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新世以来南海北部陆坡区沉积演化及其对构造的响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安春 黄杰 +1 位作者 蒋恒毅 万世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33-3245,共13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下部ODP1148站位沉积物中陆源矿物组分的含量、堆积速率、粒度、石英氧同位素及石英扫描电镜的分析,探讨南海沉积演化及其构造响应.结果显示,根据综合指标的变化特征可将南海海盆的沉积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扩张初期(34...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下部ODP1148站位沉积物中陆源矿物组分的含量、堆积速率、粒度、石英氧同位素及石英扫描电镜的分析,探讨南海沉积演化及其构造响应.结果显示,根据综合指标的变化特征可将南海海盆的沉积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扩张初期(34~28.5 Ma)、构造活动剧烈期(28.5~23 Ma)、构造活动减弱期(23~16.5 Ma)、热沉降期(16.5~3.5 Ma)和台湾隆升形成期(3.5 Ma~现今).其中28.5~23 Ma为物源转换期,陆源矿物组成和石英氧同位素值发生了明显改变,对应南海渐新世以来演化过程中构造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在此之前的渐新世南海扩张初期,研究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南部(很可能来自巴拉望陆块);随着南海的不断扩张,尤其是南海扩张轴在25~23 Ma发生向南跳跃后,南部巴拉望陆块不断远去,而此时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导致的区域地貌变化还没有波及到云贵高原和华南地区,珠江等大河尚未发育,因此研究区以北的华南大陆的影响还很小或根本没有影响到研究区,结果陆源矿物沉积速率极低.随后由于青藏高原隆升的高度不断增加,河流发育,溯源侵蚀增加,华南内陆古老的沉积岩区成为南海北部主要物源区,南海北部转为以远源沉积为主,直到3.5 Ma前后由于台湾岛的抬升,大量物质进入南海北部,成为主要物源.物源转换期间在南海不断扩张的构造运动背景下由于物源供应匮乏,加上海平面的上升和较强的底流作用导致了ODP1148站位渐新世晚期的沉积间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ODP1148站 渐新世 石英氧同位素比值 陆源矿物 物源
下载PDF
苏米尔盆地中新世海滩岩及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85-94,共10页
对苏米尔盆地布阶下、上段生物屑灰岩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岩石具潮间带和陆上渗流—潜流带胶结特点,其沉积环境为亚热带—热带中至较低能量港湾式海滩,岩石中陆源碎屑来源于邻近区域沉积岩... 对苏米尔盆地布阶下、上段生物屑灰岩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岩石具潮间带和陆上渗流—潜流带胶结特点,其沉积环境为亚热带—热带中至较低能量港湾式海滩,岩石中陆源碎屑来源于邻近区域沉积岩和较远的阿尔卑斯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古海滩岩 胶结组构 陆源矿物
下载PDF
磷块岩的类型及成因
3
作者 彭飚 《科技与创新》 2020年第15期110-111,共2页
对磷块岩的矿物组成、类型及成因进行了高度概括。根据磷块岩形成条件和环境的结构构造特征,可将磷块岩划分为异化颗粒磷块岩、泥晶磷块岩、生物磷块岩、砂(砾)质磷块岩、结核状磷块岩、重结晶磷块岩和交代磷块岩7个类型。磷块岩成因学... 对磷块岩的矿物组成、类型及成因进行了高度概括。根据磷块岩形成条件和环境的结构构造特征,可将磷块岩划分为异化颗粒磷块岩、泥晶磷块岩、生物磷块岩、砂(砾)质磷块岩、结核状磷块岩、重结晶磷块岩和交代磷块岩7个类型。磷块岩成因学说众多,如生物成因说、化学成因说、火山成因说、陆源成因说、交代成因说。生物成因说指生物会对海水中散态磷进行吸收和吸附作用,在生物死亡后经密集堆积而形成磷块岩。磷块岩的化学成因说是指深层富含磷的海水向上运移,其温度升高、压力变小,CO2逸出,海水对磷的溶解度大大降低,因此形成了磷酸盐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块岩 陆源碎屑矿物 氯磷灰石 结核状磷块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