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2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袁俊秀 刘效华 +5 位作者 王世红 柳娜 张雪婷 杨长刚 郭莹 杨文雄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甘肃省小麦生产提供抗旱、抗病、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以促进小麦更新换代,实现小麦稳产增产,以衡7728为母本、陇春27号为父本进行了有性杂交,通过异地生态选择、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了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2018—2019年... 为甘肃省小麦生产提供抗旱、抗病、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以促进小麦更新换代,实现小麦稳产增产,以衡7728为母本、陇春27号为父本进行了有性杂交,通过异地生态选择、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了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074.7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0.02%。2020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582.61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9.8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株型紧凑,抗旱,抗倒伏,中抗条锈和白粉病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中部旱地春麦区以及类似生态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春43号 选育
下载PDF
高产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陇单639的选育及栽培 被引量:1
2
作者 连晓荣 李永生 +6 位作者 何海军 杨彦忠 王晓娟 周文期 刘忠祥 董小云 周玉乾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14-818,共5页
培育高产、稳产籽粒直收玉米品种是玉米产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保障。为解决甘肃近年来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农业劳动力紧缺、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宜机械收获籽粒品种缺少等问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玉米遗传育种团队通过种质... 培育高产、稳产籽粒直收玉米品种是玉米产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保障。为解决甘肃近年来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农业劳动力紧缺、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宜机械收获籽粒品种缺少等问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玉米遗传育种团队通过种质资源改良、双单倍体诱导加倍、多环境胁迫选育、多生态区联合鉴定等技术,以自育自交系Z39-1为母本、DH系DHZ62-53为父本选育出了高产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陇单639。在2020-2021年进行的甘肃省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中,陇单6392a10点(次)收获时籽粒平均水分含量为237.5g/kg,平均破损率为4.0%,平均折合产量为16095.0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9%。在2022年进行的甘肃省玉米机收组生产试验中,5试点平均籽粒水分含量为209.0g/kg,籽粒破损率为4.0%,平均折合产量为15012.0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4%。陇单639生育期平均为140d,株型半紧凑,株高290cm,筒型果穗,半马齿型籽粒,穗长19.6cm,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千粒重419g左右。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大斑病,感禾谷镰孢穗腐病。陇单639籽粒含粗蛋白为87.10g/kg、粗脂肪为369.0g/kg、粗淀粉为766.70g/kg、赖氨酸为2.97g/kg,容重为728g/L。同时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伏、脱水快等特点,在成熟后田间可站秆20d以上,具备机械收获籽粒品种的主要特征。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机收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单639 机收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陇豆5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玥 王兴荣 +5 位作者 张彦军 王红梅 杨显凤 吴文杰 苟作旺 祁旭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11-614,共4页
