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源型深水峡谷体系特征与控制因素
1
作者 柳保军 张向涛 +5 位作者 颜晖 吴宇翔 谢世文 石宁 陈淑慧 向绪洪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48,共17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世珠江组SQ21.0层序发育与混源型深水峡谷体系有关的规模深水扇砂岩岩性油气藏。基于钻井约束下的三维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系统解剖白云凹陷中新世SQ21.0层序碎屑岩—碳酸盐岩混源型深水峡谷体系的形态、充填演...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世珠江组SQ21.0层序发育与混源型深水峡谷体系有关的规模深水扇砂岩岩性油气藏。基于钻井约束下的三维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系统解剖白云凹陷中新世SQ21.0层序碎屑岩—碳酸盐岩混源型深水峡谷体系的形态、充填演化与主控因素。研究显示该混源型深水峡谷体系自陆架坡折带向南部陆坡延伸超150 km,呈SN向展布于白云凹陷东区;该峡谷体系呈现上陆坡峡谷体系头部、中陆坡白云东洼区和下陆坡云荔低隆起—荔湾凹陷区等三段式发育特征,剖面形态由上陆坡的“V”型演变为中下陆坡的“U”型—“W”型,平面上由多条发散状峡谷水道演变为一条大型深水峡谷体系。受古珠江三角洲—东沙陆隆起台地双物源演化、相对海平面变化、陆架坡折和限制性陆坡地貌等共同控制,在强制海退期—低位期发育古珠江三角洲和东沙隆起滨岸体系供源的富砂型峡谷水道体系,而在相对海平面上升的海侵期—高位期发育大规模泥质/碳酸盐岩台地供源的峡谷水道体系,强烈下切侵蚀出现在限制性强的陡坡区,充填物相对富泥或富灰质。近SN向分布的泥/灰质水道峡谷体系切过近EW向展布的鼻状构造带和下覆早期富砂深水扇体形成大规模的岩性圈闭群,为近期深水区岩性圈闭勘探的重点突破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混源型深水峡谷体系 陆坡限制性地貌 古珠江三角洲 碳酸盐岩台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