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僵菌分生孢子对寄主附着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海川 尤民生 《昆虫知识》 CSCD 199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关键词 绿僵菌 分生孢子 附着机制 寄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在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作用及其粘膜附着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巍 刘晨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34-338,共5页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一种正常的厌氧菌 ,在机体肠道内发挥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关于双歧杆菌的作用机理及其粘膜附着机制等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双歧杆菌的分离和鉴定、生物化学代谢特征、在肠道微生物区...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一种正常的厌氧菌 ,在机体肠道内发挥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关于双歧杆菌的作用机理及其粘膜附着机制等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双歧杆菌的分离和鉴定、生物化学代谢特征、在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作用以及附着粘膜上皮细胞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附着机制 双歧杆菌 胃肠道微生物区系 生理作用 厌氧菌 生物化学代谢
下载PDF
典型海洋生物污损过程及涂层表面特性对其附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狄志刚 官自超 +5 位作者 刘亚安 夏渊 廉兵杰 周如东 王木立 吴盾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2,共6页
总结了几种典型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过程和机理,其中细菌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在表面附着,硅藻通过分泌胞外多聚物实现附着,藤壶分泌的藤壶胶使其牢固附着在固体表面,而贻贝的附着主要依靠其强大的足丝,海藻附着过程主要是孢子的选择性着陆... 总结了几种典型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过程和机理,其中细菌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在表面附着,硅藻通过分泌胞外多聚物实现附着,藤壶分泌的藤壶胶使其牢固附着在固体表面,而贻贝的附着主要依靠其强大的足丝,海藻附着过程主要是孢子的选择性着陆和发育。污损生物的附着都发生在结构表面,通过调控表面特性能够显著影响生物的附着行为。涂层表面形貌影响生物与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表面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涂层类型;超疏水和超亲水都有利于提升防污性能;降低涂层弹性模量和提高涂层厚度则有利于附着生物从表面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损 附着机制 藤壶污损 贻贝污损 表面能 弹性模量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胚胎附着系统的结构和形成机制
4
作者 应雪萍 杨万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2-861,共10页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胚胎附着系统的结构及形成机制。中华绒螯蟹受精卵附着在雌性腹肢内肢的携卵刚毛上。该附着系统由三个连续部分组成:卵膜、卵柄和被膜,后者覆盖在携卵刚毛的绒毛上。研...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胚胎附着系统的结构及形成机制。中华绒螯蟹受精卵附着在雌性腹肢内肢的携卵刚毛上。该附着系统由三个连续部分组成:卵膜、卵柄和被膜,后者覆盖在携卵刚毛的绒毛上。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的成熟胚胎由三层明显的卵膜组成,即E1、E2和E3层,但胚胎附着系统的卵柄及被膜仅为外层(E1)。卵巢中成熟卵的卵膜仅由E1层组成,E1分为两个亚层(E1a′、E1b′)。胚胎附着系统的形成与雌蟹的行为、腹肢粘液腺分泌的粘液、卵膜的超微结构及各层的变化有关。受精卵刚从生殖孔中排出时,卵膜(E1a′、E1b′)并不能直接粘附在携卵绒毛上。产卵后不久,雌蟹腹肢粘液腺分泌粘液的量增多,E1a′、E1b′的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边界模糊,卵膜出现很强的粘性。在产卵后约60min E1层又明显分为两个亚层(E1a、E1b),同时排卵后雌蟹腹部的携卵绒毛不断地运动,这种运动促使携卵绒毛外的被膜形成。随着E1层亚结构的变化,E2层也开始形成,当E1新的两个亚层出现时,部分区域的E1层与E2层发生分离,卵柄开始形成,并牢固地附着在携卵绒毛上。被膜、卵柄与卵膜最外层的结构相同,均由E1层构成[动物学报51(5):852-861,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胚胎 附着系统 卵子附着机制
下载PDF
Adhesion mechanisms of Vibrio fluvialis to skin mucus of Epinephelus awoara 被引量:2
5
作者 鄢庆枇 赵敏慧 +2 位作者 王晓露 邹文政 陈昌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60-266,共7页
Vibriofluvialis incubated in trypticase soy broth (TSB) showed stronger adhesion to the skin mucus of Epinephelus awoara than V. fluvialis grown on trypticase soy agar (TSA), and this bacterial adhesion was assess... Vibriofluvialis incubated in trypticase soy broth (TSB) showed stronger adhesion to the skin mucus of Epinephelus awoara than V. fluvialis grown on trypticase soy agar (TSA), and this bacterial adhesion was assessed in terms of saturation kinetics. Treating bacteria with antibody against O-antigen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bacterial adhesion. In the early growth stage, the adhering bacteria numbers increased with incubation time, peaked at 24 h, and then dropped sharply. Prior heat treatment of the mucu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resulted in different effects on bacterial adhesion. No remarkable effect on bacterial adhesion was detected after treating mucus with protease K and trypsin, whereas periodic acid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acterial adhesion. Extracts of K fluvialis surface structures at high concentration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acterial adhesion, while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enhanced adhesion. V. fluvialis had strong affinity for a high molecular weight mucus componen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fluvialis adhered strongly to E. awoara mucus by specific adhesion and that this adhesion wa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bacterial conditions, mucus, and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io fluvialis Epinephelus awoara skin mucus ADHES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