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湖湖陆风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万隆 孙卫国 +1 位作者 周竞南 陈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89-296,共8页
用一个含植被参数化的二维中尺度模式研究青海湖夏季的湖陆风,模拟结果再次表明该模式具有重现局地中尺度环境特征,如冷(热)岛环境和湿岛等。同时表明,模式对植被覆盖度是敏感的,即有稀疏植被覆盖(δ=30%)情况的湖陆风白天比裸地情况要... 用一个含植被参数化的二维中尺度模式研究青海湖夏季的湖陆风,模拟结果再次表明该模式具有重现局地中尺度环境特征,如冷(热)岛环境和湿岛等。同时表明,模式对植被覆盖度是敏感的,即有稀疏植被覆盖(δ=30%)情况的湖陆风白天比裸地情况要小,夜间则大,湖岸水平温度(或湿度)梯度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风 植被覆盖度 青海湖 数值模拟 陆风
下载PDF
辽宁葫芦岛地区海陆风及热内边界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玉彻 王连仲 +3 位作者 赵凡 杨森 杨洪斌 邹旭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3,共7页
根据2007年辽宁葫芦岛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葫芦岛地区海陆风变化特征,并用MM5v3模式模拟了典型日的海陆风风场变化和热内边界层位温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海风和陆风出现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陆风较多,春夏海风较多,春季、秋季... 根据2007年辽宁葫芦岛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葫芦岛地区海陆风变化特征,并用MM5v3模式模拟了典型日的海陆风风场变化和热内边界层位温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海风和陆风出现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陆风较多,春夏海风较多,春季、秋季易形成海陆风;海风起止时间夏季长冬季短,陆风起止时间秋冬季较夏季长;典型海陆风日中,海风造成陆地湿度变大,海风风速大于陆风风速;通过海风的数值模拟,海风由生成到成熟海岸吹向内陆其厚度可增厚到2 000 m以上,伸向内陆距离可到40 km;热内边界层向内陆呈舌状分布,海岸边界层高度在200-300 m之间,抛物面高度随着向内陆延伸的距离增加而升高。热内边界层最高达1 8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 陆风 陆风 风场 热内边界层
下载PDF
渤海南岸海陆风个例分析及判别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增茂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7-91,共5页
海陆风不仅对局地天气及气候变化有显著作用,而且是沿岸区大气污染扩散及中距离输运的重要控制因子。随着我国沿海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开发区的崛起,大型发电厂及原子发电站的建立,人们对沿岸区的大气环境倍加关注。现在不仅气象工作... 海陆风不仅对局地天气及气候变化有显著作用,而且是沿岸区大气污染扩散及中距离输运的重要控制因子。随着我国沿海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开发区的崛起,大型发电厂及原子发电站的建立,人们对沿岸区的大气环境倍加关注。现在不仅气象工作者对海陆风研究越来越感兴趣,而且许多工程设计、环境科学工作者也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海陆风过程的判别是研究的基础,因此讨论如何根据常规气象观测判别海陆风生消和估计风强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 陆风 陆风
下载PDF
武汉城市区域水陆风环流的形成与转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辉 陈佳欣 +3 位作者 余玲 刘立 邢攀 梁胜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大气细颗粒物PM_(2. 5)污染引起的雾霾天气既与本地污染物排放密切有关,也受局地特殊的风场影响.本文以武汉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长江沿岸的江陆风环流、东湖沿岸湖陆风环流的形成与转化特征,发现江风、湖风开始时间均为07:00... 大气细颗粒物PM_(2. 5)污染引起的雾霾天气既与本地污染物排放密切有关,也受局地特殊的风场影响.本文以武汉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长江沿岸的江陆风环流、东湖沿岸湖陆风环流的形成与转化特征,发现江风、湖风开始时间均为07:00—08:00,一年中最大风速均能达到2 m/s左右,而春夏季江风的持续时间高于秋冬季,夏季湖风的持续时间高于春季.同时发现区域附近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湿度变化趋势大体上跟温度变化趋势相反,且温度对相对湿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延迟时间大约为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风 陆风 湿度 温度 特征
下载PDF
大连金州地区海陆风及热内边界层研究
5
作者 刘玉彻 王连仲 +1 位作者 杨洪斌 邹旭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79-82,87,共5页
根据大连金州2009年常规气象站资料分析大连金州地区海陆风变化特征,并用MM5V3模式模拟典型日的海陆风风场变化和热内边界层位温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海风和陆风出现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陆风较多,春夏海风较多,春季、冬季易... 根据大连金州2009年常规气象站资料分析大连金州地区海陆风变化特征,并用MM5V3模式模拟典型日的海陆风风场变化和热内边界层位温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海风和陆风出现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陆风较多,春夏海风较多,春季、冬季易形成海陆风;海风起止时间夏季长冬季短,陆风起止时间秋冬季较夏季长;典型海陆风日中,海风造成陆地湿度变大,海风风速大于陆风风速;通过海风的数值模拟,海风由生成到成熟海岸吹向内陆其厚度可增厚到1 000 m以上,伸向内陆距离可到18.9 km;热内边界层向内陆呈舌状分布,海岸边界层高度在700 m之间,抛物面高度随着向内陆延伸的距离增加而升高。热内边界层最高达1 0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 陆风 陆风 风场 热内边界层
