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口腔缓释膜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卢惠冰 徐雄均 +1 位作者 杨伟湘 王忠献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1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口腔缓释膜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患者,取每1例患者口内牙周探诊深度及探诊出血程度相近的牙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牙组和对照牙组,每组296颗。2组均经过基础牙周治疗,试验牙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双氧水... 目的:观察黄芩苷口腔缓释膜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患者,取每1例患者口内牙周探诊深度及探诊出血程度相近的牙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牙组和对照牙组,每组296颗。2组均经过基础牙周治疗,试验牙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双氧水加生理盐水冲洗配合自制黄芩苷口腔缓释膜治疗,对照牙组在基础治疗上仅用双氧水加生理盐水冲洗。观察并比较2组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PD、SBI、A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月后及3月后的PD、SBI、AL均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月后及3月后,试验牙组的PD、SBI均少于对照牙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完成1个月及3个月后,试验牙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口腔缓释膜有助于牙周组织的炎症恢复,对于牙周组织的再生修复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黄芩苷 口腔缓释膜 牙周探诊深度(PD) 龈沟出血指数(SBI) 附着丧失(al)
下载PDF
派丽奥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5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宇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1期148-149,共2页
目的分析派丽奥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116例,随机均分为2组(n=58)。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 目的分析派丽奥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116例,随机均分为2组(n=58)。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PD、AL、PLI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PD、AL、PL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PD、AL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派丽奥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各项指标,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丽奥 慢性牙周炎 探诊深度(PD) 附着丧失(al) 菌斑指数(PLI)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祁璐璐 肖俐 王永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对牙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10~2016-10于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阳性的牙周炎患者63例,对照组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阴...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对牙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10~2016-10于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阳性的牙周炎患者63例,对照组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阴性的牙周炎患者64例,2组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6周及3个月通过临床随访复查观察两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情况(AL),来判断口腔幽门螺杆菌对牙周炎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D、BI、AL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数均下降(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组患者各项牙周指数均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患者(均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降低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口腔幽门螺杆菌(Hp) 牙周病基础治疗 牙周探诊深度(PD) 牙龈出血指数(BD) 附着丧失(al)
下载PDF
蓝芩颗粒对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捍芳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蓝芩颗粒治疗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纳入观察的牙周炎患者共108例随机平分成2组,同时设54名健康成年人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含漱液含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蓝芩颗粒。观察比较牙周袋深度(PD)... 目的:观察蓝芩颗粒治疗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纳入观察的牙周炎患者共108例随机平分成2组,同时设54名健康成年人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含漱液含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蓝芩颗粒。观察比较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量(AL)、龈沟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探诊后出血(BOP)等牙周健康指标情况,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D、AL、BI、PLI、BOP等牙周健康指标情况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CRP、IL-6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颗粒可以降低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牙周炎的炎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蓝芩颗粒 临床附着丧失量(al) 龈沟出血指数(BI) 菌斑指数(PLI) 探诊后出血(BOP)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IL-6)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