针对甘肃省自然条件复杂,广适型大豆品种少,播种面积增长缓慢的现状,为选育出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大豆课题组以吉育72为母本、Stout为父本,利用系谱法经过连续多年选择杂交选育出大豆新... 针对甘肃省自然条件复杂,广适型大豆品种少,播种面积增长缓慢的现状,为选育出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大豆课题组以吉育72为母本、Stout为父本,利用系谱法经过连续多年选择杂交选育出大豆新品种陇豆5号。该品种在2021—2022年进行的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808.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3.20%。在2023年进行的甘肃省大豆品种(系)生产试验中,7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3030.3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4.30%。陇豆5号平均生育期128 d,属中晚熟品种,植株田间长势好、落叶性好、抗倒伏,抗花叶病毒病,抗灰斑病。籽粒饱满、圆形,商品性好,粗蛋白(干基)含量为394.8 g/kg,脂肪(干基)含量为202.1 g/kg。具有高产、稳产、抗病和广适应性等特性。该品种适宜春播种植,在甘肃省雨养农业区(干旱、半干旱)和非保灌区的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区及类似生态区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豆5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陇核5号’果实发育规律及疏果施肥对坚果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王一峰 陈耀年 +5 位作者 胡文斌 王明霞 颉敏华 吴小华 赵淑玲 王让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目的】明确核桃果实发育规律及影响坚果品质的因素,为核桃果园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陇核5号’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变化进行拍照记录,测定果实三径、果实质量、果皮厚度、坚果三径、坚果质量、核仁质量、... 【目的】明确核桃果实发育规律及影响坚果品质的因素,为核桃果园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陇核5号’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变化进行拍照记录,测定果实三径、果实质量、果皮厚度、坚果三径、坚果质量、核仁质量、出仁率、壳厚等指标,利用Logistic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等模型对各指标变化趋势进行拟合。通过疏果和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分析不同处理对核桃坚果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发育过程中,果实(坚果)大小和质量均表现为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果实质量分别在花后50 d时和花后100 d时出现了增长高峰,坚果质量在花后110 d时出现了增长高峰。花后30~40 d时果实缓慢增长,随后迅速膨大,果实质量快速增加,花后50 d时开始出现水状核仁,花后70 d时硬核开始出现;花后70 d后,果实大小和质量增长变慢,果壳开始形成并逐渐硬化变厚;花后90~120 d时,坚果质量、果壳厚度、核仁质量及出仁率等指标均快速增加;花后120~140 d时,坚果大小增长速度变慢,坚果质量开始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坚果三径外,其他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7月初—8月初喷施叶面肥处理下核桃坚果经济指标值最高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是5月底—6月底喷施叶面肥,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疏果处理下核桃坚果经济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陇核5号’果实生长发育总体为缓慢、快速、缓慢的趋势,呈单“S”形曲线。疏果、施肥均能改善核桃坚果的经济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核5号’ 果实发育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关陇之学”的形成与建构
5
作者 周日蓉 郝润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关学”作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著名理学学派,在古代学术史上大放异彩。明清时期的甘肃产生了不少理学家,其理学著述与理论,大大丰富了“关学”内涵,其理学建树与成就,在我国理学发展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就其地域、师承、学缘、学统、... “关学”作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著名理学学派,在古代学术史上大放异彩。明清时期的甘肃产生了不少理学家,其理学著述与理论,大大丰富了“关学”内涵,其理学建树与成就,在我国理学发展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就其地域、师承、学缘、学统、精神品格几方面而言,甘肃理学与关中理学一脉相承,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构成了明清理学统绪中的西北支脉,与东南理学遥相呼应。与其将西北理学支脉各自称为“关学”或“陇学”,不如将其合二为一,称之为“关陇之学”,使时间跨度与地域空间更加广阔,研究内涵更为丰富,也更富有学理意义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之学 关学 建构
下载PDF
陇中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6
作者 马毅 王洁 +3 位作者 郭延秀 刘康康 柳喆 晋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整理陇中地区药用植物名录,归纳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为该地区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获得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并参考《中国植物志》《黄土高原植物志》《甘肃中草药资源... 目的整理陇中地区药用植物名录,归纳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为该地区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获得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并参考《中国植物志》《黄土高原植物志》《甘肃中草药资源志》《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20年版)、《甘肃省中藏药材标准》(2020年版)等书籍及相关文献资料补充,对陇中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状况汇总,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陇中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共178科829属2101种,主要存在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及蕨类植物等类群中,其中优势科主要集中在菊科、蔷薇科、豆科等,主要药用部位为全草类,以清热药为主,栽培药用植物51种,包括蒙古黄芪、玫瑰、忍冬等。结论陇中地区植物资源丰富,药用植物种类多,在保护的基础上应合理开发利用,并依据地理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地区 药用植物 名录 资源调查
