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集聚须条附加捻度传递长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建平 傅婷 汪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3-578,628,共7页
研究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集聚区须条的捻回传递,提出了直线形集聚斜槽集聚区须条附加捻度传递的概念.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集聚区附加捻度传递长度的微分方程组模型,并得到模型的解析解.通过对纺制15.3 tex纯棉集聚纱的模拟计算,得知集聚... 研究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集聚区须条的捻回传递,提出了直线形集聚斜槽集聚区须条附加捻度传递的概念.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集聚区附加捻度传递长度的微分方程组模型,并得到模型的解析解.通过对纺制15.3 tex纯棉集聚纱的模拟计算,得知集聚须条半径、集聚须条与网格圈之间的摩擦因数、集聚斜槽倾角、集聚负压等因素对须条附加捻度传递长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并得到其附加捻度传递长度一般在10~22 mm,研究结论为直线形集聚槽槽长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网格圈负压式 捻回传递 附加捻度传递长度
下载PDF
附加捻度对亚麻棉混纺紧密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健 徐伯俊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共5页
研究气流集聚紧密纺纱中附加捻度对亚麻棉混纺紧密纱性能的影响。对纤维须条在集聚区中的运动、纱线捻度的形成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吸风负压和异形吸风管上斜槽长度,对附加捻度与亚麻/棉55/4527.8 tex混纺紧密纱强伸性能、毛羽和条干的... 研究气流集聚紧密纺纱中附加捻度对亚麻棉混纺紧密纱性能的影响。对纤维须条在集聚区中的运动、纱线捻度的形成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吸风负压和异形吸风管上斜槽长度,对附加捻度与亚麻/棉55/4527.8 tex混纺紧密纱强伸性能、毛羽和条干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附加捻度在小范围内变化时,成纱强力随着附加捻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附加捻度的增加,成纱毛羽减少;附加捻度对亚麻棉混纺紧密纱的条干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纺纱 气流集聚 负压 附加捻度 亚麻棉混纺纱 强力 毛羽
下载PDF
空心锭包覆纺纱包缠捻度及其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敖利民 苏娟 唐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61,共8页
为探讨影响空心锭包覆纺纱包缠捻度及其分布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了外包缠纱退绕及芯纱在包缠张力作用下扭转产生的附加捻度,以及影响附加捻度大小和波动的因素;对采用不同芯纱速度、线密度、张力以及粗细不匀芯纱纺制的包覆纱进行了... 为探讨影响空心锭包覆纺纱包缠捻度及其分布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了外包缠纱退绕及芯纱在包缠张力作用下扭转产生的附加捻度,以及影响附加捻度大小和波动的因素;对采用不同芯纱速度、线密度、张力以及粗细不匀芯纱纺制的包覆纱进行了捻度测试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外包缠纱退绕产生的附加捻度的捻向与包缠捻向相同,而芯纱扭转产生的附加捻度的捻向与包缠捻向相反;随纺纱工艺的不同,二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包缠捻度的偏差大小和分布均匀度;包缠捻度具有纱线加捻的类似捻回分布特征,芯纱粗细不匀显著影响短片段捻回分布均匀度,粗节处捻回少,细节处捻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锭包覆纺纱 包缠捻度 附加捻度 芯纱粗细不匀 短片段捻回分布均匀度
下载PDF
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负压对细纱捻度的影响
4
作者 黄彬 沈娟 +3 位作者 张昀 苏旭中 谢春萍 吴登鹏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21-22,共2页
通过对传统的FA506型环锭细纱机采取三罗拉异形管网格圈型紧密纺技术改造,探讨了集聚负压对紧密纱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纺纱条件相一致的情况下,对同一线密度的管纱而言,用集聚装置纺制紧密纱其捻度比同锭上纺制的普通环锭纺纱要... 通过对传统的FA506型环锭细纱机采取三罗拉异形管网格圈型紧密纺技术改造,探讨了集聚负压对紧密纱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纺纱条件相一致的情况下,对同一线密度的管纱而言,用集聚装置纺制紧密纱其捻度比同锭上纺制的普通环锭纺纱要大,紧密纱的附加捻度与吸风负压的大小成正比关系,与纱支的高低成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纺 网格圈 集聚负压 附加捻度
下载PDF
网格圈型紧密纺集聚负压对细纱捻度的影响
5
作者 姜金萍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3年第3期45-46,共2页
通过对传统的FA506型环锭细纱机采取三罗拉异形管网格圈型紧密纺技术改造,采用不同的集聚负压纺制紧密纱,比较全面地研究了集聚负压对紧密纱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纺纱条件相一致的情况下,对同一线密度的管纱而言,用集聚装置纺制... 通过对传统的FA506型环锭细纱机采取三罗拉异形管网格圈型紧密纺技术改造,采用不同的集聚负压纺制紧密纱,比较全面地研究了集聚负压对紧密纱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纺纱条件相一致的情况下,对同一线密度的管纱而言,用集聚装置纺制紧密纱其捻度比同锭上纺制的普通环锭纺纱要大,这个捻度差就是紧密纺的附加捻度。同时发现,紧密纱的附加捻度与吸风负压的大小成正比关系;与纱支的高低也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随着纱支的增高,紧密纱的附加捻度值逐渐减少。因此,在紧密纱的纺制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纱的用途与布面风格,采取适当的集聚负压,以节约能源,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纺 网格圈 纱线 集聚负压 附加捻度
