲剧中阿波罗所代表的“摩耶的面纱”,使人不得不直接面对生存的恐怖。无论哪一种情形,最后的结果都是虚无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阿里斯托芬 苏格拉底 求真意志 虚无主义
下载PDF
诗人的“直言”:论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致辞”
11
作者 张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43-57,158,共16页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原是关注当下和未来的政治之诗-制作(■),其中诗人现身说法的“致辞”(■)更是他自觉作为城邦的娱乐者和爱慕者、批评者和建议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净化者和拯救者当机而发的“直言”(■)。就此而言,他的喜剧(特别是那...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原是关注当下和未来的政治之诗-制作(■),其中诗人现身说法的“致辞”(■)更是他自觉作为城邦的娱乐者和爱慕者、批评者和建议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净化者和拯救者当机而发的“直言”(■)。就此而言,他的喜剧(特别是那些使用了“致辞”的作品)首先是即时(■)干预和应对现实政治的时事剧或活报剧。雅典帝国失败后,阿里斯托芬仍在戏剧中指涉时事,但这已是希腊民主精神的回光返照和“阿里斯托芬喜剧”的明日黄花:伟大的时代一去不返,而曾经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诗人”从此“吾犹昔人而非昔人”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喜剧 致辞 直言 诗人
下载PDF
《会饮》篇阿里斯托芬的讲辞浅析
12
作者 翁学辉 王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227-228,共2页
柏拉图的《会饮》篇真正核心的部分是从阿里斯托芬到苏格拉底的对爱神的赞颂.阿里斯托芬的讲辞预设了"人的自然"的原初完满,认为"爱欲"是基于对这种完满的破坏,而"爱欲"的行为是希望回复到人性的原初完... 柏拉图的《会饮》篇真正核心的部分是从阿里斯托芬到苏格拉底的对爱神的赞颂.阿里斯托芬的讲辞预设了"人的自然"的原初完满,认为"爱欲"是基于对这种完满的破坏,而"爱欲"的行为是希望回复到人性的原初完满的无望努力。阿里斯托芬的讲辞表达了某种"丑陋"的真理,因为他的讲辞始终与身体有关。在苏格拉底之前只有他讲出了深刻的真理,因此他才是苏格拉底真正的对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爱欲 自然 身体 苏格拉底
下载PDF
阿里斯托芬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13
作者 牛红英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1-73,共3页
阿里斯托芬是唯一有完整作品传世的古希腊旧喜剧的代表人物。中国的阿里斯托芬研究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沿着三个路径展开:剧本翻译与介绍、舞台演出和学术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学界对他的深入研究还非常少。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译介 传播
下载PDF
从“梵静之邦”到“云中鹁鸪国”--阿里斯托芬《鸟》的政治含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薇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阿里斯托芬现存的十一部剧本中,《鸟》是他最长也是最富幻想性和抒情性的作品。然而,主人公离开雅典,带领群鸟推翻诸神建立鸟国的行为却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并因此使整个剧本与政治息息相关。主人公的行为不仅大胆,也很难解,因为"... 阿里斯托芬现存的十一部剧本中,《鸟》是他最长也是最富幻想性和抒情性的作品。然而,主人公离开雅典,带领群鸟推翻诸神建立鸟国的行为却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并因此使整个剧本与政治息息相关。主人公的行为不仅大胆,也很难解,因为"云中鹁鸪国"并不是他的原初计划,他离开雅典的初衷是要寻找"梵静之邦"。因此,理解《鸟》的政治含义在于理解主人公的行为,而理解其行为的关键在于理解这个计划的改变。文本分析显示,"梵静之邦"追求的自由生活其实是不愿受他人统治的理想状态,而"云中鹁鸪国"的建立不但否认了"梵静之邦"的可能,也展示了一个城邦应该具备和维护的政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鸟》 梵静之邦 云中鹁鸪国 政治含义
下载PDF
柏拉图笔下的阿里斯托芬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国强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573-577,共5页
论题指出,阿里斯托芬的《云》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对苏格拉底哲学的批判,并认识到阿里斯托芬喜剧的狄奥尼索斯性质、阿佛洛狄忒性质以及克萨里忒斯精神,认为阿里斯托芬关于"狭隘性"和"完整性"的思想在阿里斯托芬那... 论题指出,阿里斯托芬的《云》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对苏格拉底哲学的批判,并认识到阿里斯托芬喜剧的狄奥尼索斯性质、阿佛洛狄忒性质以及克萨里忒斯精神,认为阿里斯托芬关于"狭隘性"和"完整性"的思想在阿里斯托芬那里,是对束缚的突破,是自由,是克服"狭隘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柏拉图 狭隘性
