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披荆斩棘创“明星”
1
作者 沈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8-29,共2页
第十一章举行反帝会张石川摄反共片潘公展插亲信人1933年四月,蒋介石为配合他反共“围剿”,派人到上海,要“明星”为配合他反共组织摄影队到江西去拍“剿匪”纪录片。张石川毕竟是资本家,为了扭转“明星”的厄运,一听蒋介石召唤,认为这... 第十一章举行反帝会张石川摄反共片潘公展插亲信人1933年四月,蒋介石为配合他反共“围剿”,派人到上海,要“明星”为配合他反共组织摄影队到江西去拍“剿匪”纪录片。张石川毕竟是资本家,为了扭转“明星”的厄运,一听蒋介石召唤,认为这是给“明星”脸上贴金的最好机会,哪知这样恰恰干了一件给“明星”史上抹黑的蠢事。那时张石川正在杭州拍摄《残春》外景,得到南京命令,立刻连夜赶回上海,马上调兵遣将,亲自带了一支人马,直奔江西而去,卖足力气,拍成了《剿匪纪实》纪录片。蒋介石看后很赞赏,还下令将它发到各军队放映。不久,蒋介石传令召见张石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公展 石川 沈端先 周剑云 摄影队 影片公司 郑正秋 文化协会 陆京士 卜万苍
下载PDF
国共政争与国民党上海护工队的兴亡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斌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7-143,共17页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上海市党部逐渐建立起由工运党团、工人福利委员会和护工队组成的,旨在控制上海工人运动的系统。其中,护工队的设计初衷是一支"信仰主义拥护领袖",能完全听从国民党指挥,执行所谓"保障生产的秩序"...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上海市党部逐渐建立起由工运党团、工人福利委员会和护工队组成的,旨在控制上海工人运动的系统。其中,护工队的设计初衷是一支"信仰主义拥护领袖",能完全听从国民党指挥,执行所谓"保障生产的秩序"、"肃清共产党"的工人武装队伍。但是,国民党政府由于不能真正维护工人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无力挽救其濒临崩溃的经济危机,又无法遏制党内各派无视工人利益的权利之争,因而难以获得众多护工队员的信任和支持,帮助它巩固摇摇欲坠的统治秩序。中共则从工人利益出发,通过发动工人的经济斗争,改善其生活条件和待遇,进而获得工人群众的拥护。上海地下党不仅成功地渗透、利用和瓦解护工队,且直接组织了"以工人为主体的武装自卫组织"人民保安队,配合解放军顺利解放和接管上海。国共两党对工人利益尊重与否,不仅决定护工队内国共影响力的此消彼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上海新旧政权的更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政争 工人运动 上海 护工队 陆京士
原文传递
母亲姚玉兰与宋美龄的交往——杜维善口述历史之五
3
作者 杜维善 董存发 《世纪》 2017年第5期25-28,共4页
出入士林官邸清唱京剧,和宋美龄一起做礼拜我母亲(姚玉兰,又名姚谷香,杜月笙四太太——编者注)到了台湾以后,除了与我父亲原来的那些老朋友有些来往,比方讲,顾嘉棠、万墨林、陆京士等,出入最多的应该是蒋介石夫妇的士林官邸,我母亲每... 出入士林官邸清唱京剧,和宋美龄一起做礼拜我母亲(姚玉兰,又名姚谷香,杜月笙四太太——编者注)到了台湾以后,除了与我父亲原来的那些老朋友有些来往,比方讲,顾嘉棠、万墨林、陆京士等,出入最多的应该是蒋介石夫妇的士林官邸,我母亲每周都与蒋夫人一起在官邸里的教堂做礼拜。在台湾有个规矩,称蒋介石为"老总统""前总统""总统",从来不直呼其名;对蒋经国,则称"经国先生"。在这些地方,台湾保留了这些老规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玉兰 宋美龄 口述历史 陆京士 杜月笙 王新衡 姚谷 直呼其名 孟小冬 玻璃翠
原文传递
戴笠死亡之谜——杜维善口述历史之二
4
作者 杜维善 董存发 《世纪》 2017年第2期12-16,共5页
杜维善(又名杜颢)(1933-),海上闻人杜月笙第七子,著名收藏家、古钱币研究专家。1949年5月随父亲杜月笙离开上海赴香港。1951年杜月笙去世后,随母亲姚玉兰赴台湾。曾到澳大利亚学习地质学,并在台湾、香港工作。后致力于古钱币研究,... 杜维善(又名杜颢)(1933-),海上闻人杜月笙第七子,著名收藏家、古钱币研究专家。1949年5月随父亲杜月笙离开上海赴香港。1951年杜月笙去世后,随母亲姚玉兰赴台湾。曾到澳大利亚学习地质学,并在台湾、香港工作。后致力于古钱币研究,享誉海内外。自1991年起将一批珍贵的丝绸之路古钱币和中亚古钱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此后陆续向上博捐赠古钱币数千枚,并担任上海博物馆特别顾问。现定居加拿大温哥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钱币 杜月笙 口述历史 姚玉兰 著名收藏家 陆京士 上海博物馆 中共地下党 国民党军 地下党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