下载PDF
太湖湖陆风背景下的苏州城市化对城市热岛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杨健博 刘红年 +2 位作者 费松 张宁 蒋维楣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3-484,共12页
利用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选取苏州地区2006年8月12日晴天小风的天气作为背景天气条件进行算例的模拟。分析了该地区在湖陆风环流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对热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苏州地区的风场受大尺度系统、湖陆风环流和城市热岛... 利用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选取苏州地区2006年8月12日晴天小风的天气作为背景天气条件进行算例的模拟。分析了该地区在湖陆风环流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对热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苏州地区的风场受大尺度系统、湖陆风环流和城市热岛环流系统的共同影响,且湖陆风环流的强度大于热岛环流。苏州地区的城市热岛影响高度可达400 m左右,且在背景风场的影响下,该地区的温度分布会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下游效应特征,下游效应的距离可达10 km左右。这种下游效应在400 m高度以下比较明显,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20 a的城市化进程(1986—2006年)导致苏州城区地表感热通量增加了200 W/m2、潜热通量减少了200 W/m2、湍能增加了0.045 m2/s2、日平均热岛强度增加了0.4℃;热岛环流加强,并使白天混合层最大高度升高了400 m,但对夜间逆温层发展的影响较小。太湖湖陆风,使靠近太湖的苏州市郊的混合层、逆温层高度明显下降,但对距离较远的苏州市区的混合层、逆温层高度影响不大。且太湖的存在对于城市化进程导致的苏州地区热岛强度增加、地表湍流动能增加、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减少的趋势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风 城市热岛 城市化
下载PDF
太湖地区湖陆风对雷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薇 苗峻峰 谈哲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70,共12页
利用耦合了NOAH陆面模式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8月18日发生在太湖地区的一次强雷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合理地模拟出雷暴演变过程及近地面要素变化。此次雷暴天气过程发生在湖风发... 利用耦合了NOAH陆面模式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8月18日发生在太湖地区的一次强雷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合理地模拟出雷暴演变过程及近地面要素变化。此次雷暴天气过程发生在湖风发展强盛时期,雷暴沿东岸湖风与背景风形成的辐合线发展。通过两个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湖陆风对雷暴过程的影响。湖风锋对雷暴过程起触发和增强作用,湖风锋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导致此次雷暴的产生。在湖风锋前缘形成的初始对流进一步发展加强为雷暴,发展成熟的雷暴低层出流又与湖风作用形成新的雷暴,湖风的辐合为对流云的发展提供水汽和能量。在雷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感热通量输送可改变大气边界层结构,使低层不稳定能量较易释放,潜热释放加强上升和下沉气流,使边界层湿度增大,对流进一步发展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风 WRF模式 雷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城市发展对夜间海陆风环流影响的预测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雷鸣 苗曼倩 +2 位作者 洪钟祥 周乐义 李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6-372,共7页
本文利用一个三维中尺度模式模拟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陆风环流状况,以及城市发展后动力热力效应对环流的影响,其中热力效应主要考虑了城乡反照率的差别,模式考虑了海陆温差、通量传输、太阳辐射、科里奥和效应等因子.模拟结果得到... 本文利用一个三维中尺度模式模拟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陆风环流状况,以及城市发展后动力热力效应对环流的影响,其中热力效应主要考虑了城乡反照率的差别,模式考虑了海陆温差、通量传输、太阳辐射、科里奥和效应等因子.模拟结果得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夜间垂直环流状况,辐散辐会带分布,预测了城市发展后的环流情形。为大气扩散评价以及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海风 陆风 大气环流
下载PDF
海陆风环流及其湍流特征模拟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卫国 蒋维楣 陈家华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采用工程上实用的E-ε闭合方案的边界层模式。作为应用,模拟研究了海陆风环流、陆上和海上热力内边界层以及湍流特征。结果表明,海风环流中的湍流能量大于陆风环流中的。离岸不同距离处不仅湍流能量不同,而且影响其... 本文建立了一个采用工程上实用的E-ε闭合方案的边界层模式。作为应用,模拟研究了海陆风环流、陆上和海上热力内边界层以及湍流特征。结果表明,海风环流中的湍流能量大于陆风环流中的。离岸不同距离处不仅湍流能量不同,而且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子也不同,岸边TIBL内由风切变支配,混合层内由浮力作用支配。陆上TIBL廓线不是光滑变化,其下风向伸展范围比夜间海上TIBL的大得多。地-气交换量与海风厚度和大小有关。文中还对几种晨间不同条件下的海陆风环流特征作了试验,结果与一般特性的观测事实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 陆风 环流 湍流特征 模拟试验
