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以史附经”到史部确立
- 1
-
-
作者
王丽
-
机构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系
-
出处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3期95-97,共3页
-
文摘
受汉代宗经尊儒思想的深刻影响,班固《汉书.艺文志》直承刘歆《七略》的分类方法,"以《史记》附《春秋》";《隋书.经籍志》借鉴了班固的分类方法,参照魏晋以来各家书目的分类情况,结合魏晋至隋代史学发展的实际,将史类书籍独立列部并设十三小类,明确了"史部"概念,确立了史部在我国传统目录学上的地位。
-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以史附经
史部
-
Keywords
Bibliographic Treatise of 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Bibliographical Treatise of the History of the Sui Dynasty
Attachment of Historical Works to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ical Book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经史尊卑论三题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汪高鑫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3,共10页
-
文摘
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史关系源远流长,经史尊卑确有纷争。本文以《汉志》“史附于经”现象、宋代“荣经陋史”观和明清“六经皆史”说三个涉及到经史尊卑的重要论题展开讨论,认为《汉志》“史附于经”只是一种目录分类现象,没有反映汉代经学与史学已经学科分离的客观事实,不能作为汉代史学依附于经学的依据,也不能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先后、尊卑和主从依附的关系。宋代义理之学提倡以经为本、先经后史,有一种普遍重经、荣经的倾向,但就其代表性学派程朱理学的经史观念而言,其荣经是实,陋史则不确;尊经是实,卑史则不尽然。明清学者重视阐发“六经皆史”,普遍主张道器合一、理事合一与经史合一,然而与明代王阳明主张经与史同具于吾心、王世贞以经史区分典籍、李贽以否定儒学权威为目的的学说旨趣不同,清代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主旨思想,是要后世史学效法“六经”切于人事的学术精神、崇尚“六经”“圆而神”、“方以智”的撰述旨趣,以经世致用和史学变革为目的;明儒不以尊卑论经史,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也无贬低经学之意蕴。
-
关键词
史附于经
荣经陋史
六经皆史
-
Keywords
Historical Works belonging to Confucian Classics honoured Confucian Studies and humble Historical Studies Six Confucian Classics being All Historical Studies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中国小说理论与批评的哲性因子
- 3
-
-
作者
张开焱
-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8-25,30,共9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2004Z028
-
文摘
“依经论文”、“依道论文”在中国古代小说评论中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和原则,这些论述都在强调小说的思想性即哲性因子。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古代文化人对小说就不采取“依史论文”的视角和原则呢?当然不是。余虹先生以及持相同见解的先生的观点是有大量史料为基础的,我们之所以特别突出地强调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与批评中的哲性因子,是意在与余虹先生的见解构成互补,以防止偏误和片面的认识。
-
关键词
中国小说
叙事批评
附史
依道
哲性因子
-
Keywords
narratological criticism
Chinese fiction
attachment to history
based on Tao
philosophical parameter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略论宋代《诗经》学的诠释方法
- 4
-
-
作者
李冬梅
-
机构
四川大学古籍所
-
出处
《儒藏论坛》
2009年第2期255-274,共20页
-
文摘
关于《诗经》的诠释方法,汉末以降,学者大抵以《毛诗序》为据。然'《序》又以‘以诗附史,美刺说诗’为其基本原则和方法,除了对历史典故的发挥,字义的训诂、考证之外,毫无诠释者之主题意趣之呈现,也无独立思想精神之展示。
-
关键词
诠释者
典故
方法
意趣
诗经
字义
附史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