下载PDF
集聚纺集聚区须条的运动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兴 汪军 杨建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共4页
阐述了集聚纺的工艺流程 ,集聚区须条的集聚过程 ;在理论上详细论述了集聚区须条的运动情况 ,根据运动所要满足的条件最后得出异形吸管上斜槽的倾斜角α,集聚区须条的附加捻度T0 =tanα2πr 及成纱的最终捻度T终 =nsva·cosα+tanα... 阐述了集聚纺的工艺流程 ,集聚区须条的集聚过程 ;在理论上详细论述了集聚区须条的运动情况 ,根据运动所要满足的条件最后得出异形吸管上斜槽的倾斜角α,集聚区须条的附加捻度T0 =tanα2πr 及成纱的最终捻度T终 =nsva·cosα+tanα2π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毛羽 斜槽倾斜角 附加捻度 捻度 集聚区须条 运动分析
下载PDF
集聚纺集聚区须条等截面部分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水平 汪军 杨建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4,共5页
通过对集聚区内须条的集聚过程分析,建立须条的受力模型,发现须条在集聚过程中会产生附加捻度,并且对影响须条附加捻度的各种因素:异型管开槽长度、负压大小、须条和网格套圈间的摩擦因数以及异型管的曲率半径进行了分析。设计相关实验... 通过对集聚区内须条的集聚过程分析,建立须条的受力模型,发现须条在集聚过程中会产生附加捻度,并且对影响须条附加捻度的各种因素:异型管开槽长度、负压大小、须条和网格套圈间的摩擦因数以及异型管的曲率半径进行了分析。设计相关实验对集聚区内须条的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集聚区内须条的力学模型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力学模型 等截面 附加捻度
下载PDF
集聚纺集聚区须条变截面部分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水平 汪军 杨建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3,32,共5页
通过对集聚区内须条的集聚过程分析,建立须条变截面部分的力学模型,可以得出此部分须条是有附加捻度的,并且对影响这部分须条附加捻度的因素:须条与网格间的摩擦因数和负压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聚区须条的附加捻度随着须条与网... 通过对集聚区内须条的集聚过程分析,建立须条变截面部分的力学模型,可以得出此部分须条是有附加捻度的,并且对影响这部分须条附加捻度的因素:须条与网格间的摩擦因数和负压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聚区须条的附加捻度随着须条与网格间的摩擦因数和负压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力学模型 变截面 附加捻度
下载PDF
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集聚区须条半自由端加捻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建平 傅婷 汪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7-41,共5页
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纱实践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纺制相同线密度的纱线,集聚纱捻度比环锭纱捻度高5%左右。为揭示此现象的形成机制,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直线形集聚斜槽集聚区须条的集聚情况进行拍摄,发现存在类似卷捻的现象。通过纺纱... 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纱实践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纺制相同线密度的纱线,集聚纱捻度比环锭纱捻度高5%左右。为揭示此现象的形成机制,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直线形集聚斜槽集聚区须条的集聚情况进行拍摄,发现存在类似卷捻的现象。通过纺纱实验,对采用相同工艺纺制的相同线密度的集聚纱和环锭纱捻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集聚区须条的附加捻度是真实存在的,且为真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半自由端加捻模型,用于解释网格圈负压式集聚纺集聚区须条产生附加捻度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网格圈负压式 捻回传递 附加捻度 半自由端加捻
下载PDF
集聚纺纱原理与成纱结构优化
10
作者 陆宗源 《纺织器材》 2016年第B10期1-5,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集聚纺纱原理,分析“消除纺纱三角”理论在解释紧密纱“条干均匀度提高”、“集聚附加捻度”方面存在的盲区;探讨集聚纺纱过程中集聚区域优化的气流作用和一种新型的纺纱模型;详细讨论集聚纺纱过程中旋转气流与附加捻... 为了进一步探讨集聚纺纱原理,分析“消除纺纱三角”理论在解释紧密纱“条干均匀度提高”、“集聚附加捻度”方面存在的盲区;探讨集聚纺纱过程中集聚区域优化的气流作用和一种新型的纺纱模型;详细讨论集聚纺纱过程中旋转气流与附加捻度的形成过程及紧密纱之所以毛羽少、强度和条干均匀度好的原因,针对须条的双层结构及采用的加捻形式的区别对纱线结构的变化作了分析。指出:气流集聚纺纱具有毛羽少、强度高、条干均匀度好的优点,但仍存在能耗高、维护困难的矛盾;应加大理论研究,进一步优化紧密纱的成纱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纱三角 集聚功能 旋转气流 附加捻度 毛羽 强度 条干 集聚赛络纺 成纱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