下载PDF
西瓜新品种陇科13号的选育
7
作者 苏永全 王佐伟 +1 位作者 任凯丽 谷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37,F0003,共4页
陇科13号是以高代自交系14KH13为母本,以14KH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西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易坐瓜,全生育期约105 d(天),果实发育期约40 d(天);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中齿形条带,皮厚约1.0 cm,质地硬韧,耐贮运;果肉红色,肉质... 陇科13号是以高代自交系14KH13为母本,以14KH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西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易坐瓜,全生育期约105 d(天),果实发育期约40 d(天);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中齿形条带,皮厚约1.0 cm,质地硬韧,耐贮运;果肉红色,肉质细脆,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8%和10.0%;单瓜质量10 kg左右,每667 m^(2)产量4 300 kg左右,高抗枯萎病,适宜我国甘肃、宁夏、新疆等地西瓜产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科13号 一代杂种
下载PDF
李盛华教授运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骨错缝、筋出槽”病例报告
8
作者 徐斌 周明旺 +4 位作者 王晓萍 吉星 杨波 王雷 肖振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14-17,共4页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第三代传人李盛华教授批判性吸纳各家流派治疗“骨错缝、筋出槽”患者的方法,并在陇中正骨学术流派学术思想“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互补、精准微创”的指导下,在治疗“骨错缝,筋出槽”过程中提出“稳、...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第三代传人李盛华教授批判性吸纳各家流派治疗“骨错缝、筋出槽”患者的方法,并在陇中正骨学术流派学术思想“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互补、精准微创”的指导下,在治疗“骨错缝,筋出槽”过程中提出“稳、准、轻、巧”四字法则,同时还强调“心身同治”的理念,恰到好处的手法可有效整复“骨错缝、筋出槽”,恢复关节功能。此外,他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法进行复位,即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使其效果立竿见影,充分发挥了中医骨伤治疗骨伤疾病“简、便、效、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出槽 骨错缝 中正骨 李盛华 医案
下载PDF
高蛋白抗病大豆品种陇豆6号选育报告
9
作者 王兴荣 杨显凤 +6 位作者 张彦军 朱志锋 孔繁军 李玥 王红梅 苟作旺 祁旭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12-915,共4页
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大豆及豆制品的需求,缩小我国大豆的产需缺口,培育并推广具有丰产性、广适性和抗病性等特点的大豆品种已成为大豆育种的重中之重。陇豆6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中黄12作母本、邯豆3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 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大豆及豆制品的需求,缩小我国大豆的产需缺口,培育并推广具有丰产性、广适性和抗病性等特点的大豆品种已成为大豆育种的重中之重。陇豆6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中黄12作母本、邯豆3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22—2023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折合平均产量3419.9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023年参加甘肃省生产试验,折合平均产量3196.4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0.1%。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达459.7 g/kg、粗脂肪205.4 g/kg。陇豆6号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抗倒伏,田间长势和落叶性较好,属于高蛋白品种,抗花叶病毒病、中抗灰斑病,适宜在甘肃省大豆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 抗病 大豆 新品种 豆6号
下载PDF
谷子新品种陇谷23号选育及SSR指纹图谱
10
作者 刘天鹏 何继红 +6 位作者 董孔军 任瑞玉 张磊 康继平 郭丹 李亚伟 杨天育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097-1102,共6页
