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黄陂湖节制闸临时通航孔防船撞设施及助航标志配布研究
1
作者 梅松竹 梅应春 《珠江水运》 2024年第14期88-90,共3页
由于经济性考量,仍有少部分低等级航道采用节制闸闸孔进行通航,但与之相对应地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为保证黄陂湖闸通航及节制闸本体安全及通航安全,本文对黄陂湖节制闸防船撞设施及助航标志配布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其他节制闸通航的防... 由于经济性考量,仍有少部分低等级航道采用节制闸闸孔进行通航,但与之相对应地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为保证黄陂湖闸通航及节制闸本体安全及通航安全,本文对黄陂湖节制闸防船撞设施及助航标志配布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其他节制闸通航的防船撞设施及助航标志配布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 陂湖 防船撞设施 助航标志
下载PDF
丝管啁啾空翠来——历史变迁中的渼陂湖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立挺 《唐都学刊》 2006年第1期156-158,共3页
今西安户县境内的渼陂湖,在汉唐时期是皇家园林和风景名胜,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切入,并结合描绘渼陂湖的相关文献诗歌,可以推断出渼陂湖的历史变迁和功用。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都留有大量的吟颂渼陂湖的诗文,其中反映出了渼陂湖的自... 今西安户县境内的渼陂湖,在汉唐时期是皇家园林和风景名胜,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切入,并结合描绘渼陂湖的相关文献诗歌,可以推断出渼陂湖的历史变迁和功用。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都留有大量的吟颂渼陂湖的诗文,其中反映出了渼陂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变迁,并揭示了明清以来对渼陂湖的开发与整治,从而展现出关中地区悠久的文化传统,对保护和开发利用渼陂湖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无疑将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陂湖 历史变迁 文献 诗词
下载PDF
文学地理视角下的王九思与渼陂湖
3
作者 魏敏 《新西部》 2019年第12期96-97,共2页
文章简述了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九思的履历及著述,介绍了其故乡陕西鄠邑区渼陂湖的历史演变。评介了王九思与渼陂湖的文学地理意义:认为王九思因为地缘关系,后半生和家乡的风景名胜渼陂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家乡的渼陂湖为自己的名号、作... 文章简述了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九思的履历及著述,介绍了其故乡陕西鄠邑区渼陂湖的历史演变。评介了王九思与渼陂湖的文学地理意义:认为王九思因为地缘关系,后半生和家乡的风景名胜渼陂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家乡的渼陂湖为自己的名号、作品集名,渼陂湖也成为王九思托身的安乐窝和寄情的载体,正所谓"人因湖名,湖因人显",成为明代陕西文学地理的重要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九思 陂湖 文学 生态园林
下载PDF
黄陂湖治理思路探讨
4
作者 程志远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4-26,共3页
文章分析了黄陂湖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退养还湖、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 陂湖 治理 探讨
下载PDF
“水利—风景”视野下古代陂湖的风景体系及典型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晞月 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21年第8期74-79,共6页
陂湖是中国传统陂塘水利系统中承担调蓄功能且具有一定蓄容量的水体单元。基于水源调蓄的功能需求,历史上的陂湖空间及其所形成的风景具有一些相似的识别特征,形成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可区别于其他湖泊风景的“水利–风景”范型,并且对... 陂湖是中国传统陂塘水利系统中承担调蓄功能且具有一定蓄容量的水体单元。基于水源调蓄的功能需求,历史上的陂湖空间及其所形成的风景具有一些相似的识别特征,形成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可区别于其他湖泊风景的“水利–风景”范型,并且对许多历史城市的景观结构和风貌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以历史留存的关于陂湖空间与风景的描绘为依据,通过解析陂湖调蓄系统的功能单元和空间结构特征,将陂湖风景体系大致分为自然环境基底、功能系统单元、风景游赏空间、世俗教化空间、人居聚落与生产生活5个层面,归纳了陂湖风景体系的基本结构和风景特征。对于陂湖“水利–风景”双重属性的挖掘能够帮助理解古代人居环境中景观空间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辩证关系,同时为古代水利风景的再阐释和人居营建逻辑的探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水利–风景” 陂湖 历史风景 风景体系
下载PDF
渼陂湖生态修复工程中的传统建筑文化运用
6
作者 王腾 李文阳 +1 位作者 闫亚团 李守富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3期137-138,共2页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累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对传统建筑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文章旨在通过对渼陂湖生态修复工程中所蕴含的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累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对传统建筑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文章旨在通过对渼陂湖生态修复工程中所蕴含的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地域文化 陂湖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西安市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
7
《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年第6期34-,共1页
市政函[2016]52号2016年5月6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快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进度,确保该项工程顺利推进,市政府决定成立西安市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领导小组。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陂湖 人民政府 领导小组 西安市
下载PDF
智慧文旅背景下渼陂湖传统文化旅游服务平台开发路径研究
8
作者 刘敏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67-72,共6页