下载PDF
浅析孔子与阿里斯托芬艺术教育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薇 《文教资料》 2009年第33期104-105,共2页
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下的古代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古希腊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地探索与思考.给当时及后世留下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同时他们的美育观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下的古代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古希腊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地探索与思考.给当时及后世留下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同时他们的美育观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艺术教育与道德培养和政治功能的关系上。但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使他们在培养的具体出发点、方式和目标上又各具差异。本文拟从多方面对二者的艺术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阐述其异同,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同时期中西方艺术教育主流思想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阿里斯托芬 艺术教育思想 异同
下载PDF
谐剧诗人笔下的启蒙——再议阿里斯托芬《鸟》的政治含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薇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99,共5页
阿里斯托芬的《鸟》展示了一次革命行动,一群鸟推翻宙斯的统治,另立鸟国。革命发生前,这群鸟接受了一番教育,告知它们应该夺回主权,推翻宙斯,统领天地。然而,鸟国建立后,实际领导者既不是鸟,也不是宙斯,而是煽动他们起来造反的人。鸟儿... 阿里斯托芬的《鸟》展示了一次革命行动,一群鸟推翻宙斯的统治,另立鸟国。革命发生前,这群鸟接受了一番教育,告知它们应该夺回主权,推翻宙斯,统领天地。然而,鸟国建立后,实际领导者既不是鸟,也不是宙斯,而是煽动他们起来造反的人。鸟儿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反倒刺激了人类的生活,致使人类对自由的爱欲推向极致。因此,《鸟》展示的其实是一场启蒙。文本分析表明,阿里斯托芬通过《鸟》揭示了启蒙的实质,以此反思雅典民主制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鸟》 启蒙 自由 爱欲
下载PDF
“通识”与“启蒙”——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反观中国通识教育改革
18
作者 贾冬阳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5-100,共6页
在教育大众化、民主化时代,通识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如何在大学中构建一个"真正的教育一文明基础",让这个民族的优秀青年们不至于被教育与学术的技术化分工与实利性诉求搞得六神无主,陷入"要么沉默绝望,要么激进好斗"... 在教育大众化、民主化时代,通识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如何在大学中构建一个"真正的教育一文明基础",让这个民族的优秀青年们不至于被教育与学术的技术化分工与实利性诉求搞得六神无主,陷入"要么沉默绝望,要么激进好斗"(沃格林语)的异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通识教育 阿里斯托芬 “启蒙” 《云》 中国 反观 喜剧
下载PDF
当巴赫金遭遇阿里斯托芬
19
作者 陈国强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466-471,共6页
巴赫金对阿里斯托芬缺乏理论激情,甚至不满,其根本原因在于阿里斯托芬的理论对民主问题的神经质及其二元对立的方法和世界观,而这些都源自于他生活的时代所烙下的印迹。他的古希腊文化观以及对古希腊罗马喜剧的认识,也直接阻碍着他藉阿... 巴赫金对阿里斯托芬缺乏理论激情,甚至不满,其根本原因在于阿里斯托芬的理论对民主问题的神经质及其二元对立的方法和世界观,而这些都源自于他生活的时代所烙下的印迹。他的古希腊文化观以及对古希腊罗马喜剧的认识,也直接阻碍着他藉阿里斯托芬充分展现其理论视野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 对话 阿里斯托芬
下载PDF
阿里斯托芬的申辩——《阿卡奈人》插曲第628-658行解析
20
作者 黄薇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4,共6页
插曲是阿提卡旧喜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喜剧诗人借歌队之口直抒胸臆的地方,也是观众和读者理解诗人政见和意图的场所。本文试图疏解《阿卡奈人》的插曲正文,以此探寻插曲对喜剧诗人的意义。
关键词 阿里斯托芬 《阿卡奈人》 插曲正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