下载PDF
大理近地层山谷盆地湖陆风及湍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智 刘劲松 孙绩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5期32-37,共6页
研究湖陆风特征不仅能够为提高天气气候的预测能力奠定基础,而且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利用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近地面通量观测系统2007年3月—2008年5月资料,采用涡动相关法等分析了大理近地层中湖陆风、峡谷风特... 研究湖陆风特征不仅能够为提高天气气候的预测能力奠定基础,而且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利用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近地面通量观测系统2007年3月—2008年5月资料,采用涡动相关法等分析了大理近地层中湖陆风、峡谷风特征及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理地区白天以东风和东南风为主,夜间以西风和西南风为主。进一步对湍流和湍流通量特征分析发现,大理地区白天不稳定层结多于夜间;湍流强度白天强于夜间,并且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湍流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热量交换形式以潜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 近地层 山谷盆地 陆风特征 涡动相关法
下载PDF
一个含植被影响的湖陆风数值模式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万隆 陈江 +1 位作者 陈宇能 彭加毅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64-72,共9页
建立一个包含植被影响多数化的二维湖陆风数伍模式。它以改进的Nickerson(1979)二维中-β尺度数伍模式为动力学框架,并加入McCumber等(1981)的土壤模式和Deardorff(1978)的植被参数化方... 建立一个包含植被影响多数化的二维湖陆风数伍模式。它以改进的Nickerson(1979)二维中-β尺度数伍模式为动力学框架,并加入McCumber等(1981)的土壤模式和Deardorff(1978)的植被参数化方案,,绒后以Therry等(1983)的湍流参数化和Mahrer等(1977)改进的辐射参数化方法闭合此控制系统。最后,以太湖湖陆风对陆地植被覆盖因子作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对湖陆风的影响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风 植被 参数化 数值模式
下载PDF
大连金州地区海陆风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玉彻 杨森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年第2期25-28,共4页
根据2005年大连金州气象站的常规风向风速资料对金州地区的海陆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应用MM5v3模式模拟了海陆风发生时的风场变化,计算了海风和陆风延伸到内陆和海面的距离。结果表明:大连金州地区海陆风的发生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和海陆... 根据2005年大连金州气象站的常规风向风速资料对金州地区的海陆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应用MM5v3模式模拟了海陆风发生时的风场变化,计算了海风和陆风延伸到内陆和海面的距离。结果表明:大连金州地区海陆风的发生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和海陆温差的影响,在春夏季晴朗天气条件下海陆风发生的频率较高、平均风速较大,而海陆风的延伸距离主要受风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 陆风 发生频率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三维湖陆风的数值模式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逄勇 濮培民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7-64,共8页
利用地形坐标建立了一个三维湖陆风的预报模式,其中对边界层及模式层顶高度采用预报方程求解,对边界层参数化作了较仔细的考虑。计算表明,模式运行十分稳定,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浙陆风扰动系统有着很好的描述能力。
关键词 陆风 环流 边界层 参数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湖陆风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浩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83-395,共13页
本文通过研制一个非静力平衡数值模式,采用了许多参数化方案,对物理问题进行最少的简化,真实地再现了湖陆风的双环流现象。结果指出:夏季湖风的最大风速可达3m/s,冬季只有1.8m/s.湖风厚度约400米;夏季陆风最大风速为1m/s,厚度为100—20... 本文通过研制一个非静力平衡数值模式,采用了许多参数化方案,对物理问题进行最少的简化,真实地再现了湖陆风的双环流现象。结果指出:夏季湖风的最大风速可达3m/s,冬季只有1.8m/s.湖风厚度约400米;夏季陆风最大风速为1m/s,厚度为100—200m;冬季可达1.2m/s厚度为200—400度。在湖陆风的上方有返回气流存在,并得出了返回气流的大小和厚度。同时指出:湖风和陆风都是首先从湖中心开始,然后向两岸扩展。岸上湖风和陆风的开始时间比湖心要迟30分钟到2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风 演变过程 数值模似
下载PDF
埃尔尼诺事件与“大尺度海陆风”假说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茂常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埃尔尼诺事件 海风 陆风 大尺度