现代数字智慧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为旅游和文化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智慧旅游”“智慧景区”等全新命题不断涌现,加快了文旅深度融合进程。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网络调研法和实地考察法,分析了我国陕西省西安市鄂邑区渼陂湖传统文化旅游... 现代数字智慧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为旅游和文化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智慧旅游”“智慧景区”等全新命题不断涌现,加快了文旅深度融合进程。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网络调研法和实地考察法,分析了我国陕西省西安市鄂邑区渼陂湖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总结出渼陂湖景区传统文化旅游服务资源开发路径。在深入研究案例与开发政策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智慧文旅时代背景下渼陂湖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服务模式的框架。这一框架旨在通过协同开发与推广优化传统文化资源、智慧化转型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服务模式、智慧赋能传统文化空间改造以及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旅活动等方式,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文化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传播文化魅力。同时,本文也提出了针对渼陂湖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国际化发展策略与建议,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传播渼陂湖独特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为陕西省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文旅 陂湖传统文化 平台建设
下载PDF
关中山水最佳处 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工程
9
作者 张思雨 胡晓瑞 资料 《陕西画报》 2017年第1期166-171,共6页
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工程位于西安城市副中心户县城西,是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的核心工程,规划控制区域面积约9.75平方公里,建设周期约为五年。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工程是我省“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是“八水绕长安”的标... 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工程位于西安城市副中心户县城西,是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的核心工程,规划控制区域面积约9.75平方公里,建设周期约为五年。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工程是我省“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是“八水绕长安”的标志性工程,是贯彻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柔性治水、系统治水”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曲江新区勇做全市“追赶超越”发展主力军的重要战略。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陂湖 修复工程
原文传递
黄坡湖流域水环境现状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10
作者 管佳佳 《江淮水利科技》 2021年第3期40-41,共2页
本文分析了黄陂湖水环境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退耕还湖恢复黄陂湖水域面积和湖泊容积,加大支流治理减少污染排放,实施岸线整治提升防洪能力,构建河口湿地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黄陂湖整体生态系统健康等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陂湖 水环境 退耕还
下载PDF
国土景观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山—水—田—城体系 被引量:65
11
作者 王向荣 林箐 《风景园林》 2018年第9期10-20,共11页
几千年来,中国人不断开发农业以满足生存需要。为适应农业、定居和交通发展的需求,人们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修筑各种水利设施,形成了由天然水体与人工水系相结合的覆盖国土的水的网络。人们在区域的自然山水与人工农田水... 几千年来,中国人不断开发农业以满足生存需要。为适应农业、定居和交通发展的需求,人们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修筑各种水利设施,形成了由天然水体与人工水系相结合的覆盖国土的水的网络。人们在区域的自然山水与人工农田水利系统中择址建设城市,并对城市内外已形成的大地肌理进行改造和点缀,实现山水环境的风景化。这种独特的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方式造就了人工与自然融合的中国传统国土景观,并形成了山、水、田、城一体的景观系统。今天,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去认识历史,汲取古代经验,保护国土上遗留下来的古代水利、农业、村落和城市遗产,并寻求与古代经验兼容并蓄的新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景观 农业 水利 陂湖 运河 城市 风景
下载PDF
汉唐间河洛地区的农业开发
12
作者 薛瑞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4-27,共4页
汉唐间河洛地区作为中国农业经济的发达地区之一 ,其农业经济颇具特色 ,而这一切则完全得益于先民们对该地区的农业开发。河洛地区的平原地区、山地丘陵地区、陂湖地区的农业开发 。
关键词 平原 山地丘陵 陂湖 农业开发
下载PDF
论宋代圩田 被引量:2
13
作者 向祥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96-99,共4页
圩田是土地制度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宋代圩田发展的原因、概况及其利弊。认为宋代圩田的大量出现,扩大了耕地面积,安置了流民,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者同时指出宋代无节制地修筑圩... 圩田是土地制度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宋代圩田发展的原因、概况及其利弊。认为宋代圩田的大量出现,扩大了耕地面积,安置了流民,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者同时指出宋代无节制地修筑圩田,甚至废湖为田,破坏了水利灌溉,使农田遭受旱涝之灾,导致农业减产,水生资源损失,农民流离失所。因此我们应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从客观实际出发,使圩田这一古老的水利田发挥更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田 为田 陂湖 修圩 浙西 承佃 灌溉 水利 土地兼并
下载PDF
清代江浙地区农田水利的经营与管理 被引量:12
14
作者 熊元斌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4-92,10,共10页
清代江浙地区农田水利的经营方式多样,主要有官办、民办和官督民办等三种。同时,在兴办农田水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维护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对于维护农田水利正常的机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清代 江浙地区 农田水利 经营管理 水道 圩岸 堰闸坎
下载PDF
生态修复背景下的乡村微创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孜 李珈 王大鹏 《住宅科技》 2016年第10期57-61,共5页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我国城镇化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结合西安户县渼陂湖片区规划项目,探索新常态时代绿色城镇化的内生发展和微创设计规划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内生发展 微创设计 西安渼陂湖
下载PDF
关中留水,如何留?
16
《西部大开发》 2016年第11期68-69,共2页
以渭河为主轴,再造两条'渭河'突出系统治水,建设'柔性'水系以渭河为骨架,构建'生态'公园512公里母亲河渭河,在陕西关中流经每一个主要城市,这条绵延的旅程是关中重要的生态宝库。然而,对于关中地区来说,资源性... 以渭河为主轴,再造两条'渭河'突出系统治水,建设'柔性'水系以渭河为骨架,构建'生态'公园512公里母亲河渭河,在陕西关中流经每一个主要城市,这条绵延的旅程是关中重要的生态宝库。然而,对于关中地区来说,资源性缺水因素不可忽视,但更多情况下却是结构性缺水。换句话说就是,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关中冬春季节降水量偏少,夏秋季节降水量充沛。冬春季节降水量少时,严重缺水,夏秋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规划 资源性缺水 生态景观 陂湖 河流水系 引汉济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