谷子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特色作物之一,多数育种方式仍采用常规育种结合少数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构建指纹图谱是分子育种中组成部分,对于品种特征标识和真实性鉴定有着重要的意义。陇谷23号是豫谷1号×陇谷7号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的优... 谷子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特色作物之一,多数育种方式仍采用常规育种结合少数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构建指纹图谱是分子育种中组成部分,对于品种特征标识和真实性鉴定有着重要的意义。陇谷23号是豫谷1号×陇谷7号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的优质、丰产谷子新品种。2020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西北春谷早熟区组的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7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5446.0kg/hm^(2),增产点率为57.14%。在2020年参加的甘肃省谷子生产试验中,8点(次)均表现增产,平均折合产量为4537.5kg/hm^(2),较对照品种豫谷18号增产2.08%~36.84%。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25.7g/kg、粗脂肪(干基)38.2g/kg、粗淀粉(干基)794.5g/kg、赖氨酸(干基)1.8g/kg、支链淀粉(占淀粉)784g/kg。抗谷锈病、黑穗病,中抗谷瘟病、白发病和玉米,适宜在甘肃中东部、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固原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西北春谷区种植。利用(豫谷1号×陇谷7号)F_(2)、RIL群体构建的连锁图谱中的74对多态性SSR标记绘制了陇谷23号9条染色体的指纹图谱,其中49对SSR与豫谷1号基因型相同、25对SSR与陇谷7号基因型相同,表明陇谷23号携带更多豫谷1号基因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新品种 谷23号 选育 指纹图谱 SSR标记
下载PDF
旱地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选育报告
11
作者 刘自成 杨虓 +3 位作者 孟建军 施万喜 张成 李丹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甘陕宁毗邻地区寒旱气候频发,又是冬小麦适种区,亟须培育出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以陇育5号为母本、太1390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2019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2 a 14点(次)... 甘陕宁毗邻地区寒旱气候频发,又是冬小麦适种区,亟须培育出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以陇育5号为母本、太1390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2019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2 a 14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170.5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12.20%。2019—2020年度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4300.3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6.30%。该品种冬性,生育期274 d,株高97.5 cm。穗型近纺锤形,长直芒、白壳,红粒、角质。穗数528.00万穗/hm^(2),穗粒数35粒,千粒重35.15 g。苗期对条锈混合菌表现免疫(0),成株期对供试小种及混合菌均表现中感,但严重度和普遍率比较低,具有慢条锈特性。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148.9 g/kg、湿面筋(14%湿基)347 g/kg,吸水率587 mL/kg,容重823 g/L,面团稳定时间2.0 min。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庆阳、平凉及宁夏固原等地山塬旱地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育12号 抗旱抗寒 慢病性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区8个花椒品种光合荧光特性比较
12
作者 张晓娟 赵通 +6 位作者 张广忠 谢新平 魏佳英 武蕾 王芳 刘雅宏 李智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43-48,共6页
探明陇中黄土高原8个花椒品种的光合荧光特性,为陇中黄土高原区花椒良种筛选和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以8个花椒品种2年生苗为研究对象,使用光合分析仪测定花椒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参数,使用荧光仪测定初始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 探明陇中黄土高原8个花椒品种的光合荧光特性,为陇中黄土高原区花椒良种筛选和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以8个花椒品种2年生苗为研究对象,使用光合分析仪测定花椒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参数,使用荧光仪测定初始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分析了不同花椒品种间的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光合特性表现为不同花椒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秦安大红袍和无刺梅花椒的Gs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南强1号、枸椒和狮子头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他品种无明显变化趋势,7月份无刺梅花椒的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最高;除黄盖和枸椒CO_(2)浓度(Ci)呈先降后升趋势外,其他花椒品种的胞间CO_(2)浓度(Ci)呈逐渐上升趋势。荧光特性表现为除秦安大红袍和枸椒的F0随时间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外,其他品种的初始荧光(F0)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不同时期秦安大红袍和秦安1号的最大荧光(Fm)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花椒品种的PSⅡ最大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在整个生长期内并无明显变化,基本维持在0.6~0.8;9月份无刺梅花椒光化学途径转化能量(ψ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花椒品种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随时间变化呈不同变化趋势,但秦安大红袍在整个生长期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黄土高原区 花椒品种 光合特性 荧光特性
