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虎梦霞 刘效华 +2 位作者 柳娜 王世红 杨文雄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0-12,共3页
利用2010、2011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及Shukla变异系数分析法,对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春30号产量构成三要素相互协调,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陇春30号 丰产性 稳产性 分析
下载PDF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7
2
作者 虎梦霞 王世红 +1 位作者 刘效华 杨文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期173-174,共2页
陇春3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轮选群体为技术平台,聚合永1265、4035、墨引504、3002、陇春23、L418-2、m210、CORYDO等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的高产、优质和抗病基因,于2003年选择优异可育株,经连续5年北育(武威白云)南繁(... 陇春3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轮选群体为技术平台,聚合永1265、4035、墨引504、3002、陇春23、L418-2、m210、CORYDO等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的高产、优质和抗病基因,于2003年选择优异可育株,经连续5年北育(武威白云)南繁(云南元谋)异地穿梭选育而成的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2013年3月通过甘肃省审定。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陇春30号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陇春30号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灌溉定额对陇春30号单作及间作产量和边行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郑立龙 王世红 刘效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48-55,共8页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在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水水平下,对单作及间作陇春30号春小麦产量和边行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低定额灌水水平下,间作春小麦比单作春小麦折合产量分别提高了33.12%、28.34%、20.96%;间作春小麦较单...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在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水水平下,对单作及间作陇春30号春小麦产量和边行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低定额灌水水平下,间作春小麦比单作春小麦折合产量分别提高了33.12%、28.34%、20.96%;间作春小麦较单作春小麦边1行、边2行、边3行产量分别提高49.06%~72.57%、14.29%~29.87%、11.39%~13.41%。单作小麦在高定额灌水水平下,边1行产量比边2行、边3行分别提高了15.3%、37.8%,中定额灌水水平下,提高了17.8%、34.2%,低定额灌水水平下,提高了14.3%、17.3%。间作条件下,高定额灌水处理边1行比边2行、边3行产量提高了74.1%、20.4%,中定额灌水处理提高了53.4%、79.5%,低定额灌水处理提高了40.0%、64.7%,边行优势主要表现在间作中。间作春小麦折合产量和边行优势都优于单作春小麦的主要原因是间作春小麦的成穗数、穗粒数、小穗数等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陇春30号 灌水量 间作 边行效应
下载PDF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生态适应性研究
4
作者 杨文雄 杨长刚 +2 位作者 王世红 柳娜 张雪婷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期66-68,共3页
为更好地指导陇春30号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设置品种适应性对比试验,研究了陇春30号的丰产稳产性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陇春30号各年度产量变幅7 398.0~8 854.5 kg/hm^2,平均产量7 921.5 kg/hm^2,较对照宁春4号平均增产6.1%,增产显著... 为更好地指导陇春30号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设置品种适应性对比试验,研究了陇春30号的丰产稳产性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陇春30号各年度产量变幅7 398.0~8 854.5 kg/hm^2,平均产量7 921.5 kg/hm^2,较对照宁春4号平均增产6.1%,增产显著。品种与试验地点的互作变异系数较小,丰产稳产。植株性状和生育期变化较小,产量三要素比例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春30号 丰产稳产性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