下载PDF
青岛近岸一次海陆风过程中大气波导成因的数值研究
16
作者 刘桂艳 连喜虎 +4 位作者 高山红 高松 白涛 董琳 陈莉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6,共8页
采用新一代区域大气数值模式WRF对2006年8月21日青岛地区一次典型的海陆风过程中的大气波导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以探究海陆风过程中大气波导的形成机理。WRF数值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海陆风及大气波导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高时空... 采用新一代区域大气数值模式WRF对2006年8月21日青岛地区一次典型的海陆风过程中的大气波导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以探究海陆风过程中大气波导的形成机理。WRF数值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海陆风及大气波导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WRF数值模拟结果,对海陆风过程中大气波导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湿度突变层的存在是导致波导发生的主要因素,此次波导过程无逆温层的存在;波导随海风的出现而形成。午后,海陆温差增大,海风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驱动下形成,并将大量水汽带到近岸,使近岸底层大气相对湿度增大,陆上暖干空气在海风环流作用下向海洋一侧平流,最终在海洋上空下沉,海洋大气边界层发展成为具有稳定层结的热内边界层;同时,下沉的干空气与底层湿空气形成较大的水汽垂直梯度,有利于大气折射指数随高度减小,形成大气波导。海风环流减弱至陆风环流形成发展后,水汽垂直混合均匀,大气波导随之减弱、消失。地形因素对波导的形成作用显著,地形的阻挡使海风携带的大量水汽在向海一侧积聚,在海风环流作用下波导形成于陡峭地形向海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 陆风 大气波导 WRF模式
下载PDF
一个描述河陆风变化的数值模式及其数值实验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荣辉 严邦良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21,共11页
本文设计了一个包括水平及垂直扩散、牛顿冷却的二维46层非弹性运动方程模式来模拟及研究河陆风的变化。在模式中包括了太阳辐射;地-气系统的长波辐射;地表面、河表面向大气的感热与潜热输送以及地表面向土壤层的热传导等物理过程。 本... 本文设计了一个包括水平及垂直扩散、牛顿冷却的二维46层非弹性运动方程模式来模拟及研究河陆风的变化。在模式中包括了太阳辐射;地-气系统的长波辐射;地表面、河表面向大气的感热与潜热输送以及地表面向土壤层的热传导等物理过程。 本模式采用分解算法及隐式时间差分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这个模式无论对稳定层结或不稳定层结其计算都是稳定的,且所需计算时间也是很节省的,其计算结果是符合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风 数值模式 数值实验
全文增补中
鄱阳湖地区湖陆风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曹渐华 刘熙明 +1 位作者 李国平 邹海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6-435,共10页
利用2006-2010年鄱阳湖地区德安、鄱阳、湖口、进贤和星子站风向、风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地区湖陆风的特点及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有湖陆风现象存在。平均而言,东西方向湖陆风强度为0.5~0.7 m·s-1,湖西侧... 利用2006-2010年鄱阳湖地区德安、鄱阳、湖口、进贤和星子站风向、风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地区湖陆风的特点及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有湖陆风现象存在。平均而言,东西方向湖陆风强度为0.5~0.7 m·s-1,湖西侧湖陆风转换时间较湖东侧早2 h左右,而南北方向的湖陆风强度相对较弱,为0.3 m·s-1左右,湖北侧的湖陆风转换时间较湖南侧提前近5 h。湖陆风存在季节变化,夏季湖陆风表现得相对更强一些,而秋季表现异于其他季节。利用2010年8月中尺度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资料得到,湖区的湖陆风现象与湖陆热力差异有关。采用浅水波模型对鄱阳湖地区湖陆风形成原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现象基本一致,能反映湖陆风的一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风 鄱阳湖 距平 浅水波模型
下载PDF
百路驰携手陆风征战环塔
19
作者 吴秀兰 《轮胎工业》 CAS 2006年第7期432-432,共1页
关键词 巴黎-达喀尔拉力赛 陆风 第2届 中国 轮胎
下载PDF
陆风:“波涛在后岸在前”
20
作者 张绪臣 王裕超 《时代汽车》 2006年第7期55-56,共2页
一年前发生在欧洲的陆风汽车碰撞事件,尽管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江铃陆风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刘红山对此却看得十分平淡。他说:“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坚持对消费者负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总结陆风的成功经验,刘总... 一年前发生在欧洲的陆风汽车碰撞事件,尽管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江铃陆风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刘红山对此却看得十分平淡。他说:“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坚持对消费者负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总结陆风的成功经验,刘总认为有两点值得坚持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风汽车 碰撞事件 成功经验 总经理 消费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