下载PDF
秦国自陇右迁都关中时间考
13
作者 汪受宽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15,共5页
秦人自商代后期“在西戎,保西垂”,在陇右逐渐发展壮大,由家族至附庸,至大夫,直到封为诸侯,为以后统一诸国,建立大一统皇帝专制政权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何时迁都关中,历来说法不一。依据《秦纪》《史记·秦本纪》等资料,考证诸说,可... 秦人自商代后期“在西戎,保西垂”,在陇右逐渐发展壮大,由家族至附庸,至大夫,直到封为诸侯,为以后统一诸国,建立大一统皇帝专制政权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何时迁都关中,历来说法不一。依据《秦纪》《史记·秦本纪》等资料,考证诸说,可认定秦武公元年,即公元前697年,秦人将其都城由西垂(今甘肃礼县)迁至关中平阳。对秦武公迁都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秦武公迁都关中是极为睿智的战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人 都城 关中
下载PDF
陇中旱作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14
作者 姬丽君 张永祥 +1 位作者 雷艳红 魏亚雯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7期1-4,14,共5页
传统的大豆和玉米种植已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一项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新技术,能够有效保障粮油供给。本文结合陇中旱作区生产实际,从种子选择、种植模式、起垄覆... 传统的大豆和玉米种植已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一项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新技术,能够有效保障粮油供给。本文结合陇中旱作区生产实际,从种子选择、种植模式、起垄覆膜、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等方面总结了旱作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以期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旱作区 大豆 玉米 复合种植
下载PDF
长庆二年刘元鼎入蕃陇右段线路考
15
作者 苏海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22,共9页
利用历史地理学地名沿革考证,地形、地貌调查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调查等方法手段,研究长庆二年(822)刘元鼎入吐蕃去程中,从成纪经武川、兰州、广武梁、河州、龙支县至鄯州段和返程经莫贺延碛尾、河州至龙泉谷段线路走向。刘元鼎一... 利用历史地理学地名沿革考证,地形、地貌调查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调查等方法手段,研究长庆二年(822)刘元鼎入吐蕃去程中,从成纪经武川、兰州、广武梁、河州、龙支县至鄯州段和返程经莫贺延碛尾、河州至龙泉谷段线路走向。刘元鼎一行翻越陇山后,经今秦安叶堡(成纪)、郭嘉川(武川)、通渭县、巉口、兰州至黄河支流庄浪河和湟水间山梁(广武梁),沿黄河北岸西南行,经李家塬和他家塬之间的黄河河面(赤岸桥所在地)南渡黄河至临夏市(河州),又经赤岸桥过黄河,穿越今杨塔乡至马营乡之间的山岭(漫天岭)至古鄯北古城(龙支县),再经今柴沟、东沟、西沟、唐尔垣、峡门、中坝、桃红营、瞿坛、岗沟至乐都(鄯州)。返程时由今尕毛羊曲南渡黄河,经今贵南县南、库泽县北、夏河县、临夏县至临夏市(河州),沿去程时路线至湟水与黄河交汇处的湟水河谷(龙泉谷)原路返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元鼎 长庆会盟 唐蕃古道 历史地理
下载PDF
新时代清初陇右文学研究的新创获——评赵逵夫先生《张晋张谦集校笺》
16
作者 张毓洲 《丝绸之路》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张晋是明末清初诗坛的名家,张谦在清初秦陇诗坛亦负盛名,故张氏兄弟的诗作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文学史意义,整理他们的诗作将为进一步探究清初甘肃诗坛的创作成就以及把握清初诗歌创作的全貌,提供文本上的便利。赵逵夫先生是迄今为止学... 张晋是明末清初诗坛的名家,张谦在清初秦陇诗坛亦负盛名,故张氏兄弟的诗作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文学史意义,整理他们的诗作将为进一步探究清初甘肃诗坛的创作成就以及把握清初诗歌创作的全貌,提供文本上的便利。赵逵夫先生是迄今为止学界专题而系统地研究张晋、张谦兄弟诗作成就的第一人,他的新著《张晋张谦集校笺》在详考版本、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抉发幽微,且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将张晋和张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新时代清初陇右文学研究的新创获。该书的价值在于它是一部集点校、研究于一体的高质量的古籍整理著作,严格贯彻了“清代诗人别集丛刊”“深度整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右文学 赵逵夫 《张晋张谦集校笺》
下载PDF
陇中三黄膏对留置针输液引发静脉炎的疗效探究
17
作者 颜惠琴 刘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40-243,共4页
进行陇中三黄膏对留置针输液引发静脉炎的疗效探究。方法 2022年1月—2024年1月治疗30例留置针输液引发静脉炎患者,单盲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接受三黄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 进行陇中三黄膏对留置针输液引发静脉炎的疗效探究。方法 2022年1月—2024年1月治疗30例留置针输液引发静脉炎患者,单盲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接受三黄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4h、78h后的疼痛以及红斑面积和水肿面积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的用药次数更少(P<0.05),相关症状改善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陇中三黄膏治疗留置针输液引发静脉炎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快速改善静脉炎的相关症状,控制局部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治疗刺激性小,是安全可靠的静脉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黄膏 留置针 输液 静脉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优质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长刚 柳娜 +4 位作者 张雪婷 王世红 杨文雄 袁俊秀 刘效华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38-542,I0004,共6页
优质、节水、广适品种是河西走廊灌区及相似生态区春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陇春44号是以99W77-6-1-2/龙96-4839//m^(2)48为三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20—2021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 优质、节水、广适品种是河西走廊灌区及相似生态区春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陇春44号是以99W77-6-1-2/龙96-4839//m^(2)48为三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20—2021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为8263.8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0.2%;生产试验产量达8753.9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9.0%。节水指数达1.203~1.276,节水级别为2级。成株期田间表现慢锈性,中抗白粉病。品质达中强筋小麦标准。适宜在甘肃省水地春小麦类型区种植,也可在西北类似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春44号 节水 中强筋 选育
下载PDF
李盛华教授运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滑膜嵌顿临证经验撷英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毅 周明旺 +5 位作者 陈威 付志斌 卢冠锦 王玉磊 魏长浩 吕子豪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介绍李盛华教授运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滑膜嵌顿的临床经验,对其治疗该病的临床思路及手法进行系统总结。李盛华教授以“顺于自然、手稳法巧、筋骨相通、内外兼治、身心并重”的理论体系为中心治则,运用“拔、揉、摇、落”的正骨手... 介绍李盛华教授运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滑膜嵌顿的临床经验,对其治疗该病的临床思路及手法进行系统总结。李盛华教授以“顺于自然、手稳法巧、筋骨相通、内外兼治、身心并重”的理论体系为中心治则,运用“拔、揉、摇、落”的正骨手法技巧,达到“筋脉归位,骨正筋柔”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嵌顿 踝关节 中正骨手法 筋骨失衡 临证经验
下载PDF
陇西腊肉加工过程中亚硝胺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小宁 师希雄 +3 位作者 包晓明 赵瑞娜 陈敬敬 郭雨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6-233,共8页
为明确陇西腊肉加工过程中亚硝胺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该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陇西腊肉各加工阶段亚硝胺的含量,监测pH、食盐、水分、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丙二醛(thiobarbituric acid r... 为明确陇西腊肉加工过程中亚硝胺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该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陇西腊肉各加工阶段亚硝胺的含量,监测pH、食盐、水分、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丙二醛(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亚硝酸钠残留量6种理化指标在各加工阶段的变化,并分析亚硝胺的生成与6种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原料肉中未检测出亚硝胺,亚硝胺总量在腌制阶段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晾晒阶段上升不显著(P>0.05)。其中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 NDMA)、亚硝基吡咯烷(N-nitrosopyrrolidine, NPYR)、N-亚硝基二苯胺(N-nitrosodiphenylamine, NDPHA)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N-二乙基亚硝胺(N-nitrosodiethylamine, NDEA)、N-甲基乙基亚硝胺(N-nitrosomethylethylamine, NME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5种亚硝胺与水分、TBARS、食盐、TVB-N具有一定相关性,与pH值、亚硝酸钠残留量无相关性。表明陇西腊肉加工过程中亚硝胺的生成与水分、TBARS、食盐、TVB-N具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腊肉 亚硝胺 理化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